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RAIL基因抗大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RAIL基因抗大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

陈斌, 何超, 劳伟峰, 黄学锋, 方炳良[1]2005年在《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大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端粒酶(hTERT)启动子驱动下TRAIL基因在大肠癌细胞HT-29的表达及其杀细胞作用。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系统将hTERT启动子驱动的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转入大肠癌细胞HT-29,流式细胞仪检测GFP/TRAIL的表达和HT-29细胞凋亡率。结果端粒酶

陈斌, 何超, 劳伟峰, 黄学锋, 方炳良[2]2005年在《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人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T)启动子驱动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在大肠癌细胞 DLD1 和 HT-29的表达及其杀细胞作用。方法:通 过腺病毒载体系统将 hTERT 启动子驱动的 TRAIL 基因转入大肠癌细胞 DLD1和 HT-29,流式细胞仪检测 GFP/ TRAIL(绿色荧光蛋白和 TRAIL 融合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MTT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端粒 酶启动子驱动的 GFP/TRAIL 基因和 CMV 启动子驱动的 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 DLD1和 HT-29内的表 达平分别达41. 63%和31. 4%;GFP/TRAIL 基因对 DLD1和 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达93. 5%和74. 2%, 凋亡率分别是41. 1%和25. 8%,与 PBS 和 Ad/CMV-GFP 的差异都有显着意义(P<0. 05) 。结论:端粒酶启 动子驱动的 GFP/TRAIL 融合基因在大肠癌细胞 DLD1和 HT-29中能够有效的表达;TRAIL 基因对大肠癌细 胞 DLD1和 HT-29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促凋亡作用。

陈斌[3]2004年在《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RAIL基因抗大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欧美国家肿瘤死亡原因统计中,大肠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原因,在我国已居第4—6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过去20年中,虽然发展了多种不同的治疗措施来治疗大肠癌,但大肠癌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并没有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具有强大抗肿瘤作用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 细胞凋亡机制的异常在大肠癌发生和抗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的研究提示很多抗肿瘤治疗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起作用。而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也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TNF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新近发现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具有TNF家族成员的许多特性。TRAIL在许多组织中有表达,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的相互作用来发挥促凋亡作用。到目前为止,TRAIL一直被大多数人认为只诱导肿瘤细胞及转化细胞而不诱导正常细胞的凋亡。 使用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我们和其他研究者已经证明,在体内或体外直接把TRAIL基因转移到癌细胞中能够引起癌细胞的凋亡和肿瘤生长抑制;并且证实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能特异性地把促凋亡基因靶向到各种癌细胞中。本实验我们使用构建的以端粒酶启动子经GAL4间接表达GFP/TRAIL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对GFP/TRAIL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抗人大肠癌细胞的活性和其浙江大学医学院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对人类正常细胞的毒性进行了研究。实验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细胞系:人胚肾细胞株293细胞、人大肠癌细胞株DLD一1、HT29和正常人骨髓成纤维细胞(BMFB)、正常人平滑肌细胞(NSMC);腺病毒载体:Ad爪TERT一gTRAIL、A山GT一TRAIL、A出PGK一GV 16、A山CMV一GFP;其它如细胞培养材料、倒置荧光显微镜、各种实验试剂、耗材和仪器等。 实验方法和步骤l)病毒扩增、纯化、鉴定和滴度测定:人胚肾细胞株293细胞扩增各重组腺病毒A的TERT一gTRAIL,Ad/GT一TRAIL,Ad/PGK一GV 16,Ad/CMV一GFP,用CsCI超速梯度离心法纯化,分光光度仪在260nm处测OD值换算得病毒滴度;2) TRAIL基因表达检测:3又10,个nLn一1、HT29、BMrB和NsMe细胞接种于六孔板,24hrs后以MOI(multiplieity of infeetion)值1000分别感染Ad爪TERT一gTRAIL,A山GT一TRAIL+Ad/PGK一GV 16,A出CMV一GFP和PBS(空白对照),培养48hrs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荧光蛋白的表达和在流式细胞仪下直接检测GFP/TRAIL表达率。3)细胞生长曲线:将5只10,个oLo一l、HT29、BMrB和NsMe细胞分别接种于%孔板每孔,设立4个平行孔,接种后第24hrs后以MOI 1 000分别感染Ad小TERT一gTRAIL,A出GT一TRAxL+Ad/poK一GV16(阳性对照),A山CMV一GFP(载体对照)和PBS(空白对照),置于细胞培养箱培养;在感染后的第24hr,48hr,%hr,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4)凋亡检测:6孔板每孔接种nLD一l、HT29、BMFB和NSMC细胞3 x 1 05个,接种24hrs后以Mol 1 000分别感染A的TERT一gT队IL,Ad/GT一TRAIL+Ad/PGK一GV16(阳性对照),AdiCMV一GFP(阴性对照) 2 浙江大学医学院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和PBS(空白对照),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感染48hrs后,收集细胞,用PI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细胞凋亡率:5)实验数据用SPSS10.O进行统计,所得结果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与讨论 1.GFP/TRAIL基因表达结果:A的TERT一gTRAIL感染DLD一1、HT29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GFP/TRAIL表达率亦有41 .6%和31 .4%,而感染BMFB、NSMC细胞后却未见明显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GFP/TRAIL表达率为2.8%和4.6%。而CMV启动子驱动的GFP基因在DLD一1、HT29细胞、BMFB和NSM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4.1%、67.0%、28.0%和23.1%。提示CMV启动子驱动的GFP基因无论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都有较高的表达。说明了端粒酶启动子对肿瘤细胞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并且,由其驱动的GFP/TRAIL基因能在肿瘤细胞内特异性表达。 2.GFP/T RAIL基因对大肠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以PBS为空白对照,A的TERT一gTRAIL对DLD一1、HT29细胞的%hr生长抑制率分别达93.5%和742%,与PBS有非常显着差异(P<0.05),而且其与阳性对照A出GT一TRAIL+Ad/PGK一GV16相近,说明端粒酶启动子驱动的TRAIL基因对DLD一1、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是显着的,而A的TERT一gTRAIL对 BMFB、NsM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1%、和10.9%,与PBS无显着差异(P>0.1)。我们认为端粒酶启动子驱动的GFP/T RAIL基因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双载体系统的TRAIL基因是相近的,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3.GFP汀RAIL基因对大肠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结果显示,A的TE盯一gT队IL作用DLn一l、HT29细胞48hrs后的凋亡率分别达41,1%和25.8%,与PBS有非常显着差异(P<0.05),而且其与阳

