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莹[1]2008年在《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规模的空前扩张和教学模式的巨大转变,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各高校传统校园自然都面临着使用面积局促、用地紧张的问题。开拓新校园,以及立足传统校园本身的就地改、扩建等基础建设工程量都相当巨大。在此超常规的建设举措和跨越式的发展规模之下,本论文分析了传统校园发展的各种模式之利弊,指出了立足于传统校园原址的更新具有土地可持续发展、节约基建投资、能较好地传承传统文脉等优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充分的必要性。论文首先从由时间维度上世界高等教育校园发展史的纵向继承及空间维度上西方至北大校园的横向移植两个角度分析了北京大学校园的历史渊源及组织方式,提出了大学校园的组织模式与高等教育模式的直接关系。得出了北大校园的更新虽必须顾及对传统文脉的呼应,但更应立足其“强调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开拓国际交流领域、加强科研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等教育模式和学科规划带来的对校园建设的新要求。其次,论文分析了以北京大学校园为代表的多数传统高校校园共有的现状矛盾,突出问题在于土地资源紧张、旧有功能分区的不合理、交通体系的不健全、校园文脉的不连续及人性化空间的缺乏等,论文针对这些矛盾,借鉴“有机更新”、“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指出传统校园的有机更新必须遵循尊重传统高校的“自然地理”“人文传统”“地域文化”等原则。再次,论文以张祺工作室参与北京大学的若干建设工程及作者调研的若干其他相似高校(如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园的有机更新项目为实例,尤其是以北京大学人文大楼项目的具体设计实践为依托,探索性地总结出了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若干方法:传统校园的有机更新可以总结为建筑单体的更新及建筑群体包括周围整体环境的更新两种情况。针对建筑单体的更新,主要包括改建、新建、扩建和修复重建等具体方法,视原建筑的损坏程度、使用状况及历史价值等因素而选择恰当的方法。建筑群体及整体环境的更新包括对群体原有建筑的更新,在原有建筑群体中加入新建筑、原有建筑群体的有机生长等情况。更新后建筑、建筑群与环境风格可以与原有建筑环境完全相同(修复重建)、相似、甚至完全不同,但是不论单体建筑的更新还是群体建筑以及整体环境的更新,其最基本的原则是对原有环境文脉的尊重与时代精神的体现两点之间的综合考虑:对原有环境文脉的尊重可以体现于呼应传统校园的轴线、组团布局,和谐于原有传统校园的尺度和密度控制,借鉴原有传统校园的建筑风格、材质选择,营造呼应传统校园历史记忆的人性化空间等方面。而时代精神的体现则表现于对新时期下校园建筑功能和教学行为模式变化的理解;挖掘功能组织和建筑布局的多种可能性以节约土地、提高使用者舒适度;提升区域建筑与环境的质量,赋予整个校园传统区新的时代活力等方面。论文旨在探索如何在满足新的功能要求的同时,传承传统校园的历史文化意蕴,塑造富有活力和时代特色的校园环境。由于作者知识有限,论文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难免有所欠缺,恳请各位师长、同学指正。
王歆[2]2004年在《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文中研究表明大学及其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传统的着名大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几百年的漫长历程,即使是现代高速“催产”出来的优秀大学,也一样有它自己的生长周期,而如何建构一个有机的生长模式,使规划、建筑设计更好地介入大学的建设之中,成为本文研究的最终目标。 建立有机生长的设想并非没有先例可循,国内外研究界关于保证文脉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数不少,为本文写作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考虑到大学校园的特殊性,本文试图“解构”其有机生长的必要条件,从教育、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诸角度切入,寻求推动有机生长,适应时代要求的相应对策,既而介入具体的实例研究,分析现有的成就和不足,探求倡导有机生长的可能。
陈晓恬[3]2008年在《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变总是与其所处国家社会结构形态变化密切相关,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与大学校园形态演变属于内向发生型,与其表现出的渐进性演变有所不同;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再直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及其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大学的产生、发展均属于外向发生型,其更多的体现出历史阶段跳跃性特质。因此,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形态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在各个历史阶段均表现出其独特之处。本文首先从历史阶段的时代特点定位出发,从横向剖面对每一特定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特点及其所处时期社会价值取向的对应关系做了详尽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纵向时间脉络发展为主线,归纳其中起连贯性作用的主要促进因素是:文化特性、国家政治和对大学本质含义的追寻,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全文分为上篇、下篇和比较篇叁篇,以时间顺序为纲:上篇按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分两章,阐述和分析1860年至1949年建国前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历程和促使这种形态产生的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下篇则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四章,阐述和分析1949年至当前中国现代大学校园形态的演变和其对应的社会价值取向;最后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大学演变进程为坐标,比较同时期基于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中不同大学社会价值取向引导下形成的中西方大学校园形态。
