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学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学,悬铃木,生态学,雪松,形态,石蒜,生活史。
生物学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辰,桑卫国,马成仓[1](2019)在《锦鸡儿属植物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灌丛化已成为全球草地生态系统一个普遍现象。我国北部草原的灌丛化主要是由锦鸡儿属灌木引起的。在灌丛化草地上,锦鸡儿属灌木不仅作为重要牧草,而且具有防风固沙和保持水土功能,在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锦鸡儿属植物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9年04期)
杨鹤[2](2019)在《日本厚朴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日本厚朴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现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陈颖[3](2019)在《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多处红树林中出现团水虱爆发的现象,大量团水虱侵蚀红树植物,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加剧。其中广西的红树林受团水虱危害尤为严重,但关于该地区中团水虱的相关调查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广西北海市小冠沙红树林的雌性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进行研究以及结合对该地上的有孔团水虱的幼虫的有无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探究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通过实地踏查分析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探讨团水虱与红树林退化的关系;对广西北海市的3个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红树林区域就其退化程度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查,由此进一步探究红树林退化程度与团水虱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以上研究旨在为防治团水虱和恢复红树林的生态系统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本次研究结果如下:(1)在广西北海市小冠沙红树林采集雌性的有孔团水虱(Sphaeroma terebrans Bate,1866),对其进行组织切片实验,观察其卵子发生情况,并且于每次采样的同时观察记录采样地上是否有有孔团水虱的幼虫存在。结果表明:雌性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分别是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其中卵黄发生前卵母细胞这一时期还可分为3个亚阶段,包括卵黄发生前前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前中期卵母细胞和卵黄发生前后期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这一时期也可分为3个亚阶段,包括卵黄开始沉积时相的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时相的卵母细胞和成熟期的卵母细胞。一年内的2月底至3月份这段时间,未发现雌性有孔团水虱具有成熟期的卵母细胞和胚胎,其他时间均发现其体内具有成熟期的卵母细胞或胚胎存在;一年内的2月底至4月份这段时间,未发现采样地上存在有孔团水虱的幼虫,其他时间均发现有其幼虫存在。由此说明,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为全年中除了 2月底至3月份以外的其他时间。(2)通过对整个广西红树林区的30个断面进行实地踏查,收集当地的团水虱的样品,观察记录各断面团水虱的分布特征方面的情况,对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团水虱和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广西红树林区的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包括有孔团水虱(Sphaeroma terebrans Bate,1866)、光背团水虱(Sphaeroma retrolaeve Richardson,1904)和福建团水虱(Sphaeroma fujianensis sp.nov.)3个种类,其中有孔团水虱是该地区中主要分布的团水虱种类,其次才为光背团水虱,而福建团水虱出现于广西北海市的3个断面中,这是福建团水虱首次被记录出现于广西的红树林。团水虱主要分布于中低潮区的潮沟内、潮沟两侧或是林缘这些地形低洼的区域,少数团水虱分布于高潮区,另外还有团水虱分布于林内。本次研究中,团水虱的蛀洞底质多种多样,包括红树植物、木桩、聚苯乙烯泡沫块和软质的沉积岩。(3)通过对广西北海市的白沙和荣、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这3个受团水虱危害严重的区域进行调查,探究红树林退化程度和团水虱、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沙和荣红树林的受害程度(退化程度)是最大的,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受害程度较小且相当。该3个区域都有受到团水虱的攻击危害,危害白沙和荣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团水虱都为有孔团水虱,危害垌尾红树林的团水虱包括有孔团水虱、光背团水虱和福建团水虱叁种,可见有孔团水虱分布较广泛。白沙和荣、垌尾和小冠沙的红树林的周边都有沿海养殖行业的发展,并且其排出的废水都未经处理,该3个区域中白沙和荣红树林的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是最高的;并且白沙和荣红树林的受害群落出现在斑块中间,而垌尾和小冠沙红树林的受害群落出现于潮沟和林缘附近;另外还发现该3个区域具有鹭鸟的栖息和筑巢。以上结果表明红树林周边环境受污染程度越大,团水虱对红树林的危害可能随之扩大,红树林的退化程度越严重。(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蓉[4](2019)在《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是世界性农业和园艺作物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对内检疫对象。西花蓟马具有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两个品系,二者在寄主范围、抗药性、生存环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但外部形态相似,无法准确鉴别,生殖隔离及生态环境适应性未知,明确以上信息对西花蓟马的靶向性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采用基于mtDNA COI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法,研究一步双重品系快速检测技术,并通过室内生态学实验研究两个品系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种特异性COI标记的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一步双重快速鉴定技术研究。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以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为参照,根据COI序列设计筛选获得特异性组合引物(TF6/GR32/LR12),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温室品系362bp、羽扇豆品系541bp。结果当组合引物TF6/GR32/LR12比例为1.0/0.2/0.8、退火温度为44℃时,扩增效果最好。