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左心瓣膜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左心瓣膜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菁,马小静,程冠[1](2019)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接受PLAATO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RT-3D-TEE和心血管造影(CAG)检查,分别测量左心耳口最大径、左心耳口最小径、左心耳口深度,并比较叁者的差异。以RT-3D-TEE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测量值为依据,选择适当封堵器型号,并在RT-3D-TEE、CAG引导下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62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封堵压缩率为(19.78±6.92)%;术中、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D-TEE、RT-3D-TEE及CAG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RT-3D-TEE测值高于2D-TEE而低于CAG;叁者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小径和左心耳深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AG、RT-3D-TEE和2D-TEE测量的左心耳口最大径与封堵器尺寸均呈正相关(r=0.925、0.841、0.716,P均≤0.001)。结论 RT-3D-TEE可用于PLAATO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术前筛选、术中引导和术后随访,能准确观察左心耳口形态并评估封堵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赵明中,余江涛[2](2018)在《左心耳封堵术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别,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占总体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NVAF是指不包含有严重二尖瓣狭窄或置入人工瓣膜的房颤[1]。在欧盟国家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5%~2.0%,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急剧增高,65岁以上者高达9%[2-3]。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栓(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敖明强[3](2017)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左心耳封堵术对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左心耳封堵术对其生活质量的变化有无影响。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心内科住院期间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00例为房颤组(其中11例行经皮穿刺左心耳封堵术),同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门诊体检的非心房颤动人群100例为对照组,使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和美国简明健康测试量表(SF-36)对入选对象进行评分,11例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在术后3个月再次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1)房颤组患者八个维度生活质量相关评分比对照人群低(63.04土8.51vs.69.72±7.69、58.25± 18.14vs.69.70± 15.12、66.10± 12.52vs.71.30土 12.18、57.95土 13.91 vs.66.25士 12.78、55.65±11.93vs.62.40±12.28、68.69±14.85vs.75.80±11.09、67.69土21.94vs.72.36±15.74、70.86±15.90vs.77.96±9.56),其中七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房颤组中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占42%,对照组中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占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合并焦虑/抑郁的心房颤动患者较单纯心房颤动患者八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低(65.40±8.48vs.59.79土7.50、62.93±17.04vs.51.79±16.92、69.05±12.90vs.62.02±10.88、62.14土13.97vs.54.91±13.12、58.79±12.82vs.51.43±8.92、72.05±14.15vs.64.57士14.79、72.44±19.87vs.62.72±22.34、74.28±16.04vs.66.14±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行左心耳封堵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叁个月八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59.09±6.89vs.61.82±7.26、54.55±15.08vs.75.00±15.81、62.27 ±6.47vs.68.64±6.74、63.18±10.31vs.68.64±8.69、51.36±8.97vs.67.27±8.47、73.76±12.46vs.86.89±4.49、75.78±15.55vs.78.81±16.80、76.36±6.31vs85.46±8.63),其中五个维度有显着升高(p<0.05)。结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较非心房颤动人群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高,总体生活质量低,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更低。左心耳封堵术可改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6-01)
刘俊,李劲宏,方丕华[4](2014)在《左心耳介入封堵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OAC),以有效降低血栓形成与卒中风险。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因素不能或不愿长期OAC治疗。由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90%的左房血栓发生在左心耳内,因此通过介入封堵左心耳的方法"堵住"栓子形成的根源,可预防栓塞与卒中发生。从基础动物试验到临床试验,大量的研究结果不断地验证着各种不同封堵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介入术后残腔形成、围手术期抗栓方案等问题尚需研究。目前仍需谨慎把握左心耳封堵介入治疗适应证。(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4年09期)
