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艳[1]2003年在《不同强度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四头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指出实验目的:本实验以生长期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种不同运动强度对生长期大鼠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chain MHC)基因表达的影响。 研究方法:实验以100只四周龄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运动组大鼠分为低负荷运动组和高负荷运动组,在低、高运动组中又分为3周组、6周组和9周组,同时为避免正常生长发育与运动因素相互作用,特设相应的组间对照组,每组10只。将各笼大鼠分别饲养,自由饮食。整个运动期为9周,3周为一个训练阶段,分3周、6周和9周叁个阶段。运动频度为每周5天,运动时间为每天60分钟。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分别以12米/分、20米/分的速度进行持续上坡跑,跑台坡度为5度,基础对照组在其他各组训练前1天,运动组及相应对照组分别于运动3周、6周、9周后次日安静时断头处死,取双侧股四头深层肌,液氮冷冻并于—80℃保存待用。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股四头肌MHC mRNA的含量。 实验结果显示:1)正常生活状态下生长期大鼠股四头肌MHC mRNA水平没有什么变化,表现型的特征是比较稳定的。2)低负荷(12米/分,5°坡度)和高负荷(20米/分,5°坡度)的耐力运动叁周、六周、九周后,生长期大鼠股四头肌MHC-Ⅰ mRNA水平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从基因水平上说明了这两种强度的耐力运动很难引起生长期大鼠MHC-Ⅰ型股四头肌纤维的转变。3)低负荷(12米/分,5°坡度)和高负荷(20米/分,5°坡度)分别运动叁周、六周和九周后,结果都显示:MHC-Ⅱb mRNA下调,相应的MHC-Ⅱa mRNA、MHC-Ⅱx mRNA水平上调。推测耐力运动可以使生长期大鼠股四头肌在基因水平上出现快MHC向慢MHC转化。从结果的变化趋势看,低负荷运动对MHC-Ⅱa mRNA水平的影响比高负荷运动对其的影响大,高负荷运动对MHC-Ⅱx mRNA水平的影响比低负荷影响大。推测在基因表达水平上,耐力运动的负荷强度在骨骼肌纤维MHC同工型的转变中起重要作用。4)对于生长期大鼠,无论是低负荷训练(12米/分,5°坡度)还是高负荷训练(20米/分,5°坡度),运动持续的周期越长,对大鼠骨骼肌MHC-Ⅱ各亚型的基因表达水平影响越显着。
廖艳萍[2]2009年在《大强度离心运动对发育期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及MyoD、myogenin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大强度离心运动后发育期SD大鼠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中各种肌纤维类型百分比以及MyoD、myogein表达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大强度离心运动是否能引起发育期大鼠骨骼肌快、慢肌纤维之间和MHC亚型之间相互转化,以及能否对MyoD、myogein的表达产生影响,为青少年的发育、运动选材和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发育期(3周龄)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3W、6W、9W对照组(C,n=8)和3W、6W、9W运动组(DT,n=8);成年(2月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W、6W、9W运动组(MT,n=8)。根据Bedford的四级负荷运动方案,DT组和MT组在坡度为-10°的跑台上进行速度为26.8m/min的下坡跑,每周训练5天,每次训练30min。对照组和运动组大鼠分别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24小时腹腔麻醉后断头处死,取大鼠左侧后肢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分别用ATP酶染色法鉴定Ⅰ型和Ⅱ型肌纤维;用Motic Med6.013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Ⅰ型和Ⅱ型肌纤维的目标个数、目标面积以及各肌纤维百分比;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分离MHCⅠ、MHCⅡa、MHCⅡb和MHCⅡx;RT-PCR检测MyoD、myogein的表达。结果:(1)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与对照组比较,发育期大鼠比目鱼肌Ⅰ型纤维数密度与面密度均显着增加(P<0.05);(2)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与对照组比较,发育期大鼠股四头肌Ⅱ型肌纤维数密度下降(P<0.05);(3)大强度离心运动使发育期SD大鼠比目鱼肌、股四头肌MHCⅡb%下降(P<0.05),MHCⅡx%升高(P<0.05);(4)大强度离心运动3W后,发育期SD大鼠比目鱼肌中MyoD表达上调(P<0.05),myogenin表达下调(P<0.05);(5)大强度离心运动各时段,发育期SD大鼠股四头肌中MyoD表达上调(P<0.05);(6)大强度离心运动后,发育期SD大鼠股四头肌中MHCⅡx%与MyoD表达相关,相关系数r为0.83,P<0.05:与MHCⅡa%成负相关,但相关程度低,相关系数为-0.44,P<0.05。