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评“十批评”

朱自清评“十批评”

一、朱自清论《十批判书》(论文文献综述)

林静声[1](2020)在《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巨变的时期,对于作家精神思想的影响十分显着。郭沫若是这一时期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一直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本文横向梳理了学界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成果,围绕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的史学着作和文学作品,对其研究的特点、影响及不足做出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思考未来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呈现四十年中后期代郭沫若研究的总体面貌和发展趋势,对学界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刘武洋[2](2018)在《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朱自清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朱自清最早从事的是新诗的创作,后来凭借散文名扬天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一直以来我们所关注的,都是朱自清的作家身份,而他文学教育家的身份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朱自清自1920年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直至1948年去世,教师是其惟一的职业。毕业后先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教师,然后重回北京,成为了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此后直至1948年去世,一直执教于清华大学,包括西南联合大学时期。朱自清在文学教育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他留下了大量关于文学教育的着述,并且通过文学教育的方式,努力推动新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其中,1929年在清华大学开设的“中国新文学研究”一课,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清华大学中文系乃至现代中国的大学文学教育事业,因此有了朱自清开辟的学术传统。本文以朱自清的文学教育为切入点。“五四”在朱自清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中国古典文学主导着文学教育的话语权,新文学缺乏足够的生存空间的情况下,他有着坚定的,试图借助于文学教育支持与发展新文学的立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然后对朱自清的相关史实,包括教育履历和课程设置进行梳理与呈现。第一章探讨朱自清的新诗教学。诗歌是朱自清用力最深的研究。在这一章中,我们并不仅仅探讨新诗的教学,而是结合朱自清的新诗批评理论以及新诗的创作实践,探析批评和创作对朱自清新诗教学的影响,进行一个理论、教学与创作三位一体的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二章论述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以及朱自清文学教育的代际传承。《纲要》是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这门课的讲义,这份讲义体现了朱自清新文学研究的风格,对于建国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三章论述朱自清文学教育的特征及其成因。在以古典文学为主导的文学教育的夹缝中,努力为新文学争取话语权,通过文学教育推动新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是朱自清文学教育的特征。作为民国教育体制内的一员,朱自清投入了巨大精力于古典文学,但他的研究是“以发展新文学为目的”的,这是朱自清在新旧文学之间建立的独特联系。

刘涛[3](2014)在《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文中指出本文发掘出1947、1948年北平《世界日报》上有关朱自清的几则珍贵史料,它们分别是讲演《"好"与"妙"》、《文学考证与批评》及佚文《谈个性》。这几则史料对研究朱自清去世前的文学创作与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刘超,李越[4](2013)在《清华学人与蒋介石(1926-1948)——兼论国民党与清华(联大)学术共同体之离合》文中认为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清华在地理上始终远离政治中心,且由于美国背景之"庇佑",其政治色彩较之其他顶尖大学而言确实相对较弱。饶是如此,它仍不可避免地与国民党政府的核心决策层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又集中体现为与国民党最高决策者蒋介石的联系。从北伐到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长期处于权力中枢,但其形象多有变化。在天崩地裂的政局变幻中,清华学人内部也不断分化、分道扬镳。亲国民党的学人逐步南去,而多数学人则用脚投票,放弃了蒋介石及其政权。清华学人与蒋介石之分合,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知识精英与国民党政治精英之间复杂、暧昧的关系,也浓缩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人"与"政治人"之间极为繁覆的纠结。

施龙[5](2012)在《“现代的立场”:朱自清的别一种“背影”》文中研究说明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序》中说:"所谓现代的立场,按我的了解,可以说就是‘雅俗共赏’的立场,也可以说是偏重俗人或常人的立场,也可以说是近于人民的立场。""雅俗共赏"是美学概念,而"人民"则无疑带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涵义,它们本应有较为明晰的界限,但在朱自清的观念当中,"现代"却统合了"雅俗共赏"和"人民"。那么,在"现代"这个场域当

