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嬗变与高校教育对策

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嬗变与高校教育对策

程晓东

提要|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在情爱交往行为中面临道德观的构建与培育问题。情爱道德观不仅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缩影,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文明修养、人格健全等方面的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甚至终生幸福产生持久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大学生情爱道德观经历了几次主要的嬗变过程。与之相应,高校教育对策也从“令行禁止”逐渐过渡到了“尊重包容”。由于快速变化的情爱现象与高校教育对策被动演进之间存在的张力,未来对大学生情爱道德观的培养将有更加明确的政策取向和举措,并向着更具针对性、更富有成效的“淳淳诱导”方向寻求突破。

关键词|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作者信息|程晓东,男,1982年生,江西婺源人,浙江财经大学宣传部讲师,主要研究高校教育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10018。

情爱问题与就业问题、心理问题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高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和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在看到大学生情爱交往现象日益凸显的同时,最引人担忧的问题也许是情爱道德观的混乱与重构,这与社会转型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也离不开高校采取一系列教育对策和措施。探讨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嬗变的历史过程和内容,并分析相应的教育对策,是有效应对大学生情爱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大学生情爱现象与道德观

无论作为一种个人行为,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情爱交往都与道德密不可分。人类所有的情爱行为,都因其赋予的道德内涵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两性关系和行为。将道德带入情爱性行为中,也是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情爱是人类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人们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和向往,正是对崇高道德的追求和坚守。

大学生情爱交往行为与其道德责任不可避免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的情爱现象,折射出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影响下的思想道德观念,或者说,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透过情爱现象集中显现出来。以情爱道德观为指标,大学生情爱现象和行为对于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将产生持续的影响。

虽然我们应当尊重大学生个人隐私,并尊重他们在情爱问题上的选择权利,但毫无疑问这并不排斥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情爱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事实上,认为大学生情爱问题与道德无关、与他人无涉等错误认识还不时存在,并以此忽视和拒绝大学生情爱道德教育。“不少大学生并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社会主义爱情观的含义,往往把自己错误的追求当作是一种文明开放的表现,结果忽视了爱情中道德的责任和义务。”[张莉.略论大学生的情爱道德教育[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从爱情的本质和道德属性出发,我们理应对大学生情爱现象进行必要引导和管理,用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来规范它,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它。

二、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嬗变及其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发生了诸多变化。“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变革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情爱交往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体来说,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线,即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发展变化愈发明显。”[王宇航,程晓东.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情爱观的变化与挑战[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其中,道德观的嬗变是最核心的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情爱道德观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形态阶段。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情爱道德观逐渐嬗变,大学生的情爱交往行为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后,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在嬗变中又表现出新的明显特征,代表着嬗变过程进入新的阶段。总体来说,30多年的时间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解构到重构的过程。

(一)改革开放之初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及其教育对策

改革开放之初,受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影响,大学生的情爱道德观表现出较强的革命理想主义特征。此时,大学生对谈恋爱基本持反对态度,认为恋爱会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他们将大学期间谈恋爱看作是消极的、堕落的甚至是道德腐化。“羞于谈”、“耻于谈”成为大学生情爱道德观的常态。同时,恋爱动机也较为单纯,主要以建立长久稳固的婚姻家庭关系为目的。在理想的恋爱对象上,“历史清白、根正苗红”是重要的择偶标准,工农兵出身是许多人择偶时考虑的社会身份。总体来看,当时的大学生对爱情怀有一种朴素的崇高和忠贞之情。

从教育对策来看,这一时期采取的是一种“禁欲”式的政策,即对大学生情爱交往行为采取明令禁止的态度。几乎所有高校都明文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允许谈恋爱。学生谈恋爱不仅违法校规校级而要受到批评或处分,甚至会影响到入党、评奖评优和毕业分配等。在这样的打击力度下,大学生情爱行为只能以隐性的方式零星地存在,异性交往需求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及其教育对策

改革开放的推进不仅改变了经济社会的面貌,也使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出现了新变化。“大学生的爱情像岸边的海水一样,一遍一遍拍打着学校禁止大学生恋爱的规定和社会强烈反对的固执观念。”[范丽娟.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观教育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随着一些思想禁锢被打破,大学生的情爱交往行为逐渐从“地下”走到“地上”。虽然校园内牵手、搂抱等情爱行为逐渐增多,但大多仅限于“蜻蜓点水”的程度,在情爱道德观上主要表现出谨慎、理性的特点。追求终身幸福依然是很多大学生的情爱动机,在择偶观方面则更加注重平等和对方的学识、品德、外貌、身材等多种因素。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普遍对情爱交往的责任感或承担责任的意愿较强,对婚姻家庭有较多的规划和憧憬。

面对大学生情爱交往行为日益增多的局面,高校的教育对策明显滞后。由于社会舆论的松动和思想禁锢的打破,大学生谈情说爱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但在明确的政策出台之前,大多数高校只能采取折中的操作策略。一方面,高校对于大学生情爱交往的限制和干预减少;另一方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情感问题或生理、心理等问题(如怀孕、堕胎等),学校仍然会祭以校规校纪进行处罚。这一时期的教育对策虽然也包含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更多时候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观望态度,并逐渐过渡到“既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政策倾向。

