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对猪育肥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廖正睿,阳娜,朱晓彤,王丽娜,朱磊,江青艳[1](2022)在《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旨在研究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0头日龄相同、体质量接近的杜长大健康育肥猪,随机平均分成4个声音干预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正式试验前,分别使用不同的声音(育肥猪采食声、育肥猪饥饿叫声、母猪哺乳声音和轻音乐《花好月圆》)对试验组进行诱食训练,以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对照组不做声音干预处理,试验的预试期与正试期均为7 d。正试期间每日在喂料前播放干预声音(时间段为:07:30—07:35,11:00—11:05,14:00—14:05,17:00—17:05),并使用摄像机记录分析各组育肥猪为期3 d的采食、饮水、排泄、争斗、休息、探究、攀爬、操纵、坐立、躺卧和侧卧等11种采食及相关行为的规律;同时,检测不同干预声音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在育肥猪摄食过程中,采用育肥猪采食声和育肥猪饥饿叫声作为干预声源均可有效延长育肥猪的采食时间,并显着提高其平均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而采用母猪哺乳声和轻音乐《花好月圆》作为干预声源对育肥猪的采食行为、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在育肥猪摄食过程中以育肥猪的采食声和育肥猪饥饿叫声进行声音干预可以有效增加猪的采食量,改善其生产性能。
廖正睿,阳娜,朱晓彤,王丽娜,朱磊,江青艳[2](2022)在《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研究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80头日龄相同、体质量接近的杜长大健康育肥猪,随机平均分成4个声音干预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正式试验前,分别使用不同的声音(育肥猪采食声、育肥猪饥饿叫声、母猪哺乳声音和轻音乐《花好月圆》)对试验组进行诱食训练,以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对照组不做声音干预处理,试验的预试期与正试期均为7 d。正试期间每日在喂料前播放干预声音(时间段为:07:30—07:35,11:00—11:05,14:00—14:05,17:00—17:05),并使用摄像机记录分析各组育肥猪为期3 d的采食、饮水、排泄、争斗、休息、探究、攀爬、操纵、坐立、躺卧和侧卧等11种采食及相关行为的规律;同时,检测不同干预声音对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在育肥猪摄食过程中,采用育肥猪采食声和育肥猪饥饿叫声作为干预声源均可有效延长育肥猪的采食时间,并显着提高其平均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而采用母猪哺乳声和轻音乐《花好月圆》作为干预声源对育肥猪的采食行为、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无显着影响(P>0.05)。【结论】在育肥猪摄食过程中以育肥猪的采食声和育肥猪饥饿叫声进行声音干预可以有效增加猪的采食量,改善其生产性能。
王乌云格日乐[3](2021)在《猪粪便宏基因组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顾文源[4](2021)在《河北省及周边部分地区猪主要病毒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是全国生猪主产省和调出大省,在全国猪肉市场的供应保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稳定生猪生产是保障市场供应的基础而疫病则是影响生猪稳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疫病不仅能引起感染猪只发病和死亡还会给发病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病原甚至可以造成猪只的持续感染或长期携带病毒,给养猪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自2018年发生非洲猪瘟以来,我国的养猪形势及猪病的流行情况均发生了较大改变,给猪病的有效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河北省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且疫病种类繁多,由于主要病原尚不明确,防控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准确掌握全省生猪主要疫病感染情况,探索免疫防控技术,对推动全省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河北省生猪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厂、门诊部和生猪屠宰场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对猪瘟、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和猪圆环病毒病等12种主要病毒病进行了病原学的调查和分析;对猪圆环病毒3型的流行毒株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在病原学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威胁河北省生猪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2型病、猪圆环病毒3型病、猪细小病毒病4种主要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在3个中小规模猪场进行了初步应用。1.为准确掌握危害河北省猪群的主要病毒性病原种类及分布,2018年至2020年,在河北省13个地市的无害化处理厂、门诊部、规模猪场和屠宰场共采集仔猪、育肥猪和保育猪样品共803份。用荧光PCR方法对样品进行了 12种病毒病病原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12种病毒,除了口蹄疫病毒外均有检出,其中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率最高为85.68%,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阳性率最低为0.12%。新发疫病病原猪圆环病毒3型(PCV3)的检出率为18.06%,表明PCV3已在河北猪群广泛存在。对检测样本中的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三年,各个采样点和猪群均存在多病原感染情况,且以混合感染为主,混合感染比例为54.42%。对主要病毒病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CV2、PCV3和PPV在全省13个地市均有检出,PRRSV在全省除定州之外的各地市均有感染,除SVA仅在保定市有检出,TGEV仅在定州市有检出以外,其他5种病原在一半以上的地市都有检出。对主要病毒病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至2020年,PCV2、PPV、PCV3和PRRSV一直是威胁河北省生猪健康养殖的主要病原。2.为进一步掌握威胁河北省生猪健康的主要病原之一的PCV3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对采自河北及周边部分地区105个规模生猪养殖场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猪的435份组织样品,使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进行PCV3检测,并对部分阳性样本进行了 PCV3全基因及Cap基因的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PCV3猪场阳性率为45.71%(48/105),样品阳性率为22.30%(97/435)。在97份PCV3阳性样品中,具有繁殖障碍症状的猪群中PCV3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为37.09%(23/62),且繁殖障碍组样本PCV3病毒滴度亦最高(4.68±0.11)。PCV3的单病原感染率为17.53%(17/97),进一步显示了 PCV3的致病性及对生猪养殖业的潜在威胁。对扩增的6条PCV3全基因组序列和11条完整的Cap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PCV3 Cap蛋白在平衡选择下进化,种群处于动态平衡,未发生种群扩张。PCV3毒株分为两个群,分别为3a和3b。本试验获得的6个毒株中,5个毒株属于3a群,1个毒株属于3b群。未与其他已知圆环病毒发生重组。对Cap蛋白第24和27位(A24V和R27K)2个主要氨基酸突变情况分析发现了一个在Cap基因中具有24VRRR27突变的新基因群,并将该群命名为3d。