陈斌, 何超, 劳伟峰, 黄学锋, 方炳良[4]2006年在《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大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端粒酶(hTERT)启动子驱动下TRA IL基因在大肠癌细胞HT-29的表达及其杀细胞作用。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系统将hTERT启动子驱动的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 IL)基因转入大肠癌细胞HT-29,流式细胞仪检测GFP/TRA IL的表达和HT-29细胞凋亡率。结果:端粒酶启动子驱动的GFP/TRA IL基因和CMV启动子驱动的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HT-29内的表达率分别达31.4%和67.0%;GFP/TRA IL基因对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达74.2%和25.8%,与PBS和A d/CMV-GFP比差异都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端粒酶启动子驱动的GFP/TRA IL融合基因能在大肠癌细胞中有效表达;TRA IL基因对大肠癌细胞HT-29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促凋亡作用。

李金华[5]2010年在《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原发性肝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和转移是一个涉及多基因调控的复杂过程。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术、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全身化学疗法、激素治疗和综合治疗等,然而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基因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近年来在肝癌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望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途径,但其缺乏肿瘤靶向性是限制其疗效的重要原因。利用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来介导目的基因,从而限制目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是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的一种新的途径,有望解决基因治疗缺乏靶向性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调控的TRAIL真核表达质粒,探讨其对肝癌细胞特异性诱导凋亡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真核表达质粒(pshuttle-hTERT和pshuttle-hTERT-TRAIL),脂质体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细胞(HL7702),检测了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以及凋亡相关基因(TRAIL和DR5)mRNA和蛋白(TRAIL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诱导作用,且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在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上优于TRAIL基因单独作用;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不影响人正常肝细胞HL 7702的增殖和凋亡,说明其具有肿瘤靶向性,其研究结果为提高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为肝癌的特异性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朱宝菊[6]2009年在《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Canstatin基因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无论治疗与否,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都不佳。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6 600例卵巢癌新患者,而每年直接死于卵巢癌的患者约14 500例。据统计,全世界卵巢癌总发病人数大约每年19.1万,而由于卵巢癌疾病的隐匿性,仅仅只有23%的卵巢癌患者能在病变早期被诊断出来。晚期卵巢癌患者虽然接受了综合治疗,但是从确诊之日起,5年存活率不超过30%,所以卵巢癌又通常被称为无声杀手(silent killer)。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改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研究认为,血管形成(Angiogenesis)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肿瘤的血管系统发生,实体肿瘤超过几个毫米将不能生长。此外,血管形成的越密集,肿瘤生长的速度就越快,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血管生成过程中,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扮演重要角色。Ⅳ型胶原是构成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能促进细胞的黏附、迁徙、分化、生长。研究认为,Ⅳ型胶原是一个可以调节肿瘤血管形成的潜在治疗靶点。人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继endostatin之后新发现的一个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endogenous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来源于血管基底膜Ⅳ型胶原α_2链C末端球形非胶原区(noncollagenous domain of collagen typeⅣα2-chains,non-collagenous1,NC1)。NC1区参与α链的组装,对Ⅳ型胶原叁聚体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影响着血管基底膜的形成,而血管基底膜对于新血管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关于canstatin基因的研究已阐明,canstatin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有效抑制肿瘤移植瘤的生长。有关研究表明,肿瘤移植瘤内系统注射canstatin基因重组子能有效的抑制体内异体胰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然而,Canstatin基因对人卵巢上皮性癌是否有效,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体细胞中则一般为阴性。