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论文_王琨,裴娟,黎玉顺,祝建波,向本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大豆,液泡,载体,杆菌,水仙,中国。

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琨,裴娟,黎玉顺,祝建波,向本春[1](2017)在《啤酒花抗病毒双价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构建对啤酒花潜隐病毒(Hp LV)和啤酒花潜隐类病毒(HpLVd)有抗性的RNAi载体,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选取Hp LV外壳蛋白基因致病区202 bp和HpLVd 155 bp的保守序列作为干扰序列,以干扰载体p UCCRNAi为基础,成功构建出针对Hp LV和HpLVd的双价RNAi载体,通过特异性酶切位点将构建成功的RNAi载体的功能区域连接在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2300-35S-OCS上,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啤酒花中。经PCR鉴定证明RNAi载体已成功转入啤酒花中。本研究基于RNAi技术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为诱导转基因植物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获得抗多种病毒病的植物新材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王开芳[2](2015)在《油菜BnGRF2和抗草甘膦EPSPs基因克隆及植物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油菜生产还面临许多挑战,提高种子产量、油分含量和节约生产劳动力成为油菜育种研究的重点。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可提高转化的拟南芥种子含油量,同时增加粒重,但BnGRF2调控油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此外,杂草危害是限制油菜产业发展的因子之一,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日益紧缺,靠人工除草已不能满足油菜生产的需求,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通过转基因手段将BnGRF2和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应用于油菜,研究其在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和油脂合成中的作用,为创新抗除草剂和高含油率甘蓝型油菜种质建立基础。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基因、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的克隆。根据已知的Napin启动子序列(ID:EF627523.1)设计引物,克隆得到Napin启动子,经比对,与已知序列相应区段同源性达到99.03%。用PlantCARE和PLACE等在线软件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区域具有胚乳表达顺式作用元件GCN4 motif和Skn-1 motif,以及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这些特有的调控元件。根据报道的GRF基因序列(ID:JN831660.1)设计引物,亚克隆得到BnGRF2,经比对,与已知序列同源性达到99.0%,说明已成功克隆得到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基因、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2.BnGRF2和EPSPs植物双价载体构建。采用酶切连接方法,首先向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的载体pCEPSPS中插入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获得重组质粒pCENP,然再将扩增得到的NOS终止子插入pCENP,获得重组质粒pCENN,最后插入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最终得到含有EPSPs和BnGRF2双价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EGRF。该载体可应用于油菜作物的遗传改良。(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5-05-30)