本实验获得的序列中有2株属于该群。3d群与其他基因群毒株在致病性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3.为了对河北省疫病病原学调查中阳性率较高的4种主要病毒病进行有效的防控,制订了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病、圆环病毒3型病、猪细小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技术,并在选定的(PRRSV免疫及PCV2、PCV3、PPV阳性)猪场进行初步应用。通过检测比较防控技术应用前后,猪群的免疫抗体、病原感染情况和猪只死亡率,评价综合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选定试验猪场猪群的PRRSV、PCV2和PPV免疫抗体阳性率均达到90%以上。对猪群的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RRSV、PCV2、PCV3和PPV在A场猪群的阳性率分别下降了 3.41%、15.55%、5.34%和13.47%;在B场猪群的阳性率分别下降了 5.56%、15.55%、8.89%和10.00%;在C场猪群的阳性率分别下降了 6.53%、13.21%、7.71%和9.86%。与防控技术应用前相比,A、B、C场猪群的死亡率分别下降了 4.68%、5.32%和3.71%,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高九昱[5](2021)在《杜洛克猪采食行为性状与其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采食是动物摄取能量的主要途径,直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猪的采食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深入研究采食行为性状及其调控机制对种猪选育、优化营养与管理方案以及提高猪只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肠道菌群是影响机体营养代谢、免疫水平、生理调节甚至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组成结构受到宿主肠道营养环境的影响。研究肠道菌群与猪采食行为的关联,可能为调控猪采食性状并提高生产性能提供借鉴。为了研究杜洛克猪采食行为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筛选与平均每日采食量(ADFI)、平均每日采食次数(NVD)、平均每日采食时间(TFD)、平均每次采食量(FIV)、平均每次采食时间(TV)和采食速度(FR)共6个采食行为性状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揭示非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对采食行为性状表型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比较不同平均日采食量个体的微生物功能并探究不同性别和测定阶段的杜洛克猪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本研究在获得204头90~160日龄杜洛克猪的采食行为性状表型数据的同时,对90和160日龄个体的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测序,并对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个体进行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对获得的表型数据和测序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对204头杜洛克猪的ADFI、TFD、NVD、FIV、TV、FR进行非遗传因素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对ADFI性状有显着影响,出生胎次效应对ADFI、NVD、TFD、FR性状有显着影响,气候仅对FIV性状具有显着影响,出生季节对ADFI、FIV、FR、TFD、NVD性状均有显着影响。ADFI与FIV、FR均呈中度正相关;NVD与FIV、TV均呈高度负相关;FIV与TV呈中高程度正相关,与FR呈中低程度正相关;TFD与FR呈中度负相关。(2)对180头90日龄的杜洛克猪粪便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环境因子分析发现,出生季节、栏位、气候和同窝仔猪数对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具有显着影响。肠型分析结果表明,初测时期的杜洛克猪肠道菌群可分为Lactobacillus肠型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_1肠型,肠型对微生物α多样性有显着影响。通过表型高低组差异分析,鉴定到了与各表型显着相关的微生物标志物,其中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_1与ADFI和NVD关联,Turicibacter与NVD、FIV和ADFI关联,Megasphaera与NVD、FIV、TFD和ADFI关联。通过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微生物关联功能通路的48%与代谢过程相关。(3)对ADFI性状的高低组共10头杜洛克公猪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分析发现,胎次和栏位因素显着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物种差异分析显示,s_Lactobacillus_johnsonii和Clostridium_sp._CAG:226可作为区分ADFI高低组的微生物标志物。功能差异分析显示,糖苷水解酶预测丰度在HADFI组中更高,HADFI组富集到更多以糖代谢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通路,LADFI组富集到更多与脂肪酸降解和三羧酸循环相关的通路。(4)对不同性别、不同采样日龄和不同品种的个体进行了微生物组成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测定阶段的个体,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显着。不同性别的个体,肠道菌群组成较为相似。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是组成初测时期公猪粪便微生物的主要菌门,其相对丰度在杜洛克和长白猪群体间呈现极显着差异。
王飞[6](2020)在《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罗伊氏乳杆菌对猪背膘厚度的影响》文中指出肠道作为体内最大的生物反应器包含了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且不同的微生物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宿主的健康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与宿主的生长发育也密切相关。为更好地了解肠道微生物的生物学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猪生长发育尤其是背膘厚度的影响,本研究将二元后备母猪按照背膘厚度分为低背膘组(背膘厚度在7~13 mm)、中背膘组(背膘厚度在13~19 mm)和高背膘组(背膘厚度在19~23 mm),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筛选不同背膘组之间肠道的差异菌群并结合其生物学功能分析,确定与猪背膘厚度相关性较高的罗伊氏乳杆菌并对其体外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分析验证罗伊氏乳杆菌对梅山猪生长发育尤其是背膘厚度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使用16S rDNA高变区测序技术对不同背膘组粪便样本中的菌群种类和相对丰度进行检测,并依次进行差异物种分析、α和β多样性分析以及功能分析等,以此筛选出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物种和差异功能通路,从而分析肠道微生物与猪的生长发育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共筛选到罗伊氏乳杆菌和普雷沃氏菌等多种差异菌种以及花生四烯酸和精氨酸代谢等差异功能通路,差异菌种和差异功能之间存在内在的相关性。结合差异物种和功能通路的综合分析发现,罗伊氏乳杆菌可能是影响后备母猪背膘厚度的主要菌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背膘厚度与其相对丰度成负相关。2.根据上述的综合分析之后选择罗伊氏乳杆菌作为动物实验的饲喂菌种,并对其所需的体外培养条件进行相应的优化,分别比较不同的培养温度(35℃、37℃、39℃、41℃和43℃)、气体条件(无氧、微氧和无氧供二氧化碳)、转速(0 r/min、60 r/min、120 r/min、180 r/min 和 240 r/min)、接种量(1%、2%、3%、4%、5%、6%)和温度(12 h、24 h、36 h和48 h)条件下罗伊氏乳杆菌的生长差异,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在无氧且供给二氧化碳的情况下按照3%的接种量以41℃的培养温度和60 r/min的培养转数下培养36 h。