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寓言论文_王芷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秦寓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先秦,寓言,伊索,诸子,韩非子,寓言故事,诸子百家。

先秦寓言论文文献综述

王芷晴[1](2019)在《探析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讽谏寓言》一文中研究指出讽谏寓言作为劝说君王的主要工具,引用的寓言要极具说服力,才可使君王听信并接受建议。在先秦诸子散文中,讽谏寓言的数量较多,可从中分析出诸子自身特有的思想观念与流派特征。本文对讽谏寓言的含义与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举例分析的方式,阐述讽谏寓言的传播形式,力求以全面的视角,尝试对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讽谏寓言进行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陈美彤[2](2019)在《浪漫恣肆 奇幻瑰丽——浅论先秦庄列寓言的个性化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庄列语言的个性化特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朋友们更好的把握庄子与列子的寓言他特色,以便人们感知先秦时期这些优秀文化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9期)

熊佳红[3](2019)在《先秦寓言的源流及功能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寓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从萌芽、滋长到繁荣,先秦寓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多以故事、传说、神话为材料,构思灵活,指向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和现实意义。先秦寓言从阐幽发微总结客观世界的规律、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丑恶、戒勉劳动和学习、总结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等4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土壤和源泉。(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苏金玲[4](2018)在《先秦寓言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优势主要源于语文教学内容与中(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8年30期)

岳佳星[5](2018)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讽谏寓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源头,各种文化源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社会的发展会对文学产生影响,随之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寓言故事则是其中富有特色的一个方面。寓言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历史大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劝谏谋士。他们运用自己富含智慧的语言来劝谏国君,结合先秦寓言故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文体形式——讽谏寓言。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出现的讽谏寓言,其中蕴含着先秦的文化,折射出先秦的社会背景,反映出古代文人的智慧。本文拟通过更为全面的视角,尝试对先秦时期的讽谏寓言做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探究。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前人对于寓言故事以及讽谏文化的研究,为讽谏寓言概括出一个尽可能具体明晰的定义,追溯讽谏寓言的发展源头,从讽谏寓言的来源探究其特点,梳理讽谏寓言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二章通过分类阐述以历史故事引证、以虚构人物论证、以动物形象作比、以日常经验说理的讽谏寓言,归纳总结不同主人公和不同的事件对于讽谏寓言的不同认知和表达方法,进而探究以儒、道、法家为代表的讽谏寓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理论。第叁章主要写讽谏寓言的人物特征,讽谏寓言中的人物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充满智慧的智者,也有碌碌无为的庸人,还有身怀绝技的奇人,这些人物构成了先秦讽谏寓言中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讽谏寓言里出现的人物中,愚人形象多以宋人和郑人为代表,在本章第二节和第叁节中对其出现的原因做了探究。先秦讽谏寓言中的人物还表现出深刻的南北方差异,其语言风格和人物形象特征都有着南北方明显的不同之处。第四章主要阐述讽谏寓言的形成与传播过程,第一节阐述了讽谏寓言中的安排与组织方式,有的寓言是独立存在的篇章,有的寓言则是按照串联的方式编排,并且其组织形式多以对话为主。第二节分析了讽谏寓言对于历史的改造以及依据,许多讽谏寓言中都包含历史人物,但是在不同的着作中却被打上了不同的烙印,体现出先秦诸子在讽谏寓言中对于历史的再次加工和改造,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着作所显现出来的不同流派特征。第叁节分析了同一寓言的重出互见现象,分析同一寓言在不同着作间的主体思想、主要内容以及语言细节的不同之处,从而归纳总结讽谏寓言在不同着作中的表达形式。最后一节分析了成语故事作为讽谏寓言沿袭与传播的形式,很多成语依然被现代人沿用,展现了从先秦时期传承下来的成语文化,以便更好地体会讽谏寓言的独特魅力。综上所述,深入研究先秦时期讽谏寓言,能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先秦寓言,了解先秦文学发展进程,取得更为细致的收获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8-05-01)

刘映红[6](2018)在《平中见奇,耐人寻味——从《先秦诸子选读》看韩非子寓言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教材为依托,着重探究了课文中所涉及23个寓言故事,并对其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内涵丰富的历史人物语录、沉稳冷峻的黑色幽默等叁个特点进行了解析。(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03期)

郭振华[7](2016)在《先秦小说的寓言特质与叙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的,我们对文学的认识也是如此。回想20世纪的百年文学史进程,我们曾感慨于"推倒旧文学"的口号,也曾热烈地追求过"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召唤。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术界在回归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方针之道下,表现出急于摆脱"他律"束缚的倾向。"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6年23期)

