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溴氨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氨酸,动力学,酸洗,菌种,电化学,废液,废水处理。
溴氨酸论文文献综述
赵倩,费学宁,曹凌云[1](2019)在《利用钢铁酸洗废液芬顿氧化降解溴氨酸水溶液》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钢铁酸洗废液中铁离子与双氧水构建了废液类Fenton体系,并以溴氨酸水溶液为降解对象,与纯亚铁Fenton体系进行了降解效果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废液类Fenton体系适用于较高的pH值(pH=4)并降低了H2O2用量(1.5 mL/L).进一步地,采用响应面法对废液Fenton体系降解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H2O2用量为2.05 mL/L(n H2O2∶n Fe2+=10∶1),pH=3.4,反应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溴氨酸水溶液的脱色率最大,可达88.15%.最后,研究了废液Fenton体系对不同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Zn2+与亚甲基蓝间的配位作用增加了脱色率,而Zn2+对废液Fenton体系处理溴氨酸和甲基橙水溶液的效果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天津城建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荣文,盖新宇,郝歆愚,张淑芬[2](2016)在《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价铜催化的水相中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的Ullmann C-N偶联为模板反应,采用隔离法与积分法对反应底物的反应级数进行测定,发现总反应级数为叁级,间氨基乙酰苯胺反应级数为二级,溴氨酸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间氨基乙酰苯胺对抑制溴氨酸水解有利。同时,测量了75、80、85和90℃条件下的c-1-t曲线,由斜率计算得到反应速率系数分别为706.2 L2mol-2h-1、1520 L2mol-2h-1、3049 L2mol-2h-1和6715 L2mol-2h-1,符合Van't Hoff规则,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本文来源于《染料与染色》期刊2016年01期)
邬伟国,李茂,何江伟,陈伟东[3](2015)在《次氯酸钠氧化处理溴氨酸溴化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次氯酸钠氧化处理目前主流溴氨酸合成工艺的溴化废水,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溴氨酸溴化废水经过冷却沉降,过滤后经过一次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加活性炭后过滤;再进行第二次次氯酸钠氧化处理。本文选用了处理实际合成溴氨酸的溴化废水,处理后水COD降低到350mg/L,色度基本去除。(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5年24期)
盖新宇[4](2015)在《电化学辅助溴氨酸芳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在染料工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虽然该反应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催化剂在水中稳定性差、作为还原剂的重金属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绿色高效的催化体系促进该反应进行。本文提出采用电化学方法催化该反应进行。为了更好地应用电化学手段,首先对溴氨酸芳胺化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以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的缩合为模板反应,采用隔离法与积分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两个底物的反应级数进行测定。间氨基乙酰苯胺反应级数为二级,溴氨酸反应级数为一级,总反应级数为叁级。采用积分法获得75℃、80℃、85℃和90℃条件下的c-1-t曲线,由斜率计算得到反应速率系数分别为706.2 L2mol-2 h-1、1520.7 L2 mol-2h-1、3049.7 L2 mol-2h-1和6715.3 L2 mol-2 h-1,符合Van't Hoff规则,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从温度与反应速率系数所绘制的ln{kA}-T-1曲线中计算得到活化能为156.65 kJ mol-1。采用惰性电极提供的电子与二价铜配合物作为溴氨酸芳胺化反应的催化体系。首先,以溴氨酸与不同溶解性的芳胺缩合作为模板反应对反应介质进行筛选,水可溶解底物并提供质子,为最优的反应溶剂。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对12个配体进行筛选,其中配体L1—L8由于与铜络合形成的空间位阻较大,阻碍了二价铜离子与电极表面相接触,电极无法向铜离子提供电子,因此没有出现明显的还原峰;Cu-L9、Cu-L10、Cu-L11和Cu-L12四个配合物分别在-0.6 V、-0.8 V、-0.6 V和-0.1 V附近出现明显的还原峰。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对Cu-L9、Cu-L10、Cu-L11、Cu-L12四个配合物进行筛选,分别在-0.45 V--0.63 V、0.6 V--0.9 V、0.3 V--0.5 V和0—-0.3 V处有还原峰出现。在模板反应中分析发现Cu-L9、Cu-L10、Cu-L11在各自还原区间发生的是CuⅡ→Cu过程,Cu-L12在0一-0.3 V发生CuⅡ→Cu过程,因此Cu-L12是最适合采用电还原方法催化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缩合反应的二价铜配合物。最后,以铂网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采用电流-时间曲线法对Cu-L12的还原电位进行筛选,恒电位-0.15 V最接近CuⅡ→Cu的还原电位,使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缩合反应的产率达到75.39%。(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4)
