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型复合结构论文_马栋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拱型复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复合材料,波导,栅极,床身,性能,电化学。

拱型复合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马栋宇[1](2019)在《基于DB-DTFC的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在电池电量不足时使用汽油驱动,具有比纯电动汽车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也比传统燃油汽车节能环保。丰田Prius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最成功的典范,使用行星齿轮对内燃机和电动机进行功率分配,但行星齿轮结构较为精密,存在磨损、定期维护、可靠性差的问题,而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可以代替丰田Prius的行星齿轮、发电机等机构。本文首先分析了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磁场调制型无刷双转子电机定子电频率变化范围宽且该系统对控制器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为了进行控制策略的研究,建立了系统统一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无差拍直接转矩-磁链控制(DB-DTFC)的原理并结合图解法进行了分析,同时简要阐述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原理。其次,针对DB-DTFC算法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改进,主要包括定子电阻对算法的影响、状态观测器对算法的重要性和观测器的设计、时序问题等,并对这些关键问题从理论和仿真两个角度进行了说明。针对电压受限时算法得到的电压矢量可能无法合成的情况,本文根据转矩直线和磁链圆是否有交点,分别提出两种和叁种方案,同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仿真验证,并结合图解法进一步说明所提方案的合理性,通过仿真对比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再次,由于汽车实际运行中可能有多种工作模式,本文对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系统的若干种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内燃机、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就前述分析的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特殊性,提出了系统控制策略。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四象限运行情况和内燃机工作点调整情况,并与传统的PI控制策略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的解决系统转矩波动大、双转子电机定子电频率变化剧烈对系统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设计了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的驱动器,主要包括电源、功率模块驱动、信号故障检测及保护、与快速控制原型AD5436相适应的接口电路等部分。建立了RCP半实物仿真平台,对双转子电机的DB-DTFC控制策略进行实验验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双转子电机定子磁场电角度的误差对控制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指出了接下来的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连强[2](2019)在《AB_2O_4型复合氧化物空心纳米结构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下,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环境问题日渐重视,这就对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气体的检测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半导体氧化物为敏感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由于成本低、结构简单、气敏性能优异等优点备受人们关注。目前,除了对SnO_2、ZnO等传统半导体氧化物敏感材料的结构和气敏性能进行进一步提高之外,针对混合价态复合氧化物在气敏领域的应用探索也是气体传感器领域内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气体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敏感材料,而敏感材料的结构的是充分发挥其性能的重要保障。分等级中空纳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微观形貌,不但维持了空心结构的高比表面积,还能够通过其微观多孔结构在材料表面快速传质,在气体传感器、能源、生物医学、催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对复合氧化物分等级空心纳米结构的合成、生长过程和形成机理的深入探索对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气敏材料,提高气体传感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AB_2O_4型复合氧化物(CoFe_2O_4、NiCo_2O_4)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其可控合成分级空心纳米结构在气敏领域的应用为目的,主要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分等级双层结构的CoFe_2O_4与NiCo_2O_4空心纳米球,并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阐述了双层空心结构形成过程和生长机理,探索了复杂空心结构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和后期退火组合的策略合成了单双层空心结构CoFe_2O_4纳米球,考察了溶剂中乙醇含量对产物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阶段产物形貌结构的详细表征,阐述了CoFe_2O_4单、双层空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生长机制。(2)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和后期退火的组合策略,通过控制退火过程的升温速率,成功构筑了实心、单层、双层空心结构NiCo_2O_4多孔纳米球。通过对不同阶段产物晶体结构、形貌、尺寸等结构特征的详细表征,阐述了NiCo_2O_4单、双层空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生长机制。(3)以单、双层空心结构CoFe_2O_4纳米球为敏感材料,分别制作了旁热式气敏元件,并对老化后的器件进行气敏特性测试。通过在100 ~0C-320 ~0C温度范围内对NH_3、LPG、H_2S、SO_2进行气体敏感度测试,确定了240 ~0C为气体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在此工作温度下,气体传感器对NH_3有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尤其是双层空心CoFe_2O_4纳米结构对100 ppm浓度的NH_3的敏感度达到了0.697,对20 ppm NH_3气体的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9.6 s和12.1 s。双层空心CoFe_2O_4纳米材料对NH_3气体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恢复时间短、可逆、可循环以及持续性探测的能力。进一步,我们对双层空心CoFe_2O_4气敏传感器气敏性能优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由于其独特的分等级空心多层结构,CoFe_2O_4气敏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21 m~2g~(-1))和合理的孔径结构,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在暴露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的同时,保证了气体分子可以快速扩散到材料表面,最终提高了材料的灵敏度和响应恢复特性。本论文对CoFe_2O_4、NiCo_2O_4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CoFe_2O_4的气敏性能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对进一步探索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记心,吴登峰,杜敬涛,章婷[3](2019)在《压电堆式JG型复合隔振器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式隔振器由剪切型橡胶隔振器与惯性式压电堆作动器组合而成,复合式隔振器结合主被动隔振器的优点,将主动构件与被动装置串联、并联,不仅可提高主动构件的稳定性,还能拓展被动隔振的有效频带。通过理论与实验方法对惯性式压电堆作动器的工作原理与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所设计的压电堆式JG型复合式隔振器搭建双层隔振台架,采用滤波x-LMS自适应算法对台架进行主动控制。结果表明,在单频正弦激励下压电堆式JG型复合隔振器比单纯被动隔振装置具有更好隔振效果,80 Hz、90 Hz和110 Hz处隔振效果分别提高15 dB、16 dB和15 dB。(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2期)