冯雪,贾永红,郭红珍,张一名,赵学良[3](2014)在《含GmNHX1和LcVP1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转基因棉花的获得》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大豆液泡膜Na+/H+反向转运蛋白GmNHX1和百脉根液泡膜H+-PPase LcVP1的开放阅读框片段同时构建在pCambia1301载体中,形成p1301-GmNHX1-LcVP1双价耐盐基因植物表达载体。以Coker 312棉花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外植体,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棉花中,并利用潮霉素筛选获得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的T1幼苗进行分子和生理指标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成功整合到棉花基因组中,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转基因株系耐盐能力。(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贾小霞,齐恩芳,王一航,文国宏,龚成文[4](2014)在《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Bar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干旱是其中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常常导致单产不高,总产不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改善马铃薯抗旱性为目的,采用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了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诱导型启动子rd29A。利用DNA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诱导型启动子rd29A驱动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CaMV35S启动子驱动Bar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I121-rd29-BDR,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马铃薯进行遗传转化,PPT筛选得到22株抗性苗,PCR和RT-PCR检测证明DREB1A基因已整合到陇薯10号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转录表达,有望提高转基因马铃薯的抗旱性。目前,作者正在进行转基因马铃薯的抗旱性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宋阳[5](2014)在《NPR1和HrpZpsg12双价抗病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Glycine max)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之一,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市场消费需求大。但大豆生育期间受病害侵染严重,常常使大豆生产蒙受一定程度的损失,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危害及其严重,是毁灭性大豆病害之一,在一些感病品种上可造成减产50%~100%。而由真菌引起的大豆灰斑病在一般发生年份可使大豆产量减少12%~15%,严重发生年份可减产30%,个别年份可高达50%之多。因各种病害对大豆生产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时可达上亿元。目前大豆病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化学农药的防治和抗病品种的培育。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长期过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会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对生物和自然界造成残留,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全球的生物圈环境。应用抗病基因培育广谱持久抗病品种是经济有效的途径。传统育种方法的周期较长,而且抗病种质资源有限,无法利用远源的抗性基因,限制了传统育种在解决作物抗性方面的应用。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用转基因技术来改良品种的抗性已在许多作物上得到应用。通过转基因技术配合传统育种方法提高大豆抗性是解决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目前的研究结果发现,抗病基因能有效的抑制病害对大豆的侵染和扩散。NPR1基因可调控植物广谱抗性的发生,能够激发植物的主动防御机制,在多种形式的植物抗病性中起关键作用;HrpZpsg12基因能编码Harpin蛋白这种激发因子,从而激发被侵染的植物产生防御性反应,使植物可抵抗病毒、细菌、真菌等侵害,赋予植物广谱的抗病能力。本试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NPR1和HrpZpsg12双价抗病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NPR1-HrpZpsg12。分别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NPR1和HrpZpsg1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豆主栽品种“吉林30”与“吉农28”中,经筛选试验后对T1、T2代转化植株采用PCR检测、Southern杂交检测、实时定量PCR的鉴定分析,以期选育出具备广谱持久抗病能力的转基因大豆,并观察其世代遗传的稳定性,为培育抗病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NPR1和pCAMBIA3301-HrpZpsg12为基础,将pCAMBIA3301-NPR1载体上的GUS基因替换为pCAMBIA3301-HrpZpsg12表达载体中的HrpZpsg12基因,构建成以Bar为选择标记基因,同时携带NPR1和HrpZpsg12基因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NPR1-HrpZpsg12。(2)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大豆品种“吉林30”进行转化,获得T0代的转基因植株4株,并将这4株转基因植株播种于田间,得到4株行的T1代转基因后代;通过花粉管通道的方法对大豆品种“吉农28”进行转化,最终得到T0代的转基因大豆籽粒814粒,将获得的籽粒进行播种,进而得到T1代的大豆转化植株。(3)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得到T0代阳性植株4株,收获T0代种子69粒;得到T1代阳性植株37株,收获T1代种子406粒;经检测得到的T2代阳性植株有31株,收获T2代种子414粒。通过花粉管通道的方法,得到T1代阳性植株21株,收获种子428粒;经PCR检测,获得的T2代阳性植株12株,收获种子237粒。(4)对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检测结果能够同时扩增出NPR1、HrpZpsg12和Bar叁个目的基因的初步确定为阳性植株。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叁个外源目的片段都已整合到大豆的基因组染色体中,且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PR1、HrpZpsg12、Bar目的片段在转录水平已得到表达。但NPR1基因和HrpZpsg12基因是否能够稳定遗传并高效地提高大豆广谱抗病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抗病性检测,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观测,以期获得转基因高效广谱抗病的大豆新株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4-03-01)

