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慧英(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163000)
【关键词】产力异常妇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373-02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其中以子宫收缩力为主,子宫收缩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临床上分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又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从2012年8例~2013年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产力异常产妇2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5岁,平均年龄29岁。
1.2结果:21例产妇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成功分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护理方法
2.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
明显头盆不称不能从阴道分娩者,应积极做剖宫产的术前准备。估计可经阴道分娩者遵医嘱做好以下护理。
2.1.1第一产程的护理
(1)改善全身情况:①保证休息:首先要关心和安慰产妇、消除精神紧张与恐惧心理。对产程时间长产妇过度疲劳或烦躁不安者按医嘱可给镇静剂,如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推注或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使其休息后体力有所恢复,子宫收缩力也得以恢复;②补充营养、水分、电解质、鼓励产妇多进易消化高热量饮食,对入量不足者需补充液体,不能进食者每天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500ml,按医嘱可将1~2g维生素C加入5%~10%葡萄糖液500~1000ml静脉滴注。对酸中毒者根据二氧化碳结合力,补充适量5%碳酸氢钠,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③保持膀胱和直肠的空虚状态。初产妇宫颈口开大不足3cm、胎膜未破者,可给予温肥皂水灌肠,以促进肠蠕动,排出粪便与积气,刺激子宫收缩。自然排尿有困难者可先行诱导法,无效时应予导尿,因排空膀胱能增宽产道。经上述处理后,子宫收缩力可加强。
(2)加强子宫收缩:如经上述处理仍子宫收缩乏力,且能排除头盆不称、胎位异常和骨盆狭窄,无胎儿窘迫,产妇无剖宫产史,则按医嘱可选用以下方法加强子宫收缩:①针刺穴位:通常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关元、中极等穴位,有增强宫缩的效果;②刺激乳头可加强宫缩;③人工破膜:宫颈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1]。破膜后先露下降紧贴子宫下段和宫颈,引起反射性宫缩,加速宫口扩张;④催产素静脉滴注:先用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调节为8~10滴/分,然后加入催产素2.5~5U,摇匀,每隔15分钟观察一次子宫收缩、胎心、血压和脉搏,并予记录。如子宫收缩不强,可逐渐加快滴速,一般不宜超过40滴/分,以子宫收缩达到持续40~60秒,间隔2~4分钟为好。如子宫收缩过强(持续超过1分钟,间歇少于2分钟),血压升高或胎心异常,应立即停止滴注。催产素静脉滴注,必须专人监护,随时调节剂量、浓度和滴速,以免因子宫收缩过强而发生子宫破裂或胎儿窘迫。
(3)剖宫产术的准备:如经上述处理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妇体力衰竭等,应立即行剖宫产的术前准备。
2.1.2第二产程的护理经上述处理后,一般宫缩转为正常,进入第二产程。此时应做好阴道助产和抢救新生儿的准备。若第二产程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时,在无头盆不称的前提下,也应加强子宫收缩,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促进产程进展。
2.1.3第三产程的护理第三产程期间,与医师继续合作,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按医嘱于胎儿前肩娩出时用催产素1OU肌注或静脉滴注,以预防产后出血。胎儿、胎盘娩出后加大宫缩药物用量,防治产后出血。凡破膜时间超过12小时,总产程超过24小时,肛查或阴道助产操作多者,按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注意及时产后保暖及饮一些高热量饮品,以利于产妇在产房的2小时观察中得到休息与恢复。
2.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者
按医嘱给予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15mg肌注,确保产妇充分休息。医护人员要关心病人,耐心细致地向产妇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产妇宫缩时作深呼吸、腹部按摩及放松技巧,减轻疼痛。更多时间陪伴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产妇,稳定其情绪。多数产妇均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若宫缩仍不协调或伴胎儿窘迫、头盆不称等,应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剖宫产术和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3讨论
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急产几乎都发生于经产妇,其主要原因是软产道阻力小。催产素应用不当,如引产时剂量过大、误注子宫收缩剂或个体对于催产素过于敏感,分娩发生梗阻或胎盘早剥血液浸润肌层,均可导致强直性子宫收缩[2]。产妇的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极度疲劳、胎膜早破及粗暴地、多次宫腔内操作等,均可引起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宫缩过强。
参考文献
[1]王桂华.产力异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6-207
[2]顾炜.妇产科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