(三)新世纪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及其教育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新加速。在此背景下,大学生传统道德观淡薄,自主性增强,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情爱动机上,出现了“从众”、“攀比”、“消除寂寞”、“满足虚荣”等诸多情爱动机,反映出多样化的情爱道德观。在择偶观上,当代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越来越表现出世俗化、功利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贞洁观上,当代大学生对“性解放”、“性自由”等持反对态度的比例在下降,而持认同态度的比例逐渐上升。一项调查表明,对大学生同居现象表示“反对”态度的比例,从1995年的76.3%下降到2004年的13.5%,表示“赞成”的比例则从2%上升到了28.4%。[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D].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大学生情爱性行为不断增多,情爱行为与婚姻家庭的关联性显著下降,爱情不再是唯美和高雅的象征,甚至沦为庸俗而低级趣味的游戏。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情爱行为和情爱道德观的对策往往显得力不从心。随着新《婚姻法》颁布实施,非婚同居行为不再被列为违法行为,尊重隐私、不干涉个人生活等对高校加强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在校生结婚的规定,更使得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失去了合法性依据。同时,面对大学生在情爱道德观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高校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校外同居租房的学生进行劝诫,对存在婚育现象的作休学、退学处理,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恋爱婚姻观教育等。但总的来看,当前的教育对策还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价值多元化趋势下情爱道德观的构建问题,不能很好地平衡学生自主发展与学校因势利导的关系,因而不能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大学生情爱道德观教育对策走向

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情爱道德观问题上,未来高校的教育对策不是要淡化或退出,而是应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加强。当然,这种加强是建立在对大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选择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谈情色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对大学生情爱行为采取一律禁止的简单化做法,或用强制的手段干预大学生情爱交往行为显然不合时宜。但情爱道德观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此重要,情爱行为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如此深远,作为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高校理应“教育学生怎样走好这一步,寻找爱情要基于怎么样的道德观和人生伦理。”[王志坚.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探究[D].理论建设,2007(3)]从而发挥高校教育在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形成中的主阵地作用。

现在的问题也许不是大学生有没有情爱交往的需要,也不是高校有没有开展情爱道德观教育的必要,而是怎样在大学生情爱交往行为和情爱道德观形成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可以预见,面向未来的教育对策将科学合理地界定个人隐私的界限和道德规范的范围,不该管的地方充分放手,相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在该管的地方或问题突出的方面更加有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尽可能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情爱道德观。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改进和突破的方向:

(一)开展情爱理想和情爱道德底线教育,树立正确的情爱认知

培养大学生的情爱道德观,首先要让大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或者说认识爱情的真谛和本质,树立爱情的理想追求。爱情不排除人的生理欲望等自然属性,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其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超出个人的范畴,表现出明显的利他主义道德倾向,它代表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正因如此,爱情才显示出它的崇高,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修养。高校教育应着重引导大学生把情爱行为的道德美放到第一位,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对理想的追求,帮助他们维护好这份人生最美好的情感,坚信情爱道德是通往“爱情之美”道路的必然选择和坚强保证。

退一步来说,不论大学生是否追求高尚、美好的爱情,但起码要健康、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有何不同,如何多元化,但情爱道德的一些底线仍要坚守:如情爱交往中应真诚对待,任何欺骗和玩弄别人的感情都是僭越道德底线的行为;爱情本身具有排他性、专一性等特征,对于“三角恋”、“脚踏多条船”以及个别女大学生愿意当“小三”等思想行为,必须态度明确、旗帜鲜明地加以批判。对于大学生的日常情爱行为,学校可以不过问,但如果在校园内(甚至课堂上)做出过分亲昵的不文明、不雅的举动,那么学校不仅可以管,而且必须管,因为这涉及到基本的公共道德和学校的基本秩序。

(二)引导好正常的异性沟通交往,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任何情爱行为都是从异性交往开始,但异性沟通交往并不必然导致情爱行为的发生。当男女同学以交流学习、交流思想、互帮互助为目的进行正常的交往时,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理应大力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通过异性交往建立友谊,是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活中男女同学异性友谊有益于男女同学的情感稳定与补偿,有益于大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孔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简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发展正常的异性交往,还有利于大学生消除情爱焦虑和冷漠,并在实际中培养他们的责任和互助意识,更加懂得权利与义务统一,尊重对方的权利,这些对于培养良好的情爱道德观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情爱道德观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一些不良的情爱道德现象和观念,不可避免对高校大学生带来不利影响。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说,要积极抵制和消除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除了加强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配合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校内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和环境。除了通过课堂教学系统阐明情爱道德相关知识,还应通过多渠道载体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等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通过讲座、讨论、社会实践等,引导大学生在分享与实践中真正认识到健康、正确的情爱道德观带来的好处。

(三)将情爱道德观教育与性教育结合,维护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生长发育趋向成熟,大学生渴望了解性方面的知识,但同时他们获取这方面信息的途径较少,对性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这种状况不仅带来生理健康、生理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也造成心理的困扰和情爱道德观念的混乱。在高校开展正规的大学生性教育,包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知识、性道德教育、性法律教育等,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有学者主张,应根据大学生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对于性的需要予以恰当的赞许、认可,树立他们与异性交往、获得成功恋爱的自信心,优化他们的婚恋心理素质,达到恋爱方面人格的健全和完善。”[金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嬗变的原因探究[J].云梦学刊,2009(1)]性教育的完善,必然会极大地推动大学生良好情爱道德观的形成。

同时,对于在情爱交往行为中出现心理问题或面临思想困惑的大学生,高校教育应积极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途径循循善诱、及时疏导,帮助大学生缓解恋爱心理压力、正确看待和分析情爱交往中的问题,增强情感受挫承受能力等,使他们尽早摆脱思想困惑和迷茫,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从而自觉遵守情爱道德规范,避免不理智的冲动和极端行为的发生。

*本文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情爱道德观价值冲突及其教育对策研究”(11YJA7100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贺慧玲)

标签:;  ;  ;  

大学生情爱道德观嬗变与高校教育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