刘冰,陈诚,王勇,杨雄,刘国兴[4](2019)在《某型复合加工机床床身动态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床身作为整体机床的重要支撑部件,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机床加工质量和可靠性。建立了某型复合加工机床的床身叁维模型,基于结构模态振动理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提供的APDL语言,通过对机床床身前六阶固有频率及振型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筋板结构对床身固有频率的影响,提出了床身结构优化方案。分析了地脚螺栓安装处筋板厚度对床身动态特性的影响,发现筋板厚度的增加对床身一阶固有频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优化后的机床床身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39.7%,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有利于提高机床的加工质量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志韬[5](2019)在《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的压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材料格栅结构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和可设计性强等优异性能的新型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水下无人潜航器通常借助轻质材料提供其下潜上浮的浮力,其浮力材料多采用玻璃微珠/环氧复合材料,但其密度大,耐水压性差,提供的浮力小,密度小于0.3g/cm~3的玻璃微珠浮力材料一般只能在水下200m的海洋中正常工作,难以满足水下无人潜航器的技术要求。本课题旨在探讨将这种力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应用于水下无人潜航器浮力结构中的可行性。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在低密度区域,其格栅壁易发生弹性屈曲失效,承载能力不高。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采用多级结构的设计思想,在单向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之间加入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设计并制备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的芯子,研究该结构的面外压缩、面内压缩和耐水压性能,并揭示其在叁种工况下的失效模式。基于多级结构设计思想,采用嵌锁组装工艺设计并制备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首先对结构的面外压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面外压缩性能不稳定,主要是因为PMI泡沫加工精度不够,导致多级结构增强效果欠佳,进而基于多级格栅优化设计理论,扩宽最优泡沫厚度区间,提高了多级格栅结构面外压缩性能的稳定性,解决了PMI泡沫因加工精度不够导致的力学性能不稳定的问题。然后,通过理论预报、数值仿真和实验手段,研究不同等效密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面外压缩性能,绘制格栅结构面外压缩性能与等效密度关系的曲线预报,等效密度在0.04g/cm~3~0.2g/cm~3之间时,格栅结构的面外压缩强度从12.34MPa线性增加到53.30MPa,实验结果与之相符。因而得到面外压缩强度随等效密度增加而增大的结论,且其比面外压缩强度达到200×10~3m~2/s~2,与复合材料四边形蜂窝相比,其比面外压缩强度提高了3倍以上。仿真和实验结果发现格栅壁复合材料压溃失效和Wrinkling失效的同时发生是其主要的失效模式,与理论预报结果相吻合。随后,本论文推导了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在面内压缩载荷下的理论预报公式,绘制了该结构的面内压缩失效机制图,根据失效机制预报图设计试件尺寸,制备试件并对其面内压缩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失效机制图的准确性。最后,测试实验了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在水压环境下的耐水压性能,其耐水压力达到18.0±1.3MPa,进一步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揭示静水压力下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的失效机理。研究发现复合材料面板在压缩过程中首先凹陷,进而对PMI泡沫从侧面造成挤压破坏,导致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提前失效,这是其耐水压性不如面外压缩性能的主要原因。同密度玻璃微珠材料能承受6MPa左右的水压,本文设计的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的耐水压性能达到18MPa,与之相比提高3倍。说明将力学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应用于水下无人潜航器中,可大幅提升浮力结构力学性能,同时减轻结构重量与体积,使得深海无人平台可以搭载更多有效载荷,提高其续航能力等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9-03-01)