金惠红,赵博文,余婵,王蓓,许立龙[5](2014)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方法随机选取87例经RT-3DTEE检查患者并将其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的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的房颤心律组,持续性房颤(本文来源于《2014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9-05)
张竞超[6](2014)在《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风湿性左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风湿性左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80例风湿性左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中采用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有39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最终痊愈出院,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有利于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14年06期)
柳磊,杨克明,李源,王巍,胡盛寿[7](2012)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n=56)和房颤未消除组(n=2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MMP-2和TIM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结果:房颤未消除组心房组织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26.75±47.67 vs.62.43±31.41,P<0.001;140.33±35.17 vs.82.57±29.56,P<0.001),CVF-Ⅰ也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8.16±3.22 vs.11.66±3.38,P<0.001)。两组之间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CVF-Ⅲ无明显区别。左心耳组织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VF-I呈显着正相关(r=0.575,P<0.001;r=0.637,P<0.001),左心耳组织中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左心房直径也呈显着正相关(r=0.465,P=0.003;r=0.571,P<0.001)。结论:左心耳组织MMP-2表达与左心房大小和心房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2年05期)
郭宏伟[8](2012)在《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风湿性左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目的由于各种原因,体外循环可激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炎性肺损伤,引起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水肿、肺血管阻力增加,不仅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尚可加重或导致左心瓣膜病患者术后肺动脉高压,加重右心室后负荷甚至导致右心衰竭,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平稳过渡,显着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减轻体外循环所致炎症反应及肺损伤,有效进行肺保护,防治体外循环肺损伤所致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已成为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病特别是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死亡率的关键。目前,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米力农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衰及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近年来,米力农的脏器保护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静脉应用米力农由于其所导致的全身低血压等并发症限制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作为一种新的局部给药途径,雾化吸入米力农开始受到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索米力农雾化吸入对体外循环炎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对左心瓣膜病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我们设计了本课题。其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左心瓣膜病患者,系统的研究、比较静脉应用与雾化吸入米力农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及肺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以期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体外循环肺保护方法。2选择术后仍残余显着肺动脉高压的左心瓣膜病患者,观察雾化吸入米力农对体外循环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希望探索一种简单、安全、有效、便利的、选择性降低左心瓣膜病及体外循环所致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二、方法第一部分1研究对象与干预措施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2010年4月至12月间收治的风湿性瓣膜病患者54例,术前无合并感染性疾病,无合并全身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并按Jones诊断标准排除风湿活动。由于瓣膜严重狭窄是米力农的禁忌症,同时为了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较严重肺血管病变对研究可能造成的影响,瓣膜重度狭窄和(或)合并重度以上肺动脉高压(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收缩压>70mmHg)患者不纳入本研究。为避免药物影响,所有患者除研究方案中所述米力农用法外,研究结束前均不额外使用米力农。为避免蛋白酶抑制剂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束前不使用抑肽酶及天普洛安。