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书[1]2003年在《大连人才资源高地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将把大连卷入世界范围的竞争与合作之中,而竞争更主要集中在人的知识和智慧上。大连要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充满活力,保持着强大后劲,就必须率先建设人才资源高地,拥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方面的一流人才,才能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对人才资源高地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了论述,对大连人才资源高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大连建设人才资源高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大连与世界人才高地美国的洛杉矶,国内人才高地上海、深圳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大连人才资源高地建设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在内的大连人才资源高地建设的方案,最后提出了大连人才资源高地建设的对策及保障。 本文的形成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与人才工作紧密相连,对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国内其它城市和地区建设区域人才资源高地也有借鉴意义。希望这一研究成果能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并对大连市人才资源高地建设有所推动和帮助。
李娴[2]2010年在《重庆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评价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发3号文件的下发,使重庆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统筹城乡改革,给重庆城市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才资源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及今后重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精神搞好城乡统筹以及建设“五个重庆”的重要战略步骤。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高,则重庆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重庆建设人才高地,打造“人才重庆”、“重庆人才”的高地形象,不仅有利于把重庆尽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而且将为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做出重要贡献。本文立足于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从分析人才的概念、评述国内外人力资源和城乡关系理论入手,归纳总结了人才资源的主要特点以及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依据,概括了人才资源建设的基本涵义和重要意义,并借鉴和运用人才指数体系和人才环境指标体系,对重庆人才资源的总量、结构以及综合效能等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导致当前重庆人才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障碍,最后构建了符合重庆发展要求和战略规划的人才高地指标体系,提出了重庆最终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换、成为西部人才聚集地的措施建议和机制保障。本文是本人导师曾国平教授带领课题组于2009年6月开始进行的“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重庆人才高地建设战略研究”的扩展和延伸,本文在此基础上最终得以构建统筹城乡的重庆人才高地指标体系。该课题已经于2010年1月顺利结题,并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任洪成[3]2016年在《大连市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2011年,北京率先在中关村建设国家级人才特区。国内部分省市已通过不同形式开始着手这项工作,2011年开始,大连市谋划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目前,各地的建设发展情况都有所差别,对于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内涵、如何创建、怎样与国际接轨等等,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认识和权威的标准。因此,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需要从理论层面对目前工作基础、存在的问题以及先进地区经验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推动大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大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基础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出大连市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工作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及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与国内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建模式进行比较借鉴,进而提出加强大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包括如下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目标及内容,给出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进而提出本文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对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进行理论分析,论述了我国人才管理改革理论发展沿革,研究了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及其动力机制。第叁部分分析了大连市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现状与问题,首先阐述了大连市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基础,然后提出了大连市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制约因素,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国内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建模式进行比较借鉴,介绍了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国外经验模式,同时分析了国内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经验,提出可供借鉴经验。第五部分论述大连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建的对策,阐述了大连市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总体目标、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综上,大连市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是必要可行的。从大连市人才工作实际出发,提出大连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并进一步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体系、营造国际一流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强大连市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对策。
郭海, 赵晶莹, 董娜[4]2018年在《基于大数据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促进沈大自创区金普新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沈大自创区金普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针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于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机制、构建自创区创新人才高地、促进双创建设叁个方面内容进行讨论,希望依托新一代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推动金普新区的自创区的建设。沈大自创区金普新区作为辽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载体和主要抓手,将有力推动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并引领示范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
杨振强[5]2017年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北部湾经济区位于广西南部,南面北部湾,背靠中国西南、中南,东接珠叁角、西连越南、云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自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抓住难得发展机遇,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招商引资,培育优势支柱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面貌大为改善。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是北部湾经济区新的发展定位和历史使命。整体上来看,北部湾经济区的规模有限,区域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人才建设、技术创新等等方面还存在各种不足,离“沿海经济增长新一极”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家最新战略的要求不匹配。至今,北部湾经济区仍是中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凹地。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既是广西经济发展需要,也是支撑西南、中南地区发展的需要,更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需要。因此,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不仅是后发展、欠发达地方区域的跨越发展问题,也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平衡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实现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开展研究,兼顾现实发展和理论创新需要,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也是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发展实践展开的。