结论:(1)大强度离心运动能使发育期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发生变化,尤其是数密度变化更为显着。(2)大强度离心运动能使发育期大鼠骨骼肌MHC亚型之间发生转化,转化的方向为:①MHCⅡb向MHCⅠ、MHCⅡx、MHCⅡa转化;②MHCⅡx向MHCⅡa转化;③MHCⅡx、MHCⅡa共同向MHCⅠ转化。(3)大强度离心运动对发育期大鼠骨骼肌中MyoD、myogenin表达有一定影响,且MyoD的表达与MHCⅡx%相关程度较高(r=0.83)。
李范玲[3]2011年在《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以及CaN/NFAT信号机制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检测运动后大鼠股四头肌与比目鱼肌肌纤维分布、MHC亚型蛋白含量、CaN活性以及NFAT2蛋白浓度,分析大、中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诱导骨骼肌纤维类型和大小的过程中CaN.NFAT2所发挥的作用。方法:2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8)、中等强度运动组(ME,n=8)、大强度运动组(HE,n=8)。其中ME组,坡度为5°,18m·min-1×60min(相当于70%VO2max);HE组坡度为10°,26.8m·min-1×40min(相当于90%VO2max)。NC组和运动组大鼠分别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24小时腹腔麻醉断头处死,取比目鱼肌和股四头肌。采用ATP酶染色法鉴定Ⅰ型和Ⅱ型肌纤维;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分离MHCI.MHCIIa.MHCIIb和MHCIIx;免疫印迹技术测定骨骼肌细胞中NFAT2蛋白含量;测定细胞内CaN活性。结果:(1)8周训练后,与NC组相比,HE组股四头肌Ⅱ型纤维面密度显着增加(P<0.05);ME组股四头肌Ⅰ、Ⅱ型纤维数密度均显着增加;运动组比目鱼肌工型纤维数密度均显着增加(P<0.05)。(2)ME组股四头肌MHCI%、MHCIIa%显着升高,MHCIIb%显着降低,比目鱼肌MHCI%显着升高,MHCIIa%、MHCIIb%显着降低;HE组股四头肌MHCIIx%显着升高,MHCIIa%、MHCIIb%显着降低,比目鱼肌MHCI%显着升高,MHCIIx%(?)显着降低。(3)与NC组相比,ME组大鼠股四头肌、比目鱼肌CaN活性、NFAT2蛋白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结论:(1)大强度运动对大鼠快肌纤维面积影响较大,中等强度运动对快、慢肌纤维数量影响较大。(2)中等强度运动可诱导股四头肌MHCIIb向MHCI、MHCIIa转化,比目鱼肌MHCIIa.MHCIIb向MHCI转化;大强度跑台运动可诱导股四头肌MHCIIa.MHCIIb向MHCIIx转化,比目鱼肌MHCIIx向MHCI转化。(3)CaN/NFAT信号途径参与了中等强度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化,以及大强度运动诱导的股四头肌纤维面积肥大。
刘丰彬[4]2009年在《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干预大鼠骨骼肌衰老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世界老龄化国家增多,老龄人口比率加大,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都要面对的新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历来就是世界性的医学课题,探索衰老的本质,寻找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和方法,以求得预防衰老过早出现和延缓衰老的进程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老年人骨骼肌功能的衰退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视,因为人们发现骨骼肌的衰老会加速人体整体的衰老进程,而骨骼肌功能的恢复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十分有意义。目前对于预防和延缓衰老主要集中在药物研究上,尽管药物干预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作用局限、有毒副作用等不足。运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营养则是生命活动直接的保障,如何将运动和营养干预这两种更为经济和安全的方式结合起来,使身体各器管、各系统的功能产生良好的效应,以对抗机体衰老,特别是骨骼肌的衰老,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针对运动干预衰老的研究,国内外已有相关的报道,但多数研究是对人体整体机能的调节和影响,指标也较为单一,缺少针对某一器官和组织,尤其是缺少运动抗骨骼肌衰老的机理及综合指标的研究,选择形式也以有氧运动或短期力量训练为主,对骨骼肌刺激更明显的长期抗阻力量训练或负重训练的研究较少,作用效果也不明确。