所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组和雾化吸入组,每组18例。雾化吸入组于术前48h以生理盐水5ml加入米力农注射液5mg经氧气压缩雾化器缓慢雾化吸入,每8h一次;静脉组于术前48h以微量泵自静脉泵入米力农注射液(15mg/24h,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5mg/50ml,2ml/h持续泵入)。对照组术前不做米力农预处理。2观察指标的选择、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既往研究已证实体外循环过程中白细胞在肺内的聚集与激活是体外循环炎性肺损伤的中心环节,白细胞在肺内的聚集与激活及肺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肺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肺水肿、肺组织过氧化损伤,最终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加重或导致术后肺动脉高压,并影响患者氧合功能;同时也使得肺脏成为体外循环过程中炎性介质的主要来源。因此患者肺血管阻力及肺氧合指数是反应体外循环过程中炎性肺损伤的直接指标,而体循环中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及人髓过氧化物酶(MPO)则是肺损伤的间接指标,因此本研究选择以上指标直接或间接的评价体外循环所致炎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药物的影响,同时测定静脉血与动脉血白细胞比值(V/A值)以评估白细胞在肺内的滞留情况。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住院号、术前诊断、术前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术前置入Swan-Ganz飘浮导管,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术毕(T2)、术后24h(T3)、72h(T4)及术后7d(T5)6个时点抽取动、静脉血(自凝血)各1m1分别送检血常规,检测其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计算V/A值;并于各时点抽取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样本中TNF-α、IL-6、MPO;于前5个时点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并经Swan-Ganz导管连接Edwards vigilance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量肺血管阻力(PVR)并计算氧合指数(OI)。其中OI=PaO2/FiO2,(Pa02为动脉血氧分压,Fi02为吸入氧浓度)。各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测得计量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及组内不同时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部分1研究对象与干预措施选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2011年3月至7月间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前心脏彩超提示肺动脉收缩压>70mmHg且平均肺动脉压力>50mmHg)患者23例,术前置入Swan-Ganz飘浮导管,术后返ICU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复测肺动脉压,为便于观察术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我们仅将术后平均肺动脉压力>30mmHg者纳入本研究。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研究标准患者12例,术前无合并感染性疾病,无合并全身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并按Jones诊断标准排除风湿活动。为避免药物影响,除研究方案中所述米力农用法外,所有患者研究结束前不额外使用米力农。为避免蛋白酶抑制剂对全身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束前不使用抑肽酶及天普洛安。2观察指标、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住院号、术前诊断、术前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所有患者在术毕返ICU后,待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之后(T0)通过Edwards vigilance读取、记录全套用药前血流动力学参数(基线):心率(HR)、主动脉平均压(MSAP)、肺动脉平均压(MPAP)、心脏指数(CI)、肺循环阻力(PVR)、体循环阻力(SVR)。记录后经呼吸机雾化装置吸入20mg米力农溶液20ml(约6-8ml/h),并分别在开始吸入药物后15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120分钟(T4)、吸入结束后30分钟(T5)、60分钟(T6)、120分钟(T7)再次测量、记录上述全套血流动力学指标。所测得计量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点间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叁、结果第一部分:1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各组患者术前性别结构、年龄、体重、术前肺动脉压力、左心室射血分数、手术时间、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之间患者肺血管阻力有显着差异(F=745.536,P<0.001),对照组、静脉组及雾化组均如此,F值分别为299.615、299.148及191.321,均为P<0.001。叁组患者术前肺血管阻力无显着差异,主动脉开放后,各组患者肺血管阻力不同程度升高,并于手术结束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围术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静脉组患者PVR除T1时间点低于对照组外,其余时间点与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异;在体外循环后各时点,雾化组PVR显着低于对照组与静脉组,并于术后72小时即已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前后与预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426,P<0.001);3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之间患者肺氧合指数有显着差异(F=226.357,P<0.001),对照组、静脉组及雾化组均如此,F值分别为127.467、117.206及30.752,均为P<0.001。各组患者术前肺氧合指数无显着差异,主动脉开放后其氧合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叁组患者氧合指数均于手术结束时达到最低值,之后缓慢回升,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静脉组患者各时点肺氧合指数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在体外循环结束后各时点,雾化组患者肺氧合指数虽仍低于术前水平但显着高于同时点对照组与静脉组水平。