研究认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的活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并且在癌症的基因治疗中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有大量的证据表明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作为启动子可以调控治疗多种实体肿瘤,包括结肠癌、肺癌、肝癌及前列腺癌、卵巢癌等。研究表明hTERT启动子调控的腺病毒复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内,而对端粒酶阴性的正常细胞不起作用。为了探讨canstatin基因对人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疗效,并使canstatin基因治疗具有靶向性,该课题构建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Canstatin基因重组腺病毒(Adxsi-GFP-hTERT-Canstatin,AdhTERT-Can),体外通过Lipofectamin介导转染卵巢上皮性癌HO8910PM细胞株,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同时建立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研究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对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以期为卵巢癌canstatin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canstatin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方法1.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和基因组D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canstatin基因片段,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片段。2.XhoI酶切Canstatin和hTERT扩增片段,使其形成粘性末端,在T4 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与pMD18T载体进行连接,将canstatin基因片段和hTERT基因片段同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获得pMD18T-hTERT-Canstatin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抗生素筛选,摇菌,提取,酶切、电泳鉴定及测序,将核苷酸序列与基因库进行比较。3.将hTERT-Canstatin片段从pMD18T-hTERT-Canstatin载体切下连接到pShuttle-EGFP-BGHPolyA穿梭载体上,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抗生素筛选,摇菌,提取,进行酶切、电泳鉴定。4.将hTERT-Canstatin片段从pShuttle-hTERT-canstatin穿梭载体上转移到腺病毒pAdxsi载体上,得到pAdxsi-GFP-hTERT-Canstatin(pAdhTERT-Can)重组腺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DH5α,抗生素筛选,摇菌,提取,酶切、电泳鉴定。5.复苏人胚肾细胞株HEK293细胞,进行培养、传代;线性化处理重组腺病毒载体pAdhTERT-Can,在Lipofectamin介导下转染HEK293细胞,反复冻融,获得重组腺病毒颗粒AdhTERT-Can,借助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观察重组腺病毒的表达。重复感染、收集、冻融步骤,扩增重组腺病毒颗粒AdhTERT-Can,用空斑形成实验测定病毒滴度,以pfu(空斑形成单位)计量病毒滴度。结果1.Canstatin和hTERT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线透射仪下观察,约684bp处可见清晰条带,与目的基因canstatin cDNA长度一致;332bp处可见清晰条带,与目的基因hTERT核心启动子DNA长度一致。2.将canstatin基因片段和hTERT基因片段同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经过细菌转化和抗生素筛选,阳性克隆经过双酶切,电泳获得二条条带:pMD18T载体和目的基因canstatin-hTERT的连接片段。证实扩增片段已插入载体中。经过DNA测序鉴定目的基因序列和基因库的基因序列完全同源。3.将hTERT-Canstatin片段从pMD18T-hTERT-Canstatin载体连接到pShuttle-EGFP-BGHPolyA载体上,经过细菌转化和抗生素筛选,酶切,电泳鉴定,得到1kbp/4.5 kbp两条带,说明穿梭载体构建成功。4.将hTERT-Canstatin片段从pShuttle-hTERT-Canstatin转移到pAdxsi载体上,经过细菌转化和抗生素筛选,酶切,电泳鉴定,得到14Kbp/11.8Kbp/5.1Kbp/2.47Kbp/1.45Kbp/0.6Kbp/0.49Kbp七条特异性条带,说明已得到pAdhTERT-Can重组腺病毒载体。线性化处理pAdhTERT-Can,在Lipofectamin介导下转染HEK29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借助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可见大部分包装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提示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的canstatin基因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已成功构建。经过HEK293细胞扩增后,最终获得1.6×10~(11)PFU/ml的病毒,能够满足接下来的体内外实验。第二部分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体外感染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HO8910PM实验及其体内抑瘤实验方法1.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感染卵巢上皮性癌HO8910PM细胞,借助GFP的荧光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卵巢癌细胞转染情况。2.收集转染细胞,RT-PCR扩增,电泳检测感染HO8910PM细胞中canstatin基因的表达情况。3.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hTERT-Can病毒感染对HO8910PM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4.建立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当肿瘤直径长至约5mm×5mm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3组:AdhTERT-Can(尾静脉注射AdhTERT-Can上清夜)、Ad-Can(尾静脉注射Ad-Can上清夜)和PBS组(尾静脉注射PBS),每组6只。共注射2次,间隔72小时。5.测量肿瘤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用肿瘤的体积大小作为评价靶基因抑制肿瘤生长效果的指标。6.