海佳[4]2011年在《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研究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社会经济各领域建设努力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具体到大学校园建设领域,在经历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近十几年大规模快速建立发展过程之后,当前的大学校园建设以及相关规划理论研究,已更多地从对量的重视,转而到对质的关注——如何建立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已然成为摆在校园规划建设者面前一道崭新而又迫切的难题。通过对已有校园规划理论、文献的汇总分析,本文发现:当前许多关于校园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讨,多是围绕校园建筑的节水、节能等相关技术性措施而展开;缺乏从总体规划的全局性视角,来系统、全面地解读可持续校园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问题。为此,本文研究内容突出了总体规划在校园环境建设及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形成相对具体、完善的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了对现有校园规划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本文首度将共生的基本思想与理念引入到大学校园规划研究领域,并尝试从共生的视角对可持续校园基本内涵做出了创新性解读,从而为本课题研究展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与主要技术路线——即在构建起较为系统、完整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体系之基础上,进而得出具体而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策略,并重点突出了针对以下叁个层面的策略研究内容:层面一,基于校园发展的整体开放需求(也可称之为外向型需求),提出了可持续校园规划的城市共生策略研究;层面二,基于校园发展的客观本体需求(也可称之为内向型需求),提出了可持续校园规划的时空共生策略研究;层面叁,基于校园发展的核心品质需求(也可称之为文化性需求),提出了可持续校园规划的文化共生策略研究。同时,在具体规划策略的形成与完善过程中,本文始终强调适度、辩证的策略研究原则,提倡策略建构的适宜性和经济性,以此凸显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较好适应。最后,本文通过建构可持续校园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对上述各项具体策略的系统整合,以体现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策略群的整体效益。总之,本课题研究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创新和突破——第一,将共生思想引入校园规划研究领域,凸显了研究视角的创新;第二,提出了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体系,体现了研究思路的创新;第叁,形成了许多具体、且不失创新精神的设计策略与工作方法,实现了研究内容的创新。
刘建鹏[5]2014年在《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实践中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并带来了建筑模式的转变,新型的工程实践中心打破以往各学科院系的单一、分裂状态,将各专业的教学实验、工程实践、办公等多种功能空间整合在一起综合设计,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交叉。本文提出高校更新状态下的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实践中心设计中整体有机的总体布局、复合交流的空间建构、新旧共生的形体塑造叁方面设计理念,就是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方法,以此来适应新的理念模式所带来的转变,建构整体有机的校园发展模式,为学生们提供更加有利学习、交流与生活的理想精神家园。论文以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实践中心设计项目为研究对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了新时代整体校园环境中工程实践中心的设计思路与方法,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尝试提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原则。第一部分是对设计理念的解析:通自然环境分析、校园文化渗透、周边建筑制约进行分析,提出了整体化、复合化、传承化的设计理念,进而通过方案的推敲与对比确立最终设计意象。第二部分是对总体布局的思考:先提出了构建整体有机的总体布局目标,然后分别从校园肌理的延续整合、建筑轴线的有序生长和庭院布局的有机结合叁个方面来控制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实践中心的总体布局。达到整体设计,有机生长的最终目标。第叁部分是对空间营造的阐述:本章以复合化、共享化、人性化分别对功能空间、交往空间、氛围营造进行阐述,以同质功能的整合、异质功能的激发、辅助功能的延伸形成空间的复合;以共享交流的形式布局、流动开放的交通流线、渗透共生的界面语汇的分析构建促进交流的共享化交往空间;以静态要素、动态要素、情感需求来营造人性化的空间氛围,最终实现复合共享,学科交流的空间概念。第四部分是对形象塑造的论述:从新旧建筑的统一、新旧建筑的对比与新旧建筑的共生叁方面入手来完成形体塑造,同时也是对校园文化的继承、发展与融合生进行论述,以此到达新旧之间,传承发展的塑造理念。全文通过对项目设计构思及设计过程的论述和建筑理论的探讨,期望对相关领域的建筑创作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及启示。
