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论文_张勤,侯瑞生,薛云红,徐超,苗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遗传学,逆转录,基因,白血病,疟原虫,地中海,链式反应。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勤,侯瑞生,薛云红,徐超,苗丽[1](2015)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疟疾混合感染检测与分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能够同时检测恶性疟(P.falciparum)、间日疟(P.vivax)、卵形疟(P.ovale)、叁日疟(P.malarie)及其混合感染的多重巢式PCR方法,对疑似疟疾混合感染样本进行检测,评价其在疟原虫混合感染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疟疾混合感染的确诊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传统的镜检法提供有效的补充。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叁日疟原虫的18SSU rRNA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1对通用引物、4对特异性引物),以等比例混合的4种疟原虫核酸为模板,建立疟疾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该法对28份疑似疟疾混合感染样本进行检测及测序验证,将其结果与镜检法比较。结果:28份疑似混合感染样本中混合感染样品数为6例,其中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样品5例,恶性疟和卵形疟混合感染样品1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巢式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用于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叁日疟及其混合感染样本的检测,在疟疾混合感染的确诊与分型上较镜检法有明显的优势和更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周敏航,姜孟孟,高丽,徐媛媛,丁一[2](2011)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袁艳鹏,关云谦,林庆玲,薛金花,蔡彦宁[3](2011)在《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检测单细胞中时钟基因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高度灵敏的能够在单细胞水平检测时钟基因表达的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 nested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ultiplex nested RT-PCR)体系。方法选取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per1,per2,cry1和cry2,以及看家基因β-actin,分别设计和优化巢式引物对。以基因质粒为模板,检测巢式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体外转录得到各个基因的RNA模板,并检测反转录巢式多重PCR体系的灵敏度。使用手动微操作器,显微镜下负压获取悬浮单个NIH/3T3细胞,使用反转录巢式多重PCR体系检测其中目的时钟基因。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整体水平时钟基因表达情况,与单细胞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巢式多重PCR检测体系可以检测出单拷贝质粒DNA。反转录巢式多重PCR能够检测出4拷贝RNA模板。利用上述体系发现,NIH/3T3单细胞中时钟基因环路表达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发现群体水平per1和per2表达的高峰和低谷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细胞水平per1表达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了高度灵敏的用于检测时钟基因表达的反转录巢式多重PCR体系,揭示了单细胞水平时钟基因表达的异质性,也验证了整体水平与单细胞水平时钟基因表达的差异。(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马力,潘金兰,吴亚芳,何军,温丙昭[4](2009)在《联合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遗传学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如何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特异融合基因异常的检出率与准确率。联合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82例核型异常,占68.3%,而应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出54例融合基因异常,占45%。联合这两种技术,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75%(90/120),其中有65例明确了具体染色体改变或特异性融合基因异常。30例患者经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具有t(8;21)(q22;q22)或t(15;17)(q22;q12),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出39例患者具有AML1/ETO、PML/RARA或CBFB/MYH11融合基因异常。当存在染色体数目异常,或者不存在19种融合基因之一时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为阴性。提示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联合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特异性融合基因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期刊2009年05期)

邓洁,钱渊,赵林清,朱汝南,王芳[5](2007)在《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在腺病毒检测及分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腺病毒检测及分型方法。方法根据编码腺病毒六邻体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外引物(即通用引物),扩增产物为1278bp;再分别设计针对腺病毒六邻体基因3、7、11和21型特异性序列的4对内引物,扩增产物分别为502、311、880和237 bp。应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技术将这4对引物用于同一聚合酶链反应管中,根据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的大小,即可鉴别所测毒株的型别。结果3、7、11和21型腺病毒标准株和分离株分别产生预期的特异性扩增片段,与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等无交叉反应。118份经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确定为腺病毒阳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标本中,腺病毒3型占64.4%(76/ 118),7型占31.4%(37/118),11型占2.5%(3/118),未检测到21型;2份病毒分离和间接免疫荧光均为腺病毒阳性的标本中,用该方法未能鉴定出型别,可能是3、7、11、21型以外的腺病毒,占1.7%(2/ 118)。33份经病毒分离和/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均未检测到腺病毒的标本中,有3份为PCR阳性(包括1份7型,2份3型)。结论该方法鉴别3、7、11、21型腺病毒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等特点,适用于腺病毒型别鉴定,可以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或群体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07年08期)

邓捷,彭文林,李洁,梁晓燕,李俐琳[6](2005)在《应用多重巢式及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外对β地中海贫血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主要应用巢式PCR结合突变检测技术[1,2]。但由于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高度异质性,我国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类型与国外报道的不同。本研究根据我国常见的β地中海贫血突变基因类型,应用多重巢式PCR及荧光PCR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华妇产科杂志》期刊2005年11期)

孙永梅,梁东,李海波[7](2005)在《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同步检测病毒性脑炎(VE)主要病原新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M-nPCR)对100例VE患儿及73例对照组脑脊液(CSF)标本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DNA与肠道病毒(EV)RNA同步检测。结果整个过程约需5 h。该法与ELISA及经典nPCR方法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6%及100%。100例VE患儿CSF标本中,HSV阳性18例,EV阳性17例,在100例VE中,有26例重症,其中HSV感染14例(53.85%),EV感染7例(26.92%),不明病原5例(19.23%)。不同病原检出率与年龄的关系:年龄~3岁、~7岁、~14岁HSV分别检出7.4%、11.9%、35.5%,EV分别检出25.9%、19.05%、6.5%。结论RT-M-nPCR是一种能在早期同步检测HSV及EV的具有巨大潜在应用价值的病原检测技术;在VE重症中HSV感染最常见;HSV感染在年长儿发病率高,而EV感染在学龄前及婴幼儿中多见。(本文来源于《小儿急救医学》期刊2005年05期)

