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穿刺论文_王春红,丁立功

导读:本文包含了骶髂关节穿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节,骶骨,知母,桂枝,芍药,螺钉,腰痛。

骶髂关节穿刺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红,丁立功[1](2016)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注射药物和臭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臭氧和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白术、防风、麻黄、甘草、生姜、制附片)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臭氧和药物(曲安奈德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2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臭氧和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6年08期)

邹宇聪,李义凯,杨先文,陈润祺,于成福[2](2012)在《骶髂关节未经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的解剖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临床骶髂关节未经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例已固定好的骶髂关节断层标本,4例干燥骨盆(男女各2例),4例防腐骨盆(男3例,女1例)和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32例,女30例)骶髂关节CT平扫图及叁维重建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以髂后上棘下的骶髂关节矢状滑膜部为穿刺目标。结果男女矢状滑膜部矢状长度分别为(18.40±3.40)mm和(17.32±3.60)mm(P>0.05);男女矢状滑膜部到后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41.00±3.30)mm和(42.74±4.00)mm(P<0.05);男女矢状滑膜部中点与髂后上棘距离分别为(27.66±3.10)mm和(28.76±3.50)mm(P>0.05)。结论根据性别,脂肪厚度等不同情况在距离后正中线(41.00±3.50)mm的范围,髂后上棘下(28.00±3.20)mm这一区域进行未经引导下穿刺可使穿刺较容易进入骶髂关节,使得穿刺成功率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吴鸣[3](2010)在《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检和注射术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CT引导下进行骶髂关节穿刺活检和注射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骶髂关节疾病患者,在经过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检和注射术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良好,未见并发症出现。结论 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检和注射术诊治骶髂关节疾病安全可靠,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0年13期)

李绪华,刘万富[4](2009)在《经皮穿刺空心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交通及工农业的发展,高能量骨盆损伤逐年增多,特别是合并骶髂关节损伤,如果得不到及时复位及固定,愈后往往遗留长期疼痛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我院自2007年9月~2008年4月采用经皮穿刺空心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12例。术后随诊,临床效果优良。(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09年06期)

朱宝华,王俊[5](2009)在《经皮穿刺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骶骨骨折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研究经皮穿刺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骶骨骨折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期间符合骨盆骨折(Tile分类C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1例。本组男7例,女4例;在C形臂透视下经皮穿刺置入空心螺钉。结果11例患者共置入11枚骶骨钉。手术切口仅1cm左右,无需广泛软组织剥离,术中出血均<20ml,平均手术时间<40min,11例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3月,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对疼痛、站立、行走、坐、性生活及工作恢复情况进行评价,>85分为满意,70—85分为良好,55—69分为一般,<55分为差。所有1 1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时间12个月(8—24个月),3-5个月达达临床愈合标准,并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未出现退钉、断钉及骨盆再移位。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满意9例,良好1例,一般1例,优良率达90.9%。结论经皮穿刺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骶骨骨折在严格标准化操作下疗效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0-15)

木荣华,李阳,孙利敏,泮继豹[6](2009)在《骶髂关节穿刺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16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s,AS)是一种侵犯骶髂关节、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晚期致残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过于严格,确诊AS必须具备骶髂关节炎2级以上及相关的临床症状,不符合X线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09年04期)

顾海峰[7](2008)在《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治疗骶髂关节炎》一文中研究指出骶髂关节炎是以骶髂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临床上常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及僵硬,疼痛常放射至腹股沟、会阴部甚至大腿内侧,行走、坐卧均可诱发及加重,以夜间或晨起较重,活动后多可减轻。1992年(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08年10期)

刘建,周翠英[8](2006)在《强直性脊拄炎骶髂关节穿刺的研究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00年一2004年的骶髂关节穿刺与注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1、骶髂关节穿刺(SU)的意义通过穿刺提供病理学诊断,达到早期诊断,为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手段。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既可缓解症状,又可避免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2、穿刺部位选择(本文来源于《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6-05-01)