卢实[6](2014)在《广谱抗病基因chi和hrpZpsta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Glycine max)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油质,营养成分完全,其中包括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但在生产过程中,真菌性病害严重限制了大豆产量与品质的提升。以大豆灰斑病为例,作为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病害,灰斑病一般可造成减产10%,严重时甚至可减产30%—50%,同时籽粒中蛋白质及油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大豆霜霉病,大豆锈病等都是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且都由真菌性病原菌所致。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作物的抗性育种提供了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几丁质,又称甲壳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来源于菜豆的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gene,Chi),可编码产生几丁质酶,几丁质酶是能催化降解几丁质的糖苷酶,水解几丁质中的β-1,4糖苷键,已达到抑制真菌生长的目的,因此研究认为几丁质酶在植物体内防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克隆于丁香假单胞菌烟草野火病病原菌的hrpZpsta基因可编码产生harpin蛋白,此蛋白能刺激高等植物产生过敏反应,使被真菌侵染的部位及周围细胞坏死,从而封锁致病菌,同样可以达到保护植物体免受病原菌侵害的目的。本研究构建了包含chi和hrpZpsta两种抗病机理不同但均为广谱抗病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chi-hrpZpsta,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的转化,将两种广谱抗病基因导入受体大豆基因组中,获得了同时整合两种广谱抗病基因的转基因大豆,期望达到两种广谱抗病基因在细胞内水平和胞外水平协同作用于致病菌的效果,同时也为选育广谱抗病能力更强,抗病范围更广的大豆新品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构建了两个载体,其中包括一个中间克隆载体pBI121-35S-chi-nos,以及一个以抗除草剂草丁膦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双价广谱抗病基因表达载体pCAMBIA3301-chi-hrpZpsta,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完成抗病基因chi和hrpZpsta对受体大豆品种吉农28的转化。2.利用PCR技术对经组织培养抗性筛选结果呈阳性的T0代再生植株进行初步检测,获得了T0代PCR检测呈阳性的植株7株,其中4株为chi基因PCR检测阳性,另外3株为chi和hrpZpsta双价基因PCR检测共阳性植株。T1代分子检测呈阳性的植株共27株,其中15株为chi基因阳性,12株为chi基因和hrpZpsta基因共阳性。3.利用Southern blot杂交技术对T1代植株进行双价外源抗病基因整合水平的检测,结果可知,外源双价抗病基因已成功转化至大豆受体品种基因组中,并在世代间遗传稳定,且分成单价和双价两种整合形式,从而获得了同时整合chi和hrpZpsta两种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大豆植株。4.对T1代转化植株mRNA反转录产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从而验证转化植株在双价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可知:chi和hrpZpsta双价抗病基因在与植株核糖核酸RNA有关的转录水平上得到了高效的表达及稳定的遗传,两种广谱抗病基因chi和hrpZpsta在转基因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受体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4-03-01)

廖正平[7](2014)在《LCYE RNAi与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中国水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隶属石蒜科水仙属,是法国水仙的变种,主要产于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其中以漳州水仙最负盛名,是一类极具观赏价值的经济植物。但由于中国水仙为叁倍体,很难自然或人工杂交产生新品种,品种单一、品种退化等问题使中国水仙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开展中国水仙品种改良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成为中国水仙品种改良的新手段。本研究从漳州水仙花瓣中分离得到花色相关基因LCYE保守区片段,以pCAM1301-antiBCH植物表达载体为基础,构建了LCYE RNAi及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并在优化中国水仙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将其转入中国水仙,获得抗性植株,并进行了分子验证,为开发中国水仙新种质和花色改良提供技术基础和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到的结果如下:1.以中国水仙花葶为外植体,用载体pCAM1301-LCYB转化中国水仙并对预培养时间、筛选方式及共培养基激素组合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预培养3d,共培养基中激素组合为BA+2,4-D且延迟5d筛选的方式能提高转化效率;2.提取漳州水仙花瓣的RNA,反转录为cDNA,并以此为模板,根据已发表的LCYE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423bp的LCYE保守片段,并利用pKANNEL质粒及pBI121质粒,以pCAM1301-antiBCH植物表达载体为基础,构建了LCYERNAi及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KB-antiBCH-LCYE RNAi;3.以优化了的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将构建好的pCKB-antiBCH-LCYE RNAi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入中国水仙。漳州水仙花葶经预培养3d后,将其浸入含有pCKB-antiBCH-LCYE RNAi质粒的农杆菌中侵染10min,然后在共培养基(MS+2mg·L-1BA+0.5mg·L-12,4-D+100μm·L-1AS+3%蔗糖+0.7%琼脂糖)中暗培养3d,共培养后将外植体转移到不添加选择抗生素的筛选培养基上延迟培养5d后再接入筛选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培养得到抗性芽。4.对抗性芽进行了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证明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并初步研究了导入目的基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4-03-01)