刘枫[8](2016)在《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寓言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是世界寓言文学史上的并蒂莲花,它们同时绽放在人类精神过程的轴心时期,其余香浸润了整个中、西方的寓言世界。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作为中、西方不同文化系统中寓言的源头作品,却又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一经产生,便迅速把寓言文体催至成熟,它们的创作规律成为两个文明圈层传承不灭的寓言文学传统。本文尝试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将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其内在规律。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轴心时期”的概念出发,引入比较研究的对象:中国先秦诸子寓言与古希腊《伊索寓言》,并介绍了中西方早期寓言的发展历史;二者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探讨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的本质和立基点问题。二者有着共通的基本模式,即“故事+寓意”的模式,以及该模式相同的形象思维构筑基础;意义链合理连接与转化的内在逻辑;具像/抽象、感性/理性、原始/文明、自然/文化等深层的文化结构以及其与更为古老的神话仪式之间的关系。第叁章侧重阐述中西方寓言的内容问题。主要包括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在塑造故事时所选取的故事角色形象的异同及其产生原因,以及二者在构筑故事的寓意时不同的选择倾向与这种倾向性产生的社会因素。第四章主要叙述中西方寓言形式的和外部的问题。包括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不同的创作主体、文本书写形态及在文体方面的附属性与独立性的差异。第五章讨论了中西方寓言的审美与文化功能问题。主要包括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在抒情性与叙事性中出现的悖逆问题;二者都具有的修辞功能与共同采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的艺术手法;讽刺性、幽默性、诙谐性的审美效果以及教化、载体、沟通和审美四种一致的文化功能。结语部分总结本项研究所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阐明在异质文化空间中,中国先秦诸子寓言与古希腊《伊索寓言》所体现的寓言文学的共同内在规律以及反对文化沙文主义,求同存异,维护世界文学生态多样性的呼声。(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期刊2016-06-01)

冯之[9](2016)在《先秦寓言与古希腊寓言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先秦寓言与古希腊寓言进行比较,以期揭示先秦寓言和古希腊寓言各自的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内在机制。全文凡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对学术界关于先秦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且交待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先秦与古希腊寓言的发展动因进行比较,先对两者产生的大致时间进行了探讨,再进一步分析寓言出现的原因,从社会地理环境、传承影响、作者方面进行两者之间的比较,明确先秦寓言产生于春秋末,《伊索寓言》产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左右。第叁章对先秦与古希腊寓言的艺术特点进行比较,从寓言角色塑造的方法入手,分析两者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第四章比较先秦与古希腊寓言的体制特征,先秦寓言在当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而古希腊寓言却从产生之初就具有文体的独立性,并分析了先秦寓言以人物寓言为主、《伊索寓言》以动植物寓言为主的原因。总之,笔者写此文的目的是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论析先秦寓言与古希腊寓言的异同。(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吴冰[10](2016)在《先秦两汉同题寓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寓言伴随着先秦诸子百家而兴起繁荣,在汉代演变传承。寓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被不同叙述者重复使用,题材未变却于初始文本外衍生出多个相似版本,形成一组组具有渊源关系的同题寓言。先秦两汉寓言的同题现象比较普遍,但目前学界对此的专门性研究仍十分零散。本文即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整理归纳先秦两汉的同题寓言文本,再联系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寓言的文体特点,来探讨先秦两汉寓言的同题现象。本文主要分为叁部分:其一是基于相似性前提下分析同题寓言的差异性,包括文本表述、思想寓意、文本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进行同题寓言间的横向比较;其二是探讨同题寓言的典源,将典源分为题材来源和初始文本两部分,探析同题寓言形成之初的相关问题;其叁是研究同题寓言的演变过程,包括基本的演变模式、演变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变量、以及汉代之后寓言文本的发展趋向等。第二和第叁部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同题寓言的产生和发展,是纵向的比较。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研读了先秦两汉寓言相关的参考文献和汇总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法,发现其中异同并找出原因和规律。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法,对部分结果进行整理,制作成表格或图表。最后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同题现象使得古老的寓言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先秦诸子向古书借鉴或从日常生活采风进行寓言创作,但不甘于照搬照录;两汉诸子在继承和改编中也不断寻求立足现实又有新意的灵感。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先秦两汉同题寓言的一次次演变和经过不同历史时期接受者改造之后的文本形态及其深层含义,体会到先人认知能力和叙事思维的不断进步,感受到一种传承的力量,一脉环环相扣,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气。(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先秦寓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庄列语言的个性化特色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朋友们更好的把握庄子与列子的寓言他特色,以便人们感知先秦时期这些优秀文化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秦寓言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芷晴.探析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讽谏寓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陈美彤.浪漫恣肆奇幻瑰丽——浅论先秦庄列寓言的个性化特色[J].北方文学.2019

[3].熊佳红.先秦寓言的源流及功能再探[J].凯里学院学报.2019

[4].苏金玲.先秦寓言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及其教学[J].语文建设.2018

[5].岳佳星.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讽谏寓言研究[D].鲁东大学.2018

[6].刘映红.平中见奇,耐人寻味——从《先秦诸子选读》看韩非子寓言特点[J].汉字文化.2018

[7].郭振华.先秦小说的寓言特质与叙事特征[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

[8].刘枫.先秦诸子寓言与《伊索寓言》比较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

[9].冯之.先秦寓言与古希腊寓言比较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0].吴冰.先秦两汉同题寓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当代艺文志河南大学文学院简介(4)当代艺文志河南大学文学院简介(1)当代艺文志河南大学文学院简介(2)当代艺文志河南大学文学院简介(3)分类号:I206. 2易阳《红楼梦》系列藏书票作品

标签:;  ;  ;  ;  ;  ;  ;  

先秦寓言论文_王芷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