碎石护坡路基论文-刘争平

碎石护坡路基论文-刘争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碎石护坡路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碎石护坡路基,长期监测

碎石护坡路基论文文献综述

刘争平[1](2014)在《青藏铁路碎石护坡路基长期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碎石护坡路基是多年冻土地区主要的工程处理措施。本文依据2003—2011年青藏铁路楚玛尔河地区碎石护坡路基的地温及沉降数据,对其长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碎石护坡路基能有效冷却地基和保护多年冻土,路基下地温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竣工后2年内冻土人为上限有明显抬升,2005年以后上限基本稳定,冻土路基逐渐呈现出热稳定状态;碎石护坡对于减少路基阴阳坡的地温差异有显着作用;碎石护坡路基填筑完成后,其前期沉降较大,后期逐渐减小,2007年以后每年的沉降量均在10 mm以内,路基呈现出长期稳定状态;碎石护坡施工对铁路运行影响小,故对于冻土铁路可采用碎石护坡措施进行路基补强。(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4年10期)

董元宏,赖远明,陈武[2](2012)在《多年冻土区宽幅公路路基降温效果研究——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复合路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维护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热稳定性及保护下伏冻土,提出了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路基的有效降温能力。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长期效果,采用相关理论,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依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气温和地质条件,利用数值方法对有无L型热管的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的温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4.0℃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考虑未来50 a气温上升2.6℃的条件下,新的复合路基能够从整体上有效降低路基下土体的温度,确保高温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路基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刘争平[3](2010)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路基长期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青藏铁路楚玛尔河地区碎石护坡路基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对碎石护坡路基的地温、沉降进行了研究,评价了其工程长期稳定性,研究结论为:碎石护坡下冻土得到有效保护,地温场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竣工2年内冻土上限明显抬升;碎石护坡路基沉降变形表现为前期大,后期逐渐减小,截止到2007年的路基总沉降为43~70 mm,2007年沉降量为7 mm。对多年冻土运营铁路的维修养护提供了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0年S1期)

武小鹏,王小军,刘保升[4](2008)在《青藏铁路片石层表面开放与封闭的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降温效果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维持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采用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主动保护多年冻土。为考察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片石层表面被风沙和积雪等封闭后,其降温效果是否失效,基于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2个测试断面、2个冻融循环的地温监测资料,研究片石层表面开放与封闭对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降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片石层表面封闭的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及其基底平均地温比片石层表面开放的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低0.16~0.23℃,负积温值封闭比开放大115.32℃.天,最大融化深度抬升幅度封闭比开放大0~0.4 m。说明片石层表面封闭的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较开放的更有利于保护多年冻土,维持路基稳定;当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片石层表面被风沙等封闭后仍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崔富强[5](2008)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路基与桥涵基础地温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碎石护坡是保护路基下多年冻土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为了跨越河流和不稳定的冻土区域,桥梁和涵洞结构在青藏铁路的修建中也必不可少。为了验证其保护冻土工程效果及其对冻土区的扰动情况,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五道梁和风火山试验段进行了不同工程结构在一个完整的冻融循环周期内的地温监测。分析了天然场地冻融特性、碎石护坡路基冻融特性和桥梁及涵洞结构地基冻土冻融特性。有以下基本认识:(1)测试区段的青藏铁路冻土区属低温稳定冻土区,其天然场地由于没受到人为扰动,地温处于平衡状态,冻土上限位置稳定。(2)青藏铁路路基的左侧为阳坡,右侧为阴坡,阴阳坡热效应差异明显,由此导致了温度场的不对称分布,阴阳坡冻土上限埋深差别较大。(3)桥梁桩基原天然场地测温孔与桥梁桩基旁测温孔地温基本相同,说明桥梁桩基施工对桩周冻土的影响已基本恢复,对冻土的影响不大。(4)涵洞结构洞口两侧地温差别较大,说明受阴阳坡影响明显;即使在同一侧,地温变化也比较明显,越接近洞口地温越低,反之越高(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8-05-01)

崔富强[6](2007)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碎石护坡工程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修建,改变了路基基底多年冻土的热量平衡状态,引起了地下温度场的重新分布。文中对青藏铁路楚玛尔河段的块石路基碎石护坡实验段1年地温进行分析,研究了该种工程措施对降低地温温度保护多年冻土,平衡路堤阴阳坡温度场差异的工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块石路基碎石护坡对冻土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7年06期)