李娜[6](2011)在《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词汇史的研究向来是比较薄弱的。吕叔湘曾经说过:“汉语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说是语汇的研究。个别词语的考释,古代和现代学者都做了不少,但是在全部汉语语汇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微小的。”①而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关注于民国词汇的研究又显得更加稀少了。社会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词语中被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词汇就象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所以对民国时期词汇的全貌进行细致的考察、描写和分析,不仅对汉语词汇史、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将为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原始语料库,对其中始见书证(主要为新词、新义)为民国作品的词语进行搜集整理,在对这些语料进行全封闭、穷尽式统计、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中反映的数字变化,来表现词汇的消长变化,表现词汇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发现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对词汇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并借鉴语义场理论的成果,从宏观上将词汇研究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词汇中的系统联系,把握词汇发展的历史动因。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研究者们对民国词汇的关注,对词汇史研究的关注。文章整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是分析当前词汇史研究的现状、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本论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词汇的研究中,民国词汇的研究始终是十分薄弱的,也许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历来对这段时期的词汇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词语的举例、或者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我们又都不能忽视这段历史,忽视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之中,词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的转折与变化。处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交界期,处于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磨合、争斗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词汇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注。而传统的词汇研究的那些套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义词、反义词、方言词语、外来词等等的分类研究方法,尤其是举例式的方式,我们认为难以对民国时期词汇发展变化的全貌作出比较客观的判定,所以,我们运用语义场的研究方法,将词汇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并引用自然科学数量统计的方法,同时大胆的选用《汉语大词典》作为我们的语料库,用数字结论作为我们理论探析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一系列数字的基础上,我们对民国词汇的发展展开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四章中,前两章都是关于“标志性新词语场”①的,即对民国新词中,那些能够代表或者反映出民国时代独特特色的词语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系联。第四、五章是分别进入到词汇内部,即对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第二、三章是系统的从社会角度总结归纳民国时期能够表现民国时代特色的民国时期时代标志词。研究这些具有社会时代标志性特征的新词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他们由于同属某一社会领域的新词语,因而相互之间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这些词语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反映不同领域的社会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一个词语反映某一社会特征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由多个在义域上有联系的词语组成的“词语场”反映相关的社会特征的能力就要大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说能够相对比较全面的反映某一时代某一社会领域的时代全貌。同样道理,如果某一时代独特的社会时代特征已经形成了,就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反映和记录这种时代的社会特征的新词语。因此我们就以这些新词语各自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为内容,以“标志性新词语场”的形式,按照其内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排列它们。由于篇幅较大,因此分为上、两部分。上半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从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新词语,以及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三大角度对民国新词语进行归类的。下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几个互相影响的相关领域的新词语,如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等等。通过将互相影响、链条式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系联在一起的方式,以一发牵动全身的线索来串连起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新词语场。第四章是探讨分析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特点的。我们主要集中在对双音节新词(包括新义词语)中的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进行的分析研究上。并对每一类语法结构的内部词素的词性的组合情况,及其对应的组合成的复合词的词性的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力图深入到最深处,力图挖掘出汉语新词的组合规律,以便更好的约束、规范新词新语。第五章是对双音节复合词中的新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语义关系的类型到底有哪些,语义关系是什么,这一点历来有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的研究是集中在对复合词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一种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其组合词素之间在意义上的对应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义关系,而不是从词义与词素义的对比关系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此这一研究角度也是主要着力于对成词词素义的相互之间的语义上的组合关系的探析。并且,从对这些复合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的类型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挖掘出各个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的强势语义模式。在这两章中,我们运用大量图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对蕴藏在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内的各种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统计与比较,在数字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创新点一:开拓了民国词汇研究的新的领域。将我们的研究视角深入到词汇研究的薄弱环节。将民国词汇研究这一领域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对民国词汇研究中,我们将更好的搭起古代汉语词汇研究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之间的桥梁,连贯起汉语史的历史。创新点二:“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①,只有在社会的真实面貌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语言词汇的发展脉络。所以,我们运用“标志性新词语场”的概念来组织民国时期新出现的众多词语,将词语置身于其所产生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从而更真实的还原词汇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一组组相关的时代新词语中,我们可以清晰而深刻的触摸到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脉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感受到民国的时代特色和时代面貌。创新点三:对于语法结构关系的研究,我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内部词素的词性与成词词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在对六大类语法结构的新词语的内部词素词性及其组合关系的量化描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字来说话,得出同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远远高于异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而在异性词素的组合中,也表现出诸多的差异:如在名词性词素、动词性词素、形容词性词素三大主要词性的词素对复合词词性的影响上,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或者说,也有大小或先后之分;如在构成词素中如果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基本上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以动词为多,位于第二位词性选择位置上的是名词性,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两个词素中没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又以名词性的数量相对要多于形容词词性的复合词的数量。另外,由于《汉语大词典》自身存在的一些需要修订、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在文后附录中,针对在进行《民国词汇史》研究时所发现的问题,特附“《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词语补充(始见书证为民国时期作品的词语)”等内容,希望能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有帮助。

