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蝮蛇蛇毒论文_肖纲,刘俊琦,夏雨,张志阳,孙志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尖吻蝮蛇蛇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蛇毒,蝮蛇,抗体,凝血酶,毒液,细胞,活性。

尖吻蝮蛇蛇毒论文文献综述

肖纲,刘俊琦,夏雨,张志阳,孙志良[1](2019)在《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的蛋白组分及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ano–LC–ESI–MS/MS蛋白鉴定技术对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应用常规体外试管法对尖吻蝮蛇蛇毒体外溶血值进行检测,采用改良寇式法对尖吻蝮蛇蛇毒LD_(50)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尖吻蝮蛇蛇毒含有50种蛋白,蛋白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10~4~2.0×10~4(46.9%)、4.0×10~4~5.0×10~4(22.4%)、2.0×10~4~3.0×10~4(10.6%)和7.0×10~4~8.0×10~4(7.6%),其中代表性的高丰度蛋白有蛇毒金属蛋白酶A(11.7%)、蛇毒金属蛋白酶H1(9.8%)、蕲蛇类凝血酶–2(7.3%)、抗凝血酶A–A亚基(6.8%),低丰度蛋白(<0.1%)有Ecto–5'–核苷酸酶、碱性磷脂酶A2 DAV–N6、生长分化因子11;蛇毒引起红细胞溶血的最低质量浓度为60.00μg/mL,尖吻蝮蛇蛇毒对KM小鼠的LD_(50)为7.1796mg/kg,攻毒小鼠出现呼吸急促、躁动不安、注射部位出现奇特瘙痒和大面积溃烂,至死亡。(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潘佩蕾,潘平,吕迪,丁滨,钱朝东[2](2014)在《抗尖吻蝮蛇蛇毒金属酶类共同基序IgY抗体的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针对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类共同基序的Ig Y抗体,并对其中和蛇毒活性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尖吻蝮蛇蛇毒各类金属蛋白酶类共有序列,设计合成与其酶活性密切相关且高度保守的抗原肽PT1和PT2;偶联复合物KLH-PT1、KLH-PT2免疫母鸡获得Ig Y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Ig Y效价及与尖吻蝮蛇蛇毒和短尾蝮蛇蛇毒的交叉反应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最后通过抗小鼠皮下出血实验对Ig Y中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ELISA、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抗KLH-PT1、抗尖吻蝮蛇蛇毒Ig Y均可与尖吻蝮蛇蛇毒、短尾蝮蛇蛇毒发生交叉反应且后者显着强于前者;抗KLH-PT2 Ig Y在体外与尖吻蝮蛇蛇毒、短尾蝮蛇蛇毒无明显交叉反应,在体内抗出血实验中却表现出很强的中和毒性作用,并且显着优于前两者。[结论]通过设计金属蛋白酶共有序列抗原肽,制备了能与多种血循型蛇毒交叉反应的Ig Y抗体,这为制备特异、高效、低毒性且广谱的抗出血型蛇毒抗体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曹宇亮[3](2014)在《基于抗原组学技术筛选与鉴定尖吻蝮蛇蛇毒保护性抗原》一文中研究指出蛇类在地球上有着广泛的分布,目前已被发现的蛇类多达3000多种,其中只有15%的蛇类是具有毒性的,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毒蛇咬伤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农村地区,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农村地区,因此许多毒蛇咬伤病例未予报告,造成流行病学资料缺失,蛇伤的具体发病情况难以得到正确统计。据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2500000蛇咬伤病例发生,大约有125000人因毒蛇咬伤死亡。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承认,蛇咬伤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公众健康问题。尖吻蝮蛇是我国特有的蛇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其分泌的毒液中含有多种毒素成分,目前研究较多的毒素成分是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磷酯酶A2(PhospholipaseA2)、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likeprotein)。尖吻蝮蛇蛇毒具有很强的血液毒性,中毒后常造成全身系统性的出血,局部组织坏死,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模拟抗原研究的新技术,这一技术现已成功的运用于模拟抗原筛选,并能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答,其基本原理是:在噬菌体表面插入各种组合的氨基酸短肽,通过抗原抗体识别反应,使含有特定蛋白的噬菌体,从肽库中筛选出来,通过测序获得特定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信息。现这一技术在确定抗原表位、筛选小分子模拟肽、疫苗开发、分子诊断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目的:利用尖吻蝮蛇蛇毒免疫新西兰兔,通过实验纯化制备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并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多克隆抗体的生物活性;在纯化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与鉴定尖吻蝮蛇蛇毒保护性抗原,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表达重组抗原肽,对重组抗原肽免疫保护效应进行评估,从而为新型抗蛇毒血清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部分:以尖吻蝮蛇蛇毒免疫新西兰兔,并利用Econo-Pac ProteinAkit及CNBractivated sepharose4B凝胶对兔源性抗蛇毒抗体进行纯化,制备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和ELISA对抗体进行评价,通过出血抑制实验及致死性保护实验评价抗体的生物活性。第二部分:以抗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为靶蛋白,对噬菌体随机肽库进行叁轮生物淘选,获得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噬菌体阳性克隆,通过ELISA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噬菌体单克隆与抗体的结合力,进一步筛选阳性克隆,对候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得到插入短肽氨基酸序列,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筛选获得的抗原片断进行串联重组表达,获得重组抗原肽,将重组抗原肽免疫BALB/C小鼠,并通过出血抑制实验,评估重组抗原肽的免疫保护效果。主要实验结果:1)成功地制备了抗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法检测,抗蛇毒抗体滴度>1:3200;Western blot分析示:多克隆抗体与蛇毒中大多数毒素蛋白结合;体外出血抑制试验显示该抗体能有效地抑制尖吻蝮蛇蛇毒所导致的皮内出血;在致死性保护实验中,多克隆抗体对2LD50和4LD50蛇毒分别起到100%和54%的保护作用。2)在本研究中,利用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筛选出5个抗原表位,将该部分抗原进行串联重组表达,获得重组抗原肽,通过ELISA实验证明,重组抗原肽能有效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该抗体能与重组抗原肽结合,也能被蛇毒抗原识别,与重组抗原肽识别滴度达到1:64000,与蛇毒识别滴度达到1:8000。在体外出血中和试验中,重组抗原肽免疫小鼠血清能100%抑制2MHD尖吻蝮蛇蛇毒所致的皮内出血,能减少82%的由4MHD蛇毒所致的皮内出血面积。结论本研究通过噬菌体展示肽技术,筛选与鉴定出5个抗原表位,这些抗原表位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从而为新型抗蛇毒血清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14-05-01)