陈伟[5](2014)在《溴氨酸芳胺化反应铜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蒽醌型染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染料,不仅用于纺织品的印染,在医学上也有重要应用。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在染料工业中用于合成蒽醌型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属于乌尔曼C-N偶联反应。目前,工业上多采用氯化亚铜和铜粉或二价铜离子和金属还原剂(如Fe2+、Sn2+等)复合催化剂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铜催化剂用量过多。大量重金属还原剂以及铜导致滤渣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造成环境污染。本文将蒙脱土担载铜催化剂(Cu+-MMT)用于溴氨酸芳胺化反应。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将二价铜担载到蒙脱土上,经还原剂还原后制得蒙脱土担载一价铜催化剂。XRD等表征证明铜离子被担载到蒙脱土上。以溴氨酸和间氨基乙酰苯胺的缩合反应为模板反应,考察了担载铜源、还原剂、铜用量和反应液pH对溴氨酸芳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优化条件为:用硫酸铜为铜源,铜用量为溴氨酸量的5.5mol%,L-抗坏血酸钠为还原剂,反应液pH8.5-8.8。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采用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芳胺底物与溴氨酸进行反应,芳胺化产率40.5%-98.0%。该蒙脱土担载铜催化体系能够容忍-COOH、-OCH3、-SO3H、-OH、-CH3、-Cl等官能团。设计7种简单的含N、O、S原子的配体:L-甲硫氨酸(L1)、五甲基二乙烯叁胺(L2)、水杨醛缩乙醇胺(L3)、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L4)、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硫酚(L5)、对氨基苯乙酮缩硫代氨基脲(L6)和L-半胱氨酸(L7)。考察它们在铜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中产生的影响,发现五甲基二乙烯叁胺配体络合铜能有效催化溴氨酸和间氨基乙酰苯胺的芳胺化反应(芳胺化产率91.8%)。将该配体用于溴氨酸和不同芳胺的芳胺化反应,芳胺化产率在47.8%-88.6%之间。(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9)
李少文,王江虹[6](2013)在《利用溴氨酸废渣制备分散红60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溴氨酸溴化工序中有大量成份复杂且难以利用的副产物产生,其焚烧后产生的含溴气体对设备腐蚀性强,焚烧处理难度较大,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提纯后,得到的混合物在硫酸中重新溴化,再经水解及缩合等工序,可以制得合格的分散红60染料产品,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3年04期)
杜洪瑛[7](2013)在《配体辅助铜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在染料工业及医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存在催化剂在水溶液中耐受性差、效率低、催化剂用量大、溴氨酸水解严重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以二价铜为催化剂,在水溶性还原剂及配体的作用下,形成新型催化体系,以达到稳定水溶液中的Cu+,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减少溴氨酸水解副反应及提高芳胺化产率的目的。本文设计合成了5类配体,通过模板反应,发现由具有还原性的配体构成的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较差;引入还原剂后,由配体L3构建的催化体系虽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效果(产率90.6%),但已不再是均相催化体系。本文对有机相C-N偶联反应中常用的5种平面双齿螯合配体进行了活性测试,发现除位阻较大的L6及含有酚羟基的L9外,由平面双齿配体参与构筑的催化体系几乎没有任何催化活性。受L2的启发,合成了5种席夫碱大环配体,通过模板反应,发现只有L11与L14构筑的催化体系具有中等的催化活性,改变环的尺寸均不能获得满意的催化效果。为引入酚羟基,本文设计合成了四种水杨醛席夫碱配体,以这些配体构筑的催化体系催化模板反应,均能取得中等偏上的产率,是催化效果最好的一类配体。对L17进行还原后,得到催化活性最佳的配体L20(产率93.0%)。通过UV-Vis、CV、IR等分析手段,本文证明了构筑催化活性较高催化剂的席夫碱配体L6、L14、L17、L20与Cu’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对模板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发现以醋酸铜为铜源,L-抗坏血酸为还原剂,L20为配体,NaHCO3为碱(pH7.5-8.5),芳胺化反应产率达93.0%。测试了催化体系对底物的适用范围,反应产率在52%-87%之间,催化体系对含有-COOH、-CN、-SO3H等吸电子基的芳胺底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率高于52%),但对邻位含有-CH3、-OCH3的芳胺活性较差(产率低于60%)(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解立平,刘艳,费学宁,姜远光[8](2011)在《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反应器处理溴氨酸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叁相流化床反应器在紫外光下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处理溴氨酸废水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催化剂对溴氨酸的吸附能力很小,中空纤维微滤膜对溴氨酸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无过滤、截留能力;酸性条件以及外加H2O2均有利于光催化降解反应;此外,废水脱色率随溴氨酸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且质量浓度在20 mg/L为宜。反应器长期运行过程中,膜出水与反应器内废水脱色率基本一致,且始终维持在91%—95%,而TiO2悬浮质量浓度则维持在0.792—0.815 g/L;在线反冲洗可有效地减缓膜污染。一体式反应器可长期、稳定地处理溴氨酸废水。(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1年08期)
