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危机传播论文-张浩

媒体危机传播论文-张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体危机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媒体,危机传播,策略

媒体危机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1](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传播特点、问题及应对——以F大学校庆宣传片抄袭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提高危机传播意识,建立常态化的危机传播机制,防患于未然。在危机传播中,要尊重与善用媒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只有转变管理方式和危机传播理念,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危机。(本文来源于《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黎宁[2](2019)在《社交媒体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传播话语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媒体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传播话语特征定位,在创建良好发展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大众特征、时代特征等方面,把握社交媒体传播话语特点,以达到发挥文化传播渠道优势,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8期)

陈然[3](2019)在《政务社交媒体危机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危机传播和传播效果理论为研究基础,基于对政务社交媒体危机传播效果产生过程的分析,从"政府-意见领袖-公众"多维互动视角,构建出由意见领袖、公众认知、公众态度和公众行动四个效果层次组成的政务社交媒体危机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各级指标权重赋值。该指标体系为政府分阶段评估政务社交媒体危机传播效果提供明确的方法和步骤,为政府社交媒体平台的危机传播管理提供相关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18期)

李梦媛[4](2019)在《探析新媒体下的危机传播——以无印良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危机传播管理的重要性凸显,不仅影响着公众的生活,也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危机传播一般分为4个阶段,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有效的策略是处理危机传播有效的方式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相关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新媒体也为企业处理危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以2017年"3·15"危机公关为例,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危机传播管理。(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3期)

刘奥[5](2019)在《从“框架理论”看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与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众传播的所有信息中,新闻是公共性、公益性最强的信息,新闻报道涉及最广泛的公共利益。而大众传媒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并不是"镜子式"的反映,尤其是针对一些国内外重特大灾难、政府政策出台时出现的质疑声等,此时我国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自然需要对新闻报道进行建构,其通过"元传播",对媒体报道下所传递的符号与诠释规则值得研究。[1]本文引入框架理论,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在我国主流媒体危机传播中的体现。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法,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四川茂县山体滑坡事件与深圳"12·20"山体滑坡事件的框架报道,试着从框架理论与情景式危机传播理论切入,并优化危机传播策略。(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2期)

梁修明[6](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治理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交融、多种思潮涌动、多样价值并存,以移动互联网为引擎的新兴媒体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和传播形态。遵循传播规律,强化协同共治,科学精准有效,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治理是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新时代经济政治社会平稳、有序、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郭一鸣[7](2019)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的危机传播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崛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愈发多元化,任何有关企业的任何负面消息,都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借助这些平台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同时社交媒体的崛起也让企业陷入了"话语权"削弱的处境。面对负面新闻,企业往往还未来得及应对,负面信息已是满天飞,例如"联想5G门""携程大数据杀熟"等,都让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陷入了尴尬的舆论处境[1]。因此,企业如何把握社交媒体传播规律,善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起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对话机制,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中,是企业迫切需要提升的部分。(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刘玉佳[8](2019)在《广电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广电媒体在信息传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突发的危机事件,只有少数人知道事情的真相,媒体的职责就是把事实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以防不法分子引导舆论,混淆视听。本文着重分析了广电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定位,来论述其在危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4期)

刘晓丽[9](2019)在《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的活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研究。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专家咨询研究法、文献分析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危机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信任理论、共景监狱理论、把关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协同治理视角审视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中体育组织、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探析全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理念和行动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全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发展和媒介形态变迁深刻影响到体育赛事传播以及体育赛事危机传播发生急遽变化,传统的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思维、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等已经显现不足和发展的局限性,亟待创新变革。第二,体育组织、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作为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全媒体时代构建多元化协同治理体系,形成立体式纵横贯通的管理矩阵,是顺应现代社会协同治理发展趋势的积极探索。第叁,体育组织是体育赛事危机中舆情的主要处置者,在体育赛事危机传播协同治理中因时因地采取“可信赖的行动”,充分利用全媒体时代优势各异的传播平台主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可有效提升组织公信力,预防危机或降低危机负面影响。第四,体育组织在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危机处置和信息发布中,从理念到行动都坚持为新闻媒体服务和为社会公众服务,通过科学的媒体关系管理构建互动合作型良性媒体关系,在体育新闻发言人制度管理和大型赛事媒体运行管理方面为新闻媒体提供优质服务,可提高体育赛事危机处置效果和传播效果。第五,新闻媒体在体育赛事危机传播中恪守本位,既坚持采访、调查的独立性和深入性,又注重促进体育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良性沟通,可构建有利于全媒体环境下体育赛事危机处置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交互对话的舆论氛围和平台。第六,新闻媒体在体育赛事危机传播协同治理中运用法治思维,并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科学、专业报道体育赛事危机,是提升媒体信任度,有效发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第七,现代社会公众更彰显公共精神和公共意识,在全媒体时代的技术赋权和赋能下拥有更广泛的话语表达空间,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多元化协同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和影响力量。第八,体育组织和新闻媒体利用当代先进的媒体技术和便利的条件,可激发并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体育赛事危机传播协同治理。社会公众在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中加强自我约束,主动参与体验,也是实现协同治理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9-05-01)