肖宇,陈湘瑜,陈华,陈剑洪,庄伟建[8](2014)在《花生抗黄曲霉的植物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常规育种培育的抗黄曲霉品种皆表现抗性不稳定,鉴此开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以培育高抗以及无筛选标记的转基因花生品种。几丁质酶基因CHI和葡聚糖酶基因GLU皆为广谱性的抗病基因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分别以pSC1300-8-CHI和pSC1300-13-GLU载体为基础,通过PCR技术在CHI基因的特异启动子8#前端和T-nos末端分别加入NcoⅠ酶切位点和AflⅡ酶切位点,在GLU基因的特异启动子13#前端和T-nos末端分别加入ApaⅠ酶切位点和SpeⅠ酶切位点,通过酶切、连接将上述2个基因连接在抗生素自我删除载体pLoxp上,获得了具有抗生素自我删除选择标记的双价果种皮特异表达载体pLoxp-8-CHI-13-GLU。经过限制性内切酶鉴定,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06期)

廖正平,郑益平,罗鹏,吴雪琴,曾黎辉[9](2013)在《中国水仙NtBCH基因的克隆及LCYE RNAi与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洋水仙BCH基因设计引物,以中国水仙花瓣cDNA为模板克隆出中国水仙NtBCH基因,全长95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以中国水仙LCYE和BCH为目的基因,利用pKANNBIAL、pBI121和pCAMBIA1301等载体构建了LCYE RNAi与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中国水仙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张琳[10](2013)在《hrpZpsta和RIPs双价抗病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大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属于被子植物亚门,豆目,蝶形花科植物。如今,大豆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但其产量一直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在大豆的种植区,普遍发生的病害有灰斑病、根腐病,这些病害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大豆的质量及产量,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大豆的灰斑病是真菌病害的一种,其产生的病原菌可以侵染大豆的叶片、茎等部位,从而降低大豆品质。大豆根腐病可发生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且植株的各部位都可被病原菌侵染,最终导致大量植株的死亡。此病害防治困难、危害严重、分布广泛,严重的危害大豆产量。研究发现,hrpZpsta和RIPs基因能有效的抑制病害侵染大豆。hrpZpsta基因的来源是丁香假单胞菌,此基因能编码harpin蛋白这种激发因子。harpin蛋白能激发被侵染的植物产生防御性反应,使植物可抵抗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害,赋予植物广谱的抗病能力。核糖体失活蛋白(RIPs)能够杀死真菌、病毒、昆虫等细胞的蛋白质,由于此种蛋白会损坏外来细胞的核糖体,使蛋白质不能在细胞内合成,进而达到杀死细胞的目的。目前,效率较低、周期较长是传统育种的弊端,有限的抗性资源很难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将传统育种方法与生物技术相结合,为培育抗病品种和种质资源开辟了新途径。本试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以BADH为标记的pCAMBIA1301-hrpZpsta-RIPs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将含有hrpZpsta基因和RIPs基因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大豆中,经筛选试验后对转化植株采用PCR检测、Southern杂交检测、RT-PCR的鉴定分析,以期选育出具备综合抗病能力的转基因大豆。主要的研究结果:(1)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l301-BADH-35S-RIPs为基础,将pBI121-hrpZpst载体上的PCaMV35S-hrpZpst-NOST表达元件插入表达载体pCAMBIA1301-BADH-35S-RIPs的多克隆位点SalI处,构建成筛选标记为BADH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l301-35S-RIPs-hrpZpsta。(2)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大豆品种“吉农28”进行转化,获得To代的转基因植株7株,并将这7株转基因植株播种于田间,得到7株行的T1代转基因后代;通过花粉管通道的方法对大豆品种“吉农28”、“通农13”、“9701-12”、“吉农29”进行转化,从而将外源hrpZpsta基因和RIPs基因转入大豆中,最终得到T0代的转基因大豆籽粒867粒,其中,大豆品种“吉农28”获得种子232粒,“吉农29”获得种子221粒,“通农13”获得种子198粒,“9701-12”获得种子216粒,将获得的籽粒进行播种,进而得到T1代的大豆转化植株。(3)对转化的T1代植株采用PCR检测、Southern杂交检测、RT-PCR鉴定分析,结果表明,hrpZpsta基因和RIPs基因在大豆中得到表达。但hrpZpsta基因和RIPs基因是否能够稳定遗传并提高大豆的综合抗病能力,要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后代进行抗病性检测以及农艺性状的观测,从而得到转基因抗病大豆新株系。(4)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收获T1代的阳性植株为18株(吉农28);通过花粉管通道的方法,获得T1代的转基因阳性植株为11株,其中,“吉农28”获得4株,“吉农29”获得3株,“通农13”获得3株,“9701-12”获得1株。(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油菜生产还面临许多挑战,提高种子产量、油分含量和节约生产劳动力成为油菜育种研究的重点。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证明,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可提高转化的拟南芥种子含油量,同时增加粒重,但BnGRF2调控油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此外,杂草危害是限制油菜产业发展的因子之一,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日益紧缺,靠人工除草已不能满足油菜生产的需求,并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通过转基因手段将BnGRF2和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应用于油菜,研究其在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和油脂合成中的作用,为创新抗除草剂和高含油率甘蓝型油菜种质建立基础。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基因、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的克隆。根据已知的Napin启动子序列(ID:EF627523.1)设计引物,克隆得到Napin启动子,经比对,与已知序列相应区段同源性达到99.03%。用PlantCARE和PLACE等在线软件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区域具有胚乳表达顺式作用元件GCN4 motif和Skn-1 motif,以及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这些特有的调控元件。根据报道的GRF基因序列(ID:JN831660.1)设计引物,亚克隆得到BnGRF2,经比对,与已知序列同源性达到99.0%,说明已成功克隆得到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基因、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2.BnGRF2和EPSPs植物双价载体构建。采用酶切连接方法,首先向含有除草剂抗性基因的载体pCEPSPS中插入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获得重组质粒pCENP,然再将扩增得到的NOS终止子插入pCENP,获得重组质粒pCENN,最后插入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最终得到含有EPSPs和BnGRF2双价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EGRF。该载体可应用于油菜作物的遗传改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琨,裴娟,黎玉顺,祝建波,向本春.啤酒花抗病毒双价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J].山东农业科学.2017

