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带通采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字,算法,信号,磁共振,正交,双频,载波。
带通采样论文文献综述
刘颖,范书斐,宋明辉,章浩伟[1](2019)在《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射频直接带通采样MRI信号接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软件无线电技术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接收,提出了射频直接带通采样MRI信号接收的方法.基于此接收方法设计了一种MRI信号数字解调方法,该方法利用Xilinx公司推出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设计开发工具——System Generator实现,同时设计验证了能够灵活实现数字下变频(Digital Down Conversion,DDC)功能的DDC系统.仿真与实验平台均验证了该接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波谱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赵德铭,马晓川,杨力[2](2019)在《基于Jetson TX1带通采样宽带定向算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带通采样宽带定向算法优化方法基于ARM平台的NEON协处理器,提高主动声呐宽带信号定向算法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NEON协处理器的并行运算的优化方法比仅仅利用ARM处理器实现带通采样宽带定向算法速度提高接近一倍,进而实现数据处理实时性;与具有同等处理速度的DSP阵列信号处理平台相比,克服了开发周期长、移植性差等缺点。(本文来源于《网络新媒体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浩[3](2018)在《基于带通采样的水声收发信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陆上资源的短缺致使人们将目光和焦点转向了蕴含着丰富资源的海洋,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信息采集、海洋通信部署等活动都离不开水下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作为各项海洋探索活动枢纽的水下通信显示出深远意义。由于水声信道较无线电信道更强的复杂性,导致陆上通信的很多通信技术应用在水下进行通信时性能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水下通信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并设计软件无线电架构下的水声收发信机系统,具体工作如下:首先,本文依据软件无线电思想设计了水声收发信机的总体结构,并且说明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在深入研究了短距离水声信道特点和收发信机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选定调制解调、信道编码、载波同步、定时同步等,并且说明了水声收发信机关键技术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其次,针对带通采样条件下锁相环初始捕获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码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带通采样载波跟踪环的快速捕获算法,对传统锁相环进行了改进,加入采样率处理模块使得环路在较高数据率下进行相位捕获跟踪。根据新算法理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初始捕获阶段可以快速捕获并且能够减少码元开销。再次,依据软件无线电架构下的水声收发信机总体设计思路,整合所需算法模块,在Matlab环境下对这些算法进行仿真,并且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算法的性能与适用性,为收发信机系统的完整设计起到参考作用。最后,依托实验室已有资源,搭建系统硬件平台,并且将仿真通过的软件移植到以DSP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在实验平台上进行联调和测试,完成了原理性通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各项参数设置合理,关键算法适用性良好,收发信机工作稳定正常,能够完成预期设计的功能。(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寅超,李丽丽,郭磐,陈思颖,陈和[4](2018)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带通采样方法的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相干测风雷达回波信号载频高、带宽窄的特点,尤其星载相干测风雷达回波信号数千兆赫兹,采用传统采样方式对采集卡的采样率要求很高.鉴于采集卡的采样率和分辨力互相制约,提出将带通采样引入到相干测风雷达系统.本文以1.5μm全光纤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的实测数据作为仿真输入,经Simulink滤波、带通采样,结果表明,在对探测距离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与低通采样方式相比径向风速反演结果最大相差0.5m/s;数据处理的时间复杂度降低,其下降值是带通采样频率与低通采样频率的比值;但信噪比会恶化,其下降值介于1~3dB.(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唐然,吴虹,程树军,赵迎新[5](2018)在《带通采样星载AIS非相干接收机的FPGA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接收机接收信号带宽窄、多普勒频偏大,以及系统复杂度要求低的特点,在FPGA上设计了一种带通采样的AIS非相干接收机,采用两级数字下变频结构来降低FPGA处理压力,并减少逻辑资源消耗;采用数字鉴频和低通滤波的方法实现AIS信号的非相干解调。在AD9246+Xilinx xc4vlx80 FPGA的核心板上进行了AIS信号的解调测试,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该设计方案占用资源少,有利于AIS设备的小型化,并降低了硬件成本。(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霍菁萱[6](2016)在《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下变频是各类通信系统信号接收部分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以保证系统中后续设备顺利工作。微波光子学技术有高带宽、低损耗及抗干扰等优点,而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链路结构简单、无需产生本振信号且不存在端口泄露等问题,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技术将二者进行结合,拥有其共同的优势。本文采用的方案在完成射频信号下变频的同时成功抑制了调制过程中生成的干扰信号。概括而言,基于当前成果本文做了叁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创新:第一,扩大了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变频可实现的下变频范围,并成功抑制干扰,更具实际意义;第二,采用性能优良的皮秒级超短光脉冲作为采样信号以获得更佳采样变频效果;第叁,详细说明了非均匀采样脉冲和采样频率的设计与计算原则并予以实例验证。研究重点为采样序列和频率的设计以及具体实例的计算分析:本文采用受非均匀二进制序列控制的超短光脉冲作为采样信号,其极窄的时域脉冲宽度提供了足够大的频谱主瓣宽度,可保证采样变频的顺利进行。依据非均匀带通采样的基本理论,研究采样脉冲的非均匀分布方式与信号频谱折迭的关系,可知序列中零和一的不同分布导致其频谱不同位置谱线的缺失,且二进制序列归一化相位值可反映其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据此研究非均匀二进制序列的选取原则,以及采样频率的计算,其共同决定变频效果。以具有代表性的双WiFi频段和卫星通信频段为例,依据干扰信号抑制原理,本文详细说明了这两种通信场景下采样频率的计算过程与变频结果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变频方案可应用于不同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及可移植性,且能将该类方案下已实现变频范围扩大至约20G甚至更多。采样序列和采样频率不局限于单一的特殊取值,通过对其进行变更和替换,可具有更完善的干扰抑制能力以进一步应对实际场景中更为复杂的干扰,可拓展性与实际意义更佳。(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3-17)
