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水系数论文_尚银生,杨浪峰,梁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导水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系,含水层,地下水,动力学,布依,模型,水量。

导水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尚银生,杨浪峰,梁进[1](2018)在《也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所谓的井抽水流量公式,指出其在按达西定律进行推导时,过水断面的确定存在错误,不能反映抽水状态下井周侧进水的实际渗流状态。其公式中的补给半径及C值的确定无理论依据。由于水力性质不同,也不能以所谓的承压水抽水试验去验证温策尔所述内布拉斯加州潜水含水层抽水试验中的部分渗流现象。因此,"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的结论没有说服力。(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陈崇希[2](2017)在《对“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一文的回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1])(下简称《单位涌水量》)中,质疑两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2~3]),涉及的是基本理论问题。《单位涌水量》指出:Thiem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是"假设地下水静水面为水平面,而在自然界几乎没有静水面是水平面的含水层",这种模型、方程还能应用吗?笔者作为上述两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之一的主笔,对质疑做出回应。(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7年05期)

于向前,赵义平,刘伟,王明新,张志夫[3](2017)在《基于实例研究的磁共振探测估算含水层导水系数准确性提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磁共振探测(MRS)是目前唯一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常被用于估算含水层导水系数.与传统的通过抽水试验获取导水系数值相比,该方法具有低成本及非侵入等优点,但其估算误差较大,准确性有待提升.本文以蒙古国伊和塔拉盆地的MRS为具体实例,通过比较常用计算公式不同参数取值下MRS估算的导水系数与抽水试验计算值的差异,定量探讨了MRS推断含水层深度的准确性、计算公式中关键参数的取值等主要因素对估算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在多个环节对原有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1)MRS推断含水层深度的平均误差为4.85 m,存在随深度增加误差增大的现象.(2)C_P的正确取值是控制误差在合理范围的关键,C_P取最优值,估算的平均误差为15.53%,且其在取值范围内取最大值或最小值,误差均小于原有方法的常用取值.(3)计算公式中关键参数a、b的取值,Seevers公式(a=1、b=2)的估算效果优于Kenyon公式(a=4、b=2).通过比较发现,改进后的方法较原有方法能明显提升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7年04期)

王旭升,董岩岩[4](2017)在《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成立的特殊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截取侧向径流的抽水井,兰太权提出一个解释单位涌水量的公式,认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q=T),并以砂箱试验的结果作为证据。然而,这个等式的推导过程缺少严谨的水动力学基础。砂箱试验的边界条件等价于含有1个或2个定水头边界的矩形承压含水层,单井抽水的稳定流场可以用镜像井点迭加法求解,从理论上表明单位涌水量与导水系数成正比,而比例系数取决于含水层的形状和抽水井的半径。在特定条件下,含水层和抽水井的尺寸可以造成单位涌水量与导水系数相等的情况,兰太权发表于文献中的2组砂箱试验恰好符合这种条件,但并不能证明q=T具有普适性。新的砂箱试验避免了几何尺寸的这种特殊组合,得到了显着偏离q=T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7年03期)

白宏伟,刘延锋,靳孟贵[5](2017)在《含水岩组概化的累积导水系数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分别是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含水岩组的概化是地下水流系统分析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着数值模拟和水流系统分析的精度和可信度.为提高含水岩组概化的精度和可信度,提出一种含水岩组概化的新方法,即累积导水系数法.依据岩层厚度与渗透系数乘积累积值随深度的变化,以及水文地质剖面岩性分布的整体特征,概化含水介质结构.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应用该方法概化流域内的岩性剖面,结合GMS软件中TINS模块构建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概化后的含水层结构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仿真性,建立的叁维模型很好地显示了研究区含水介质的空间展布特征,为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周训[6](2017)在《抽水井单位涌水量并不就是含水层导水系数——与兰太权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太权先生发表3篇文章公布其多年探讨井抽水的单位涌水量和渗透系数或导水系数的关系,认为其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和论断"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并认为传统径向稳定井流理论是错误的,在行业内应改用他提出的新理论、新公式。本文指出其文章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说明其公式或理论的不合理和不能用于实际的情形,并阐明抽水井单位涌水量不能等同于含水层导水系数。(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7年02期)