曹宇亮,张雷,刘明华[4](2014)在《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纯化出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以尖吻蝮蛇蛇毒免疫新西兰兔,利用Econo-Pac Protein A kit及CNBr activated sepharose 4B凝胶对兔源性抗蛇毒血清抗体进行纯化,制备特异性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对抗体进行评价,通过出血抑制实验及致死性保护实验评价抗体的生物活性。结果成功纯化出特异性抗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3 200,Western blot证实多克隆抗体能识别蛇毒中大多数毒素蛋白,出血抑制实验证实该抗体能有效抑制蛇毒所致的皮下出血,在致死性保护实验中,该抗体对2LD50和4LD50蛇毒分别起到100%和54%的保护作用。结论纯化获得的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特异性和生物活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郑汝琦,张根葆,黄璐,马开然,吴娟[5](2013)在《尖吻蝮蛇蛇毒抑瘤组分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讨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component1from Agkistrodon acutus venom,AVVC-1)诱导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K56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选择K562细胞株为实验对象,采用Jc-1检测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梯度AVVC-1(12.5,25,50,100μg/ml)处理6 h后,K56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AVVC-1 30μg/ml处理48 h后,K562细胞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伴随胞浆内细胞色素C的荧光强度增强。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1可以促使细胞色素C的释放并激活线粒体死亡途径,从而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并由此发挥其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滕达,王婷[6](2012)在《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的小鼠致畸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主要对尖吻蝮蛇类凝血酶进行小鼠致畸试验,目的在于为今后临床药物安全使用提供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2年29期)

赵伟,曹宇虹,徐宏江,宋伟,付辉[7](2011)在《浙江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纯化及促凝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柱色谱等纯化方法从浙江尖吻蝮蛇凝血酶中提取获得一种类凝血酶(TQ-1),采用RP-HPLC、MALDI-TOF、SDS-PAGE、等电聚焦电泳、Edman降解法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其体内、外凝血活性进行测定。纯化所得TQ-1纯度98.5%,相对分子质量为30 522.95,SDS-PAGE分析其为一种单链蛋白,等电点为4.5,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VIGGN-ECDTNEHRFL。体外凝血活性为900 U/mg,小鼠体内凝血试验结果表明:TQ-1凝血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巴曲亭相似。TQ-1为一种未见报道的尖吻蝮蛇类凝血酶,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唐娅,董伟华,孔天翰[8](2010)在《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尖吻蝮蛇蛇毒减毒和制备抗体方法。方法:用凝胶层析将尖吻蝮蛇毒分离为峰1、峰2两个组分,确定各组分最佳减毒温度,测定经最佳减毒温度处理后样品生物活性的变化,观察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抗尖吻蝮蛇血清抗体并检测各组分血清抗体效价和中和保护动物能力。结果:原毒、峰1和峰2的最佳减毒温度分别为60℃、55℃(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0-11-04)

