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

查爽英, 唐红[1]2004年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及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左房流体力学环境改变》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与正常健康人之间,以及风心病MS患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MVR)术前、术后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进行对比研究,从左房流体力学环境参数中揭示可能诱发和维持AF的因素,对临床开拓及选择有效的AF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外科2001年6月~2003年12月行MVR的风心病MS患者240例,对照组来源于健康自愿者共50例。纳入标准:经临床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为风心病MS且于本院胸心外科行MVR的患者。

查爽英[2]2004年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 风湿性心瓣膜病(风心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中二尖瓣狭窄(MS)患者易伴发心房纤颤(AF),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AF是临床上最复杂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关于AF的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除了对一些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如采用经静脉直流电复律)外,消融术和外科“迷宫”手术的出现为根治AF带来了希望,仿外科“迷宫术”的改良射频迷宫消融术1年内的转律成功率达81~100%。尽管如此,迄今尚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疗AF。AF的两个最重要特征是心房的电重构和结构重构,细胞内钙超载可能是介导两者的最主要因素。风心病MS患者的左房增大,而左房及其压力的增大可以促进电重构的发生:电重构则可以使AF的易感性增高。风心病AF患者心房局部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通过间质细胞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促进心房纤维化,同时AF时冠脉储备减少,导致产生心房间质纤维化、心房肌细胞排列紊乱及异常超微结构等重要病理改变。风心病AF者其线粒体、肌原纤维及闰盘的形态和结构均与无AF者存在显着差异;这是结构重构的重要病理基础。有人认为AF和其他房性心律失常一样也产生特征性的与实验中心动过速所致心肌病类似的心房心肌病,导致左房增大,左房增大则又促进电重构的发生,使AF的易感性增高,产生“恶性循环”。临床治疗的意义在于打断这种“恶性循环”。由于左房增大在这个“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而风心病MS患者左房增大明显,所以其左房流体力学环境较正常人可能发生相当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就是风心病MS患者极易伴发AF的重要因素尚不清楚。同时机械应力及相应的细胞信号转导链是国外备受关注的心血管研究方向。机械应力被认为在心脏病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因此对风心病MS患者进行左房流体力学环境的研究十分重要,可能揭示AF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因素。本实验的第一、二部分拟通过对风心病MS患者与正常健康人之间,以及风心病MS患者二尖瓣机械瓣置换(MVR)术前、术后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进行对比研究,从左房流体力学环境参数中揭示可能诱发和维持AF的因素,对临床开拓及选择有效的AF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目前无创性心血管成像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超声心动图和心脏

陈轶洁[3]2014年在《应用VFM及STI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心肌应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 VFM)定量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分析瓣膜活动对涡流产生的影响;2.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测量左室各壁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应变及应变率,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局部心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对照组35例健康志愿者,疾病组65例临床诊断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2.仪器:采用ALOKA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系统配有DSA-RSl工作站及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系统配有Echo PAC工作站。3.方法: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再分别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与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舒张期及等容收缩期左室涡流参数与左室基底段各壁收缩期纵向应变参数,比较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并将涡流参数与应变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舒张期与等容收缩期总涡流强度从对照组到轻、中度组逐渐增大(P<0.05),重度组舒张期总涡流强度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容收缩期总涡流强度较中度组减小(P<0.05)。2.舒张期平均涡流强度从对照组到轻、中度组逐渐增大,重度组较中度组明显减小(P<0.05);等容收缩期平均涡流强度重度组较中度组明显减小(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疾病组左室基底段各壁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降低(P<0.05),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舒张期及等容收缩期总涡流强度与左室基底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呈负相关(r=-0.637~-0.828,P<0.001)。5.二尖瓣开放幅度CE与舒张期平均涡流强度呈负相关(r=-0.767,P<0.001),其与等容收缩期平均涡流强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 VFM可用于定量评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室涡流,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为评价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下的心肌功能提供新的视角。2. VFM联合STI证实了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心肌应变密切相关,对轻中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早期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崔永强[4]2004年在《房颤或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手术前后左房流体力学的初步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房颤或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手术前后左房流体力学特征,探讨其与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的可能联系。 方法:根据术前心律情况将患者分为A、B组。A组23例,为二尖瓣狭窄伴有房颤的患者;B组17例,为二尖瓣狭窄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C组29例,为正常对照组,均无明确心脏病史,体检、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正常。叁组的男女比例及年龄大致相同。A、B组分别于手术前一周内、手术后6个月、一年至二年半的随访中进行相关的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测定及计算左房流体力学的相应指标。 结果:1.叁组间男/女构成比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叁组间LAS的比较:(1)术前A、B组LAS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前A组LAS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6月A、B组LAS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术后1至2.5年A、B组LAS与术后6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 3.叁组间LAA及LAV的比较:(1)术前A、B组LAA、LAV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前A组LAA、LAV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6月A组LAA、LAV较