[2].王开芳.油菜BnGRF2和抗草甘膦EPSPs基因克隆及植物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D].甘肃农业大学.2015

[3].冯雪,贾永红,郭红珍,张一名,赵学良.含GmNHX1和LcVP1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与转基因棉花的获得[J].华北农学报.2014

[4].贾小霞,齐恩芳,王一航,文国宏,龚成文.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和Bar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研究[J].草业学报.2014

[5].宋阳.NPR1和HrpZpsg12双价抗病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D].吉林农业大学.2014

[6].卢实.广谱抗病基因chi和hrpZpsta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豆中的遗传转化[D].吉林农业大学.2014

[7].廖正平.LCYERNAi与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中国水仙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8].肖宇,陈湘瑜,陈华,陈剑洪,庄伟建.花生抗黄曲霉的植物双价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农学通报.2014

[9].廖正平,郑益平,罗鹏,吴雪琴,曾黎辉.中国水仙NtBCH基因的克隆及LCYERNAi与反义BCH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热带作物学报.2013

[10].张琳.hrpZpsta和RIPs双价抗病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大豆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双价植物表达载体中PeDREB2a和Hh...构建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程序图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I101一Chi.B...一13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ll21一NR...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结...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BOsC2301结...

标签:;  ;  ;  ;  ;  ;  ;  

双价植物表达载体论文_王琨,裴娟,黎玉顺,祝建波,向本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