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鳞翅目害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鳞翅目,害虫,抗性,番茄,玉米螟,松毛虫,赤眼蜂。
鳞翅目害虫论文文献综述
毕劲松[1](2019)在《油菜主要鳞翅目害虫防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菜粉蝶、银纹夜蛾、小菜蛾、菜螟等4种为害油菜的鳞翅目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为推广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袁伟宁,魏玉红,牛丽敏,周昭旭,张新瑞[2](2019)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3种鳞翅目害虫与赤眼蜂的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甘肃河西地区3种玉米害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协调甘肃河西地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和药膜法分别对棉铃虫、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浓度增加,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呈递增趋势,当药剂浓度达0.500 mg/L时,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致死中浓度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078 mg/L,其次依次为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致死中浓度LC50依次为0.109、0.120、0.127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是其他3种鳞翅目昆虫的1.40~1.63倍。因此,综合防治中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害虫时,应避开赤眼蜂的出蜂时期,以降低化学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杀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6期)
鲁艳辉,白琪,郑许松,田俊策,吕仲贤[3](2019)在《四种鳞翅目害虫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谱及基于RNAi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EC 2.7.3.3)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磷酸原激酶(能量代谢调节因子),也是唯一能够形成有效ATP的磷酰基供体,起着与脊椎动物中肌酸激酶相同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鳞翅目害虫AK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利用qRT-PCR方法测定AK基因在大螟Sesamia inferen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这4种鳞翅目害虫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通过终点法检测了这4种害虫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中的AK酶活性;采用RNAi技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功能。【结果】AK基因在大螟、二化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这4种鳞翅目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不具有发育时期和组织特异性。不同发育时期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AK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注射以AK基因为靶标的dsRNA 6 d后,4种害虫体内AK基因的mRNA表达下降30%~50%,AK酶活性降低30%左右;14 d后幼虫的死亡率达50%左右,显着高于对照组幼虫的死亡率。【结论】AK基因在上述4种鳞翅目害虫中为组成型表达,RNAi抑制AK基因的表达可导致4种害虫的幼虫死亡,研究结果为开发以AK基因为靶标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桂芬,马德英,刘万学,王玉生,付文君[4](2019)在《中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露地鲜食番茄上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以幼虫潜食叶肉、蛀食果实,经鉴定为南美番茄潜叶蛾。该害虫原产南美洲的秘鲁,2006年入侵欧洲的西班牙,截至2017年5月,已在南美洲、欧洲、非洲、中美洲和亚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严重危害鲜食番茄、加工番茄和樱桃番茄/圣女果,产量损失最高可达80%~100%。本文提供了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危害情况及主要形态鉴定特征,提出了防范其进一步扩散危害的措施建议以及今后应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检疫、发生分布调查、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资源挖掘利用等,以为积极应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威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倪鹤嘉,程雪,王静,高泽平,魏盼盼[5](2019)在《辽宁省部分地区对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鳞翅目害虫每年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化学农药的长期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以其杀虫活性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本研究拟对辽宁省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布和基因多样性进行研究,了解其分布特点,发掘新型Bt资源,筛选出对鳞翅目害虫有高活性的菌株。利用温度筛选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野生Bt菌株,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方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 PCR-RFLP)分析其基因型,利用SDS-PAGE对其杀虫晶体蛋白进行分析,并测定分离菌株对鳞翅目5种害虫的杀虫活性。从辽宁省不同地区收集不同类型的土壤524份,共分离出66株野生Bt菌株,出菌率为12.6%。晶体形状呈现出菱形、球形、短双锥、不规则形等形状。分离株多含有cry1、cry2及cry8基因,表达约130、90和60 k D的蛋白。杀虫毒力检测表明,菌株DD229、DD214-2、YK524和YK540对鳞翅目害虫具有较高活性。辽宁省地区苏云金芽胞杆菌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获得4株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活性较高菌株,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马江,贠清渊[6](2019)在《10种杀虫剂对花椰菜鳞翅目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防治花椰菜鳞翅目主要害虫的有效药剂,2018年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6%虫肼·茚虫威乳油和3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药后1 d、10 d防效均大于85%。11%甲维·虱螨脲微乳剂、10亿PIB/m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10%顺式氯氰菊酯·虱螨脲乳油的持效性较好,其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均大于90%。推荐使用茚虫威和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的复配制剂防治花椰菜鳞翅目害虫。(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9年03期)