实验结束时处死荷瘤裸鼠,取出移植瘤,行免疫组化(Flk-1、caspase-3、CD105)和HE染色检查。caspase-3和Flk-1用做探讨cantatin基因抑制肿瘤生长机制的指标。7.CD105用做检测微血管密度的指标。8.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免疫组化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ANOVA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标准α=0.05。结果1.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感染卵巢上皮性癌HO8910PM细胞,用绿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部分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在荧光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提示卵巢癌细胞感染成功。2.收集感染HO8910PM细胞,RT-PCR扩增后,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约684bp处可见清晰扩增条带,证实卵巢癌细胞感染成功。3.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分析,AdhTERT-Can组和Ad-Can组和空白组细胞生长周期比较无明显变化,说明AdhTERT-Can病毒在体外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周期无明显影响。4.裸鼠皮下注射HO8910PM细胞14d后,可观察到接种部位皮下长出小米粒大小硬结,成瘤率100%,提示人卵巢上皮性癌裸鼠异体移植瘤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5.治疗后第8天肿瘤体积开始出现明显差异,AdhTERT-Can组肿瘤体积最小,随后差异越来越明显,P<0.01。结果提示:通过尾静脉注射,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不但能明显地抑制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生长,而且对裸鼠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靶向性。6.AdhTERT-Can治疗组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Ad-Can和PBS,而Flk-1的表达明显低于Ad-Can和PBS,P<0.05,说明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抑制人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肿瘤组织表达凋亡效应因子caspase-3,增加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Flk-1的表达,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7.CD105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小静脉和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或细胞浆,成棕黄色颗粒状,MVD计数AdhTERT-Can、Ad-Can和PBS组分别为9.86±3.21/mm~2、15.54±4.67/mm~2、18.43±6.55/mm~2(P<0.05)。血管主要位于肿瘤的边缘部位。CD105表达在AdhTERT-Can治疗组明显减少,微血管密度降低,提示: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而抑制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8.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到各组肿瘤细胞均可见明显液化和坏死,尤其以AdhTERT-Can治疗组最为明显,多呈囊性,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组织形态学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9.体内实验还证实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通过静脉注射对人卵巢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持续性,直到注射后30天处死时,肿瘤仍然处于抑制状态。结论1.成功地构建了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canstatin基因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2.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能够感染卵巢上皮性癌细胞,为进一步研究canstatin基因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3.体外实验证实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生长周期无明显影响。4.体内实验证实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不但能明显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生长,而且对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具有靶向性。5.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而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生长。6.canstatin基因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肿瘤组织高表达凋亡效应因子caspase-3,增加卵巢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Flk-1的表达,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7.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在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同时,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组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创新点:1首次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canstatin基因构建于hTERT启动子下游,使canstatin的治疗作用受hTERT启动子的调控,并成功地构建了hTERT启动子调控的canstatin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hTERT-Can。2体内实验证实重组腺病毒AdhTERT-Can不但能明显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生长,而且对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具有靶向性。3发现了canstatin基因抑制卵巢上皮性癌移植瘤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凋亡效应因子caspase-3和Flk-1的异常表达有关。