顾海峰[9](2006)在《CT引导下穿刺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目的 研究并评估CT引导下的穿刺封闭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 二、方法 采用本院2001-2005年28例骶髂关节病损患者,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25—68岁,平均36.6岁,其中30~50岁者20例,占83.3%。病人俯卧于CT床,骨盆下置一软垫使骶骨与床面成20°角,摄取骨盆的单次激发片后,以每层厚2~3mm的断层平扫骶髂关节。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CT引导下7号长针进针,向病变骶髂关节中注入封闭药物。 叁、结果 我们将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无效四个等级,全部病例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优良率达到85.8%。 四、结论 1 骶髂关节病变系导致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CT引导下的穿刺封闭目的在于阻断骶髂关节的神经传导通路及关节内的伤害性感受器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2 CT引导下穿刺封闭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其疗效满意,而且对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诊断也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4-01)

周实,林顺发,王庆文,陈素华,吴敏[10](2006)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穿刺与关节内注射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SIJ)穿刺活检与关节内注射中的作用。方法对临床及影像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拟行SIJ穿刺患者21例共42个关节,术前行容积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分别作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MPR)、薄层最大密度投影(MIP thin)、容积再现技术(VRT)及表面遮盖显示(SSD)等后处理,并根据所得任意平面二维或叁维立体图像选择穿刺靶点,分析各种重建图像对SIJ关节穿刺的指导意义。结果21例穿刺均术程顺利,无并发症。结论MSCT叁维重建在指导SIJ穿刺活检及关节内注射中有较高应用价值。以c-MPR和VRT两种后处理技术最为适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进修杂志》期刊2006年06期)

骶髂关节穿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临床骶髂关节未经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例已固定好的骶髂关节断层标本,4例干燥骨盆(男女各2例),4例防腐骨盆(男3例,女1例)和6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32例,女30例)骶髂关节CT平扫图及叁维重建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以髂后上棘下的骶髂关节矢状滑膜部为穿刺目标。结果男女矢状滑膜部矢状长度分别为(18.40±3.40)mm和(17.32±3.60)mm(P>0.05);男女矢状滑膜部到后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41.00±3.30)mm和(42.74±4.00)mm(P<0.05);男女矢状滑膜部中点与髂后上棘距离分别为(27.66±3.10)mm和(28.76±3.50)mm(P>0.05)。结论根据性别,脂肪厚度等不同情况在距离后正中线(41.00±3.50)mm的范围,髂后上棘下(28.00±3.20)mm这一区域进行未经引导下穿刺可使穿刺较容易进入骶髂关节,使得穿刺成功率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骶髂关节穿刺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春红,丁立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骶髂关节穿刺注射药物和臭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J].中医研究.2016

[2].邹宇聪,李义凯,杨先文,陈润祺,于成福.骶髂关节未经影像学引导下穿刺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

[3].吴鸣.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检和注射术的护理[J].中外医疗.2010

[4].李绪华,刘万富.经皮穿刺空心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

[5].朱宝华,王俊.经皮穿刺骶髂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以及骶骨骨折初步研究[C].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6].木荣华,李阳,孙利敏,泮继豹.骶髂关节穿刺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16例分析[J].中医正骨.2009

[7].顾海峰.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治疗骶髂关节炎[J].浙江医学.2008

[8].刘建,周翠英.强直性脊拄炎骶髂关节穿刺的研究回顾[C].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6

[9].顾海峰.CT引导下穿刺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D].浙江大学.2006

[10].周实,林顺发,王庆文,陈素华,吴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指导骶髂关节穿刺与关节内注射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

论文知识图

CT引导下对AS患者骶髂关节穿Ⅲ级骶髂关节炎患者CT导引下骶髂关节...Ⅰ级骶髂关节炎患者CT导引下骶髂关节...治疗前MRI表现纳入文献产生偏倚的风险评估5 预定靶点及坐标 图 6 骶髂关节穿刺

标签:;  ;  ;  ;  ;  ;  ;  

骶髂关节穿刺论文_王春红,丁立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