彭林祥[7](2010)在《新文学序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序与跋(简称序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类,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写作传统。至20世纪,无论序跋的数量、质量、种类,还是序跋作者等诸方面,都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而此中尤以新文学作家的序跋最为灿烂耀眼。新文学序跋的大量存在,使得它有成为单独的研究对象之必要。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序跋的历史渊源出发,确立新文学序跋为“副文学”之一种,使其在20世纪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立的文类地位。既有对序跋在20世纪中的发展演变进行本体上的研究,也有从“关系”出发,对序跋与作品、作家、译介和文学史等逐一进行探讨,还有对序跋文本内容的全面考察。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跨学科交叉研究。追求宏观与微观结合、基础与前沿并重、继承与创新齐辉的学术品格,把新文学序跋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考察序跋的历史以及新文学序跋的诞生。自西汉开始,序体正式确立。到了唐代,跋作为一种文类,开始出现。序和跋的位置定型,功能上既分工又合作。清末民初,序跋经历了现代转型,不但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有突破性的改变,而且在使用范围、表现形式等方面也有拓展。“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学序跋随着现代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而诞生。由于新文学文类划分标准的建立,序跋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笔者把新文学序跋归属于“副文学”。第二章论及新文学序跋与作品(文本)之间的多层面关系。序跋相对于作品(文本),既有附属性,是文学外部和“内部”研究的联结点;也有独立性,序跋与作品(文本)之间建立了一种阐释关系,序跋体现的只是序者的意图,并不能代替文本(作品)的意图。文本学上看,序跋作为一种“副文本”,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阈”、引导阅读、与正文本生成互文性等。从传播学看,序跋记录下了作品的出版、传播和接受情况。从版本角度看,序跋也是版本批评的重要资源。第三章以新文学序跋与作家的关系为出发点展开论述。首先,探讨新文学作家的序跋观。在大量的序跋写作实践中,新文学作家对有无序跋的必要性、功能、内容以及写作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次,从序跋角度来分析作家。从作家所写序跋中,不但可以考察作家的人生历程、创作历史、思想变迁和文艺主张,而且还能窥探作家与作家、批评家、报刊编辑、出版人等之间的友谊、论争、恩怨。最后,对新文学序跋见证或记录的与作家有关的逸事锁闻进行了分类梳理。第四章单独探讨译本序跋。新文学序跋包括新文学创作序跋和译本序跋两大部分。新文学译本序跋记录了中国新文学前辈借助域外文学参与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历史过程,见证了新文学作家的翻译实践,是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译本序跋有译介动机、目的的表白,是译介思想、翻译理论的载体,也翻译论证(批评)的平台,见证了文学翻译的历史。它是传播中外文学的窗口,也是译者进行中外文学比较研究的尝试,记录了作家接受域外文学的过程,还能从译本序跋中看到文化、政治的过滤、误读。从译本序跋中,可以考察作家毕生的翻译活动,也可从中了解作品在不同时期的接受,探究译者在不同时期对译作的接受和评价等。第五章从新文学序跋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出发,考察序跋的文学史意义。作为新文学的一面镜子,序跋与新文学历史具有共生性。如序跋与各体文学史、文艺思潮史、社团流派史、出版文化史紧密联系。序跋还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建构,如《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序跋)确立了新文学历史的分期、内容、述史模式、写史模式。新文学史上,还出现了一些着名的序跋,如《地泉》五人序、《现代小品十六家》的群序,这些序跋的问世本身就是文学史的重要事件。此外,新文学序跋研究本身也具有文学史意义。如提升了序跋的文类地位、确立的序跋的文类特性、促进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入、为文学史提供了历史细节等。总之,笔者希图在“大文学”观的指导下,在现有的文学分类、文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文学序跋以及序跋所连接的“关系千万重”的研究,重新审视新文学并确立起新文学本身具有的生命整体性、丰富性、复杂性。