唐娅,董伟华,孔天翰[9](2010)在《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尖吻蝮蛇蛇毒减毒和制备抗体方法。方法:用凝胶层析将尖吻蝮蛇毒分离为峰1、峰2两个组分,确定各组分最佳减毒温度,测定经最佳减毒温度处理后样品生物活性的变化,观察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抗尖吻蝮蛇血清抗体并检测各组分血清抗体效价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2010年10期)

唐娅[10](2010)在《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毒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血清疗法是治疗被尖吻蝮蛇咬伤患者严重症状的最主要方法。目前国内生产和供应的抗尖吻蝮蛇血清制品主要有叁种类型: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液状抗蛇毒血清,成都军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产的冻干抗蛇毒血清粉剂,台北国立预防医学研究所生产的抗蛇毒血清冻干粉。临床应用的抗尖吻蝮蛇蛇毒血清是通过用甲醛或戊二醛脱毒后的尖吻蝮蛇粗毒免疫动物(马或骡)来制备的。虽然用甲醛或戊二醛处理的原毒能使免疫动物产生高低度的抗血清[1,2,3],但是反复用含有少量甲醛或戊二醛的溶液免疫动物不可避免地造成马的损伤。好的蛇毒减毒方法,必须使减毒后的毒素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和较低的毒性,并能产生高效价的抗血清。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种蛇毒脱毒的技术被报道:Bicalho et al.用氯化碘溶液滴定原毒[4];Freitas和Frezard用脂质体包裹响尾蛇毒素原毒来减毒[5];很多学者研究用γ-射线照射毒性蛋白减毒[6,7];Saetang等人用选择性热变性来减毒[8,9]。每种技术都有它的优缺点,如用γ-射线照射会不仅有辐射伤害而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脂质体包裹的工艺比较复杂。相比之下,加热减毒是最简单的脱毒技术。特别对于分子量小于25 kDa的蛋白,加热减毒能明显减低其生物毒性却不改变其免疫原性[8,9]。在制备血清抗体时,选择最佳的热变性温度以求最大的保持蛋白免疫原性和减低其生物毒性,是制备高效价抗体的一个前提。目的:将尖吻蝮蛇蛇毒按分子量大小用凝胶分离成大小不同组分,评估不同温度加热对不同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毒性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以求选择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抗原减毒方法和免疫方案。方法:一、尖吻蝮蛇毒的分离纯化用Sephadex G-50凝胶层析按分子量大小分离尖吻蝮蛇毒,分别收集洗脱峰,冷冻干燥。测定各组分的LD50和出血活性。二、各组分最佳减毒温度的确定1、测定原毒及各组分出血活性随加热减毒温度升高的变化。2、测定原毒及各组分免疫反应性随加热减毒温度升高的变化。3、根据免疫反应性和出血活性,确定个样品的最佳减毒温度,即在此温度加热处理后,其出血活性明显下降,而其免疫反应性无明显改变。叁、最佳减毒温度处理后样品生物毒性的变化1、比较原毒及组分加热前后致死活性(LD50)的改变。2、比较原毒及组分加热前后出血活性(MHD)的改变。3、比较原毒及组分加热前后肌肉毒性(CK)的改变。4、比较原毒及组分加热前后溶膜活性(YFOT)的改变。四、尖吻蝮蛇组分(峰1与峰2)之间的协同作用1、将等量尖吻蝮蛇毒组分分别分开或混合肌肉注射于小鼠后退腓肠肌后,记录每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2、将等量尖吻蝮蛇毒组分分别分开或混合肌肉注射于小鼠后退腓肠肌,90min后取血测量各组小鼠血清平均CK值。五、抗尖吻蝮蛇血清抗体的制备1、将加热减毒后组分分开注射免疫(峰1/峰2组)和混合注射免疫(峰1+峰2组)豚鼠,制备抗尖吻蝮蛇IgG,以未加热原毒免疫动物作为对照。2、检测各组血清抗体效价和中和保护动物能力(ED50)。六、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SS软件等统计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用凝胶层析将尖吻蝮蛇毒分为3个组分,分别命名为峰1、峰2和峰3。根据电泳迁移率计算分子量,峰1的主要由分子量大于21kDa的物质组成,峰2则主要由分子量小于21kDa的物质组成,峰3主要为分子量约为30kDa的物质组成。峰1和峰2具有较强的毒性,而峰3毒性较低。由于峰3产量少,且结构特殊(在分子量小的峰2之后被洗脱出来),故不对其进行加热减毒的研究,而通过对其理化特性作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主要成分为碱性磷酸酶,且纯度在95%以上。2、原毒、峰1和峰2的最佳减毒温度分别为60℃、55℃和60℃。通过最佳减毒温度加热处理后,其生物毒性(致死活性、出血活性、肌肉毒性和溶膜活性)明显下降,而其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却能很好的保持。3、当峰1与峰2混合后注射于小鼠腿部腓肠肌,其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缩短,而且血清CK值则明显高于分开注射组小鼠。4、间接ELISA结果显示,未加热原毒免疫豚鼠所得到的抗体滴度高于加热组分免疫豚鼠,峰1/峰2组的抗体滴度又高于峰1+峰2组。但是,动物保护试验显示,峰1/峰2组的ED50数值最小,即需要最少剂量的血清就能中和挑战剂量的蛇毒。未加热原毒免疫的血清ED50明显高于减毒后成分免疫动物的血清。结论:1、将蛇毒按分子量大小分成不同的组分,对不同组分选择合适的减毒温度以求明显减低其毒性的同时,不影响其免疫原性,这样能制备高效能的抗体。2、在制备抗蛇毒IgG时,对存在协同作用的组分,采取分开注射于不同位置免疫动物,这样能制备更高效价和保护性能的抗体。3、用卵黄溶膜检测装置可以精确的检测蛇毒或其他生物毒素的溶膜活性。(本文来源于《广州医学院》期刊2010-06-01)