王正驰[6]2017年在《基于校园形态有机生长的高校新建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在历经十几载的合并、扩建和发展浪潮后建成了数量众多的新校区。由于大学校园建设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加之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等因素,新校区的建设逐步从激进化的粗放扩张转向满足学校内在需求、追求教学科研质量为主的精细化设计。校区内部新增建筑的设计既需要顺应外在的客观要求,又应该遵从内部的结构秩序,使校园建设成为良性的有机生长过程。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为例,面对学科种类和科研设施急速扩张的客观要求,通过一次规划、多期建设、逐步调整的操作方式,对校园环境进行整合利用,塑造了连续的空间结构和特有的场所文脉,使校园整体形态呈现有机生长的模式。基于以上观点,本次论文依托笔者参与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林火实验综合楼建筑设计项目,通过对校园建设过程的总结,重新定位建筑在校园形态有机生长中的位置,从对校园整体结构、空间环境、场所风貌进行继承优化与整合利用入手探讨建筑自身介入校园形态的原则和策略,并从选址布局、功能复合、空间组织和外立面设计四个部分展开重点介绍,详细阐述笔者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手法。希望本文能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仙林校区未来的校园发展和后续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有益的帮助。
严勐[7]2003年在《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的整体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大学作为人类知识的圣殿,是开拓探索知识新领域、传播知识的场所。大学校园的教学中心区是大学校园的核心区域,也是大学精神的主要承载体。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得到来,高教理念的更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校园规模的扩张,校园空间该如何适应这一变化而保持其应有的特性呢?本文提出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的整体设计,就是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校园空间设计方法,适应新的理念模式所带来的冲击,建构更灵活有机的校园空间发展模式,塑造新时代的统一整体化的大学校园空间,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有利于学习交流和生活的理想精神家园。本文首先清晰界定了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的概念,以大学校园及其教学中心区空间演变的历史过程作为对其认知的开始,并分析了其构成及类型,进而通过对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的阐述,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全面充分的认识。在展开对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的研究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是城市系统组成中的一部分,大学设计也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校园中的主体是大学生,其特有的心理行为特征,决定了大学间与城市中的空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本文认为对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的整体设计研究,应借鉴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理论,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和遵循整体设计的原则,才能更好的全面的把握空间形态的整体设计。文章最后是对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设计方法的探索,主要以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抽象的人文空间形态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从教学中心区的空间构架、空间的肌理和层次、空间的界面的之间的整体关系的形成,以及空间的人文氛围的塑造四个部分展开研究,并结合优秀的典型实例来深入具体的探讨整体设计的方法。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多层次的交流、活动的空间场所,以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心理行为要求和对大学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文是从宏观到具体分层展开,从理论探讨到实例分析相结合的逻辑顺序建构理论框架。
