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侯满平[1]2004年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生产能力已经得到提升,但面临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市场的多重约束。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已成为“北粮南调”的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面临着全国农业发展相同的境遇,但又有着本区域农业发展特有的挑战。 系统考查了国内外农业发展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研究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发展战略,对解决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参与WTO框架下的世界农产品市场,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业是一复杂的巨系统,其肩负着生产粮食、发展经济及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能。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因此文中以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生态经济理论、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规模报酬理论等作为研究区域农业的基础理论;以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农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以农业农村发展叁个阶段理论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理论。 总体上考察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历史、现状形势;浅析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变迁,土壤演变过程及其经济区位条件的形成,初步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运用Mapgis软件建立了该平原农业系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原主要农产品生产的态势及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产品生产在我国占有绝对优势,但其受结构调整的影响也发生了波动性变化,其产品质量面临着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挑战,农民收入也面临着增长缓慢的挑战;水资源受种植制度、气候变化及利用率低等多种因素的胁迫作用,严重短缺;耕地资源近年来大量减少,受自然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稀缺程度加大。分析表明其资源利用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模式。通过这些系统的分析为结构调整及发展战略的形成提供了定性定量基础。 研究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调整的叁大目标:效益目标、质量目标及农民目标。结构调整应遵循区域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粮食安全等多条原则;从整体产业结构来论,第一产业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表现为波动变化,第叁产业整体上升;该平原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种植业内部的调整、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初步预测了未来耕地供需量与水资源需求量,为农业发展布局提供宏观量化依据。在系统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平原农业发展的总体区域战略,关键在于技术体系的支撑及增加农业资本投入。研究了具体的农业发展对策,主要拟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对策、农产品生产及应对市场对策、农业投入对策及防灾减灾应变对策。综合考虑该平原自然资源、产量分级、区位条件及其在全国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中地位等诸因素,以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及结构调整原理为指导,初步区划了该平原农业发展战略分区,其布局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多层次现代都市农业区、高产区、中低产区,高产区、中低产区布局又细分为8个小区,各区都有本区域特色。农业战略区划布局为该平原因地制宜地可持续地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农业结构调整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及具体构想。以北京为例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模式;以曲周、寿光为典型研究了高产区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以环渤海模式、开封治沙模式、淮北模式为典型研究了中低产区资源利用及改良同时并举的生态农业模式。大中小城市及中低产区在该平原占有重要份量,因此,研究现代都市农业模式及中低产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样也显得十分重要。典型农业模式为未来区域农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也是区域规划的具体设想,期以模式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及其可持续发展。

吴海芹[2]2005年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进步在区域农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均在五大区域开展了以综合治理和中低产田改良为主攻方向的科技攻关,从理论、方法、实践上提出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产生了显着效益。本文从黄淮海平原区域农业科技攻关历史分析入手,对黄淮海平原科技资源尤其是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员的投入特点进行研究,总结了黄淮海区域农业发展中科技攻关的成就,概括出区域农业科技进步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实践性、学科综合性和产业基础性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区域农业科技管理提出了特殊要求,为此,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讨论了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机制,宏观方面必须正确判断和认识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目标,组织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制定一套强有力的组织协调管理机制;微观方面实施立项课题招标制、实施过程合同制和项目管理制、实施经费管理预算制、实施目标管理,完善评估体系、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而提出了完善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政策、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区域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为依据,以科技要素的合理配置为管理对象,加强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的能力建设,坚持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等管理对策。