国内外针对营养干预衰老的研究也较多,相关的营养补剂产品也层出不穷,但从整体、组织、基因不同层面入手,观察长期补充大豆天然提取物大豆多肽对骨骼肌衰老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国内外还没有见到相关文献的报道。本研究就是运用衰老研究中常用的D-半乳糖皮下注射的方法,复制大鼠亚急性骨骼肌衰老模型,并在造模过程中和造模成功后都进行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的干预。通过观察一般指标、骨骼肌组织切片和相应的生化指标,判定两种干预方式对预防骨骼肌衰老过早出现和延缓骨骼肌衰老的作用效果,同时测量血清及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血清睾酮(T)、皮质醇(C)、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IGF-I)、骨骼肌总蛋白和脂褐素、骨骼肌肌动蛋白(α-actin)、IGF-I和生长分化因子-8(GDF-8)mRNA等指标,初步探讨两种干预方式在预防和延缓骨骼肌衰老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进行人群干预试验积累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运动方式和研制、开发合理有效的营养补剂,以对抗中老年人骨骼肌的衰老,开辟一条新思路和新途径。同时,也为指导中老年人科学的健身,合理进行慢性病的康复,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实验分为两部分:预防衰老实验和延缓衰老进程实验一、预防衰老实验3月龄SD雄性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成年组(C)、D-半乳糖组(M)、D-半乳糖小负重组(S)、D-半乳糖大负重组(B)、D-半乳糖补肽组(P)、D-半乳糖补肽小负重组(PS)、D-半乳糖补肽大负重组(PB)。所有大鼠在6周D-半乳糖造模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的干预。6周末处死,比较各组一般指标、骨骼肌组织切片、血清和骨骼肌组织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指标,结果如下:1.一般指标:所有造模组大鼠均出现了衰老的外观特征,体重呈现自然增长趋势,双侧腓肠肌总重量、腓肠肌相对重量有下降的趋势,各干预组大鼠以上变化幅度趋缓;所有组大鼠每日摄食量都有下降的趋势,造模组趋势更为明显。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衰老的外部特征。2.骨骼肌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C组大鼠为正常骨骼肌组织学特征,所有造模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细胞萎缩或退行性改变特征,以M组变化最为明显。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可以有效预防骨骼肌衰老过早的出现。3.血清学指标: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及SOD/MDA、T含量及T/C、GH含量显着下降,血清MDA含量、C含量显着上升,(P<0.01或P<0.05)血清IGF-I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干预可以有效的逆转以上趋势,均以小负重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两种干预方式均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可以减轻D-半乳糖造成的机体脂质过氧化和激素水平的紊乱。4.骨骼肌组织生化指标:与C组相比,M组大鼠骨骼肌SOD活力、MDA含量、脂褐素含量显着升高(P<0.01或P<0.05),SOD/MDA有降低的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骨骼肌总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5);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干预除可以进一步提高骨骼肌SOD活力外,均可以逆转其他的趋势,多数以小负重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以上情况两种干预方式均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可以减轻D-半乳糖造成的骨骼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和肌蛋白合成的减少。5.骨骼肌组织分子生物学指标:与C组相比,M组大鼠骨骼肌组织中α-actin mRNA和IGF-I mRNA表达显着下降(P<0.01);GDF-8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干预可以有效的逆转以上的趋势,均以小负重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两种干预方式均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可以升高D-半乳糖造成的骨骼肌组织α-actin mRNA和IGF-I mRNA的低表达,降低GDF-8 mRNA的高表达。