兰太权[7](2016)在《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地下水动力学中的径向稳定流理论不符合井抽水的自然条件。研究井抽水的理论必须从最基本的达西定律出发,考虑天然存在的径流量与降落漏斗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井抽水拦载径流量达到平衡态的稳定流特征,建立了渗透系数与井出水量、补给半径、水力坡度及含水层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推导出一个新的公式,发现"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砂箱试验证明这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结果,可以回答现有径向稳定流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6年05期)

孟瑞芳,宋乐,张翼龙,王贵玲,杨会峰[8](2014)在《浅层含水层导水系数空间变异分析——以河套平原呼和浩特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文地质参数空间变异性是影响地下水水流及溶质运移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呼和浩特市浅层地下水导水系数空间变异研究对导水系数等值线的绘制与校正有实际意义。剔除异常值后,利用地质统计方法研究区域、N-S向、E-W向剖面的空间分布,利用GS+对其空间变异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导水系数在区域上属于强变异程度,N-S向剖面属于强变异程度,E-W向剖面上属于中等变异程度;导水系数在区域上、N-S向剖面、E-W向剖面均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区域上变程为2910m,E-W向剖面变程为3729.92m,N-S向剖面变程为2478.74m。(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4年02期)

冯俊亮,刘廷玺,段利民,段瑞鲁,贾恪[9](2013)在《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在推求潜水含水层厚度及导水系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1眼地质勘探孔、水文地质勘探孔及28个地面核磁共振(SNMR)勘探点资料,对比分析了钻孔揭露的含水层厚度与SNMR解译的含水层厚度、钻孔抽水试验所得含水层导水系数与SNMR解译的导水系数的差异,据此绘制出西辽河冲淤积平原潜水含水层厚度与导水系数分布图。结果表明,在SNMR试验噪音较小时SNMR解译的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与钻孔揭露的含水层厚度及水文地质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SNMR技术解译含水层厚度、导水系数并通过少量钻孔及抽水试验予以校正,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勘探工作量,而且精度及可行度也较高。(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邓慧平,刘惠民,肖燕[10](2012)在《流域植被与土壤导水系数对青弋江流域水文影响的数值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植被覆盖以及土壤导水系数变化对流域水文的影响,用陆面模式SSiB4与动态植被模型TRIFFID和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TOPMODEL的耦合模型(SSiBT/TRIFFID)进行流域植被覆盖与土壤导水系数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植被类型明显影响流域地表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②流域森林植被能明显减小一般洪峰流量,但对大的洪峰流量没有减弱作用;③减小土壤导水系数将明显增加地表径流和减小基流。(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导水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1])(下简称《单位涌水量》)中,质疑两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2~3]),涉及的是基本理论问题。《单位涌水量》指出:Thiem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是"假设地下水静水面为水平面,而在自然界几乎没有静水面是水平面的含水层",这种模型、方程还能应用吗?笔者作为上述两本地下水动力学教材之一的主笔,对质疑做出回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水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尚银生,杨浪峰,梁进.也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8

[2].陈崇希.对“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一文的回应[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

[3].于向前,赵义平,刘伟,王明新,张志夫.基于实例研究的磁共振探测估算含水层导水系数准确性提升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

[4].王旭升,董岩岩.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成立的特殊条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

[5].白宏伟,刘延锋,靳孟贵.含水岩组概化的累积导水系数法[J].地球科学.2017

[6].周训.抽水井单位涌水量并不就是含水层导水系数——与兰太权先生商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

[7].兰太权.再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

[8].孟瑞芳,宋乐,张翼龙,王贵玲,杨会峰.浅层含水层导水系数空间变异分析——以河套平原呼和浩特市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

[9].冯俊亮,刘廷玺,段利民,段瑞鲁,贾恪.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在推求潜水含水层厚度及导水系数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

[10].邓慧平,刘惠民,肖燕.流域植被与土壤导水系数对青弋江流域水文影响的数值试验[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一1SWrc运行界面一9断层影响的导水系数分布图一8导水系数分布图导水系数平面分布图—8峰峰组含水层导水系数分区Fig...导水系数分区图

标签:;  ;  ;  ;  ;  ;  ;  

导水系数论文_尚银生,杨浪峰,梁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