翟勇[3]2006年在《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中国生态农业(CEA)发展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产地环境与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等,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具有较大差别。CEA是遵循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经济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生态、经济、社会等叁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起来的多组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体系。(2)CEA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理论体系还存在过于理想化与综合化、发展阶段理论薄弱、发展战略思路还不很明确等缺陷;技术集成度不高,关键技术不过硬,政策、管理与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等,严重制约着CEA的可持续发展。(3)CEA至少受到生态学、经济学、农学,资源环境科学、农业工程学等多学科原理与方法的共同支撑。CEA富有特色的理论内涵还应当包括生态农业系统适度投入论、生态农业物质-经济循环论、生态农业产业论和生态农业工程论等。(4)CEA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长远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整体协调、科学先进、勇于创新、规范可行的原则,以CEA产业化创新发展为核心,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技术升级战略、政策保障战略与区域推进战略,并结合科技、政策、管理、社会参与等机制创新,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双赢目标,并用10年左右时间,使CEA成为我国农业的主体。(5)CEA创新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产业化发展战略、技术升级战略、区域推进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等四大组成部分。该总体战略框架以产业化战略为核心,以技术升级战略和政策保障战略为保障,以区域推进战略为主要方式,通过多个战略的有机组合和组织管理等机制创新,有计划地实现CEA创新发展体系。(6)产业化战略是CEA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主要包括农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深加工战略、循环产业链战略和服务与营销战略等六大层面。其中,基地商品化生产战略、农产品深加工战略是CEA产业化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其他战略是CEA产业化的重要保障或特色内容。近中期CEA产业化重点领域为基地商品生产、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生态产业。(7)技术升级战略、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是CEA的重要保障战略。技术升级战略框架包括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成果转化功能强化战略、科技投入保障战略和科技素质升级战略,其核心是科技创新战略。近中期CEA技术升级的重点领域是:农产品产地环境建设、农产品清洁生产、资源节约型和高效型生态模式等。管理与政策保障战略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战略、全民参与战略、信息与市场战略、示范推广战略、组织模式创新战略等。其中,政策保障战略和组织模式创新战略是该框架的核心内容。(8)区域推进战略是实现CEA的主要形式。按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内陆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青藏高原区等8个生态农业区域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要点与发展方向。(9)CEA模式创新的原则是:整体协调、适时适地、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等。(10)制约CEA模式推广效果的内在机制是:比较效益低而劳动繁杂的模式、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模式、缺环断节和缺乏配套技术的模式、不考虑农民意愿而强制推行的模式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推广。(11)CEA模式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模式、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区域模式创新等四个层面。产业模式创新是CEA模式创新的核心,区域模式创新是具体实现形式,技术模式与管理模式创新是重要保障。未来CEA的重要产业化模式有:基地生产型、科技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等。技术模式创新的重点领域包括生态投入品研制、农田污染控制、农产品清洁化生产、农产品和环境质量快速监测等。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农户自主型、农民组织主导型、政府组织与引导型、企业订单与市场引导型等几种类型。本文提出了我国8大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方向、主导模式及其相应的模式群。(12)从结构、功能和效益叁大层面,用28个综合指标初步构建起了CEA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体系对市级、县级和乡村级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农业系统进行了评价,为CEA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13)剖析了制约CEA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的五大元素,即政府、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和消费者等因素,提出了CEA的未来政策取向。(14)CEA组织与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模式为:政府引导下的科技实体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民群众与企业主体建设的框架模式。本模式揭示了农民群众与企业是CEA建设的主体,是CEA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是CEA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15)CEA创新发展的重大措施主要包括: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政策与投入体系、理顺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管理与组织模式等。

蒋舟文[4]2008年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认为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且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西北地区农业用水占经济用水85%以上,严重挤占工业、生活乃至生态用水,阻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冲突的基础上,指出为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必须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结构: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节水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农业节水转移可以改善水资源利用现状;另一方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探讨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途径,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激励模式,并指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全文共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描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现状分析。本章在描述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二者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结构导致农业用水挤占生态及非农用水。并进一步对冲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叁章: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西北地区人口承载能力估算。通过建立基于农业节水转移的人口承载能力预测模型,对不同农业节水转移方案下的人口承载能力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通过一定比例农业节水转移是可以承载起未来人口预估数的,今后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尤其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来充分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并通过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加快农业节水有偿转移的步伐。第四章:水约束下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指标体系,引入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二者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极低,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今后应当加强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五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分析。在指出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农业用水结构与农业产值结构的相关关系及农业结构调整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贡献程度等方面探讨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第六章:水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激励模式。为让农户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自觉参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使得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能够符合水约束下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本章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叁元市场驱动的激励模式。第七章:水资源约束下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本章提出如下相关对策建议:大力推进水权交易市场建设、努力构建流域统一管理体制、积极完善农产品市场环境建设等等。