陈东琳[5]2017年在《常见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风湿性、功能性和退行性叁种常见的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和比较不同病因下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年龄≥60岁的所有经过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脏瓣膜病的患者225例,选取其中常见的3种病因共207例分为风湿性心脏病(RHD)组(n=89)、退行性心瓣膜病(DHVD)组(n=95)、功能性心瓣膜病(FHVD)组(n=23)。收集叁个病因组病例的病史、血生化指标、心电图、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等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不同病因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病史:RHD组、FHVD组、DHVD组老年心脏瓣膜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6.56±6.22岁,70.39±8.0岁,74.41±8.78岁,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HVD组平均年龄最高,RHD组平均年龄最小,FHVD组居中。RHD组、FHVD组、DHVD组高血压病史<5年分别为6例(6.7%)、5例(21.7%)、13例(13.7%),病史≥5年分别为9例(10.1%)、11例(47.8%)、40例(42.1%),RHD组中高血压病史5年以下或≥5年者患病率均低于FHVD和DHVD组(P<0.001)。其他病史资料包括性别、民族、职业、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心功能不全程度等叁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2)血生化:D二聚体、CRP、TnI、BNP、LDL-C、HCY、血钙等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心房颤动RHD组50例(56.2%)、FHVD组7例(30.4%)、DHVD组26例(27.4%),RHD组和DHVD组间比较P值<0.001,RHD组较DHVD组房颤的患病率高。(4)胸部x线:肺淤血征象在rhd组有28例(31.5%)、fhvd组2例(8.7%)、dhvd组9例(9.5%);心胸比率≥0.5者在rhd组、fhvd组及dhvd组分别为65例(73%)、14例(60.9%)及38例(40%)。肺淤血、心胸比率≥0.5此两种胸部x线表现在rhd组和dhvd组间有差异,p均<0.001,rhd组的胸部x线肺淤血、心脏扩大征象阳性率高于dhvd组。(5)超声心动图:(1)瓣膜累及情况:累及二尖瓣的病例在rhd组有77例(86.5%)、fhvd组21例(91.3%)、dhvd组68例(71.6%),rhd组和dhvd组间p值为0.013,有统计学差异,rhd组累及二尖瓣情况比dhvd组多。(2)二尖瓣病变分布:二尖瓣狭窄(ms)、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ms+mi)在rhd组有66例(74.2%)、56例(62.9%),fhvd组0例(0%)、0例(0%),dhvd组8例(8.4%)、3例(3.2%),rhd组的ms、ms+mi患病率远高于fhvd和dhvd组(p<0.001)。(3)ms的各参数比较:rhd组和dhvd组的ms程度分布有差异(p=0.03),轻度ms分别为10例(15.4%)、4例(47.1%),中度ms分别为18例(27.7%)、1例(14.3%),重度ms分别为37例(56.9%)、2例(28.6%),中到重度风湿性ms患病率较退行性ms高,轻度退行性ms患病率较风湿性ms高;瓣口面积在rhd组为1.11±0.49cm2,dhvd组为1.51±0.68cm2,p=0.049,风湿性ms的平均瓣口面积较退行性ms小;二尖瓣粘连rhd组为57例(87.7%),dhvd组0例(0.0%),p<0.001,风湿性ms的二尖瓣粘连患病率明显高于退行性ms。(4)mi的分布:mi在fhvd组23例(100%)、dhvd组72例(75.8%),p=0.006,fhvd组全部患者均有二尖瓣关闭不全,患病率较dhvd组高。(5)主动脉瓣病变分布:主动脉瓣狭窄(as)、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在fhvd组2例(8.7%)、14例(60.9%),dhvd组45例(47.4%)、80例(84.2%),p均<0.017,dhvd组的as、ai患病率均高于fhvd组。as+ai的患者rhd组25例(28.1%)、fhvd组1例(4.3%)、dhvd组40例(42.1%),rhd组与fhvd组、fhvd组与DHVD组之间有差异,FHVD组AS+AI的患病率远低于RHD及DHVD组(P<0.017)。(6)瓣膜钙化的分布:二尖瓣钙化在RHD组47例(61%)、DHVD组22例(32.4%),P=0.001;而主动脉瓣钙化在RHD组25例(39.7%)、DHVD组57例(74%),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RHD组的二尖瓣钙化患病率高于DHVD组,主动脉瓣钙化患病率低于DHVD组。(7)各房室腔结构与功能比较:左房内径在RHD组52.44±14.68mm、FHVD组41.91±6.75mm、DHVD组41.85±9.27mm,RHD组和FHVD组、RHD组和DHVD组间比较P值<0.001;室间隔厚度在RHD组11.12±2.17mm、FHVD组11.83±1.83mm、DHVD组12.20±2.10mm,RHD组和DHVD组间分布有差异,P=0.001,RHD组患者的左房内经较FHVD组及DHVD组大,DHVD组患者的室间隔平均厚度较RHD组高。结论:(1)老年心脏瓣膜病常见的叁个病因平均年龄从高到低依次为退行性、功能性、风湿性心瓣膜病。(2)老年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退行性及功能性心瓣膜病患者。(3)多数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BNP升高及血脂异常,但不同病因间比较无差异。(4)老年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房颤、肺淤血的发生率均较退行性心瓣膜病高。(5)超声心动图中老年风湿性心瓣膜病累及二尖瓣、导致二尖瓣钙化和左房增大、引起中到重度二尖瓣狭窄及粘连的发生率均较退行性心瓣膜病高,而主动脉瓣钙化、室间隔增厚的发生率低于退行性心瓣膜病。功能性心瓣膜病主要表现为瓣膜关闭不全。

