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董修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汉口,市政,武汉,城市规划,近代,中国近代,城市建设。
董修甲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茂[1](2018)在《董修甲的上海城市建设管理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可以说在近代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上海更繁华。它既是西方文明的桥头堡,更是近代东方璀璨的明珠。然而上海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城市,在这里华洋混居,城市管理十分混乱。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以欧美城市管理为模板,结合中国本土国情,在20世纪20年代,掀起一场在全国各大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浪潮。在这股浪潮中,董修甲提出了很多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建设理念。而江苏省上海市,是董修甲重点研究对象。他针对上海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城市理念。通过梳理史料,以上海市城市建设个例,来梳理董修甲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04期)
王欣[2](2013)在《董修甲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学术贡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论文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专家董修甲的论着为中心,将董修甲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作为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比较注重其历史人物的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对人物史的相关论着研究相对较少。董修甲作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灵魂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该文主要从董修甲的生平、规划论着、理论实践和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所作出的贡献。该论文全面描绘了董修甲参与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董修甲1911年进入清华学校,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1年回国,先后从事大学教育、政府官员和建设部门负责人,直至1945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城市规划思想的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转化期——定型期。董修甲求学时期分为国内与国外两个阶段,国内求学是董修甲的城市规划主体思想方向的形成时期,国外留学是他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主导时期。教学与行政时期是董修甲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完善并最终定型的阶段。董修甲以写作的形式作为传播其思想的重要渠道。论着出现的初衷是为国为民,无形中却将其思想的转变与近代城市的转变过程记录下来,成为了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目前收集到董修甲撰写论着128篇,从其中44篇城市规划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分析中,论述董修甲将西方市政学与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中国城市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引进西方城市管理体制与建设理论方面的作用,对中国城市照搬与择取西式理论表现出的批判和赞许,及其在汉口、镇江等地规划中的实践成果,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董修甲在近代城市建设的新旧交替的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旧城改造的规划思想和新城市建设的规划理念。董修甲作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先进人物之一,扮演领导者和建设者的双重身份,主持及参与汉口、吴淞等多个大城市转型和市政建设。其论着对中国近代化城市建设发挥过较大作用,并对城市规划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指出,董修甲的城市规划思想对今天的城市规划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张天洁,李百浩,李泽[3](2012)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实验者”——董修甲与武汉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将欧美城市规划理念引入近代中国的学者中,董修甲是一位重要先驱。他撰写了大量规划论着,1929年还主持拟定了《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成为日后武汉城市建设的最初蓝本。从人物史的角度,分析董修甲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主要规划着述,考证董先生在武汉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过程,剖析其规划思想的主要来源一美国城市科学/实用运动和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2年03期)
肖京[4](2011)在《董修甲与武汉市政改革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中国的上海、广州、汉口、南京、杭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掀起了一股旨在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市政改革运动,一批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精英们,在政府的主导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间,展其所学,使这次(本文来源于《武汉文史资料》期刊2011年08期)
邱红梅[5](2007)在《董修甲与近代汉口的市政建设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董修甲是20世纪20年代市政改革运动中脱颖而出的市政专家,是西方市政理论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在传播和实践的过程中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市政理念,推进了西方市政理论的本土化。董修甲在汉口所进行的市政改革活动是我国城市近代化的缩影。他是汉口工务和公用事业的开拓者,市政行政管理制度化和决策科学化的倡导者,市政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推进者,为我国城市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以董修甲为代表推动的市政改革思潮是我国近代社会思潮中不可忽视的思想流派,为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邱红梅,刘彬彬[6](2005)在《论董修甲的市政管理观及其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新型城市市政管理体制的建立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而20世纪20年代掀起的市政改革运动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试图阐述在这一运动中,被时人称为市政专家的董修甲的市政管理观,并分析其管理观的时代特点。