杨金水,庞跃钊,曲嘉,吴林志[6](2018)在《混杂型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模压成型法和线切割嵌锁组装法制备叁种不同规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面板、铝合金芯子的混杂型复合材料点阵结构,通过数值仿真结合试验表征的方法研究结构的固有振动和霍普金森压杆冲击响应。建立结构的振动和冲击动力学模型,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和冲击性能参数,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不同芯子宽度、夹芯材料等因素对结构固有振动和冲击吸能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与传统泡沫夹芯结构相比,混杂型复合材料点阵结构体现出轻质,高比刚度/强度的优势和优异的隔冲性能。随着芯子杆件宽度的增加,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增加,结构固有频率也有所增加,而结构的隔冲性能随着芯子宽度的减小有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黎于栋[7](2018)在《一种超薄型复合保温结构在硫酸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的应用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高温设备、管道在进行烟气转化时,会有较大的热量损失。为了提高经济性,延长设备、管道寿命,对其保温层厚度做经济性分析非常必要。对高温设备、管道实施保温的措施一般包括两个方面:选择良好的保温材料,采用合理的保温结构;选择保温层的经济厚度,即在合理的保温层厚度下,减少介质反应时的散热损失,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产生的费用。(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八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2018)暨2018’中国硫磷钛产业链峰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2)