李兆晋,耿军平,梁仙灵,金荣洪[7](2015)在《双频段信号的带通采样频率选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软件无线电(SDR)系统中双频段信号的带通采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中频带通采样架构的采样频率选取方法。该方法结合中频频率的选取,给出了有效采样频率范围和最小采样频率的求解算法,且考虑到了采样后频谱之间的保护带宽。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但兼顾了模数转换器(ADC)的模拟输入带宽,并且在保证频谱不发生倒置的前提下,得到较低的采样频率。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采样频率选取方法理论可行,具有很好的工程可实现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邹宁,徐争光,冉建华,李朝阳[8](2015)在《基于带通欠采样的脉冲超宽带信号重建算法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脉冲超宽带(PPM-UWB)信号解调的角度,该文探讨了PPM-UWB带通欠采样信号处理的信号重建算法,并将零化滤波算法和ESPRIT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ESPRIT算法与零化滤波算法相比需要的最小带宽要求较大,但是在同等带宽条件下,ESPRIT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本文来源于《雷达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孙一超[9](2014)在《射频带通采样雷达数字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L波段航管一次雷达是确保民航班机飞行安全的重要空管设备,为其设计高性能的数字接收机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受数字器件水平的限制,中频采样是目前雷达数字接收机的主流方案,但这种接收机需要使用模拟混频器,复杂的模拟前端限制了其性能。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射频带通采样结构已经可以应用于L波段航管雷达数字接收机。这种结构的接收机没有模拟混频环节,简单的射频前端使其拥有比中频采样数字接收机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首先介绍了雷达数字接收机的相关理论,针对某L波段航管一次雷达信号带宽较窄,载频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为其设计了射频带通采样的数字接收机方案,具体包括采样方案、正交变换方案、可控变频方案和抽取滤波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相应的MATLAB仿真。然后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4SGX230上实现了接收机数字前端,包含正交变换模块、可控变频模块和多级抽取滤波模块。本文对接收机的硬件设计和FPGA开发设计进行了研究,调试结果表明,系统方案切实可行,设计满足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2-01)
马社祥,方婷,宫铭举,郭鑫[10](2013)在《星载AIS信号的带通采样与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接收机对模拟器件性能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直接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采样,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续处理用软件模块实现的方法。同时结合自动识别系统(AIS)本身两个载波频率接近以及带宽较窄的特点,根据Nyquist带通抽样定理实现以较低速率采样来获取船舶状态信息,研究了一种星载AIS信号全数字解调方法和信息检测恢复技术。首先介绍了带通采样原理,其次详细研究了多用户AIS信号采样频率的确定、两个频道信号分离方法以及单通道信号如何下变频为基带信号,其中基带信号检测采用简化的基于Viterbi的非相干检测方法,最后结合AIS协议进行信号的恢复,并通过示波器采集实际船台发送的AIS信号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过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3年10期)
带通采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带通采样宽带定向算法优化方法基于ARM平台的NEON协处理器,提高主动声呐宽带信号定向算法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NEON协处理器的并行运算的优化方法比仅仅利用ARM处理器实现带通采样宽带定向算法速度提高接近一倍,进而实现数据处理实时性;与具有同等处理速度的DSP阵列信号处理平台相比,克服了开发周期长、移植性差等缺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带通采样论文参考文献
[1].刘颖,范书斐,宋明辉,章浩伟.基于SystemGenerator的射频直接带通采样MRI信号接收方法[J].波谱学杂志.2019
[2].赵德铭,马晓川,杨力.基于JetsonTX1带通采样宽带定向算法优化[J].网络新媒体技术.2019
[3].王浩.基于带通采样的水声收发信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8
[4].张寅超,李丽丽,郭磐,陈思颖,陈和.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带通采样方法的仿真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
[5].唐然,吴虹,程树军,赵迎新.带通采样星载AIS非相干接收机的FPGA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8
[6].霍菁萱.光学辅助的非均匀带通采样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7].李兆晋,耿军平,梁仙灵,金荣洪.双频段信号的带通采样频率选取方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
[8].邹宁,徐争光,冉建华,李朝阳.基于带通欠采样的脉冲超宽带信号重建算法性能研究[J].雷达学报.2015
[9].孙一超.射频带通采样雷达数字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4
[10].马社祥,方婷,宫铭举,郭鑫.星载AIS信号的带通采样与恢复[J].电讯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