潘金兰,薛永权,姜海燕,何军,王玮[8](2005)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急性单核系白血病M4/M5MLL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多重PCR)技术在初诊M4/M5患者MLL基因重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应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40例初诊M4/M5患者中5种急性髓系白血病常见的MLL融合基因以及MLL部分串联重复。结果R显带揭示7有涉及11q23的易位,包括t(6;11)(q27;q23)、t(9;11)(p21;q23)、t(11;17)(q23;q21)、t(11;19)(q23;p13.1),14例有其他核型异常,19例为正常核型。多重PCR证实了7例核型分析显示11q23易位标本中的6例,例3核型分析揭示46,XX,t(6;11)(q27;q23),多重PCR检测MLL/AF6为阴性;19例显带分析为正常核型标本中检出2例MLL部分串联重复。结论多重PCR是对初诊M4/M5患者进行各种MLL重排筛检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期刊2005年04期)

邓捷,庄广伦,彭文林,周灿权,李洁[9](2005)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β地中海贫血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的应用。方法获取β地贫基因携带者单个淋巴细胞,建立了稳定的单细胞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β珠蛋白基因及与β珠蛋白基因紧密连锁的HumTHO1基因,并对4例已出生的重型β地贫患儿及双方均为β地贫基因携带者的夫妇应用多重巢式PCR进行了β地贫的PGD。结果利用单细胞多重巢式PCR,可以同时检测中国人常见的16种β地贫突变类型,单个淋巴细胞平均扩增效率为91·3%,平均等位基因脱扣(ADO)率为17·0%。对4对夫妇进行4个周期PGD,共活检33个胚胎,获得33个卵裂球,其中30个卵裂球扩增成功,扩增效率为90·9%,ADO率为13·3%。26个胚胎经PCR分析后获得明确诊断,移植了8个胚胎,获得1例临床妊娠。孕17周时经脐带血穿刺,证实为完全正常胚胎,现已出生1名正常女婴。结论应用单细胞多重巢式PCR技术可对β地贫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达到优生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12期)

闫志勇,王斌,毕春霞[10](2003)在《多重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脑脊液病原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多重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脑脊液标本中常见的病原菌。方法 通过对病原菌 1 6SrRNA基因保守区和变异区的序列分析 ,设计通用引物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特异性引物 ,分别作为外、内侧引物 ,对脑脊液标本中不同细菌的DNA进行多重半套式PCR扩增 ;同时与常规细菌培养法作比较 ,并检测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结果 外侧扩增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经扩增后均有长约 1 0 32bp的片段产生 ;内侧扩增两种细菌除 1 0 32bp的产物外 ,革兰阳性菌另有一 336bp的特异性产物 ,革兰阴性菌另有一 1 2 7bp的特异性产物。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出8cfu ml的大肠埃希菌 ;62份脑脊液标本扩增结果与培养法相比 ,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 .8%、5 .7%、88.2 %、97.8%。结论 多重半套式PCR方法能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出脑脊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本文来源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旨在探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利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技术对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与PDGFRB基因重排相关的融合基因定性检测。结果显示,146例MPD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中有8例出现PDGFRB基因重排,阳性率为5.5%。其中3例为TEL-PDGFRB融合基因,2例为HI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GIT2-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TP53BP1-PDGFRB融合基因,1例为WDR48-PDGFRB融合基因。结论:运用逆转录-多重巢式PCR方法进行MPD患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疾病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且可以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勤,侯瑞生,薛云红,徐超,苗丽.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疟疾混合感染检测与分型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2].周敏航,姜孟孟,高丽,徐媛媛,丁一.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骨髓增殖性疾病PDGFRB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

[3].袁艳鹏,关云谦,林庆玲,薛金花,蔡彦宁.反转录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检测单细胞中时钟基因表达[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

[4].马力,潘金兰,吴亚芳,何军,温丙昭.联合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遗传学异常[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

[5].邓洁,钱渊,赵林清,朱汝南,王芳.巢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在腺病毒检测及分型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

[6].邓捷,彭文林,李洁,梁晓燕,李俐琳.应用多重巢式及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β地中海贫血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

[7].孙永梅,梁东,李海波.逆转录多重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学研究中的应用[J].小儿急救医学.2005

[8].潘金兰,薛永权,姜海燕,何军,王玮.逆转录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急性单核系白血病M4/M5MLL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5

[9].邓捷,庄广伦,彭文林,周灿权,李洁.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在β地中海贫血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5

[10].闫志勇,王斌,毕春霞.多重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检测脑脊液病原菌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

论文知识图

阳性Fig.2FCM-MRDpositive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检测策略路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检测策略路径6试验...β地贫患者单卵裂球巢式PCR /反向点杂...骨髓细胞电子显微镜图8例阳性标本第2轮PCR产物电泳图 P:阳...

标签:;  ;  ;  ;  ;  ;  ;  

多重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论文_张勤,侯瑞生,薛云红,徐超,苗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