胡锋,蔡颖,李永治,赵鑫,许剑轶[8](2018)在《非晶纳米晶Mg-Ni型复合储氢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Mg-Ni型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Mg/Ni/TiF_3复合储氢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恒电流放电容量测试、高倍率放电能力(HRD)测试,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恒电位阶跃(时阳极电流-时间响应曲线)以及动电位极化研究了合金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球磨复合储氢合金由非晶纳米晶Mg2Ni与Ni主相组成,同时包括少量的第叁相Mg Ni2与Ti Ni.添加质量分数为5%TiF_3的Mg50Ni50/TiF_3复合材料拥有最好的电化学放电容量,这与其具有非晶纳米晶结构及吸氢后形成Mg2Ni H4相有关.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球磨质量分数为5%TiF_3/Mg50Ni50复合材料非晶化程度最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电化学循环稳定性与动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杜月[9](2018)在《波导栅型复合探测机理及其位敏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对信息高效传递的日益诉求,激光成像复合探测技术已应用于通信领域,究其根本是通过分时、分光模式来实现复合探测,多数系统存在SWaP(Size,Weight and Power)指标低、接收功率低、多光轴校准困难等待解决的难题。为避免以上复合探测技术约束,本文从通信和定位复合探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带有复合式波导栅型的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原型器件,该原型器件可一并提取定位信号与调制脉冲图像信号,进而实现定位、成像复合探测。本文从原型器件构成设计为切入点,探究器件工艺流程,继而进行相关真空电子束调制分流实验和系统四象限动态范围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复合式波导栅型结构系统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此,本论文针对原型器件系统设计、工艺方法、电子束调制分流原理等层面进行相关学习与探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首先,根据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相关工作原理,讨论了波导栅型光电倍增管器件的复合探测原理,从电子倍增原理、离子反馈原理出发,采用磁控溅射方式镀膜来初步验证原型微结构的原理性;分析了电子弥散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了原型器件结构的设计,讨论其系统的组成及构造模式;模拟电子光学传递函数分析复合波导栅型微结构成像原理,进而得出器件微结构相关参数和电子调制成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波导栅型复合结构的设计。其次,在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结构启发下,对前期工作进行修正,研究了复合波导栅型结构的有关工艺流程;探究由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绝缘薄膜的相关参数对通道孔内表面的激活层性质变化(微通道板电流增益)的影响;讨论了栅极复合薄膜的设计与制备流程;探究氮化铝、铜与铟的浸润效果,完成复合波导栅型器件的结构设计、各组件加工与封装。最后,在模拟出原型器件电子光学传递函数及完成可行性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复合波导栅型微结构中透过式复合栅极的电子束调制性质展开研究,通过提高极间电压反馈电流趋势变化的方式计算电子透过栅极复合薄膜比例,研究栅极复合薄膜对电子调制的影响。在封装好带有复合波导栅型的光电倍增管微结构探测系统的前提下,针对系统检测范围、电子增益及调制特性进行试验,并讨论了复合波导栅型发生电流增益饱和所产生的四象限定位误差。愿本文的器件设计手段、结构思想及研究成果可以为激光成像通信复合探测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帮助。(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肖凌峰[10](2018)在《CdZnS量子点反型复合结构的构筑与光解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氢能具有重量轻、发热值理想、燃烧性能好、无毒无二次污染、氢-水-氢循环利用等优点,成为21世纪最有希望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之一。若能利用无穷无尽的太阳能通过半导体将水分解产氢,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并达到低成本制氢的目的。所以寻求高效的太阳能制氢的半导体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众多光催化裂解水的半导体材料中,CdxZn1-xS凭借其制备方法简单、带系可调控和可见光响应范围较宽等特性,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但由于单个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活性位点较少、电子迁移率较低及光生载流子极易复合等问题,所用一般需要引入助催化剂来提高其光催化产氢效率。尽管众多研究通过将一些贵金属或者非贵金属助催化剂负载到CdZnS/CdS纳米棒或者颗粒的表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催化产氢效率,但是考虑到析氢反应发生在材料和电解液的界面,目前的研究仍然面临催化活性密度较低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催化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如何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的结构,来有效提高助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密度,将对进一步提高光催化产氢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问题,本文以粒径约6-7nm的Cd0.5Zn0.5S量子点为基础吸光材料,非贵金属Ni2P和MoS2纳米片为催化剂,通过构筑纳米片上负载Cd0.5Zn0.5S量子点的反型复合纳米结构,来增加助催化剂/Cd0.5Zn0.5S的异质结界面,加快电子输运和产氢动力学过程,并结合Cd0.sZn0.sS优异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和Ni2P、MoS2超薄纳米片的HER活性,来提高光催化产氢效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Ni2P纳米片上负载Cd0.5Zn0.5S量子点反型复合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光解水性能研究。首先以硝酸镍为镍源,通过水热法合成NiOOH,经退火后形成Ni2P纳米片,然后将其分散在乙二醇溶液中,通过热化学法在Ni2P纳米片上生长Cd0.sZn0.sS量子点,通过调控Ni2P的比例控制量子点的负载量,合成出一系列Ni2P-Cdo.5Zn0.5S复合纳米结构样品。研究发现,复合纳米结构的光解水产氢速率随Ni2P含量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规律,当Ni2P的比例为1.5wt%时,光催化产氢效率最佳,约43.3μmol/h/mg。进一步对其光学、电化学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随着Ni2P含量的提高,Cd0.5Zn0.5S的光吸收逐渐减弱,界面传输电阻依次增强,当复合样品中Ni2P的含量为1.5 wt%时候,Cd0.sZn0.5S光生的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能够被有效地抑制,从而加快产氢过程中电子的输运和转移,达到最佳产氢效率,大约为纯Cd0.5Zn0.5S量子点的3.4倍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单层MoS2纳米片上负载Cd0.sZn0.sS量子点的反型复合纳米结构和光催化性能。首先以钼酸钠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出花瓣状的MoS2纳米球,经高温退火增强其结晶性;然后将MoS2粉末溶液进行分步超声剥离和离心提纯获得超薄甚至单层的MoS2纳米片;最后通过热溶液法在单层的MoS2上合成Cd0.5Zn0.5S量子点,通过控制所加MoS2的比例,合成出一系列的MoS2-Cd0.5Zn0.5S复合纳米结构。结果表明,单层MoS2能够与Cdo.5Zn0.5S量子点形成良好的界面,并存在单层MoS2纳米片表面负载Cd0.5Zn0.5S量子点的结构,该异质结构既能形成二类能带结构,促进Cdo.sZno.5S内光生电子-空穴的转移和分离,又能提供大量的催化活性位点,加速析氢反应动力学。随着MoS2含量的提高,光催化产氢效率先提高后降低,且含量为2 wt%时,产氢速率达到最佳(8863μmol/h/g),相对于纯Cd0.5Zn0.5S量子点,这种反型复合纳米结构使产氢效率提高了约3.2倍。综上,本文分别在Ni2P和MoS2两种助催化剂的表面生长粒径6-7nm的Cd0.5Zn0.5S量子点,构筑出不同于传统(助催化剂在光敏剂表面)的反型复合结构,使Cd0.5Zn0.5S的光催化分解水性能得到提高,并且分析了相应的电荷转移机理,为进一步设计高效光催化助催化剂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4-01)