寿劲秋[8]2014年在《基于学生行为的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纪之初,我国大学经过扩建、改建、合并的迅猛发展浪潮之后,大学已由短时间相对粗放型的发展倾向,转向为大学素质化教育核心本质的长远探求。在这种发展内涵下,未来大学校园建设将从增加“量”向提升“质”的方向转化,倾向于因地制宜以大学内在需求为导向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和我国大学规划现状出发,通过对西方战后叁十年大学发展的经验与我国大学校园集约化发展的动因研究,找寻以学生为本的大学校园集约发展根本内涵。通过分析部分大学存在与学生校园行为共性的不适应矛盾,进行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设计理念的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分为校城互动、空间组织、交通体系、功能复合四个关键点试述。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与城市及所在区域间的校城互动策略主要探讨了大学在社会职能日益加强下回归城市的趋势,集约化的规划既是大学重返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与城市开放融合的必然。大学校园集约化空间组织策略通过不同校园规模的规划适应、空间组织模式下的空间形态以及校园外部空间叁个方面分析适宜学生行为特点、激发空间活力和吸引力的设计方法。大学校园集约化交通体系策略通过分析大学交通常见的矛盾入手,寻找解决大学学生行为特点下的集约化交通管理策略、组织策略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设计策略。大学校园集约化的功能复合是创造学生高效生活、增加交往机会、激发创新环境的重要组织方法,通过探讨功能复合的影响因素和原则,从实现功能复合的目的出发试述功能复合的设计策略。文章最后对于大学校园集约化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大学校园的集约化规划是在界定校园范围内对校园各类资源利用的有效组织,但是集约并不意味着追求最大化用地强度的校园建筑迭砌,而需要形成紧凑、合理、高效、有序的空间互动机制,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并创造出学术社区氛围的适宜校园环境。大学校园的建成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满足校园内在需求动态演变而迈向更高层次集约化的持续过程。
姜炎峰, 千庆兰, 冯斌[9]2015年在《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探讨——以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校园环境的现代化,高校老校园的开放空间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为赋予高校老校园开放空间新的活力,促进老校园的有机生长,以百年老校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探究老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策略.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对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开放空间进行认知研究,发现其不足之处,在尊重原有空间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中的"有机更新"理论,提出了可达性、有机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以及循序渐近性的老校园开放空间重塑原则,将细胞生长的机理融入师大校园开放空间的整体布局中,再针对入口空间、院落空间等不同类型开放空间中的个例提出相应的重塑方案.旨在赋予老校园新的生命力的同时,为促进其老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郭磊[10]2004年在《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澳洲及美国大学校园景观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有其自身的设计要求和发展规律,在规划中,既要保持和维系校园现有的空间格局与环境氛围,又要赋予其新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做到校园生长的有机统一。本辑介绍了悉尼科技大学、昆士兰理工大学和麻省东南大学的校园景观特色。范例提供的借鉴主要有以下两点: 1 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和合理利用是大学校园规划创造特色的有效途径之一。校园的规划建设更应该考虑校园内人、环境和自然的共生与
参考文献:
[1]. 高等院校传统校园区有机更新的思考与创作初探[D]. 胡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8
[2]. 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D]. 王歆. 浙江大学. 2004
[3]. 中国大学校园形态演变[D]. 陈晓恬. 同济大学. 2008
[4]. 基于共生思想的可持续校园规划策略研究[D]. 海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5]. 沈阳建筑大学工程实践中心设计研究[D]. 刘建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14
[6]. 基于校园形态有机生长的高校新建建筑设计研究[D]. 王正驰. 东南大学. 2017
[7]. 大学校园教学中心区空间形态的整体设计研究[D]. 严勐. 重庆大学. 2003
[8]. 基于学生行为的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策略研究[D]. 寿劲秋. 华南理工大学. 2014
[9]. 校园开放空间的重塑探讨——以西北师范大学老校园为例[J]. 姜炎峰, 千庆兰, 冯斌.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0]. 大学校园的有机生长——澳洲及美国大学校园景观初探[J]. 郭磊. 城市规划通讯.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