3.通过体外培养得到足够数量的罗伊氏乳杆菌之后进行动物饲喂实验,首先将36头35日龄的梅山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和实验组(基础饲粮+罗伊氏乳杆菌)每组各18头,之后实验组按照5×1010 CFU/kg的标准在基础饲粮中均匀混合罗伊氏乳杆菌菌粉连续饲喂10天,其后换为基础饲粮,直至180日龄。实验期为145天,至180日龄时结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35-70日龄时实验组平均日增重370 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290 g,两组之间相差80 g,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实验组料重比为2.31,对照组料重比为3.09,两组之间相差0.78,实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在180日龄时实验组终期平均增重比对照组高出4.44 kg,而平均背膘厚度比对照组低了 2.84 mm,虽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但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可以影响育肥梅山猪的背膘厚度以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生产指标,并且罗伊氏乳杆菌在梅山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保育阶段主要是促进梅山猪的快速生长发育,而在育肥阶段的中后期则是以降低脂肪的过度沉积和增加体重为主。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更深入地探究罗伊氏乳杆菌对猪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并能够为益生菌种的筛选及相关益生菌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曹山川[7](2020)在《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探究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试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平均初始体重为(61.4±2.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根据体重按随机区组设计分到自由采食组(自由采食)和低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2次)。整个试验共持续8周,屠宰体重为120kg左右。结果表明:限制饲喂频率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和平均背膘厚均显着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限制饲喂频率组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的mRNA表达量显着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综上分析,低饲喂频率组降低了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脂肪沉积,但对肉品质无显着影响,其中限制饲喂频率主要是通过降低脂肪合成减少脂质沉积。试验二:为研究饲喂频率对生长猪总能和养分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和表观全肠道消化率的影响,24头平均初始体重为(40.7±1.3)kg的生长猪随机分到低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2次)和高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12次)。试验期9天。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不受饲喂频率的影响(P>0.1);低饲喂频率组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P<0.05)、中性洗涤纤维(P<0.01)的后肠道消化率显着低于高饲喂频率组;低饲喂频率组酸性洗涤纤维和粗蛋白质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以及总能的后肠道消化率有低于高饲喂频率组的趋势(P<0.1)。由此可见,增加饲喂频率能提高总能和养分的后肠消化率和表观全肠道消化率。试验三: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喂模式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择120头平均初始体重(26.0±0.4)kg的生长猪(公、母各半),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自由采食组和低饲喂频率组(每天饲喂3次,M3),试验期共28d。结果表明:饲喂模式的改变对养分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无显着影响(P>0.05);饲喂模式对猪粪便微生物组成有一定影响,在门水平上,低饲喂频率组拟杆菌门丰度显着低于自由采食组(P<0.05),柔膜菌门和疣微菌门丰度显着高于自由采食组(P<0.05);综上,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无显着影响,限制饲喂频率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并改善生长猪饲料报酬。总体结论:降低饲喂频率能够降低脂质沉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但是对养分的消化率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徐忠[8](2020)在《基于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华猪是我国猪种资源宝库中的佼佼者,因其肉质优良、肉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以其后腿作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金华火腿,堪称世界一绝。在生产实践中,金华猪相比于西方引进猪种更容易感染猪气喘病,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率。而目前对金华猪的这些特性的遗传基础及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在保种过程中,金华猪的保种效果不能有效评估,缺乏从分子水平上的评估方法。此外,在金华猪的杂交利用中,缺乏有效的杂种优势预测理论及配合力测定进行指导。为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全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进行种质特性和保护、利用研究,开展以下工作:(1)首先对金华猪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并与其它群体一起进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2)对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的地位进行深入了解;(3)从基因组结构、功能特性和信号选择分析等对其分子种质特性进行挖掘;(4)对金华猪气喘病易感性的分子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挖掘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5)利用传统系谱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对其保种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6)最后利用杂种优势预测及配合力测定试验找出最优杂交利用的组合模式。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因组测序与遗传变异检测:本研究首先对金华猪国家级保种场在群的202头金华猪采集了耳组织样,利用基于基因组简化与测序的基因型分型(genotyping by genome reducing and sequencing,GGRS)平台对其进行了建库实验和测序。结果共得到12.5亿条高质量Reads数,每个个体平均测序深度为6.13,平均覆盖度为3.3%。进一步结合实验室前期数据,对金华猪与江、浙、沪等中国地方品种和西方品种共19个品种914头猪进行了遗传变异检测。最终共得到114687个高质量的SNPs位点,这些位点在染色体上分布较均匀,说明测序结果较理想。