该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特异性强,仅对西花蓟马的温室品系和/或羽扇豆品系具有扩增能力。灵敏度高,对单一或混合品系的西花蓟马各虫态都具有同等的扩增能力;对温室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35.90 pg·μL~(-1),对羽扇豆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46.95 pg·μL~(-1)。该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对有效阻截西花蓟马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及其靶向性防控措施制定意义重大。(2)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雌雄虫个体和群体杂交实验,观察比较杂交组合的雌雄虫寿命、产卵量、后代性比和存活率及杂交F1代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两个品系可以杂交,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研究结果明确了两个品系的分类学地位,表明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应属于同一物种。(3)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田间高雌种群稳定机制研究。针对西花蓟马田间自然种群雌性比例高的问题,采用种群生物生态学技术方法,进行单性种群维持机制研究,以及种群数量和雌虫占比动态趋势监测。结果显示,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种群中雌虫比例均长期维持在70%以上;进一步的回交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的雌虫可以与子代雄虫交配,产生雌性后代。西花蓟马雄虫有多次交配行为,1头雄虫24h内可以与1-6头雌虫交配。雄虫多次交配行为的存在可能是维持西花蓟马种群高雌比例的重要因素,对其在新入侵地的种群建立意义重大。(4)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种群竞争互作研究。针对西花蓟马两个品系在野外分布不均,可能适应不同的温湿度环境的现象,在低温高湿、适宜温湿和高温低湿叁种温湿度组合条件下,研究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竞争互作和生物学特性,竞争结果表明在叁种温湿度条件及不同种群比例下羽扇豆品系的竞争力均强于温室品系,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两个品系的发育历期均没有显着差异,但羽扇豆品系的产卵量较高。总体表明,羽扇豆品系生态适应范围更广,产卵量更高,种群竞争力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靶向性预测西花蓟马品系适生区,并制定靶向性防控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周丽敏,王让会,李琪[5](2019)在《生态学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生物学是生态学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普通生物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将普通生物学课程特点与生态学的学科要求相结合,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层次、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解决普通生物学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思怡[6](2018)在《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是一种我国近几年新发现记录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还尚未成熟。本研究对石蒜绵粉蚧于实验室条件下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系统的研究了该虫在莴苣Lactuca sativa Linn上不同温度下的生殖方式,并组建了不同温度下(20,23,26,29,32℃)以莴苣为寄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研究该害虫的在莴苣上发生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等生物学特征,为对该虫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为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观察并描述了石蒜绵粉蚧各个虫龄的形态特征及其产卵、孵化、取食、蜕皮等习性。石蒜绵粉蚧未发现雄虫,雌虫的生活史包括卵、若虫和成虫,其中若虫有3个龄期。生殖方式的研究表明,石蒜绵粉蚧可营产雌孤雌生殖,且所有雌成虫均能产卵。温度是决定石蒜绵粉蚧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石蒜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长,若虫期的发育历期在20℃下最长,为35.75 d;若虫期最短的发育历期在32℃时,为17.90 d。此外,温度显着影响石蒜绵粉蚧的存活,在26℃时若虫期的存活率最高,为67.33%。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Logistic模型。该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3℃,有效积温为770.90日·度。石蒜绵粉蚧的产卵前期和成虫寿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长;在20℃时成虫产卵量达到最高,为88.02粒/雌;最小为32℃,仅为37.61粒/雌;在20-32℃种群趋势指数都大于1,说明石蒜绵粉蚧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但在32℃时,产卵前期存活率明显降低,说明高温不利于石蒜绵粉蚧的繁殖。温度对石蒜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及种群增长有显着的影响,26℃是最适宜石蒜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12-28)
徐梦,徐明,李仁强[7](2019)在《冬虫夏草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冬虫夏草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和食用价值的珍稀菌类,其生物学特性和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一直是冬虫夏草研究关注的重点。总结了冬虫夏草生物学及生态学中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包括冬虫夏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虫的途径及机制、冬虫夏草菌子实体形成及生长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冬虫夏草菌遗传多样性及基因组学研究、天然冬虫夏草及其微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全球变暖背景下未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冬虫夏草资源的影响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尚未明确和不足之处。未来在冬虫夏草生物学及生态学的研究中,需要利用和研发更加先进的观测设备及试验方法,以实现天然冬虫夏草发生发育的原位观测和机理研究;充分利用冬虫夏草人工培植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基因水平上揭示冬虫夏草菌生态适应性及侵染蝙蝠蛾幼虫的机理;建立冬虫夏草科学研究基地,开展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并结合生态学模型构建明确未来气候变化对冬虫夏草资源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深入冬虫夏草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推进我国冬虫夏草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康[8](2018)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高中学生的内在潜质、所需的教育因素出发,讨论生态学若干理论在当前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上的一些应用,进一步阐述"教育生态学"的概念,旨在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8年22期)