手术前后与预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6.236,P<0.001):4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之间患者血浆TNF-α水平有显著差异(F=996.009,P<0.001),对照组、静脉组及雾化组均如此,F值分别为483.915、302.079及253.260,均为P<0.001。叁组患者术前血浆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体外循环开始后逐渐上升,主动脉开放后急剧升高,并于手术结束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术后7d其水平仍显着高于术前,围术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T3时点外,静脉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后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雾化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点其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除T4时点外其水平均显着低于同时点的静脉组患者。手术前后与预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7.285,P<0.001);5手术前后不同时点之间患者血浆IL-6水平有显着差异(F=517.324,P<0.001),对照组、静脉组及雾化组均如此,F值分别为236.136、176.066及115.221,均为P<0.001。叁组患者术前血浆IL-6水平无显着差异,体外循环开始后逐渐上升,并于术后24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术后7d其水平仍显着高于术前,围术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静脉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后直至术后24h其IL-6水平低于对照组;雾化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点IL-6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手术结束后各时点IL-6水平均显着低于静脉组。手术前后与预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3.644,P<0.001);6手术前后不同时点之间患者血浆MPO水平有显着差异(F=646.212,P<0.001),对照组、静脉组及雾化组均如此,F值分别为250.082、295.697及126.804,均为P<0.001。叁组患者术前血浆MPO水平无显着差异,体外循环开始后逐渐上升,并于手术结束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回落,术后7d仍显着高于术前,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体外循环结束后各时点静脉组MPO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雾化组患者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点其MPO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且在主动脉开放后、术毕及术后24小时叁个时点血浆MPO水平显着低于静脉组;手术前后与预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16.609,P<0.001);7手术前后不同时点之间患者静脉血与动脉血白细胞计数比值有显着差异(F=15.316,P<0.001),除雾化组外(F=0.964,P=0.444),对照组、静脉组均如此,F值分别为15.169和6.448,均为P<0.001。叁组患者术前V/A无显着差异,对照组与静脉组体外循环开始后逐渐上升,并分别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术后72h已基本回落到术前水平;围术期雾化组V/A值未见显着升高,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点V/A显着低于对照组与静脉组;手术前后与预处理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F=4.234,P<0.001);第二部分1开始雾化吸入米力农后各时点与吸入前患者心率水平无显着差异(F=1.750,P=0.110),实验过程中患者心率波动较为平稳;2开始雾化吸入米力农后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力水平与吸入前相比无显着差异(F=1.009,P=0.432);而开始吸入米力农后各时点,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力水平与吸入前相比则存在显着差异(F=34.000,P<0.001)。吸入开始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力逐渐下降,于吸入后120min时降至最低值;雾化结束后肺动脉压力逐渐回升,并于雾化结束后120min基本恢复到雾化前的基线水平;3开始雾化吸入米力农后各时点,患者SVR水平与吸入前不同(F=2.157,P=0.047);但通过组内不同时点比较发现,米力农雾化吸入开始后除T4时点与基线(To)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9)外,其余各时点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始吸入米力农后各时点,患者肺血管阻力(PVR)水平与吸入前水平存在显着差异(F=66.515,P<0.001),肺血管阻力在雾化开始后即显着下降并在雾化120min时达到最低值,雾化结束后肺血管阻力逐渐缓慢回升,在雾化结束120min后仍低于雾化前的基线水平;开始吸入米力农后各时点,患者CI水平与吸入前水平存在显着差异(F=36.054,P<0.001),雾化开始后早期(15min)患者心脏指数未见显着变化,雾化15mmin后逐渐升高并于雾化120min后达到最高值,雾化结束后缓慢下降,但雾化结束后各时点其心脏指数水平仍显着高于雾化前的基线水平;四、结论l体外循环激发了全身炎症反应及因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组织过氧化反应,表现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性因子及髓过氧化物酶水平显着升高;由于特殊的血液灌注模式,肺脏成为体外循环过程中白细胞聚集与激活的主要产所,使得肺脏成为体外循环炎性介质的主要来源及最易受到炎性损伤的内脏器官;2体外循环后,患者的肺血管阻力不同程度升高,氧合指数不同程度下降,且术后恢复缓慢,呼吸功能受到显着影响。这一现象与体外循环所致的急性炎性肺损伤及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3术前用静脉注射及雾化吸入两种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米力农预处理均可明显抑制体外循环后炎性介质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减少白细胞在肺内的聚集;此外雾化吸入米力农尚可显着改善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肺氧合功能,减轻肺血管阻力升高程度,显示出良好的肺保护作用,而静脉应用米力农的肺保护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与雾化吸入后的米力农主要在肺脏局部发挥作用、局部药物浓度较高有关;4严重左心瓣膜病患者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的现象较为常见;雾化吸入米力农可显着降低该类患者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其心脏指数;且对患者的心率、全身血管阻力并无显着影响,这说明了雾化吸入米力农在降低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的作用大大强于其对体循环的影响,反应出其良好的肺血管选择性;5米力农雾化吸入为临床上应用米力农提供了新的安全、有效、便利的给药途径,有利于增强其局部作用,减少全身性副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2-03-20)