特别是与现有猪的SNP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有16 656个为本次新发现的SNPs多态标记,大大丰富了我国地方猪品种及西方引进品种的分子遗传标记数据库。(2)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的地位:本研究在分子层面对金华猪与其它群体间遗传距离、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可以看出金华猪所有个体聚在一起,而与其它群体较独立,有着独特的遗传结构;从ADMIXTURE的群体结构来看,金华猪群体最早独立出来,说明金华猪起源相对较早,具有着较为古老的祖先血统;从遗传距离、遗传分化和PCA结果上也可以看,相比于西方商业品种猪,金华猪与中国地方品种猪有着更近的遗传背景;由Treemix分析也可以看金华猪有向兰溪花猪迁移事件,可能是因为两者地理距离较近,有基因交流的可能性也更大。这些结果表明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为其作为独立品种提供了分子依据。(3)金华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特性:基因组结构的不同是动物表型差异的遗传基础。我们对SNPs在基因组的分布、单倍型块和连续纯合性片段(runs of homozygosity,ROH)等基因组结构进行分析。在本研究总共检测到114 687个SNPs遗传变异中85 287(74.4%)在金华猪中存在多态,说明金华猪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特别是有29 400(25.6%)个位点在其它群体表现多态但在金华猪群体中表现纯合,这些点所在基因主要参与色素沉积(GO:0043473~pigmentation)、对刺激反应的调节(GO:0048585~negative regulation of response to stimulus)和气喘病(hsa05310~Asthma)等,这些说明金华猪群体内一些与色素沉积、对刺激的反应和气喘病相关的基因位点已经发生纯合。我们发现了249个金华猪品种特异的SNPs,这些SNPs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候选位点。金华猪单倍型块在基因组分布并不均匀,在6号染色体的单倍型区块最多(862个),覆盖区域最长(33101 Kb),占相应染色体总长度的比例最大(19.38%)。金华猪中最长的单倍型块位于7号染色体57 101 799~57 601 268的位置上,位于其中的基因与免疫、肌内脂肪含量和繁殖相关。金华猪基因组中ROH分布也不均匀,短的ROH片段多位于染色体的两端。在所有金华猪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位点是Chr3:37449853,距离此位点最近的基因是SEC14L5,此基因与脂质转运与代谢相关。这些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金华猪种质特性的遗传机制提供参考。(4)金华猪选择信号分析:金华猪之所以形成如此独特的表型特征,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成的,而这些选择信号可能是造成金华猪种质特性的原因。本研究通过基于金华猪群体内的(REHH、i HS和CLR三种方法)和金华猪与其它群体间的(基于PLS和XPEHH)信号选择方法,对金华猪基因组上的受选择区域进行了分析。金华猪群体内选择信号分析共找到62个候选基因,与肉质、繁殖、生长和免疫等相关(如PIK3R6、NOS2、ZNF423、IL21R)。而这些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为后续的功能基因验证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在金华猪与其它猪群体间的信号选择方法中,我们还找到了:与毛色性状相关的基因如MYO7A、EDNRB和KIT等;与骨组织生长相关的基因如PBX1、GSG1L和PAPPA2等;与肺部疾病相关的通路如气喘病通路(hsa05310~Asthma)和肺结核(hsa05152~Tuberculosis)等。这些可能与金华猪独特的两头乌毛色、皮薄骨细和易感气喘病等性状有关,值得深入研究。这些结果使我们对中国地方猪的基因组进化和选择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5)金华猪气喘病相关研究:我们同时利用基因组到表型(选择信号分析方法)和表型到基因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分析金华猪气喘病的遗传机制,并进一步基于表达谱实验数据进行核实验证。选择信号分析方法是通过比较三个对气喘病易感的猪种(金华猪53头、二花脸猪31头、梅山猪80头)和两个相对不易感气喘病猪种(杜洛克猪48头、长白猪37头)的基因组,挖掘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候选基因,结果找到了CYP1A1、TLR2和CXCL2等14个相关候选基因;同时对171头金华猪的基因型数据和连续100天的气喘病表型记录,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找到KIAA1644、MAGI3、PGM1和ALK四个候选基因。这两种方法找到的18个候选基因中有2个(CYP1A1和TLR2)是前人研究已证实的,16个是本次研究新发现的。其中有4个基因(EPAS1,CXCL2,TLR2和IL7R)我们通过猪气喘病转录组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进行了核实验证。这些MPS易感性位点可能是在对繁殖力和肉质等优良经济性状的选择过程中,由于多效性和搭便车效应从而导致受选择,在随后的选种中需要更加注意。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金华猪易感MPS的遗传机制,为后续金华猪抗MPS的基因组保护和和基因组选择方案提供指导作用。同时这些研究可能对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6)金华猪保种效果分析:利用12 560个个体的系谱信息和6 018条繁殖记录对金华猪的保种效果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在2009~2017年间,金华猪的近交系数稳定在较低(0.009左右)的水平,繁殖性能(总产仔数、活产仔数和出生窝重)的个体估计育种值(estimated breeding value,EBV)均呈现增加趋势,分别提升2.0头、1.9头和0.85kg,说明了近几年的总体保种效果较好。但利用传统系谱信息和分子遗传标记信息深入分析显示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保种策略。其一,对本研究采样时的在群金华猪群体的近交系数、亲缘系数和血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华猪个体平均近交系数和个体间亲缘系数总体虽较低,但也有极个别间较大,达到0.5以上,且金华猪每个血统个体数并不是很均匀,在以后的保种过程中群体结构有待优化。其二,系谱和分子计算的金华猪群体有效含量分别为63和88头,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受威胁程度的分类可知,金华猪可能仍处于受威胁状态,表明仍需进一步适当扩大保种群体规模,特别是基于分子标记指导选种、选配,逐步提高群体有效含量。其三,我们利用其它地方品种及西方品种等19个群体的分子遗传多样性指标,对金华猪的保种效果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金华猪遗传多样性较高,但近交程度(基于分子的)在这些群体中处于中等水平,提示我们在今后保种过程中尽量避免近交,优化配种策略。本研究为金华猪今后的保种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7)金华猪的杂交利用: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遗传标记筛选金华猪候选杂交组合,并结合繁殖、育肥和屠宰等配合力测定试验确定了最优的杂交组合模式。首先利用全基因组性状特异(繁殖、健康、生长和胴体与肉质)的SNP对金华猪与三个西方引进品种杜洛克(DD)、大白猪(YY)和长白猪(LL)共180头猪的各种杂交组合进行了杂种优势的预测,结果显示在二元、三元和双杂交组合中最优选择为D×J、J×LY和DJ×LY。随后我们挑选了合适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试验,其中繁殖性能测定共88窝,育肥测定试验共91头,屠宰测定试验共83头。最终确定了DJ×LY为最佳的杂交组合模式。研究为金华猪的杂交利用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综上,本论文对金华猪种质特性的遗传基础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究,进而为该遗传资源的保护、选育、利用奠定基础。这在非洲猪瘟流行的背景下,对我国地方猪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特殊意义。有关结果也为研究人类复杂性状的遗传机制提供了依据,对人类哮喘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具有参考作用。