张昌军[9](2011)在《环境友好型催化体系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日益提上了日程。美国化学会提出的绿色化学概念,为传统化学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蒽醌类染料是一种除了偶氮类染料外,用量最大的一类染料。蒽醌类染料大多是以溴氨酸为中间体,经过芳胺化反应得到的。溴氨酸芳胺化反应属于乌尔曼缩合反应,目前工业上所用的催化剂是溴化亚铜等亚铜盐,为了防止亚铜盐的歧化和氧化,通常加入铜粉进行抑制。铜粉的加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采用硫酸铜为催化剂,以葡萄糖作为还原剂,使其在反应过程中持续的生成亚铜盐,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的进行。论文选择溴氨酸/对氨基苯磺酸、溴氨酸/3,5-二氨基-2,4,6-叁甲基苯磺酸(M酸)溴氨酸/间羟乙砜基苯胺(间氨油)和溴氨酸/苯胺四个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变量法,以HPLC为分析手段,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pH、缚酸剂种类、硫酸铜用量、葡萄糖用量、水量、加料顺序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出对前叁个反应体系较优的反应条件为:温度80℃,缚酸剂为m(碳酸氢钠):m(碳酸钠)=4:1,硫酸铜用量为n(硫酸铜):n(溴氨酸)=1:15,葡萄糖用量为n(葡萄糖):n(硫酸铜)=6:1,物料加入方式为硫酸铜和葡萄糖混合成为溶液后分批加入。使溴氨酸/对氨基苯磺酸体系在反应8 h后,主产物的相对含量达到94.2%;溴氨酸/3,5-二氨基-2,4,6-叁甲基苯磺酸(M酸)体系在反应8 h后,主产物的相对含量达到48.3%;溴氨酸/间羟乙砜基苯胺体系在反应8 h后,主产物的相对含量达到41.7%。(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1-05-22)
林海,程琳,胡琼[10](2010)在《降解高含盐溴氨酸菌种的选育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中筛选分离出10株在高盐条件下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降解脱色作用的菌株.通过对10株菌株的逐级驯化复筛,得到一株脱色效果好且脱色能力稳定的菌株C-7,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l).菌株C-7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盐的质量分数为1%~3%时,对菌株的生长和脱色没有影响,脱色率为80%以上;盐的质量分数为7%时,菌株C-7也具有较高的耐受力,脱色率可达到50%以上;盐的质量分数为10%时,对菌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不能降解溴氨酸.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蛋白胨7g.L-1,pH7.0,摇床转速160r.min-1,250mL摇瓶中装液量120mL,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在盐的质量分数为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溴氨酸(100mg·mL-1)的脱色率可达85%以上.(本文来源于《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溴氨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一价铜催化的水相中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的Ullmann C-N偶联为模板反应,采用隔离法与积分法对反应底物的反应级数进行测定,发现总反应级数为叁级,间氨基乙酰苯胺反应级数为二级,溴氨酸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体系中加入过量间氨基乙酰苯胺对抑制溴氨酸水解有利。同时,测量了75、80、85和90℃条件下的c-1-t曲线,由斜率计算得到反应速率系数分别为706.2 L2mol-2h-1、1520 L2mol-2h-1、3049 L2mol-2h-1和6715 L2mol-2h-1,符合Van't Hoff规则,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溴氨酸论文参考文献
[1].赵倩,费学宁,曹凌云.利用钢铁酸洗废液芬顿氧化降解溴氨酸水溶液[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9
[2].吕荣文,盖新宇,郝歆愚,张淑芬.溴氨酸与间氨基乙酰苯胺反应动力学研究[J].染料与染色.2016
[3].邬伟国,李茂,何江伟,陈伟东.次氯酸钠氧化处理溴氨酸溴化废水[J].化工管理.2015
[4].盖新宇.电化学辅助溴氨酸芳胺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5
[5].陈伟.溴氨酸芳胺化反应铜催化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李少文,王江虹.利用溴氨酸废渣制备分散红60染料[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3
[7].杜洪瑛.配体辅助铜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8].解立平,刘艳,费学宁,姜远光.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反应器处理溴氨酸废水[J].化学工程.2011
[9].张昌军.环境友好型催化体系催化溴氨酸芳胺化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1
[10].林海,程琳,胡琼.降解高含盐溴氨酸菌种的选育与鉴定[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