赵永萍[6]2007年在《9例消心痛、速尿、氯丙嗪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大咯血》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消心痛、速尿、氯丙嗪联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大咯血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1年以来,采用叁药联用治疗风心二狭窄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药2~4h咯血明显减少,24h后咯血基本停止。结论叁药联用治疗风心二狭疗效可靠,是治疗风心二狭大咯血有效方法。

崔胜春[7]2005年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附壁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附壁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按是否合并心房附壁血栓分为两个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AF患者左房血栓的危险因素有:单纯二尖瓣狭窄;联合瓣膜病;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结论左室射血分数的下降是RHD合并AF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单纯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存在使左房血栓形成的风险下降。

安雪梅[8]2006年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功能性叁尖瓣返流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 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狭窄(RMS)患者常合并功能性叁尖瓣返流(FTR),在具有二尖瓣置换术适应证的RMS患者中FTR的发生率可达50%。较严重的FTR患者不但合并肺血管阻力升高与肺动脉高压,而且伴有右心衰竭与体循环静脉压升高,表现为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是手术后期心功能恢复不良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在行二尖瓣置换术中未对FTR进行有效的处理,术后叁尖瓣返流仍持续存在,此时药物治疗只能短期缓解,再次手术治疗FTR,手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均高,成为外科治疗非常棘手的问题。 有关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FTR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Mehrdad提出肺动脉高压是影响TR程度的原因之一;Colombo分析风心病患者的TR原因,发现二尖瓣手术前右室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易发生FTR;国内有学者提出房颤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FTR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综合分析FTR返流影响因素的报道较少。 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重视对功能性叁尖瓣返流的治疗。外科对于中度以上FTR常选用De Vega成形术进行纠正。因而,对于需行二尖瓣手术的RMS患者,准确评估其叁尖瓣返流程度有很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虽然可对FTR程度进行判定,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但目前的评价标准易受仪器类型、检测条件以及不同操作者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对FTR程度判定的误差,选择一种更好的FTR评价指标对于临床有很重要意义。 为此,本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方法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选择风湿

陈新忠[9]2007年在《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麻醉处理》文中提出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高达0.4~4.1%,是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产科麻醉和产科镇痛的临床实践中,麻醉医师经常会碰到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妊娠及分娩过程中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尤为显着。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实施, 对于麻醉医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麻醉医师必须通晓妊娠期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掌握心脏病的本质特别是不同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了解各种麻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处理各种术中并发症的常用方法。

何启才, 朱家光, 李泽坚[10]1996年在《全国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外科治疗学术研讨会纪要》文中研究说明全国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外科治疗学术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1995年5月26日~28日,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外科治疗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的7...

参考文献:

[1].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及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左房流体力学环境改变[C]. 查爽英, 唐红.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4

[2].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D]. 查爽英. 四川大学. 2004

[3]. 应用VFM及STI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涡流与心肌应变的相关性研究[D]. 陈轶洁. 福建医科大学. 2014

[4]. 房颤或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手术前后左房流体力学的初步观察[D]. 崔永强. 四川大学. 2004

[5]. 常见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分析[D]. 陈东琳. 广西医科大学. 2017

[6]. 9例消心痛、速尿、氯丙嗪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大咯血[J]. 赵永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7].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附壁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 崔胜春.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5

[8].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功能性叁尖瓣返流影响因素的研究[D]. 安雪梅. 郑州大学. 2006

[9].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麻醉处理[C]. 陈新忠. 2007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7

[10]. 全国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外科治疗学术研讨会纪要[J]. 何启才, 朱家光, 李泽坚. 中华医学杂志. 1996

标签:;  ;  ;  ;  ;  ;  ;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房流体力学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