他的市政管理观及其特点,标志着中国20世纪20年代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来源于《咸宁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邱红梅[7](2002)在《董修甲的市政思想及其在汉口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市政改革运动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继开埠以来的又一次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选取在市政改革运动中很有影响但不曾被研究者关注的市政专家董修甲为研究对象,试图为深入研究城市近代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的正文部分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阐述了近代中国市建制的形成,市政的概念以及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近代西方市政理念的引进以及董修甲作为市政专家应运而生的必然性。近代以来,租界内新的市政风貌的展示,中西双方的巨大差距给传统城市观念以强烈的刺激。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多以及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城市近代化的趋势,又形成了对近代市政的强烈呼唤。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形成,国家主权的维护等政治因素对近代市政也产生了迫切需要。西方市政理念因此从物质技术层面开始了其东渐的历程,并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传播和影响下,渐渐进到了政治文化层面的渗透,通过城市自治把民主政治与市政结合起来。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形成了市政改革运动的浪潮,董修甲正是在这一次大的市政改革运动中脱颖而出。第叁部分,通过对董修甲市政思想的源流、基本内容及特点的阐述与分析,本文认为董修甲市政思想虽然来自西方,但并不完全是照搬照抄西方,而是在对中西城市传统文化及西方各国市政利弊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者结合中国国情,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技术官僚对城市管理的认识水平。第四部分,通过阐述董修甲在汉口建设与管理的成果以及由此引起的市民市政意识的增强,分析了董修甲在汉口城市近代化中的地位。本文指出,董修甲通过担任技术官僚,获得一定的权限,承担起实现其市政思想的远大抱负。在工务、公用等硬件设市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内部管理层面,实现了其管理方法、人才利用的近代化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学术研究与市政实践来促进市政的发展。由此通过市政改良市民,促进市民的市政意识的增强,从而来提高市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市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市民改良市政的能力,实现人的近代化, f\硕士学住论文 @AInSTER’S THESIS 对汉口城市近代化影响深远。通过分析董修甲在汉口的实践,可以看出董修甲 的汉口建设与管理在汉口城市近代化中的地位。第五部分,是对市政思想与城 市近代化的思考。市政思想通过城市发展政策改善了城市面貌,大大促进了中 国城市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实践中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董修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论文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专家董修甲的论着为中心,将董修甲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作为研究课题。近年来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比较注重其历史人物的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对人物史的相关论着研究相对较少。董修甲作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灵魂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该文主要从董修甲的生平、规划论着、理论实践和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其对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所作出的贡献。该论文全面描绘了董修甲参与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董修甲1911年进入清华学校,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1年回国,先后从事大学教育、政府官员和建设部门负责人,直至1945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城市规划思想的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转化期——定型期。董修甲求学时期分为国内与国外两个阶段,国内求学是董修甲的城市规划主体思想方向的形成时期,国外留学是他城市规划思想形成的主导时期。教学与行政时期是董修甲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完善并最终定型的阶段。董修甲以写作的形式作为传播其思想的重要渠道。论着出现的初衷是为国为民,无形中却将其思想的转变与近代城市的转变过程记录下来,成为了探究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目前收集到董修甲撰写论着128篇,从其中44篇城市规划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分析中,论述董修甲将西方市政学与中国近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中国城市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引进西方城市管理体制与建设理论方面的作用,对中国城市照搬与择取西式理论表现出的批判和赞许,及其在汉口、镇江等地规划中的实践成果,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董修甲在近代城市建设的新旧交替的发展过程中,也提出了旧城改造的规划思想和新城市建设的规划理念。董修甲作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先进人物之一,扮演领导者和建设者的双重身份,主持及参与汉口、吴淞等多个大城市转型和市政建设。其论着对中国近代化城市建设发挥过较大作用,并对城市规划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指出,董修甲的城市规划思想对今天的城市规划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董修甲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学茂.董修甲的上海城市建设管理理念[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2].王欣.董修甲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学术贡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张天洁,李百浩,李泽.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实验者”——董修甲与武汉的近代城市规划实践[J].新建筑.2012
[4].肖京.董修甲与武汉市政改革运动[J].武汉文史资料.2011
[5].邱红梅.董修甲与近代汉口的市政建设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6].邱红梅,刘彬彬.论董修甲的市政管理观及其特点[J].咸宁学院学报.2005
[7].邱红梅.董修甲的市政思想及其在汉口的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