二、延缓衰老进程实验3月龄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8组:6周安静对照组(C6)、6周模型组(M6)、12周模型组(M12)、造模后大负重组(B12)、造模后小负重组(S12)、造模后补肽组(P12)、造模后补肽大负重组(PB12)、造模后补肽小负重组(PS12),14月龄SD雄性大鼠8只作为自然衰老组(OC)。除C6组、M6组、M12组和OC组,其余各组在6周D-半乳糖造模后进行相应的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的干预。分别于6周末和12周末处死相应组大鼠,测试相关指标,结果如下:1. 6周组指标比较:与C6相比,M6组大鼠体重升高,腓肠肌总重量及相对重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血清SOD活力显着降低(P<0.05),血清MDA和骨骼肌脂褐素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骨骼肌切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细胞萎缩或退行性改变特征。提示:造模成功。2. 12周一般指标:所有造模组和OC组大鼠均出现了衰老的外观特征,各干预组大鼠衰老特征较轻;所有组大鼠体重呈现自然增长趋势,各干预组大鼠其幅度明显趋缓(P<0.05),两种干预方式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两种干预方式使双侧腓肠肌总重量显着降低(P<0.05和P<0.01),有显着的交互作用,腓肠肌相对重量有降低的趋势,无显着的交互作用;各组大鼠每日摄食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两种干预方式使增长幅度趋缓,无显着的交互作用。提示:造模成功后,再进行两种方式的干预,可以有效延缓衰老进程中的外部特征。3. 12周骨骼肌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肌细胞形态有着不同程度的萎缩或退行性改变,以M12组和OC组变化最为明显,提示:造模成功后,再进行两种方式的干预,可以有效延缓骨骼肌衰老的进程。4. 12周血清学指标:与OC组相比,M12组大鼠血清SOD活力、MDA含量以及SOD/MDA、血清T含量、C含量以及T/C、血清GH和IGF-I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可以显着提高血清SOD活力以及SOD/MDA、T含量以及T/C、GH和IGF-I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和C含量,多数以小负重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两种干预方式都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或P<0.01)提示:造模成功后,再进行两种方式的干预,可以减轻机体脂质过氧化和激素水平的紊乱。5. 12周骨骼肌组织生化指标:与OC组相比,M12组大鼠骨骼肌SOD活力、MDA含量及SOD/MDA、总蛋白含量和脂褐素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可以显着提高骨骼肌SOD活力及SOD/MDA、总蛋白含量,降低骨骼肌MDA含量和脂褐素含量,多数以小负重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两种干预方式都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或P<0.01)提示:造模成功后,再进行两种方式的干预,可以减轻骨骼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和肌蛋白合成的减少。6. 12周骨骼肌组织分子生物学指标:与OC组相比,M12组大鼠骨骼肌α-actin mRNA、IGF-I mRNA和GDF-8 mRNA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干预可以提高骨骼肌α-actin mRNA和IGF-I mRNA的表达,降低GDF-8 mRNA的表达,均以小负重组表现更为明显,并且两种干预方式都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或P<0.01)提示:造模成功后,再进行两种方式的干预,可以升高骨骼肌组织α-actin mRNA和IGF-I mRNA的低表达,降低GDF-8 mRNA的高表达。结论1. 6周D-半乳糖皮下注射,可以成功复制大鼠亚急性骨骼肌衰老模型。可能的作用机制为:①增多血液中自由基;②增强骨骼肌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③增加骨骼肌脂褐素的沉积;④促使激素及相关因子的代谢紊乱;⑤降低骨骼肌α-actin和IGF-I mRNA的表达,提高骨骼肌GDF-8 mRNA的表达。2.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可以有效的预防6周D-半乳糖造模过程中大鼠骨骼肌衰老过早的出现,以小负重训练效果最好,而且两种方式联合运用效果更为明显。3. 6周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的干预均可以对6周D-半乳糖造模后大鼠骨骼肌衰老有积极的延缓作用,以小负重训练效果最好,而且两种方式联合运用效果更为明显。4.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预防和延缓大鼠骨骼肌衰老的效果可能通过下列机制发挥作用:①减少血液中自由基;②减轻骨骼肌氧化应激以及脂质过氧化;③减少骨骼肌脂褐素的沉积;④纠正激素及相关因子的代谢紊乱;⑤提高骨骼肌α-actin和IGF-I mRNA的表达,降低骨骼肌GDF-8 mRNA的表达。
