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派冲突论文-孙力舟,李珂

教派冲突论文-孙力舟,李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派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吉尔吉特,罕萨,斯利那加,克什米尔地区,拉达克,中印边界西段,查谟,历届政府,卡吉尔,尼赫鲁

教派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孙力舟,李珂[1](2019)在《克什米尔分裂,小土邦艰难选边》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5日是印度独立纪念日。然而印度下令取消查谟-克什米尔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享有的自治地位、并成立“查谟-克什米尔”和“拉达克”两个中央直辖区所引发的地区紧张局势依然在发酵。印巴近日纷纷向克什米尔前线增兵,中国也明确表示反对印方将中印边界西段的中方领(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08-15)

刘奕含[2](2019)在《从政治生态视角看黎巴嫩的教派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黎巴嫩国内的教派矛盾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了政治生态失衡是导致黎巴嫩教派冲突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政治生态失衡对黎巴嫩国家造成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认为要想使黎巴嫩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该国急需重新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5期)

王晴锋[3](2019)在《印度圣牛、种姓政治与教派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圣牛在精神与物质、象征与生计、宗教与经济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婆罗门放弃吃牛肉、崇拜母牛并成为严格的素食主义者是婆罗门教与佛教争权夺利的结果。在不杀生伦理、生灵等级观和圣牛信仰之基础上,原先无贵贱高下之分的饮食实践产生了阶序性差异,并通过宗教外衣逐渐结构化。与食物阶序相对应,种姓阶序的顶端是婆罗门、中间是非婆罗门,底端则是"不可接触者"。由此,饮食实践成为种姓政治的外显标志。在历史和现实中,圣牛还成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教派冲突的持续来源,不同族群策略性地利用经济效用和宗教权利进行自我争辩。在母牛成为印度教之核心象征物的今天,它将继续成为政治动员、唤醒宗教情感和民族主义的工具。(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蔡晶[4](2017)在《论印度印穆教派冲突中的宗教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印穆教派冲突是印度政治和国家安全领域最为突出的一大问题。该问题自英属印度时期开始凸显,至印巴分治达到一个高潮,又于20世纪中后期逐渐抬头,不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印穆教派冲突的历史中,宗教因素的作用非常突出。不仅宗教认同的显着性强化了印穆群体的排他性,而且宗教介入政治并与民族意识的扭合亦导致了印穆教派冲突的加剧和升级;此外,宗教极端主义导致的恐怖活动更与印穆教派冲突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鉴于印度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印穆教派冲突无法彻底消弭,但符合印度国情的世俗主义或许是弱化冲突的一种可行途径。(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晓丽[5](2017)在《阿拉伯世界教派冲突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阿拉伯世界教派冲突持续升温,并产生多重影响。一是导致“伊斯兰国”发展壮大;二是引发新的阿拉伯难民潮;叁是影响阿拉伯世界多国政局走向;四是对中国在当地利益构成一定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国别和区域研究》期刊2017年Z1期)

王宇洁[6](2015)在《当代中东伊斯兰教教派冲突:神学还是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与特定宗教内部的分歧相关的暴力冲突一直没有停止过。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主权至上取代神权至上,曾使得欧洲的宗教战争和教派冲突大幅度减少。作为现代国际体系中的一部分,中东地区诸多国家虽然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教派关系较为和谐的发展阶段,但是自20世纪后期起,中东各国国内的教派冲突却频频发生,地区政治中的一些斗争和博弈也被冠以教派冲突的名义,烈度和广度超过了伊斯兰教产生以来的任何时期。塑造中东地区历史的政治运动曾不断受到宗教因素的助推,在对中东政治的考察中,我们不能忽视宗教因素持续、强大的影响,但也不能将现实中的政治问题单纯归结于神学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15年05期)

刘水明,王云松,韩晓明,宦翔[7](2015)在《中东多国动荡局势难有好转》一文中研究指出斋月被全世界穆斯林视为最尊贵的月份,也是一个倡导宽容谦让、戒恶向善、仁慈友爱、和平安宁的月份。然而,在今年6月18日斋月来临之际,中东地区多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阿拉伯国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也门狼烟四起,叙利亚炮声轰鸣,利比亚濒临解体,伊拉克恐怖弥漫……(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5-06-23)

刘水明,王云松,韩晓明[8](2015)在《也门滑向内战危险增大》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也门局势最新进展。会后通过的主席声明谴责胡塞武装不断破坏也门政治过渡进程,敦促也门各方不再使用军事力量和暴力。联合国秘书长也门问题特别顾问贝努马尔警告称,也门各方的行动正将这个国家推向“内战边缘”,呼吁各方用和平(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5-03-24)

潜旭明[9](2014)在《从教派冲突的视角看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伊拉克的地缘宗教格局、政治生态、战后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及其困境。当前伊拉克基本呈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叁足鼎立之势。美国主导的联邦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稳定,反而使伊拉克国内局势混乱不堪,教派和民族之间原有的矛盾加剧,社会成员间的分裂也有所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ISIS的发展壮大使局势更加恶化。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有很大缺陷限,其深层结构性难题正在逐渐显露。(本文来源于《宗教与美国社会》期刊2014年02期)

肖建明[10](2014)在《中东教派冲突的大风暴?》一文中研究指出ISIL控制了伊拉克西北部逊尼派聚居区,还扬言要摧毁南部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和卡尔巴拉。中东教派冲突的大风暴将不可避免。伊拉克第二大城摩苏尔的陷落,既震惊了伊拉克政府,也震惊了美国!尽管政府军之后的反攻挫败了"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L)进军巴格达的势头,但当初政府军3万士兵面对800(本文来源于《南风窗》期刊2014年14期)

教派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介绍黎巴嫩国内的教派矛盾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了政治生态失衡是导致黎巴嫩教派冲突的原因,同时分析了政治生态失衡对黎巴嫩国家造成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认为要想使黎巴嫩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该国急需重新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派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孙力舟,李珂.克什米尔分裂,小土邦艰难选边[N].环球时报.2019

[2].刘奕含.从政治生态视角看黎巴嫩的教派冲突[J].西部学刊.2019

[3].王晴锋.印度圣牛、种姓政治与教派冲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蔡晶.论印度印穆教派冲突中的宗教因素[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7

[5].王晓丽.阿拉伯世界教派冲突及其影响[J].国别和区域研究.2017

[6].王宇洁.当代中东伊斯兰教教派冲突:神学还是政治?[J].西亚非洲.2015

[7].刘水明,王云松,韩晓明,宦翔.中东多国动荡局势难有好转[N].人民日报.2015

[8].刘水明,王云松,韩晓明.也门滑向内战危险增大[N].人民日报.2015

[9].潜旭明.从教派冲突的视角看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局[J].宗教与美国社会.2014

[10].肖建明.中东教派冲突的大风暴?[J].南风窗.2014

标签:;  ;  ;  ;  ;  ;  ;  ;  ;  ;  

教派冲突论文-孙力舟,李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