理论方面,第二章分析介绍了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并作了一定引申分析,这是本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实践方面,第叁章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广东、江苏、福建沿海区域开放发展过程,侧重从政府作用、发展策略、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对每一个区域发展经验做出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比总结国内外沿海区域开放发展经验,作为对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启示。根据经济学理论和沿海区域发展实践,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北部经济区开放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发展、区域合作、产业布局、内部协作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基于理论、实践和现状,笔者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选择、产业发展、合作深化、市场建设开展深入研究。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发展研究的框架体系。一是第五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路经。研究得出开放发展路经是本文核心,既是对北部经济区实际发展道路和策略的研究,也是对后发展地区跨越发展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笔者基于SWOT分析方法和自组织理论分析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路经。首先介绍有关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然后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列举主要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找出北部湾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最有分别根据SWOT分析、自组织理论和沿海地区发展实践分析北部湾经济区的各项发展因素,找出可行的发展路经,并概况主要的发展措施。笔者认为产业发展、区域合作、市场建设是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开放发展的策略实施的具体支撑。为此,后面深入分析相关问题,力图把研究开展深入。二是第六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发展的落后。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集聚程度低,主导产业有待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从产业开放合作方面来说,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较小,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分工合作程度不高,特殊的区位优势有待深入挖掘。本分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制约和影响因素,利用主导产业评选方法,对现有的主要产业和规划发展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结合比较优势、产业周期理论,对主导产业选择和新兴产业培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就产业布局给出自己的参考意见。最后,重点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产业合作问题,基于产业梯度和产业差异原则,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叁是第七章深入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合作问题。区位优势是北部湾经济最大发展的优势,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实现发展要素资源外部补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北部湾周边区域合作和面向东盟合作是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已经建立各类合作平台。但总的来说,存在合作范围有限、合作内容有待深入、合作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笔者基于区域合作理论,深入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开放合作现状和区域合作平台问题,然后根据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提出深入区域合作、完善区域合作平台的对策和建议,特别是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笔者深入分析了跨境经济区合作区的问题,对中越东兴—芒口、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区合作区建设提出了创新性的发展建议,对跨境经济合作的模式和内容做了丰富发展。四是第八章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市场建设问题。市场机制、市场环境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北部湾经济区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等机制不充分、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程度过深等问题。市场发育与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环境优惠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隐性成本,可以方便经营者组织生产要素,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笔者深入研究了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和市场环境建设问题,基于市场经济和交易费用理论,对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做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市场体系和优化市场环境的对策和建议。虽然本文针对性研究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问题,但分析研究的大多数内容也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共性问题,所使用的发展策略和对策措施,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发展对策方面:一是研究提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的具体路经和建议;二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主导产业选取和各市产业布局对策和建议;叁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区域合作深化和区域合作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四是研究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市场体系完善和市场环境优化的对策和建议。这其中包括了研究提出增强北部湾经济区服务国家东盟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能力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提出了强化西南、中南等地区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发展理论方面:一是基于综合优势竞争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研究了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问题;二是归纳了国内外典型沿海区域的开放发展经验,并从地方政府角度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叁是对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或者相近的区域之间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区分具体情况分析可行模式;四是分析研究了中越跨越经济区合作区建设中的要素组合问题,对于基于比较优势和合作共赢下的叁方或多方合作具有借鉴意义。
毕长新[6]2016年在《大连市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科技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核心力量,不仅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重要战略储备资源。而目前,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依旧供不应求,缺口比较大,加之我国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使得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失率也比较高。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引进并留住高层次科技人才成为了企业以及地区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得优势竞争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山区作为大连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是各种高端要素发展的富集地。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主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型的产业布局,同时构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人才体系。但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中山区在人才的引进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譬如高层次科技人才总量的短缺、人才引进成本高居不下、人才使用不合理、流失率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出现瓶颈,另一方面也让中山区人才体系的构建出现一些困难。因此,积极探索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不仅能够对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现状进行准确的把握,还能够有效的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完善中山区人才体系构建,促进中山区经济稳定高速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中山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科技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以及人才引进理论的概述,在深入分析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基本情况以及引进人才现行做法、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山区引进髙层次科技人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分析出相关原因。通过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经验借鉴,归纳总结出对于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的启示,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的对策,以期为中山区及其它地区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工作提出一些经验及借鉴。