王仁通[9](2020)在《大连市旅顺口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指出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是一种食源性机会性致病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大部分哺乳动物、脊椎动物、鸟类等。由其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弓形虫病,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给人类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对养殖业和社会经济影响巨大。为了分析大连市旅顺口区不同猪场的弓形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的方法对从大连市旅顺口不同猪场采集的476份血清样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样本总体弓形虫感染阳性率为18.3%(87/476),其中育肥猪阳性率为13.3%(47/353),繁殖母猪阳性率为32.5%(40/123),成年猪阳性率为21.2%(80/378),仔猪阳性率为7.1%(7/98)。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地域、日龄、饲养方式及检测手段等因素都对本研究猪弓形虫感染率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大连市旅顺口区不同猪场弓形虫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整体调查,并综合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指导生产实践及对疫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余苗,李贞明,陈卫东,容庭,王刚,马现永[10](2020)在《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健康且初始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含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作为唯一淀粉来源配制的3种饲粮,饲粮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别为0.11、0.25和0.44。试验预试期4 d,正试期42 d。于正式试验的第42天,每个重复选取1头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猪进行屠宰,收集盲肠食糜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豌豆淀粉饲粮显着降低育肥猪盲肠食糜的pH(P<0.05);2)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着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着增加食糜中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的含量(P<0.05);3)对于肠道微生物氮代谢产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着降低育肥猪食糜中氨态氮、腐胺、总生物胺、吲哚和粪臭素的含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显着降低食糜中尸胺和色胺的含量(P<0.05);4)对于微生物而言,与木薯淀粉饲粮相比,玉米淀粉和豌豆淀粉饲粮显着增加育肥猪盲肠食糜中普雷沃氏菌属的数量(P <0.05),而降低食糜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豌豆淀粉饲粮增加了食糜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梭菌Ⅳ和梭菌ⅩⅣ的数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给育肥猪饲喂含有高直链的豌豆淀粉改变了其盲肠食糜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发酵模式,增加了部分有益菌的数量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了潜在致病菌的数量和氮代谢产物的含量,这提示摄食含有高直链的淀粉有利于维持宿主肠道健康。
二、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对猪育肥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对猪育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及其他行为频率的影响 |
2.1.1 不同声音干预对育肥猪的采食行为的影响 |
2.1.2 不同声音源干预对育肥猪其他行为频率的影响 |
2.2 不同声音干预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2)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2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及其他行为频率的影响 |
2.1.1 不同声音干预对育肥猪的采食行为的影响 |
2.1.2 不同声音源干预对育肥猪其他行为频率的影响 |
2.2 不同声音干预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4)河北省及周边部分地区猪主要病毒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河北省生猪产业现状 |
1.1.1 河北省生猪生产情况 |
1.1.2 河北省生猪生产优势 |
1.1.3 河北省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当前威胁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疫病 |
1.2.1 猪圆环病毒3型病 |
1.2.2 猪圆环病毒2型病 |
1.2.3 猪细小病毒病 |
1.2.4 猪瘟 |
1.2.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1.2.6 猪传染性胃肠炎 |
1.2.7 猪流行性腹泻 |
1.2.8 猪轮状病毒病 |
1.2.9 猪口蹄疫 |
1.2.10 塞内卡病毒病 |
1.2.11 猪伪狂犬病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河北省猪主要病毒病病原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检测样品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核酸提取 |
2.2.3 荧光PCR检测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总样本检测结果 |
2.3.2 不同采样点检测结果 |
2.3.3 不同猪群检测结果 |
2.3.4 混合感染情况 |
2.3.5 主要病毒病时间分布 |
2.3.6 主要病毒病空间分布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河北省及周边部分地区PCV3流行情况与毒株进化分析 |
3.1 材料 |
3.1.1 病料 |
3.1.2 主要试剂配方 |
3.1.3 其他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荧光PCR检测 |
3.2.2 全基因序列分析 |
3.2.3 Cap基因序列分析 |
3.3 结果 |
3.3.1 组织样品检测结果 |
3.3.2 PCV3全基因序列分析 |
3.3.3 PCV3 Cap基因序列分析 |
3.3.4 PCV3全基因重组分析 |
3.3.5 中性检验和选择压力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防控技术的制定及初步应用 |
4.1 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1.3 试验场的选择 |
4.2 方法 |
4.2.1 防控技术方案制定 |
4.2.2 防控方案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评价 |
4.3 结果 |
4.3.1 抗体比较结果 |
4.3.2 病原比较结果 |
4.3.3 防控技术应用前后猪死亡率比较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全文结论 |
6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2 |
(5)杜洛克猪采食行为性状与其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中关键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采食行为性状研究进展 |
1.1.1 采食行为的发生与调节机制 |
1.1.2 采食行为的种类与特点 |
1.1.3 影响猪采食行为的因素 |
1.1.4 猪采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
1.1.5 猪生长过程中采食行为的变化趋势 |
1.2 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2.1 微生物16S rRNA基因测序 |