田恬[9](2018)在《雪松长足大蚜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雪松长足大蚜(Cinara cedri Mimeur,1936)是2014年报道的中国新记录种。此后,多地市的雪松上发现了该蚜虫的危害。为了科学有效地持续控制该蚜虫的危害及扩散,保护好全国各城镇多年的绿化成果,明确该蚜虫的基本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雪松长足大蚜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其不同龄期的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测定了4项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龄期形态特征无翅和有翅成蚜所产一龄若蚜分别为棕黄色和棕红色;无翅成蚜所产二龄若蚜较有翅成蚜所产二龄若蚜前胸背板两侧有两个瘤突;无翅成蚜所产叁龄若蚜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个“八”字形凹陷;无翅成蚜所产四龄若蚜较有翅成蚜所产四龄若蚜尾片较为明显,尾片为叁角形。测量发现无翅型不同龄期蚜虫的体长、体宽、头壳宽度及触角长度4项指标重迭严重,不能用于雪松长足大蚜不同龄期的鉴别。2.生活史雪松长足大蚜若蚜有四龄,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在山东省泰安市,越冬的受精卵在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4月中旬开始出现有翅孤雌成蚜,7月蚜虫虫口数量开始减少,9月中下旬虫口数量开始回升。11月中旬产生有翅雄蚜,雌蚜在针叶上产卵。3.雪松长足大蚜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在10℃、15℃、20℃、25℃和30℃下,雪松长足大蚜各龄期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温度下若蚜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0.3d、24.3d、17.1d、14.5d和13.3d。在10℃~30℃的范围内,雪松长足大蚜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由48.4d缩短到21.0d。雪松长足大蚜整个生命周期的长短与温度呈负相关,在10℃~30℃时,生命周期由66.1d缩短到25.6d。雪松长足大蚜若蚜各龄期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能够很好地被二次曲线模型拟合。温度对雪松长足大蚜的产仔期、产仔后期及产仔量产生显着影响,对产仔前期影响较小。在10℃~3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雪松长足大蚜的产仔期和产仔后期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10℃时,产仔期和产仔后期最长,分别为24.5d和5.9d;而在30℃时,该大蚜的产仔期和产仔后期均缩短,分别为7.8d和2.2d。随着温度的升高,雪松长足大蚜的产仔量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20℃时,该蚜虫的产仔量最大,平均每头产若蚜25.7头,显着大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产仔量。10℃和30℃时产仔量较小,分别为13.2头和8.6头。在10℃~30℃的范围内,内禀增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时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110,同时净增殖率最大、种群加倍时间最短,故20℃是最适宜实验种群增长的温度。雪松长足大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5℃,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温为521.2d·℃。通过推算可得,雪松长足大蚜在山东省泰安市的理论发生代数约为7代。雪松长足大蚜无翅孤雌成蚜4月、5月、10月和11月份的过冷却点分别是-11.80、-11.68、-11.65、-11.93℃,平均过冷却点为-11.66℃,四个月份的过冷却点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10-01)
李峰奇,付宁宁,张连忠,焦蒙蒙,彭凌飞[10](2018)在《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及防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一种入侵性害虫,专一性为害悬铃木属植物,导致寄主植物叶片褪绿变色、提前脱落,给园林绿化带来严重为害。该虫原产北美,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洲,2002年在我国湖南省首次发现,目前其分布范围已扩大到湖北、上海、山东、河南和北京等地,并在多地呈暴发态势。悬铃木方翅网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高温和低温均有较好耐性。近年来,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信息素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部分生物活性分子和嗅觉分子机制已被解析,为制定该虫的生态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有关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危害特性、传播规律、化学生态学、环境适应性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从绿色防控方面展望了该虫需重点开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生物学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简述了日本厚朴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现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学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雨辰,桑卫国,马成仓.锦鸡儿属植物繁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进展[J].草学.2019
[2].杨鹤.日本厚朴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简介[J].吉林林业科技.2019
[3].陈颖.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9
[4].张蓉.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5].周丽敏,王让会,李琪.生态学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李思怡.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7].徐梦,徐明,李仁强.冬虫夏草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9
[8].周康.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8
[9].田恬.雪松长足大蚜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10].李峰奇,付宁宁,张连忠,焦蒙蒙,彭凌飞.悬铃木方翅网蝽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及防治研究进展[J].昆虫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