佚名[7]2005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5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项目名称申请者姓名依托单位1微生物学学科(99项)我国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含羞草、羊蹄甲和决明根瘤菌的刘晓云西南林学院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研究我国酸性土壤分离的诺卡氏菌型放线菌的DNA指纹图谱鉴定张建丽北京理工大学和分类研究中国外瓶霉分子系统学分析李东明

王宏芳[8]2011年在《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文中指出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肿瘤临近部位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某些肿瘤的辐射抗拒性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放疗的疗效和应用。肿瘤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治疗技术,为肿瘤的彻底治愈带来了可能,但由于基因转导系统的低靶向性和治疗基因表达的不可控性,使基因治疗这把双刃剑尚不能替代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多因素、多步骤和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单一疗法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肿瘤的综合治疗势在必行。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提出为弥补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各自的弊端带来了可能,通过将辐射诱导性基因的调控序列与肿瘤杀伤基因相偶联,转染或感染肿瘤细胞后,在对肿瘤实施局部放疗的同时诱导肿瘤杀伤基因表达的增强,产生辐射和基因表达产物的协同抑瘤作用。该疗法一方面将放疗与基因治疗有机地结合,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辐射具有靶向性和可控性,实现了对杀伤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利用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提高治疗基因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利用Egr-1启动子在电离辐射诱导下可启动其下游基因表达的特性,提高治疗基因表达的可控性。本实验构建了对肿瘤细胞具有双重靶向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gr1-Smac-hTert-E1A(CR2)-E1Bp-E1B55K,并在HEK293细胞内包装成携带Egr-1启动子和Smac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CRAd.pEgr1-Smac,研究其在x射线诱导下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RAd.pEgrl-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同时伴有细胞中Smac、Cyt c、caspase-9和-3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高。这些结果提示,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抑制MDA-MB-231肿瘤细胞增殖的促凋亡机制,涉及线粒体途径的Smac、Cyt c、caspase-9和-3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提高肿瘤基因治疗靶向性、可控性及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将基因-放射治疗有机地联合应用,为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大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研究[C]. 陈斌, 何超, 劳伟峰, 黄学锋, 方炳良. 2005年浙江省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5

[2].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人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J]. 陈斌, 何超, 劳伟峰, 黄学锋, 方炳良.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05

[3].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RAIL基因抗大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D]. 陈斌. 浙江大学. 2004

[4].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抗大肠癌细胞HT-29的活性研究[J]. 陈斌, 何超, 劳伟峰, 黄学锋, 方炳良.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5]. 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 李金华. 吉林大学. 2010

[6]. 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Canstatin基因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实验研究[D]. 朱宝菊. 郑州大学. 2009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5年度资助自由申请科学基金项目一览表[J]. 佚名. 生命科学. 2005

[8]. 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D]. 王宏芳. 吉林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端粒酶启动子肿瘤靶向TRAIL基因抗大肠癌细胞的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