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教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策略,传教士,基督教,教区,天主教,华西,景教。
传教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孟悦[1](2019)在《浅议早期来华传教士的不同传教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17世纪中叶之前来华传教士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传教对象分为文官和百姓两类,并施以不同的传教策略。文章从语言、政治社会、本土宗教的角度论证传教对象分类的合理性,并通过不同的传教活动探讨差异化传教策略带来的传教效果。(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16期)
肖涛[2](2018)在《盖世利与英圣公会华西教区传教策略的调适(1895-1925)》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英国圣公会在华西教区初创期的传教策略调适。华西教区首任会督—"剑桥七杰"之一盖世利对圣公会原初"贺氏方案"的传教策略进行大胆调适,以应对时代变局。他兴办神学学校,大力培养并聘用中国教牧助手;为教区厘章建制,使之发展规范化;注重巡回布道的同时,逐步投入高等教育事工,参与华西协合大学的联合办学。正是因为盖世利对传教策略的调适,圣公会从一个巡游布道团逐渐转变为一个有高度组织系统化、有强烈合作意识的大型差会,在四川的基督教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铁程[3](2018)在《从寺院到教堂:录巴寺传教站的诞生叙事及生存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基督教宣道会选取甘肃汉藏族群边界为突破口,意图渐进式地向藏区传教。传教士学习本地族群交往中的主客关系互惠模式,通过拓展人际关系网络提高传教效力。藏传佛教寺院达格观1895年成为传教士的避难所,并在1897年为传教士颁发可在安多游历的通行证。1903年,在寺院附近滩地建成福音园。1907年,达格观寺衰僧败,寺产变卖给宣道会,寺院改建成基督教堂,即录巴寺传教站。这个寺院变教堂的故事,具体而微地揭示了宣道会、神召会嵌入汉藏边界族群社会的生存策略。面对汉藏边界以宗教信仰为表征的社会控制体系,传教士认识到必须获得土地以接纳被切断原有社会关系的信徒。这个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本地社会控制体系的衰解。(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张翰轶[4](2018)在《德国新教传教士郭实腊的中国观及其传教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教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罗伯特·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英国新传教士,他在19世纪初便进入中国。随后,德国新教传教士的在华传教活动也发展起来。作为马礼逊的继任者之一,第一位来华传教的德国新教传教士卡尔·郭实腊(1803-1851)积极投身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事业。鸦片贸易及其导致的殖民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中国走上国际舞台,与他者文明接触。19世纪30年代,郭实腊在中国沿海进行了叁次航行,目的是通过讲道分发圣经小册子和翻译中国书籍,从而将基督福音带到中国。随后,他在广州和香港建立了传教基地。其中,他建立的“福汉会”实现了新教传教本土化的思想实践。在华期间,他着述颇多,包括多种语言的书籍和报道。这为后世研究者全面了解其中国观的诸多方面,如对汉语、中国宗教、中国人、中医以及中国城市的认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材料。本文试图呈现并总结郭实腊中国观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其随之变换的传教策略。基于陌生文化感知和身份结构理论,本文尝试勾勒郭实腊眼中中国形象的演变,归纳郭实腊在新教在华传教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并分析基督教在华传教未能获得完全成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王申[5](2017)在《晚明西方传教士学术传教的策略与实践--以高一志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玛窦所开创的学术传教方法,在传教士内部一直存在争议。高一志对传教方式的态度经历了由公开宣教到学术传教的过程。他将天主教教义与西学知识相结合,用晚明士大夫所崇尚的实学诠释天主教义理,将西方天主教化的厄第加学说与中国儒家的修齐治平学说相联结,并将天主教"敬天爱人"思想以实学的面目呈现,强调天主教义理的实学致用性,这种诠释策略开拓了传教的新局面。从晚明到晚清,传教士所采取的实学诠释天学的方式和实践,构成了传教士在华"适应策略"的主要内容,为以后传教士在华的传教活动树立了切实有效的范式。同时,学术传教客观上促进了西学在华的传播,为近代社会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王思然,赵旭[6](2017)在《近代西方传教士的传教策略及对汉语推广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西方传教士为了在中国更有效地传播其宗教,主动吸收中国文化,积极学习汉语,并用中文进行创作,以其独特的传教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对其传教策略加以探究,总结其规律,以求对当代汉语国际推广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学刊》期刊2017年04期)