侯满平, 郝晋珉, 李新波, 覃莉[5]2004年在《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模式探讨》文中提出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在我国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该平原农业态势及其结构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知农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理论上拟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研究了结构调整的4大重点: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农业结构调整;以曲周模式、禹城模式、睢宁模式及环渤海模式等典型模式为例实证了结构调整对该平原农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期为黄淮海平原农业乃至全国农业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徐文修[6]2008年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叁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叁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叁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叁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叁,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侯满平, 郝晋珉, 刘平辉, 李旭霖[7]2003年在《WTO对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在我国一直占重要地位,加入WTO必然对黄淮海平原未来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中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农民收入的增长缓慢及水资源严重短缺等,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略与对策,为黄淮海平原农业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强[8]201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叁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黄小晶[9]2002年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提出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叁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李立军[10]2004年在《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走访和GIS信息技术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1985—2000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数据库,涉及3000多个县共500多万条数据,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耕作制度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布局区划;在此基础上,从作物布局、复种指数、间混套作、轮作连作、土壤耕作方式、物质投入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1985—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根据FAO数据库,对我国1961-2001年食物需求和供给量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国际比较,预测了202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在总结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和食物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预测了以粮食作物基本生产田、高产和超高产田布局为核心的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1.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主要趋势。(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2)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区域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形成。叁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比例从1950年的63.18%上升到2001年的85.24%,其中水稻的产量比例略有下降,小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玉米的产量比例增加了一倍半;大豆、薯类的产量比例分别下降了50%,其他作物的比例下降了近4/5。各分区和县级GIS分析表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大豆以东北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30%。(3)作物复种方式不断优化,复种指数呈波动式增长。(4)作物种植模式由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5)轮作面积逐渐缩小,呈现单一化趋势。(6)土壤耕作由多耕多种向少耕精种方向发展。 2.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基本规律。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社会需求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粮食增产、环境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核心任务;可持续发展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食物及粮食安全趋势及预测。(1)我国食物需求已经进入植物性产品需求基本稳定、动物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阶段。(2)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是:热量基本达标、蛋白质不足、植物脂肪偏低。(3)2020年我国食物及主要粮食作物需求量预测。高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1857万t,水稻18904万t、小麦11450万t、玉米14137万t、大豆2193万t;低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4319万t,水稻16953万t、小麦8966万t、玉米14154万t、大豆2193万t。 4.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1)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2)确保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吸引劳动力就业是耕作制度的根本任务。(3)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根据县级GIS分析的结果,实现2020粮食总产目标,需要现有低产田提升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提升为中产田、中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中高产田提升为高产田、高产水平再提升40%。(4)区域化、专业化是作物布局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基于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分析,按高谷物需求的叁个方案,到2020年分别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9.7万hm~2、7959.0万hm~2和6872.2万hm~2;按低谷物需求方案分别需9846.6万hm~2、8275.8万hm~2和7145.7万hm~2。(5)复种方式应不断优化、复种指数需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按复种指数恢复和提高方案,2020年所需粮食作物耕地面积高、中、低叁个水平为5557.4万hm~2、4676.4万hm~2和4042.0万hm~2,分别占2001年的89.3%、75.1%和64.9%。(6)间混套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7)土壤耕作次数减少,耕作质量提高,少免耕进一步得到推广与应用。(8)技术集约和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是未来高效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D]. 侯满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2]. 区域农业发展中的科技管理研究[D]. 吴海芹.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3]. 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4].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研究[D]. 蒋舟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其模式探讨[J]. 侯满平, 郝晋珉, 李新波, 覃莉.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6].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7]. WTO对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挑战、机遇及对策研究[J]. 侯满平, 郝晋珉, 刘平辉, 李旭霖.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3

[8]. 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9].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

[10]. 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黄淮海平原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