陈令[8](2009)在《朱自清大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是一种现代组织,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实体。1925年起,朱自清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系教授,从事大学国文和其他文化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并长期担任中文系主任一职。几十年的大学教师生涯,朱自清产生了大量丰富且极具理论价值的大学教育思想。他的大学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论大学的组织结构及其内外关系。在这方面朱自清主要谈到大学这个学术组织对社会所起的引领作用;大学因组织知识材料的不同表现出多个研究方向,这多个研究方向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大学学术组织不但纵向的分为多个不同的院系,在组织内部还因学术的相互交流而横向的成立各种学术“小组织”或“小团体”。第二,论大学教育的具体内涵。在这方面朱自清主要谈到大学教育创造新的、进步的文化;大学教育是通识基础上的专识教育;大学教育是中西融合的教育。第三,论校长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这方面朱自清谈到校长应维护大学每一个人的民主权利;教师须对教育有一颗信仰的心;大学教师既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第四,论大学学生学习活动本质。在这方面朱自清谈到学生学习主要是提升自己的学识;“受教育”是学生的本位;学生“自治”学习的内涵。关于朱自清大学教育思想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始终用“全体大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统率自己的教学及学术研究工作,因此他的大学教育思想具备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当代意义,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研究。

赵静[9](2009)在《朱自清诗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里,朱自清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朱自清在文学领域里成为新文学建设和发展的承担者,成为新时期中国古典文论向现代文论转换的引领者,为中国新诗及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对朱自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朱自清的古典诗论思想、现代诗论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朱自清生平创作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阐述其诗学思想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其次,从朱自清的诗歌创作和他对古典诗歌、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方法与梳理中去探寻其古典诗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以期得出其整个诗论体系的构成。再次,从新诗的创作心理规律及流变论、新诗的鉴赏与批评——新的解诗学的建立以及继承传统借鉴西方下的新诗理论的现代化三个方面来展开研究朱自清现代诗学思想。最后,在比较的视野下研究朱自清“析义为诗学之道”的诗学与闻一多“纳诗于艺术之轨”的诗学。本文通过对朱自清的诗学思想做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挖掘其古典诗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及现代诗学在“诗体解放”的温床中对古典诗学的继承与发展。为当代朱自清诗学思想的研究添针加线。