罗琤[7](2016)在《出使天国——以传教士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为中心的近代基督教本色化传教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以降,基督教和佛教的相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不但有助于东西文化的交流,对基督教、佛教各自在华发展也不无裨益。早期新教来华传教士大多并未对佛教引起足够重视,李提摩太则不然。他在中国传统佛教研究上用力甚勤,而他对佛教的研究也影响了一批来华传教士和本土基督徒学者。值得注意的是,李提摩太不仅注意到佛教经典对中国人的影响,他还发现,唐玄奘西行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而且以此为蓝(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高阳[8](2016)在《礼物与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督教传入中国肇始于唐,这个时期,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开始传入中土。元朝时期罗马天主教借助席卷欧亚大陆的"蒙古旋风"首次传入中国。但是基督教这两次传入中国,均旋起旋灭,随着朝代更替销声匿迹。及至明清,基督教以耶稣会士为载体,第叁次传入,作为耶稣会在华传教先驱的利玛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的具体背景,采取了学界称之为"适应性政策"的灵活传教策略,并把此策略具体化为向士大夫、官员甚至皇帝赠送礼物,以博得地方官员乃至皇帝的好感,以礼物为敲门砖,叩开了当时封闭中国的大门。(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6年12期)
王珺,肖占鹏[9](2016)在《试论景教初传时期的传教策略及其影响——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史料明确记载,景教在初唐时期传入中国。作为异域文化传播的媒介——以阿罗本为首的景教僧人,在当时是如何克服语言不通的困难,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大有可研究之处。本文试以文化传播之视角,以文本互证之方法对景教现存文献加以梳理分析,尽可能还原景教初传时期与中华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文学与文化》期刊2016年04期)
吴丽娅[10](2016)在《清末民初天主教在江南教区的传教策略——以安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天主教在安徽的传教事业非常艰难,天主教江南教区传教士根据安徽社会情况对传教策略进行了调整。天主教弛禁后,耶稣会士重返江南教区,主要工作是对传教事业的重建与恢复。通过发展慈善事业、重建老会口以及利用政治外交来促进传教事业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结束以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安徽成为重点传教区域,一些传教士通过政治外交等手段来强势推进天主教的传教事业,同时利用科学和教育间接传教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力,重点培养传教先生和神职人员来推动天主教的传教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传教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探讨英国圣公会在华西教区初创期的传教策略调适。华西教区首任会督—"剑桥七杰"之一盖世利对圣公会原初"贺氏方案"的传教策略进行大胆调适,以应对时代变局。他兴办神学学校,大力培养并聘用中国教牧助手;为教区厘章建制,使之发展规范化;注重巡回布道的同时,逐步投入高等教育事工,参与华西协合大学的联合办学。正是因为盖世利对传教策略的调适,圣公会从一个巡游布道团逐渐转变为一个有高度组织系统化、有强烈合作意识的大型差会,在四川的基督教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教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孟悦.浅议早期来华传教士的不同传教策略[J].青年与社会.2019
[2].肖涛.盖世利与英圣公会华西教区传教策略的调适(1895-1925)[J].宗教学研究.2018
[3].刘铁程.从寺院到教堂:录巴寺传教站的诞生叙事及生存策略[J].西北民族研究.2018
[4].张翰轶.德国新教传教士郭实腊的中国观及其传教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王申.晚明西方传教士学术传教的策略与实践--以高一志为中心的考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6].王思然,赵旭.近代西方传教士的传教策略及对汉语推广的启示[J].党政干部学刊.2017
[7].罗琤.出使天国——以传教士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为中心的近代基督教本色化传教策略研究[J].佛学研究.2016
[8].高阳.礼物与利玛窦的传教策略[J].西部学刊.2016
[9].王珺,肖占鹏.试论景教初传时期的传教策略及其影响——基于文化传播的视角[J].文学与文化.2016
[10].吴丽娅.清末民初天主教在江南教区的传教策略——以安徽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