1.2.2 不同生长阶段猪肠道菌群的变化 |
1.2.3 猪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研究 |
1.2.4 猪肠道菌群与采食行为的关系 |
1.3 宏基因组研究进展 |
1.3.1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
1.3.2 基于宏基因组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研究 |
1.3.3 基于宏基因组的肠道菌群的功能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杜洛克猪采食行为表型及非遗传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数据采集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采食行为表型描述性统计及异常值剔除 |
2.2.2 采食行为表型随时间变化趋势 |
2.2.3 采食行为性状表型正态分布检验 |
2.2.4 采食行为非遗传因素分析 |
2.2.5 采食行为性状表型相关 |
2.3 讨论 |
2.3.1 采食行为的变化规律 |
2.3.2 非遗传因素对猪采食行为的影响 |
2.3.3 采食行为性状的表型相关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杜洛克猪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2.1 测序数据与质控 |
3.2.2 高低表型值个体分组 |
3.2.3 环境因子筛选及分析 |
3.2.4 肠型分析 |
3.2.5 杜洛克猪初测时期肠道微生物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测序结果统计 |
3.3.2 环境因子对杜洛克猪初测时期肠道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
3.3.3 肠型分析及不同肠型对菌群α多样性的影响 |
3.3.4 不同采食行为高低组表型及菌群α多样性分析 |
3.3.5 不同采食行为高低组粪便微生物组成分析 |
3.3.6 不同采食行为高低组肠道微生物物种差异分析 |
3.3.7 不同采食行为高低组肠道微生物代谢通路预测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ADFI高低组个体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所需仪器耗材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质检结果 |
4.2.2 测序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3 平均日采食量高低组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
4.2.4 平均日采食量高低组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分析 |
4.2.5 平均日采食量高低组微生物菌群功能差异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性别和采样日龄对杜洛克猪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品种间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数据分析 |
5.2.1 测序数据质控 |
5.2.2 样品分组 |
5.2.3 肠型分析 |
5.2.4 肠道菌群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从总体看的肠道菌群差异分析 |
5.3.2 性别和采样日龄不同导致的菌群组成差异 |
5.3.3 不同采样日龄分组的菌群组成差异 |
5.3.4 不同性别分组的菌群组成差异 |
5.3.5 不同品种个体间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比较 |
5.4 讨论 |
5.4.1 初测群体和结测群体的微生物组成差异 |
5.4.2 公猪群体和母猪群体的微生物组成差异 |
5.4.3 杜洛克和长白公猪初测时期粪便微生物的组成差异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1 LADFI和 HADFI种水平显着性差异物种 |
附录2 不同肠型分组中采食行为性状的表型差异 |
附录3 不同采食行为高低组个体饲料转化率差异 |
附录4 宏基因组个体ADFI组间表型差异 |
附录5 FC和 MC组 LEfSe分析 |
附录6 FJ和 MJ组 LEfSe分析 |
附录7 杜洛克公猪不同测定阶段分组LEfSe分析 |
附录8 杜洛克母猪不同测定阶段分组LEfSe分析 |
附录9 无性别因素不同测定阶段分组LEfSe分析 |
附录10 无采样日龄因素不同性别分组LEfSe分析 |
(6)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罗伊氏乳杆菌对猪背膘厚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
1.1.1 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
1.1.1.1 肠道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1.1.1.2 肠道微生物与机体免疫 |
1.1.2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发生 |
1.1.2.1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
1.1.2.2 肠道微生物与神经性疾病的发生 |
1.1.2.3 肠道微生物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
1.1.3 肠道微生物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
1.1.3.1 肠道微生物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
1.1.3.2 肠道微生物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
1.2 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常用技术 |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1.2.3 PCR-DGGE技术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肠道微生物与母猪背膘厚度之间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3.1 样品采集 |
2.1.3.2 样品总DNA的提取 |
2.1.3.3 DNA质量检测 |
2.1.4 16S rDNA测序技术的分析流程 |
2.1.4.1 样本分组处理 |
2.1.4.2 数据处理 |
2.1.4.3 OTU聚类分析 |
2.1.4.4 物种分类分析 |
2.1.4.5 Alpha多样性分析 |
2.1.4.6 Beta多样性分析 |
2.1.4.7 功能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2.2.2 OTU聚类情况分析 |
2.2.3 OTU分析 |
2.2.3.1 PCA分析 |
2.2.3.2 Venn图分析 |
2.2.4 物种分类结果分析 |
2.2.4.1 物种组成饼图 |
2.2.4.2 物种分布堆叠图 |
2.2.4.3 物种丰度热图 |
2.2.4.4 差异物种分析 |
2.2.5 Alpha多样性情况分析 |
2.2.5.1 α多样性指数 |
2.2.5.2 稀释曲线 |
2.2.5.3 α多样性差异分析 |
2.2.6 Beta多样性情况分析 |
2.2.6.1 样本距离分析 |
2.2.6.2 UPGMA聚类树 |
2.2.6.3 多元统计分析 |
2.2.6.4 群落结构分析 |
2.2.7 功能分析 |
2.2.7.1 功能分布总览 |
2.2.7.2 热图分析 |
2.2.7.3 差异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罗伊氏乳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1.1 实验样本 |
3.1.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MRS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
3.1.2.2 罗伊氏乳杆菌培养温度的优化 |
3.1.2.3 气体条件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1.2.4 转速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1.2.5 接种量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1.2.6 罗伊氏乳杆菌培养时间的优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温度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气体环境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转速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2.4 不同接种量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2.5 不同培养时间对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罗伊氏乳杆菌对梅山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1.1 试验动物 |