钱蓉,董伟,朱静波,张萌,张立平[7](2019)在《基于显着性检测的蔬菜鳞翅目害虫图像自动分割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显着性检测的害虫图像自动分割算法(S-segmentation算法),首先利用显着性检测方法,结合图像局部区域的颜色距离和空间距离特征,对样本图像作预处理;然后采用无交互式图像分割算法处理显着检测结果图,可实现目标区域的完美分割,避免多次重复设置背景区域.通过对5种鳞翅目幼虫图像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分割准确性明显提高,平均分割精确度可达93.14%,较传统图像分割算法提高了约20%,并且复杂度低,运行效率高,分割精确度不受样本数量影响.进一步将该算法应用到体型和颜色多样化的鳞翅目成虫图像分割上,得到的平均分割精确度达到88.22%.(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立颖,李晶晶[8](2019)在《生物食诱剂对东北大豆田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在辽宁省顺城区和吉林省抚松县分别开展生物食诱剂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88%棉铃虫利它素食诱剂对黏虫、豆卷叶螟、棉铃虫、大豆食心虫成虫均表现了明显的诱集效果。在辽宁省抚顺市和吉林省抚松市,食诱剂药液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mL/L混合经条带施药后10 d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防效分别62.95%和69.09%,药后20 d的防效分别为77.88%和80.80%,药后20 d防效高于药后10 d。(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03期)
睢韡,闫瑞仙,傅利红,石爱霞[9](2019)在《杨树对鳞翅目害虫抗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树是我国工业用材和园林造景的主要树种之一,鳞翅目害虫给杨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降低了景观效果,通过提高杨树自身的抗虫性是控制鳞翅目害虫的新途径。目前,杨树抗虫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基因育苗和外源化学物质诱导,本文对这两类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对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园林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刘刚[10](2019)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氧化石墨烯对防控鳞翅目害虫杀虫剂的增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在国际着名的环境类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Nano上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了"Graphene oxide as a multifunctional synergist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Lepidopteran insect"的研究论文,创新性地将氧化石墨烯作为农药的增效剂,显着地提高了农药的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5期)
鳞翅目害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甘肃河西地区3种玉米害虫和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协调甘肃河西地区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在室内采用饲喂法和药膜法分别对棉铃虫、亚洲玉米螟、粘虫和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浓度增加,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呈递增趋势,当药剂浓度达0.500 mg/L时,4种昆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95%以上。致死中浓度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毒力最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078 mg/L,其次依次为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粘虫,致死中浓度LC50依次为0.109、0.120、0.127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毒力是其他3种鳞翅目昆虫的1.40~1.63倍。因此,综合防治中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害虫时,应避开赤眼蜂的出蜂时期,以降低化学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杀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鳞翅目害虫论文参考文献
[1].毕劲松.油菜主要鳞翅目害虫防治方法[J].农业灾害研究.2019
[2].袁伟宁,魏玉红,牛丽敏,周昭旭,张新瑞.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3种鳞翅目害虫与赤眼蜂的毒力[J].中国农学通报.2019
[3].鲁艳辉,白琪,郑许松,田俊策,吕仲贤.四种鳞翅目害虫精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谱及基于RNAi的功能分析[J].昆虫学报.2019
[4].张桂芬,马德英,刘万学,王玉生,付文君.中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J].生物安全学报.2019
[5].倪鹤嘉,程雪,王静,高泽平,魏盼盼.辽宁省部分地区对鳞翅目害虫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6].马江,贠清渊.10种杀虫剂对花椰菜鳞翅目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J].现代农药.2019
[7].钱蓉,董伟,朱静波,张萌,张立平.基于显着性检测的蔬菜鳞翅目害虫图像自动分割算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王立颖,李晶晶.生物食诱剂对东北大豆田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9
[9].睢韡,闫瑞仙,傅利红,石爱霞.杨树对鳞翅目害虫抗性的研究进展[J].园林科技.2019
[10].刘刚.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揭示氧化石墨烯对防控鳞翅目害虫杀虫剂的增效机制[J].农药市场信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