宋奥琳[10](2019)在《危机传播中媒体、政府与公众的议题建构及互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折达公路事件为研究个案,以政府回应内容、媒体报道内容和微博中公众言论内容为分析材料,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折达公路事件中政府、媒体和公众叁个危机传播主体建构的议题进行了呈现,并对不同主体间、相同主体内不同属性的个体间议题的差异和话语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危机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构建危机传播叁方主体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本文经过研究认为,媒体的议题建构在折达公路事件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内部分化。域外媒体的议题呈现出内容来源多元化、议题种类多样化的特点,建构的议题具有客观性和完整性,话语表达更注重问责,充分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本地媒体过度依赖地方政府的议题建构,缺乏主观能动性,议题内容和消息来源单一,话语表达宣传意味明显。地方政府在折达公路事件的议题建构过程中着力缩小责任归因范围和重建信任。公众议题数量多且分散,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受限,较难自发建构原创议题,多是在政府和媒体议题的基础上发表观点,建构议题,产生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公众的话语表达具有戏谑性、情绪化、攻击性的特点,存在不理性、不客观等不利于危机传播良性互动的因素。研究发现,折达公路事件中域外媒体与政府间对话与冲突并存,双方达成了高度的议题交互,同时,在责任归因以及对政府应对的评价认知方面也存在冲突和分歧。本地媒体成为当地政府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工具,二者是亦步亦趋的依附关系,并没有形成互动的条件。当地政府由于公信力低下、权威话语失灵等因素,丧失了与公众对话沟通的基础,建构的议题受到了公众的对抗式解读,双方形成冲突博弈局面。不同类型媒体与公众的互动情况差异极大,域外媒体与公众达成了高度的议题交互,进行了有效对话,而本地媒体由于议题的宣传框架太过明显,加之兰州晨报发文公然“回怼”域外媒体和网民的行为,加剧了公众与本地媒体的冲突。通过对折达公路事件的分析,本文认为,促进危机传播中政府、媒体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叁方主体共同努力。政府需要转变传统思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要及时回应,将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听取媒体和公众的可行建议。媒体需要担任好政府和公众间沟通桥梁的角色,积极行使社会监督功能,把握好党、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的双重属性,既协助政府处理好公共危机事件,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维护人民利益。公众应着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理性、客观地进行意见表达,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避免极端情绪影响公共危机事件的解决。(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媒体危机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交媒体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传播话语特征定位,在创建良好发展环境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通过大众特征、时代特征等方面,把握社交媒体传播话语特点,以达到发挥文化传播渠道优势,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体危机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浩.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传播特点、问题及应对——以F大学校庆宣传片抄袭事件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黎宁.社交媒体背景下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危机传播话语特征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

[3].陈然.政务社交媒体危机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9

[4].李梦媛.探析新媒体下的危机传播——以无印良品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

[5].刘奥.从“框架理论”看新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的危机传播与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

[6].梁修明.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治理路径[J].中国传媒科技.2019

[7].郭一鸣.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的危机传播应对[J].传媒论坛.2019

[8].刘玉佳.广电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

[9].刘晓丽.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管理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10].宋奥琳.危机传播中媒体、政府与公众的议题建构及互动分析[D].兰州大学.2019

标签:;  ;  ;  

媒体危机传播论文-张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