4.1.1.2 实验试剂 |
4.1.1.3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试验动物分组 |
4.1.2.2 罗伊氏乳杆菌的扩繁培养 |
4.1.2.3 冻干菌粉的制备 |
4.1.2.4 背膘厚度的测定 |
4.1.2.5 体重的测定 |
4.1.2.6 采食量的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背膘厚度分析 |
4.2.2 体重相关指标分析 |
4.2.3 平均日采食量分析 |
4.2.4 料重比分析 |
4.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饲喂模式对养分摄入及其代谢的影响 |
1.1.1 摄食频率对养分摄入量和体增重的影响 |
1.1.2 饲喂模式对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1.1.3 饲喂模式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1.1.4 饲喂模式对蛋白质周转的影响 |
1.2 饲喂模式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 |
1.3 肠道微生物发展和种类 |
1.3.1 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发展 |
1.3.2 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种类 |
1.4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及其组成的影响因素 |
1.4.1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
1.4.2 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因素 |
1.5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养分代谢及其肠道免疫的影响 |
1.5.1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 |
1.5.2 肠道微生物对哺乳动物肠道氨基酸在的合成和利用的影响 |
1.5.3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 |
1.5.4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脂质代谢的影响 |
1.5.5 肠道微生物组成对宿主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 |
2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开展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3 第三章 试验一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3.2 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测定 |
3.2.1 生长性能测定 |
3.2.2 胴体组成测定 |
3.2.3 肉品质测定 |
3.2.4 肌内脂肪和脂肪组织中脂质含量测定 |
3.2.5 脂肪细胞直径测定 |
3.2.6 酶活力测定 |
3.2.7 mRNA表达量测定 |
3.3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
3.4.2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肉品质的影响 |
3.4.3 饲喂模式对生长育肥猪脂质代谢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结论 |
4 第四章 试验二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
4.2 样品收集 |
4.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4.3.1 生长性能测定 |
4.3.2 养分消化率的测定 |
4.4 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5.2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 AID的影响 |
4.5.3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后肠消化率的影响 |
4.5.4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 ATTD的影响 |
4.5.5 饲喂频率对生长猪氨基酸AID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结论 |
5 第五章 试验三 饲喂模式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与饲喂管理 |
5.2 动物样品采集 |
5.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3.1 生长性能 |
5.3.2 血液生化指标及养分消化率 |
5.3.3 肠道微生物组成 |
5.4 统计分析 |
5.5 结果分析 |
5.5.1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5.5.2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和GE的 ATTD的影响 |
5.5.3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5.5.4 饲喂模式对生长猪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结论 |
6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性 |
6.1 本研究结论与建议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参与的研究项目 |
(二)硕士期间发表期刊论文 |
(8)基于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章部分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金华猪概况 |
1.1.1 产地分布及品种形成 |
1.1.2 种质特性 |
1.1.3 保种现状 |
1.1.4 研究进展 |
1.1.5 主要问题 |
1.2 猪的基因组研究 |
1.2.1 猪基因组的组装 |
1.2.2 基因组测序在猪中的应用 |
1.3 分子种质特性研究方法 |
1.3.1 遗传变异检测 |
1.3.2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3.3 基因组功能注释 |
1.3.4 选择信号分析 |
1.4 家畜遗传资源的保护 |
1.4.1 家畜遗传多样性 |
1.4.2 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 |
1.4.3 在分子水平上评估遗传多样性的指标 |
1.4.4 保种相关理论和方法 |
1.4.5 保种方式 |
1.5 遗传资源的利用 |
1.5.1 利用的必要性 |
1.5.2 利用的主要途径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中的地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动物与样品 |
2.1.2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4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1.5 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
2.1.6 测序数据分析及存贮 |
2.1.7 群体及SNPs检测 |
2.1.8 群体遗传距离分析 |
2.1.9 群体遗传分化 |
2.1.10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1.11 群体迁移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序数据分析结果 |
2.2.2 SNPs的数量和频率分布 |
2.2.3 金华猪与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
2.2.4 群体间遗传分化结果 |
2.2.5 群体遗传结构结果 |
2.2.6 群体迁移分析 |
2.3 讨论 |
2.3.1 金华猪的基因组测序及遗传变异检测 |
2.3.2 金华猪在遗传资源分类的地位 |
2.4 小结 |
3 金华猪的分子种质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基因组结构分析 |
