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汇通儒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先秦儒家,哲学转型,中山大学哲学系,儒道佛
汇通儒道论文文献综述
王堃[1](2019)在《当代哲学转型中的儒道佛汇通融合——“叁教汇通与中国哲学当代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2月7—9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主办的"叁教汇通与中国哲学当代转型"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分为主题发言、分会场讨论、圆桌论坛等形式,围绕"儒道佛叁教在当代中国哲学转型中的汇通与融合"展开了激烈讨论。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系主任陈建洪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特聘讲座教授张祥龙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9年01期)
张颂豪[2](2018)在《倡导自然之道 推崇儒道汇通——《庄子》中消解孔子权威形象的智慧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33篇中有20篇出现孔子形象。《庄子》倾向于赋予孔子一个与其他人物平等或谦卑的身份,对孔子重新塑造,使得语境中呈现儒道"平等对话"的辩论场域。通过对"孔子"形象的解构,《庄子》否定了伦理理性在周礼体系的中心位置,打破了孔子传道解惑的先知神话,修正了孔子礼乐观的等级观念。《庄子》推崇儒道之间的互补与汇通,其"无何有之乡"传达出浓厚的"自然"趣味和"反技术"情结,将人的情感与欲望提升、净化到一个原道的境界。(本文来源于《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周海天[3](2015)在《圣人之义的超越性回归——论皇侃《论语义疏》及儒道汇通的经学诠释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儒道两家之交集性诠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诠释学中最显明的特质。本文通过考察皇侃《论语义疏》中"援道入儒"与"援儒入道"之间的汇通性诠释,阐明释经者以"视域融合"的方法论重新统合具有同源文化之属性的儒道两家之差异性。这种自觉性误读的诠释策略也促使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的诠释意义形成蜕变。两代之间的意义生产模式分野主要表现为,由汉代的"释经者——经书——圣人——天道"立场转化为"释经者——圣人——自然"的构型,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释经者以超越经书文字的方式回归圣人之义背后的天道自然。(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5年02期)
石了英[4](2010)在《论徐复观“老庄艺术精神”阐释之儒道汇通视野》一文中研究指出徐复观释儒学为形而中学,根源于人性、人心,强调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他以新儒家的立场解道家,消解道家形而上学色彩,经儒家之眼过滤后的老庄艺术精神并不"纯",而带有明显儒家化倾向。儒道汇通也是徐复观等台港现代新儒家们一贯的学问视野。(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汇通儒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庄子》33篇中有20篇出现孔子形象。《庄子》倾向于赋予孔子一个与其他人物平等或谦卑的身份,对孔子重新塑造,使得语境中呈现儒道"平等对话"的辩论场域。通过对"孔子"形象的解构,《庄子》否定了伦理理性在周礼体系的中心位置,打破了孔子传道解惑的先知神话,修正了孔子礼乐观的等级观念。《庄子》推崇儒道之间的互补与汇通,其"无何有之乡"传达出浓厚的"自然"趣味和"反技术"情结,将人的情感与欲望提升、净化到一个原道的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汇通儒道论文参考文献
[1].王堃.当代哲学转型中的儒道佛汇通融合——“叁教汇通与中国哲学当代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J].原道.2019
[2].张颂豪.倡导自然之道推崇儒道汇通——《庄子》中消解孔子权威形象的智慧意蕴[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
[3].周海天.圣人之义的超越性回归——论皇侃《论语义疏》及儒道汇通的经学诠释学思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5
[4].石了英.论徐复观“老庄艺术精神”阐释之儒道汇通视野[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