叶鸣[5]2007年在《低氧和运动经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途径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模拟高住低训,测试并分析睾酮、ARmRNA、AR蛋白表达、AR与DNA结合能力,骨骼肌总蛋白含量、MHC含量的变化,探讨低氧和运动通过T-AR途径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成4组:常氧安静组、低氧暴露组、常氧运动组、高住低训组。常氧安静组在常氧环境下安静生活,低氧暴露组每晚在常压低氧(氧浓度13.6%)帐篷中低氧暴露12h,常氧运动组白天在常氧环境中进行耐力运动1h,高住低训组运动和低氧暴露的方式和时间分别同常氧运动组和低氧暴露组。在实验第1、28天分别取材,测试指标。研究结果:(1)28天常氧运动组比常氧安静组血睾酮和骨骼肌睾酮含量略下降,ARmRNA和AR蛋白表达升高,AR与DNA结合能力明显升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骨骼肌总蛋白质含量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MHC含量明显升高,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28天低氧暴露组比常氧安静组血睾酮和骨骼肌睾酮含量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ARmRNA略升高,AR蛋白表达降低,AR活性升高,骨骼肌蛋白质含量略升高,MHC含量稍降低。(3)28天高住低训组比常氧运动组血睾酮、骨骼肌睾酮含量明显降低,ARmRNA下降,AR蛋白表达和AR活性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骨骼肌总蛋白含量和MHC含量下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腓肠肌湿重下降,体重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4)1天和28天各组骨骼肌睾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睾酮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1)本实验选取的耐力运动模型是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低氧暴露模拟高住低训,研究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是可行的。(2)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比单纯运动可能通过睾酮—AR含量—AR活性各水平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机体恢复。低氧抑制运动后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可能是骨骼肌重量和体重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3)单纯低氧暴露、运动或运动后进行低氧暴露通过睾酮水平调节AR蛋白水平的改变,最终影响骨骼肌蛋白含量。(4)血睾酮浓度可以反映骨骼肌睾酮含量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不同强度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四头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的影响[D]. 许春艳. 北京体育大学. 2003
[2]. 大强度离心运动对发育期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及MyoD、myogenin表达的影响[D]. 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 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以及CaN/NFAT信号机制初步研究[D]. 李范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4]. 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干预大鼠骨骼肌衰老效果及机制研究[D]. 刘丰彬. 河北师范大学. 2009
[5]. 低氧和运动经雄激素—雄激素受体途径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D]. 叶鸣. 北京体育大学. 2007
标签:体育论文; 股四头肌论文; 运动强度论文; 运动论文; 大豆纤维论文; 肌球蛋白论文; 基因表达论文; 比目鱼论文; 肌纤维论文; 睾丸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