拱型复合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代下,随着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环境问题日渐重视,这就对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气体的检测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半导体氧化物为敏感材料的气体传感器由于成本低、结构简单、气敏性能优异等优点备受人们关注。目前,除了对SnO_2、ZnO等传统半导体氧化物敏感材料的结构和气敏性能进行进一步提高之外,针对混合价态复合氧化物在气敏领域的应用探索也是气体传感器领域内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气体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敏感材料,而敏感材料的结构的是充分发挥其性能的重要保障。分等级中空纳米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微观形貌,不但维持了空心结构的高比表面积,还能够通过其微观多孔结构在材料表面快速传质,在气体传感器、能源、生物医学、催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因此,对复合氧化物分等级空心纳米结构的合成、生长过程和形成机理的深入探索对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气敏材料,提高气体传感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AB_2O_4型复合氧化物(CoFe_2O_4、NiCo_2O_4)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其可控合成分级空心纳米结构在气敏领域的应用为目的,主要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分等级双层结构的CoFe_2O_4与NiCo_2O_4空心纳米球,并对其形貌、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阐述了双层空心结构形成过程和生长机理,探索了复杂空心结构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和后期退火组合的策略合成了单双层空心结构CoFe_2O_4纳米球,考察了溶剂中乙醇含量对产物形貌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阶段产物形貌结构的详细表征,阐述了CoFe_2O_4单、双层空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生长机制。(2)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和后期退火的组合策略,通过控制退火过程的升温速率,成功构筑了实心、单层、双层空心结构NiCo_2O_4多孔纳米球。通过对不同阶段产物晶体结构、形貌、尺寸等结构特征的详细表征,阐述了NiCo_2O_4单、双层空心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生长机制。(3)以单、双层空心结构CoFe_2O_4纳米球为敏感材料,分别制作了旁热式气敏元件,并对老化后的器件进行气敏特性测试。通过在100 ~0C-320 ~0C温度范围内对NH_3、LPG、H_2S、SO_2进行气体敏感度测试,确定了240 ~0C为气体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在此工作温度下,气体传感器对NH_3有很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尤其是双层空心CoFe_2O_4纳米结构对100 ppm浓度的NH_3的敏感度达到了0.697,对20 ppm NH_3气体的响应-恢复时间分别为19.6 s和12.1 s。双层空心CoFe_2O_4纳米材料对NH_3气体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恢复时间短、可逆、可循环以及持续性探测的能力。进一步,我们对双层空心CoFe_2O_4气敏传感器气敏性能优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由于其独特的分等级空心多层结构,CoFe_2O_4气敏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21 m~2g~(-1))和合理的孔径结构,较高的结构稳定性,在暴露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点的同时,保证了气体分子可以快速扩散到材料表面,最终提高了材料的灵敏度和响应恢复特性。本论文对CoFe_2O_4、NiCo_2O_4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合成及CoFe_2O_4的气敏性能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对进一步探索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拱型复合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马栋宇.基于DB-DTFC的磁场调制型复合结构电机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王连强.AB_2O_4型复合氧化物空心纳米结构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刘记心,吴登峰,杜敬涛,章婷.压电堆式JG型复合隔振器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4].刘冰,陈诚,王勇,杨雄,刘国兴.某型复合加工机床床身动态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9

[5].杨志韬.增强型复合材料多级格栅结构的压缩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

[6].杨金水,庞跃钊,曲嘉,吴林志.混杂型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7].黎于栋.一种超薄型复合保温结构在硫酸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的应用介绍[C].第叁十八届中国硫与硫酸技术年会(2018)暨2018’中国硫磷钛产业链峰会论文集.2018

[8].胡锋,蔡颖,李永治,赵鑫,许剑轶.非晶纳米晶Mg-Ni型复合储氢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8

[9].杜月.波导栅型复合探测机理及其位敏结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10].肖凌峰.CdZnS量子点反型复合结构的构筑与光解水性能研究[D].湖北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敞开式TBM掘进通过暗挖标准站示意图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度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科...技术发展中心2003年度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科...车站暗挖段断面及施工顺序龙归隧道结构设计示意图一2地面拼装吊装单元

标签:;  ;  ;  ;  ;  ;  ;  

拱型复合结构论文_马栋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