王晓东[10](2009)在《朱自清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自清是20世纪上半叶十分重要的一位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涉及诸多领域,本文将首次对此作出整体的分析与总结。导言部分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作出评述,相比朱自清丰富的学术实践而言,目前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未能充分反映他的成就与贡献。第一章将对朱自清的学术历程作出简要分析,不仅展示他的学术成绩,更力图从中探求他的学术建设理念与拓展轨迹。此外,还将对他的人生、学术转型作出分析。第二章将主要分析朱自清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民国“意义学”实践的整体学术背景下,展现他借鉴西方“新批评”理论,并致力于西学“中国化”的方法论建设。第三、四两章将对朱自清的诗学研究作出分析,尤其关注他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通过“诗学笺释”的研究方法建设,他在“名家研究”、“诗史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第五章重点分析朱自清对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体系建设,新近整理出版的《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将促使我们对他的批评研究乃至民国批评学术史做出全新的分析。在整体学术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诗言志辨》也将得到更为切实的定位,其纵向诗论梳理为横向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意念”考辨的实践也确立了朱自清文学批评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六章将简要介绍朱自清在歌谣研究领域的实践,重点突出他的学科理念和体系建设,并与诗学研究取得连贯性分析。第七章将对朱自清的“新古典”思想作出分析,《经典常谈》缘于“整理国故”的学术背景,体现出他研究与普及兼备的学术品质。结语部分将对朱自清“通学”的学术理念、学科创建和研究现代化转型的贡献作出简要总结。

二、朱自清论《十批判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自清论《十批判书》(论文提纲范文)

(1)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学着作研究
二、文学作品和译作研究
    (一)自传文学研究
    (二)杂文和散文研究
    (三)译作研究
三、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的反思

(2)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诗教学以及新诗的批评和创作
    第一节 理论批评及其对新诗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创作实践及其对新诗教学的影响
    第三节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新诗教学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与朱自清文学教育的代际传承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及其内容和风格
    第二节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对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借鉴
    第三节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对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启发
第三章 朱自清文学教育的特征及其成因
    第一节 新、旧文学兼及的特征
    第二节 复杂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论文提纲范文)

在北京大学讲《“好”与“妙”》
    “好”与“妙”———朱自清昨在北大“文学讲座”讲演
讲演《文学考证与批评》
    文学考证与批评———朱自清昨在师范学院讲
佚文《谈个性》
    谈个性

(4)清华学人与蒋介石(1926-1948)——兼论国民党与清华(联大)学术共同体之离合(论文提纲范文)

乱世中国的“武英雄”
抗战时期:“自由教育”与“党化教育”之博弈
转捩点:蒋氏政权走向没落
清华非复旧池台
最后的挣扎:当局之“抢救学人”与学人之“大分流”
小结