金惠红[9](2011)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资料与方法:随机选取87例经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并将他们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的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的房颤心律组,持续性房颤组。以3D-ZOOM模式获取左心耳的实时叁维图像,取5-8个心动周期存盘并脱机分析。采用Qlab定量分析系统,利用Simpson双平面法和手工描绘,测得左心耳舒张末期最大容积、开口最大面积和最大直径,左心耳收缩末期最小容积、开口最小面积和最大直径,以及左心耳峰值流速,并由此计算出左心耳的排空指数、开口面积变化率和最大直径变化率。对各组间同参数采用方差分析LSD方法进行多重比较,对各项参数与左心耳排空指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左心耳自发性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 SEC)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递增而递增。②与正常窦性心律组相比,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房颤组至持续性房颤组首先发生左心耳最大容积的增大,其次左心耳最小容积增大、开口面积变化率和开口直径变化率的变小,最后所有容积参数值增大及收缩功能参数值减少。③左心耳排空指数与左心耳最小容积呈高度负相关,与左心耳最大容积、开口最大面积及年龄呈低度负相关,与左心耳开口面积变化率及开口最大直径变化率呈高度正相关,与左心耳最大排空流速呈中度正相关,而与开口最大直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清晰、完整地显示左心耳实时叁维立体结构,定量分析不同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左心耳的开口面积和直径,及其随房颤持续时间和心动周期而变化的特征,对于房颤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1-04-01)
金惠红,赵博文,余婵,王蓓,唐海林[10](2010)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方法将87例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的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的房颤心律组,持续性房颤组。以3D-ZOOM模式获取左心耳的实时叁维图像,取5~8个心动周期存盘并脱机分析。采用Qlab定量分析系统,利用Simpson双平面法和手工描绘,测得左心耳的舒张末期左心耳最大容积、开口最大面积和最大直径,收缩末期左心耳最小容积、开口最小面积和最大直径,并由此计算出左心耳的射血分数、开口面积变化率和最大直径变化率。对不同组同参数用t检验进行两两分析,对不同数值型参数间分析求取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①与正常窦性心律组相比,阵发性房颤窦性心律组、阵发性房颤房颤组至持续性房颤组首先发生左心耳最大容积的增大,其次左心耳最小容积增大、开口面积变化率和开口直径变化率的变小,最后所有容积参数值增大及收缩功能参数值减少。②左心耳射血分数与开口最大直径无明显相关,与年龄、左心耳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开口最大面积呈负相关。结论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清晰、完整地显示左心耳实时叁维立体结构,定量分析不同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左心耳的开口面积和直径,及其随房颤持续时间和心动周期的变化特征,对于房颤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期刊2010-10-28)
左心瓣膜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别,非瓣膜病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占总体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NVAF是指不包含有严重二尖瓣狭窄或置入人工瓣膜的房颤[1]。在欧盟国家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1.5%~2.0%,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急剧增高,65岁以上者高达9%[2-3]。房颤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左心瓣膜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菁,马小静,程冠.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9
[2].赵明中,余江涛.左心耳封堵术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脑卒中预防[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
[3].敖明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左心耳封堵术对其影响[D].东南大学.2017
[4].刘俊,李劲宏,方丕华.左心耳介入封堵预防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4
[5].金惠红,赵博文,余婵,王蓓,许立龙.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C].2014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6].张竞超.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风湿性左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4
[7].柳磊,杨克明,李源,王巍,胡盛寿.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2
[8].郭宏伟.特异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风湿性左心瓣膜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
[9].金惠红.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
[10].金惠红,赵博文,余婵,王蓓,唐海林.实时叁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容积和功能的研究[C].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