3.1.2 基因组功能分析 |
3.1.3 金华猪群体内选择信号检测 |
3.1.4 群体间选择信号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NPs在基因组上的分布 |
3.2.2 群体单倍型块构建 |
3.2.3 群体ROH分布 |
3.2.4 金华猪群体内选择信号分析 |
3.2.5 群体间选择信号分析 |
3.3 讨论 |
3.3.1 基因组结构上的分析 |
3.3.2 选择信号分析 |
3.4 小结 |
4 金华猪易感猪支原体肺炎遗传机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生物信息学挖掘方法 |
4.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生物信息学挖掘结果 |
4.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4.2.3 候选基因的验证 |
4.3 小结 |
5 金华猪保种效果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基于系谱的近交系数计算 |
5.1.2 繁殖性能育种值评估 |
5.1.3 在群金华猪近交系数、亲缘系数计算和群体结构分析 |
5.1.4 在群金华猪群体有效含量估计 |
5.1.5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6 遗传近交程度估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金华猪历年近交系数变化 |
5.2.2 金华猪历年繁殖性能变化 |
5.2.3 在群金华猪近交系数、亲缘系数和群体结构 |
5.2.4 在群金华猪群体有效含量 |
5.2.5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5.2.6 群体近交程度估计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金华猪的最宜杂交配套模式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
6.1.2 配合力测定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杂种优势预测结果 |
6.2.2 配合力测定试验结果 |
6.3 讨论 |
6.3.1 杂种优势预测 |
6.3.2 配合力测定试验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具体工作及结果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文中的附表 |
附录2 论文中其它附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学术论文 |
专利 |
(9)大连市旅顺口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弓形虫生活史 |
1.1.1 终末宿主体内发育 |
1.1.2 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
1.1.3 传播源及传播途径 |
1.1.4 弓形虫遗传特性 |
1.2 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 |
1.2.1 流行病学 |
1.2.2 猪弓形虫病 |
1.2.3 其他动物感染状况 |
1.2.4 影响因素 |
1.3 弓形虫病与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
1.3.1 弓形虫病 |
1.3.2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
1.4 弓形虫病的检测 |
1.4.1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
1.4.2 病原学检测 |
1.4.3 血清学检测 |
1.4.4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5 弓形虫病的防治 |
1.5.1 弓形虫病的防控 |
1.5.2 弓形虫病的疫苗 |
1.5.3 弓形虫病的治疗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猪血清样本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间接凝集试验(IHA) |
2.2.2 改良凝集实验(MAT) |
2.2.3 PCR检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检测方法比较结果 |
3.2 猪弓形虫感染总体情况 |
3.3 不同猪场弓形虫感染情况 |
3.4 不同日龄弓形虫感染情况 |
3.5 不同饲养方式弓形虫感染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地域对弓形虫感染的影响 |
4.2 日龄对弓形虫感染的影响 |
4.3 饲养方式对弓形虫感染的影响 |
4.4 检测手段对弓形虫感染率的影响 |
4.5 其他影响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分组与试验饲粮 |
1.2 饲养管理与样品采集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饲粮及盲肠食糜总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测定 |
1.3.2 食糜pH的测定 |
1.3.3 乳酸含量的测定 |
1.3.4 SCFA含量的测定 |
1.3.5 氨态氮(NH3-N)含量的测定 |
1.3.6 生物胺含量的测定 |
1.3.7 酚和吲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
1.3.8 盲肠食糜总菌DNA的提取和real-time PCR检测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中 |
2.2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pH、乳酸和SCFA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微生物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2.5 育肥猪盲肠食糜中微生物数量和代谢产物含量的PLS-DA和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3.2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改变育肥猪盲肠食糜中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
3.3 不同淀粉类型饲粮改变育肥猪盲肠食糜中微生物对含氮化合物的代谢 |
4 结论 |
四、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对猪育肥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廖正睿,阳娜,朱晓彤,王丽娜,朱磊,江青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声音干预对育肥猪采食行为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廖正睿,阳娜,朱晓彤,王丽娜,朱磊,江青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3]猪粪便宏基因组的研究及应用[D]. 王乌云格日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河北省及周边部分地区猪主要病毒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D]. 顾文源.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5]杜洛克猪采食行为性状与其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D]. 高九昱. 广西大学, 2021
- [6]基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罗伊氏乳杆菌对猪背膘厚度的影响[D]. 王飞. 扬州大学, 2020
- [7]饲喂模式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胴体品质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D]. 曹山川.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基于基因组信息对金华猪种质特性及其保护、利用的研究[D]. 徐忠.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9]大连市旅顺口区猪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D]. 王仁通.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
- [10]不同淀粉类型饲粮对育肥猪盲肠食糜主要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J]. 余苗,李贞明,陈卫东,容庭,王刚,马现永. 动物营养学报,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