徐丹蕾, 王利, 任启龙[7]2014年在《人才高地定量测度与表达研究——以东北经济区为例》文中认为人才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是强化人才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本文从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学科特点出发,在研究构造了人才高地测度指数的基础上,以中国东北经济区为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Prism map专题地图(棱柱图)表达技术,对人才高地定量测度与表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人才高地测度指数与模型合理,可作为人才高地定量计算的依据;运用模型得出东北经济区人才高地优势明显的城市依次为沈阳、哈尔滨、大连、长春;人才高地优势较明显的城市依次为吉林、大庆和鞍山。
孙超[8]2008年在《大连市人才开发政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才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才开发政策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制定切实有效的人才开发政策是各地区从事人才开发工作的基本保证。本文以不同地区对人才资源展开激烈竞争这一客观现实为研究背景,根据新时期国家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区域竞争优势理论、劳动力要素流动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对大连市人才开发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多年来大连市人才开发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人才数量、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分布结构、人才素质、人才能力以及海外人才资源吸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连市的人才开发政策仍存在着诸如产业格局针对性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偏低和人才资源开发政策对象存在倾斜等问题。本文从人才引进政策、培养政策、就业政策和其他配套的政策法规等方面入手,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和分析大连市经济发展现实依据的基础上,提出大连市要树立人才强市、科技立市和教育兴市的理念,完善有利于人才开发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提高广泛吸引人才的待遇,实施有利于人才开发的配套机制和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中针对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大量流失的现状,提出建立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聘机制。
贺旻[9]2006年在《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将人力资源视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并在战略层面对这种战略资源实施有效的开发与管理,使之成为增强创新能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力量。研究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层面,建立了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系统地研究了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并以大连市人力资源现状为基本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包括文献综述,论文研究内容、结构及创新点摘要。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架构。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指出了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给除了区域战略管理的实施模式和流程。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探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从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设计、区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区域战略人力资源智力仓库建设以及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并给出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方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主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叁策略:实施区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区域战略人力资源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后讨论了实施区域战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的途径和方法。应用研究。以大连市为研究背景,应用相关数据资料对本文提出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应用研究,不仅应用并检验了本文提出的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开发策略,而且较为全面地制定了大连市区域战略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了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最后对大连区域战略人力资源智力资本价值做出了定量评价。
潘舒[10]2017年在《大连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时代,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和互联网经济加速了人才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在新的经济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把人力资源储备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提出本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措施。本文以人力资源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含义和流动的意义,从近年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发达城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先进经验入手,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提出对大连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启示。同时,本文在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大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和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现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着力优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发展环境、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建设、提升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等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为大连市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带来新的视角,以期为大连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尤其是为大连重点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大连人才资源高地建设的对策研究[D]. 徐明书.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重庆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评价与对策研究[D]. 李娴. 重庆大学. 2010
[3]. 大连市创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模式研究[D]. 任洪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 基于大数据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促进沈大自创区金普新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 郭海, 赵晶莹, 董娜. 辽宁经济. 2018
[5]. 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发展研究[D]. 杨振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17
[6]. 大连市中山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对策研究[D]. 毕长新. 大连海事大学. 2016
[7]. 人才高地定量测度与表达研究——以东北经济区为例[J]. 徐丹蕾, 王利, 任启龙.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4
[8]. 大连市人才开发政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 孙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9]. 区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开发策略研究[D]. 贺旻.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10]. 大连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策研究[D]. 潘舒. 辽宁师范大学. 2017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北部湾经济区论文; 大连人才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广西北部湾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大连历史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人才引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