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好政府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政府,主义,胡适,好人,政治,国务,中国共产党。
好政府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齐玉东[1](2015)在《“好政府主义”从倡导到夭折的前前后后》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局混乱的民国初期,有一群自由知识分子,他们提出"好政府主义"的改良政治主张,认为政府是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工具,如此则是好政府。在吴佩孚支持下,以王宠惠为国务总理的政府内阁即"好人政府"成立了,不料,仅72天就草草收场。改良派的"好政府主义"遇上军阀割据的现实政治,犹如鸡蛋碰石头。个中缘由,耐人寻味。(本文来源于《文史春秋》期刊2015年06期)
苏晓辉[2](2015)在《胡适“好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的“好政府主义”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所产生的改良之路,它的产生是多方作用的结果,同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现状以及胡适本人的思想追求都不无关系。“好政府主义”倡导通过“好人”的政治干预来扭转日渐崩坏的政治现状,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好政府主义”还得以正式组阁,进行了一番实践。然而这个备受瞩目的“好人政府”却仅仅诞生了两个多月就宣告破产,再次验证了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无能为力。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也受到了“好政府主义”的影响,在与它的交锋中去伪存真,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批驳,并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其中的弊端。起初,李大钊在这一问题上虽与其他中共党员略有分歧,但最终也达成了统一意见。在同“好政府主义”的论辩中,中共提高了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更加明确了斗争的方向,也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从中国共产党之后的决策中也不难看出,“好政府主义”给了中共许多启发,使中共在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和革命军等问题上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以说,“好政府主义”是一次对改良道路的试验,也是一次对中国共产党的试炼。(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8)
郝壮敏[3](2015)在《制度文明和善治政府的协同构建——“好政府主义”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主制度偶然失灵现象是现代政治发展中毋庸讳言的现实问题。20世纪20年代胡适、蔡元培和李大钊等先生极力倡导"好政府主义",特别强调在构建宪法至上、公开透明的民主制度体系的同时,着力构建由人格可靠、才具有为的政治精英组成的受民主监督并为民谋利的"好政府"。"好政府主义"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有益政治启示就在于注重构建制度文明的同时,不要完全迷信"制度",应当充分重视协同构建由德才兼备的政治精英作为政治主体而组成的"善治政府",二者须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安徽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贺鹏[4](2014)在《论胡适好政府主义思想的局限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好政府主义"提出的背景和"好政府主义"的内容,对胡适的好政府主义做出了评价。指出其对国情的分析有一定局限性,思想过于抽象,内容较为保守。(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4年11期)
罗毅[5](2013)在《好政府主义·好人政府·外交系——1920年代初北京政治生态一瞥》一文中研究指出"好人政府"是外交系登上政治舞台初期的一幕演出,也是其政治生涯当中重要的一页。自由派知识分子将实现"好政府主义"的希望寄托在外交系身上,外交系却由于自身固有的软弱,在政治上无法摆脱吴佩孚的影响,沦为直系洛派操纵北京政局的一个工具,最终导致"好人政府"成为各方抨击的对象而倒台。可以说,作为北洋时期中国政坛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外交系的政治性格通过"好人政府"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标榜"独立"却深深地卷入了政争,自诩"超然"却成为多方攻击的目标,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上正是1920年代初北京政治生态的反映。(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3年02期)
李文[6](2011)在《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遭受执政以来最大选举挫折 新加坡“好政府主义”将谢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未必变,但态度上的改变却是必然的。"2011年5月7日新加坡举行第12届大选,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简称行动党)遭遇了上台后最大的选举挫折。本次选举中,行动党团队在阿裕尼集选区的竞选中败北。工人党组成的团队包括该党秘书长刘程强、主席林瑞莲和台湾地区出生的律师陈硕茂赢得54.71%选票,一举拿下该选区的5个(本文来源于《世界博览》期刊2011年11期)
肖艳[7](2008)在《再造政府之梦》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面对无政府主义成为当时知识界的显学,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同时又深刻感受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胡适,从其实用主义的政治观出发,积极倡导“好政府主义”。“好政府主义”的中心意思是:通过“好人”的努力,建立一个“宪政的”、“公开的”、“有计划”的“好政府”。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的政治主张立足于稳定社会秩序下的改革,而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混乱和无序之中。因此,胡适通过改革再造政府之梦最终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然而,他追求的民主、自由、宪政、公开、统一,他针对现实政治弊端提出的措施,符合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08-06-01)
张永春[8](2008)在《李大钊与“好政府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1922年李大钊参与倡导改良倾向的"好政府主义"是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倒退。其中缘由,既与李大钊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出的"物心两面"改造和"中华民族无产阶级化"的理论有关,同时,"二大"前中共内部思想不统一和缺乏纪律约束的组织状况又使得李大钊的这种行为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宋志东[9](2004)在《邵力子的“好政府主义”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好政府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极具影响的政治思潮,在当时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邵力子作为反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结合当时中国的政治实际,为革命思想立论,对“好政府主义”的政治目标、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深刻揭示了其失败的原因,对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6期)
冯夏根[10](2003)在《丁文江与“好政府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 2 0年代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深受儒家“内圣外王”传统思想影响的丁文江 ,从其“少数人”努力的英雄史观、唯科学主义的信念和实用主义的政治观出发 ,积极提倡“好政府主义”。丁后来出任淞沪总办和提出“新式独裁”论 ,是其“好政府主义”政治理念的实践和延伸。从 2 0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来看 ,丁文江倡导的“好政府主义”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和历史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好政府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胡适的“好政府主义”是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所产生的改良之路,它的产生是多方作用的结果,同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政治现状以及胡适本人的思想追求都不无关系。“好政府主义”倡导通过“好人”的政治干预来扭转日渐崩坏的政治现状,在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好政府主义”还得以正式组阁,进行了一番实践。然而这个备受瞩目的“好人政府”却仅仅诞生了两个多月就宣告破产,再次验证了改良道路在近代中国的无能为力。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也受到了“好政府主义”的影响,在与它的交锋中去伪存真,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批驳,并从多个角度剖析了其中的弊端。起初,李大钊在这一问题上虽与其他中共党员略有分歧,但最终也达成了统一意见。在同“好政府主义”的论辩中,中共提高了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更加明确了斗争的方向,也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从中国共产党之后的决策中也不难看出,“好政府主义”给了中共许多启发,使中共在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和革命军等问题上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以说,“好政府主义”是一次对改良道路的试验,也是一次对中国共产党的试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好政府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齐玉东.“好政府主义”从倡导到夭折的前前后后[J].文史春秋.2015
[2].苏晓辉.胡适“好政府主义”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5
[3].郝壮敏.制度文明和善治政府的协同构建——“好政府主义”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启示[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5
[4].贺鹏.论胡适好政府主义思想的局限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4
[5].罗毅.好政府主义·好人政府·外交系——1920年代初北京政治生态一瞥[J].史林.2013
[6].李文.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遭受执政以来最大选举挫折新加坡“好政府主义”将谢幕[J].世界博览.2011
[7].肖艳.再造政府之梦[D].天津师范大学.2008
[8].张永春.李大钊与“好政府主义”[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9].宋志东.邵力子的“好政府主义”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10].冯夏根.丁文江与“好政府主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