尖吻蝮蛇蛇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制备针对尖吻蝮蛇蛇毒金属蛋白酶类共同基序的Ig Y抗体,并对其中和蛇毒活性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尖吻蝮蛇蛇毒各类金属蛋白酶类共有序列,设计合成与其酶活性密切相关且高度保守的抗原肽PT1和PT2;偶联复合物KLH-PT1、KLH-PT2免疫母鸡获得Ig Y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Ig Y效价及与尖吻蝮蛇蛇毒和短尾蝮蛇蛇毒的交叉反应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最后通过抗小鼠皮下出血实验对Ig Y中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ELISA、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抗KLH-PT1、抗尖吻蝮蛇蛇毒Ig Y均可与尖吻蝮蛇蛇毒、短尾蝮蛇蛇毒发生交叉反应且后者显着强于前者;抗KLH-PT2 Ig Y在体外与尖吻蝮蛇蛇毒、短尾蝮蛇蛇毒无明显交叉反应,在体内抗出血实验中却表现出很强的中和毒性作用,并且显着优于前两者。[结论]通过设计金属蛋白酶共有序列抗原肽,制备了能与多种血循型蛇毒交叉反应的Ig Y抗体,这为制备特异、高效、低毒性且广谱的抗出血型蛇毒抗体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尖吻蝮蛇蛇毒论文参考文献

[1].肖纲,刘俊琦,夏雨,张志阳,孙志良.湖南永州尖吻蝮蛇蛇毒的蛋白组分及毒性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潘佩蕾,潘平,吕迪,丁滨,钱朝东.抗尖吻蝮蛇蛇毒金属酶类共同基序IgY抗体的制备与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

[3].曹宇亮.基于抗原组学技术筛选与鉴定尖吻蝮蛇蛇毒保护性抗原[D].第叁军医大学.2014

[4].曹宇亮,张雷,刘明华.尖吻蝮蛇蛇毒多克隆抗体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4

[5].郑汝琦,张根葆,黄璐,马开然,吴娟.尖吻蝮蛇蛇毒抑瘤组分1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

[6].滕达,王婷.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的小鼠致畸试验[J].中国医药指南.2012

[7].赵伟,曹宇虹,徐宏江,宋伟,付辉.浙江尖吻蝮蛇蛇毒类凝血酶纯化及促凝活性[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

[8].唐娅,董伟华,孔天翰.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影响[C].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10

[9].唐娅,董伟华,孔天翰.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活性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

[10].唐娅.加热对尖吻蝮蛇蛇毒及其组分免疫原性及生物毒性的影响[D].广州医学院.2010

论文知识图

尖吻蝮蛇蛇毒层析图谱纯度检测图抗体ProteinG亲和层析图谱出血中和实验攻毒实验后小鼠出血情况不同蛇龄尖吻蝮蛇毒7·2%聚丙烯酰胺凝胶...

标签:;  ;  ;  ;  ;  ;  ;  

尖吻蝮蛇蛇毒论文_肖纲,刘俊琦,夏雨,张志阳,孙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