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伟
(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2科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目的:探讨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后患者手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90例,按照是否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两组患者手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肢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上肢骨折;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手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098-02
上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外科损伤,任何部位的上肢骨折均会导致相应关节出现运动受限,从而对上肢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影响[1]。其中,手功能作为最主要的上肢功能,一般需进行5周以上的制动治疗,易导致患者治疗结束后出现手部运动障碍[2]。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对于该类患者手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90例,按照是否进行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2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分布为13~71岁,平均年龄为50.2±7.1岁,包括19例左上肢,26例右上肢,其中13例为掌骨颈骨折,7例掌骨头骨折,11例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1例中节指骨骨折,4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肱骨干骨折,2例前壁尺桡骨骨折;对照组45例,3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分布为17~65岁,平均年龄为49.7±6.8岁,包括17例左上肢,28例右上肢,其中11例为掌骨颈骨折,8例掌骨头骨折,12例近节指骨基底部骨折,2例中节指骨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1例前臂尺桡骨骨折。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90例患者中共计9例行保守治疗,81例行手术治疗。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行相应骨科处理,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后进行常规骨科护理,避免骨折再次移位,并定期对固定松紧度和局部受压情况进行检查,注意严密观察患肢末梢的血液循环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具体方法如下。
1.2.1早期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强调其对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理解康复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正确面对并主动配合治疗,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念。
1.2.2心理指导护理人员应同患者充分沟通,对其心理状况充分掌握,并根据患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并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调节,帮助其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创伤,并掌握有效的心理压力自我缓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饮食护理在骨折发生后的早期,应给予患者清淡可口的食物,以理气通便类、高营养、高维生素类食物为主,忌食腥发类、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且尽量避免过早使用补养品;在骨折中期,建议为患者提供和营生新、接骨续损类饮食,可适当进食清补制品,帮助促进机体气血的恢复;骨折后期,饮食应以养肝补肾、强壮筋骨类食物为主,可补充含丰富营养的滋补品,以补充气血,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
1.2.4辅助治疗①对患者实施低强度超声理疗,根据具体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石膏窗位置,直径取2cm,将强度设置为30mW/cm2,将超声声头同石膏窗贴金,进行超声理疗,1次/日,每次持续20min;②对患者的骨折部位和周围软组织进行手法按摩,按摩时首先将手在受累关节处平方,待手心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热度后进行环形揉按,2次/日,每次持续20min。
1.2.5功能锻炼①由患肢握拳释拳锻炼开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每分钟4次,每次持续10min,3次/日;②治疗后3~5周时,指导患者进行骨折附近关节的活动,进行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包括腕关节和肘关节,并逐渐提高锻炼强度,直至扩展至整个上肢的内收、外屈、外展活动,随着骨折部位的逐渐愈合,可逐渐增强活动的次数和强度;③治疗后6~8周时,此时患肢的软组织基本恢复,保持对骨折恢复不利的关节活动受限,并进行其他锻炼,此时可适当扩大活动次数和范围,同时知道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并发症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患肢上肢功能、关节互动度进行评估,其中以手功能评价作为上肢功能的观察标准,包括单位时间内抓握、移放物体等十项指标,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手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手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并对其进行t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其上肢功能和关节活动度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上肢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刻上肢功能和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
3.讨论
在发生上肢骨折后,多采用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其目的主要为促进肌力的增加和上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加,并维持和恢复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但是由于该类患者多需进行患肢制动,对康复训练的开展造成影响,部分情况下会引起韧带、肌肉、关节囊等组织出现生物力学、形态结构的改变,对上肢功能的恢复造成不利,造成患者骨折愈合后存在严重的手功能障碍[3-4]。
由于骨折是一种意外损伤,患者多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对机体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复,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饮食护理则可以为骨折部位的愈合提供充分的营养,但应注意补养品的进食应分阶段、分种类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则是康复介入治疗的关键,通过结合按摩和理疗等方式,促进患者患肢肌肉的放松和重塑,对于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局部循环,增进手部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介入后,其上肢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上肢骨折制动后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对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上肢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介入,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乔红青.肢体关节康复器在上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4,38(3):181.
[2]陈沛波,林滨,徐冬锐等.中药熏洗对促进上肢骨折中后期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4(11):1774-1775.
[3]卢洪宇.上肢洗伤方薰洗在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3):492-493.
[4]赵卫侠,刘波,张鑫等.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J].中医正骨.2014(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