(6)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词汇史研究现状
        二、民国词汇研究是词汇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民国词汇研究的方法
        二、民国词汇研究的语料来源
        三、民国词汇研究的内容
    注释
第二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上)
    第一节 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的新词语
        一、政治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二、军事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三、法制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第二节 反映民国文学艺术的新词语
        一、文学领域的新词语
        二、戏剧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新词语
        三、音乐、绘画、雕塑、书法领域的新词语
    第三节 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
        一、饮食方面的新词语
        二、建筑居家方面的新词语
        三、婚丧嫁娶、宗族祭祀及称谓方面的新词语
        四、时令节气方面的新词语
        五、宗教信仰方面的新词语
第三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下)
    第一节 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
        一、工业领域的新词语
        二、商业领域的新词语
        三、娱乐业的新词语
    第二节 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
        一、教育领域的新词语
        二、出版业领域的新词语
        三、印刷业的新词语
        四、造纸业的新词语
    第三节 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
        一、纺织业领域的新词语
        二、反映民国服饰变化的新词语
        三、反映发式的变化的新词语
        四、鞋帽及化妆品的新名称
    第四节 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
        一、医学领域的新词语
        二、生物学领域的新词语
        三、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领域的新词语
        四、翻译学领域的新词语
        五、语言学领域的新词语
    第五节 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
        一、交通领域的新词语
        二、通讯及信件往来的新词语
    第六节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民国新词的语法结构与词性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双音节复合词语法结构与词性关系分析
        一、名词
        二、动词
        三、形容词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应关系统计与分析
        一、复合词词性与语法结构对应关系
        二、构词结构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的对应关系
        三、三大词类新生双音节复合词的组合情况
        四、词素组合形式与构词结构和复合词词性的对应关系
        五、构词方式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六、小结
    第三节 附加式派生词的词性的倾向性
        一、然
        二、老
        三、性
        四、头
        五、手
        六、子
        七、儿
        八、化
        九、阿
        十、家
        十一、员
第五章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
    第一节 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一、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二、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三、动宾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四、补充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五、主谓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第二节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一、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类型之间的联系
        二、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统计分析
        三、小结
    注释
附录
    一、《汉语大词典》民国词语表
    二、《汉语大词典》滞后书证补充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新文学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20世纪作家序跋研究现状
    二、本选题研究意义及研究角度
第一章 序跋源流及新文学序跋的诞生
    第一节 序跋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序跋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新文学序跋的范围及分类
    第四节 新文学序跋的文类辨析
第二章 新文学序跋与作品
    第一节 序跋与作品(文本)关系阐释
    第二节 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
    第三节 序跋与作品的出版、传播和接受
    第四节 作为版本批评资源的新文学序跋
第三章 新文学序跋与作家
    第一节 新文学作家的序跋观
    第二节 新文学序跋视野下的作家个体
    第三节 新文学序跋与作家文事交际
    第四节 新文学作家序跋佚事谈屑
第四章 新文学序跋与译介
    第一节 新文学译本序跋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译本序跋与翻译文学研究
    第三节 译本序跋与中外文学交流
    第四节 微观视阈下的译本序跋研究例论
第五章 新文学序跋与文学史
    第一节 序跋与新文学历史的共生
    第二节 序跋与新文学史的建构
    第三节 作为新文学史上的"序跋事件"
    第四节 新文学序跋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大文学"观下的序跋研究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8)朱自清大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朱自清研究的主要特点
        0.2.2 朱自清教育思想的研究特点
    0.3 研究目的和意义
    0.4 研究方法
第1章 朱自清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1.1 朱自清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根基
    1.2 朱自清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因素
    1.3 实践经历促进朱自清教育思想的形成
第2章 朱自清论大学组织结构及内外关系
    2.1 大学是社会的学术组织之一
        2.1.1 社会学术的发展从大学开始
