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610031
摘要:人们的身体各项技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化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严重者将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老年人身体骨骼逐渐变僵硬后,容易因为外力碰撞造成骨折,老年人骨折已经出现了身体安全问题,在恢复期间又会因为固定造成老年人活动不便问题,因此,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安全工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研究老年骨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及有关防范方法。
关键词:安全;防范;护理;老年骨折
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一项关键工作内容,其安全性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是评价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的重要评定标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护理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所示。
一、老年骨折患者的常用护理方法
1.搬动护理
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都需按照相关规则,限制其活动,以便对患处产生更大的伤害,但是在对患者进行体检、转运、仪器检查、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难免需要搬动患者,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骨科合理措施的保护,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在搬动老年骨折患者时,需要重点注意患者病变部位发生旋转应力与剪动力现象,以免加重患者的受损部位的病情,增加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搬动患者的过程中应以平稳、舒适为主,避免患者患处相连部位受到挤压与牵扯。其次,护理人员在搬动患者时,应该掌握力学原理,这样才会做到省时省力,医护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人体不同体位的搬动力学原理,才能避免患者患处损伤的加重,更好地按成搬动护理。
2.卧床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将会失去运动平衡能力,加之对患者的制动要求,其卧床休息时间显著增长。老年人因身体各项功能的减弱,长时间卧床会引发出一系列的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不影响患者治疗与骨折痊愈为前提,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情况下,长期卧床骨折患者的体位应为:腰椎前凸、胸椎后凸、颈椎前凸,保持这样的脊柱弧度可最大限度避免患者脊柱应为长期受压,发生变形或者劳损的可能,降低患者骨折处骨骼发生畸形的可能,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此外,对长期卧床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颈腰部采取软枕支托,以便帮助患者进行体位变更,锻炼患者的腹部、背部、腰部肌肉力量与关节功能。
二、老年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1.坠床与跌倒
多数骨折患者的行动都有不同程度的不便,加之老年人体质变弱、器官功能退化、视力与听力下降、感觉变得迟钝等原因,使得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变得比较差,老年骨折患者入院后,因其对陌生环境的不了解,容易发生跌倒事件,比如老人在如厕时,会因马桶座椅较低、病房灯光不适宜、地面过滑、物品堆放点、助行器使用不熟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能够引发老年骨折患者跌倒的不安全问题。同时患者因为情绪躁动、心理恐慌、意识障碍、关节活动能力降低等原因,导致其在使用肢体约束带时,因为操作不当发生坠床事件。
2.烫伤
老年人的皮肤敏感度相较于年轻人来说,较为迟钝,在对其进行理疗的过程中,比如红外线照射、热水袋外敷、中药烫疗、微波治疗时,护理人员如果未合理把握好温度调节,会造成患者皮肤烫伤不安全问题。
3.并发症
因为骨折患者都需要静养,多数长期卧床,因此非常容易产生深静脉栓塞、泌尿系统与呼吸系统感染、痔疮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借助牵引床与健肢进行引体抬臀训练,在患者受压部位处垫充水软枕,保持每2h一次的更换频率。护理人员必须做到五勤,即勤督促、勤换洗、勤翻身、勤整理、勤检查,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定时拍背,每天饮水量维持在1500ml左右,促进排尿,防止出现泌尿系统感染[2]。防止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是,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引,教会患者在不影响其骨折治疗的基础条件下,对下行踝关节与肌肉进行收缩运动,运动量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视患者情况制定运动时间,以防患者产生运动疲劳,同时做好运动中的监督工作。输液时应避开患者的患肢,注重患者的需求,防止患者使用牵引带时因为位移而导致的皮肤受压问题。
三、老年骨折患者护理期间安全问题的有关防范措施
1.创建良好的护理环境
良好的护理环境是现代化医院护理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医院除了依靠护士的个人护理技能外,还需制定出一套护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流程表,这样不仅能够督促护士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还能保证各项护理活动的效果,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强化医院的安全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思想教育,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的一切护理活动,以保证护理环境的良好氛围。
2.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
强有力的专业素养是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开展的重要保障,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所学的人体力学原理知识,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患者入院后根据不同骨折部位采取的体位,并根据时期不同改变体位,当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发生变化时,也应及时调整相应的体位,发现患者体位不当后需要进行护理干预[3]。比如,四肢骨折患者应以抬高患肢为主要护理措施,颈椎骨折患者应以严格制动颈部活动为主要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强化自身护理学知识理论,以完善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患者提供最为适宜的护理措施,以坚强患者的痛苦,帮助其尽快康复。
3.树立安全护理意识
医院可以在患者床头处,粘贴图文并茂的安全警示表示,叮嘱患者注意安全。护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病房环境,室内灯光以柔和为主,并在卫生间、走廊的合适位置处设置把手,医院应保持病区地面的整洁度,确保地面不滑、不湿,在较为光滑的地面处可以放置防滑垫。针对意识功能障碍的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做好预见性安全防护措施。
总的来说,护理人员在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护理措施时,应尽可能减少不可控危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避免各类不安全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病房安全管理,进一步保证老年骨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静,申姗姗.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策略研究[J].临床研究,2019,27(07):182-184.
[2]刘玉莉,潘丽,吴明珑,钟春花.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护理方法研究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61-163.
[3]陈素华.老年骨折病人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