徐连军,罗强[7](2007)在《青藏铁路碎石护坡路基地温变化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试验段两个冻融循环周期内的地温监测数据,分析了地温时空变化、冻融过程规律以及上限年平均地温和路基地温场分布特征。测试表明:碎石护坡是保护多年冻土的一种有效工程措施。(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07年06期)

徐连军,吴学健[8](2007)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与片石护道路基冷却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碎石护坡和片石护道都是积极主动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的工程措施。左(阳坡)、右(阴坡)路肩不同深度年平均地温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路基体中冷储量不断增加。同时,冻土上限呈现逐年抬升的趋势。两种工程措施各有利弊:与碎石护坡路基左路肩土体对比,片石护道路基左路肩上半部土体年平均地温略高,热稳定性偏低,冻土上限偏低;下半部土体年平均地温略低,冷储量偏多,热稳定性偏高。与碎石护坡路基右路肩对比,片石护道路基右路肩土体年平均地温偏低,热稳定性偏高。(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7年02期)

李东文,于跟社[9](2006)在《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碎石护坡保护路基稳定性措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五道梁地区五北大桥碎石护坡试验段为对象,阐述了碎石护坡降低地温、保护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原理,并对DK1082+425碎石护坡试验段的实测地温和路基变形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了碎石护坡降低地温保持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作用效果。(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06年11期)

马辉[10](2006)在《片碎石护坡结构维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气候转暖的大背景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和安全运营必须解决好的首要技术难题。在铁路通车运营后,受施工条件的制约,一些工程措施无法采用,而片(碎)石层护坡具有保温效果显着、布设施工灵活的特点,是多年冻土区路基补强和病害整治的首选措施。本论文从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尤其是运营期维护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的应用实际出发,利用现场原型试验及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片(碎)石层护坡路基的温度场特性及变形特征。研究证实,除了终年的遮阳作用,片(碎)石层护坡的可变热传导性能(热二极管效应)使得片(碎)石层在暖季能有效地减少外界传入路基的热量,在寒季则有利于充分利用大气冷能,总体上增加了路基和基底多年冻土的冷量储备。试验还表明,在路基边坡上铺设片石层护坡,不但能更大幅度地抬高多年冻土的上限埋深,还可以调整路基阴、阳侧人为上限形状的不对称性,减小路基阴阳侧的差异变形,有利于线路的安全运营。片(碎)石层的可变热传导特性源自于石层结构孔隙中空气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对流,在给定环境(空气参数、表面温度振幅和地层条件等确定)条件下,影响自然对流作用的因素主要是片(碎)石层的厚度、粒径、孔隙率及其热学性质等。青藏高原野外季风的强迫对流作用对片(碎)石层的厚度、粒径选取有一定影响。论文在总结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还提出了片(碎)石层结构的应用条件、使用方法和优化设计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期刊2006-10-01)

碎石护坡路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维护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热稳定性及保护下伏冻土,提出了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路基的有效降温能力。为研究这种新型路基的长期效果,采用相关理论,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依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的气温和地质条件,利用数值方法对有无L型热管的块碎石护坡保温板复合路基的温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年平均气温为-4.0℃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考虑未来50 a气温上升2.6℃的条件下,新的复合路基能够从整体上有效降低路基下土体的温度,确保高温多年冻土区宽幅高等级公路路基的热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碎石护坡路基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争平.青藏铁路碎石护坡路基长期效果分析[J].铁道建筑.2014

[2].董元宏,赖远明,陈武.多年冻土区宽幅公路路基降温效果研究——一种L型热管-块碎石护坡复合路基[J].岩土工程学报.2012

[3].刘争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路基长期稳定性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0

[4].武小鹏,王小军,刘保升.青藏铁路片石层表面开放与封闭的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组合路基降温效果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8

[5].崔富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路基与桥涵基础地温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

[6].崔富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碎石护坡工程效果研究[J].四川建筑.2007

[7].徐连军,罗强.青藏铁路碎石护坡路基地温变化特点分析[J].路基工程.2007

[8].徐连军,吴学健.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与片石护道路基冷却效果对比分析[J].四川建筑.2007

[9].李东文,于跟社.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碎石护坡保护路基稳定性措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06

[10].马辉.片碎石护坡结构维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

标签:;  ;  ;  ;  

碎石护坡路基论文-刘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