        2.1.2 大学是促进社会学术发展的主要机构
    2.2 "大学分为不同的院系,就是通到各处的路"
        2.2.1 大学以知识材料为单位组织学术工作
        2.2.2 因知识材料的不同表现为"通到各处的路"
    2.3 介入群育的小组合作学习
        2.3.1 自由成立各种有益的"小组织"
        2.3.2 学术上相互砥砺
第3章 朱自清论大学教育的具体内涵
    3.1 大学教育创造新的文化
        3.1.1 创造并发展新的进步的文化
        3.1.2 改变并扩大旧传统文化
    3.2 大学教育是"通识知识基础之上的专识教育"
        3.2.1 通识为本
        3.2.2 专识为末
    3.3 大学教育是中西融合的教育
        3.3.1 中国文学系应重视外国语言及文学带来的新思想
        3.3.2 外语系应重视中国文学的基础
        3.3.3 中外文系合并弥补两系不足
第4章 朱自清论大学校长与教师的人格魅力
    4.1 "同情的校长"维护大学每一个人的民主权利
        4.1.1 大学校长思想自由
        4.1.2 大学校长作风民主
    4.2 "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一颗信仰的心"
        4.2.1 教育信仰是教育者崇高的精神追求
        4.2.2 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4.3 学者型教师是大学教师的正确定位
        4.3.1 大学教师尽心学术研究
        4.3.2 大学教师尽心教学
第5章 朱自清论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方法
    5.1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质
        5.1.1 提升自己的学识
        5.1.2 学生通过学识发展思想
    5.2 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5.2.1 "受教育"是学生的本位
        5.2.2 "社会实践"实现学生与社会的互动
    5.3 大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
        5.3.1 学生"自治"生活的内涵
        5.3.2 学生"自治"生活的特点
第6章 朱自清大学教育思想的学术价值及当代意义
    6.1 学术价值
        6.1.1 营造"全体大用"的文化
        6.1.2 "全体大用"思想开启大学新的教学道路
        6.1.3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全其体"
    6.2 当代意义
        6.2.1 大学应提高校长及教师的教育信仰
        6.2.2 大学应合理定位好办学方向
        6.2.3 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满足多方面的社会需求
        6.2.4 大学校长应协调好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9)朱自清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课题研究现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三、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一章 朱自清的古典诗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及古代经典的研究
        一、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具有“史”的意识
        二、集释、笺注与语义分析的研究方法
        三、对古代诗人行年考据的研究
        四、中国古代经典研究
    第二节 中国古典诗学研究
        一、对“诗文评”的研究
        二、诗学理论力作《诗言志辩》分析
第二章 朱自清现代诗学研究
    第一节 新诗的创作心理规律及流变论
    第二节 新诗的鉴赏与批评——新的解诗学的建立
    第三节 继承传统借鉴西方下的新诗理论的现代化
第三章 朱自清“析义为诗学之道”的诗学与闻一多“纳诗于艺术之轨”的诗学
    第一节 古典诗学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新诗的形式观
    第三节 批评化与民族化的诗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部分
    二、期刊论文部分
后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10)朱自清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朱自清:学术史上的"背影"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文人到学者:朱自清的人生转型与学术研究
    第一节 朱自清学术简传
    第二节 积极"刹那主义":朱自清人生转型的哲学基础
    附录 朱自清学术简表
第二章 "意义学":朱自清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意义学"与"新批评"
    第二节 英美"新批评"的发展与困境
    第三节 民国"意义学"的借鉴与实践
    第四节 朱自清"意义学"的系统建构
    附录 "意义学"实践简表
第三章 古典诗学研究
    第一节 基础研究
    第二节 诗学笺释
    第三节 名家研究
    第四节 诗史研究
    小结
第四章 现代诗学研究
    第一节 诗史(四):现代性“突变”
    第二节 现代文学的学科创建:《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第五章 中国文学批评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横向体系建构的学科价值
    第三节 《诗言志辨》之辨
    第四节 "言志"与"比兴"
    小结
第六章 歌谣学研究
    第一节 诗史"突变"与研究转向
    第二节 学科建设策略与实践
第七章 新文化建设
    第一节 新教学实践:《国文教学》与《读书指导》(存目)
    第二节 "新古典"思想:《经典常谈》
结语 朱自清的学术实践与贡献
    一、"通学":朱自清的学术理念与实践
    二、学科创建与学术研究的现代化转型
附录 朱自清全集校补(摘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四、朱自清论《十批判书》(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十年代中后期郭沫若研究综述[J]. 林静声. 大连大学学报, 2020(04)
  • [2]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D]. 刘武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朱自清的两次讲演与一篇佚文——北平《世界日报》有关朱自清的几则史料[J]. 刘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03)
  • [4]清华学人与蒋介石(1926-1948)——兼论国民党与清华(联大)学术共同体之离合[J]. 刘超,李越. 社会科学论坛, 2013(06)
  • [5]“现代的立场”:朱自清的别一种“背影”[J]. 施龙. 文学评论丛刊, 2012(01)
  • [6]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 李娜. 山东大学, 2011(12)
  • [7]新文学序跋研究[D]. 彭林祥. 武汉大学, 2010(05)
  • [8]朱自清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 陈令. 中南大学, 2009(S1)
  • [9]朱自清诗学思想研究[D]. 赵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09(03)
  • [10]朱自清学术思想研究[D]. 王晓东. 暨南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朱自清评“十批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