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地测量反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测量,断层,正则,大地,解法,宁河,拉普拉斯。
大地测量反演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洋,赵雄,高华[1](2019)在《大地测量地震断层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两步解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同震滑动分布反演中系数矩阵出现病态的问题,提出两步解法,并在两步解法反演过程中引入拉普拉斯二阶平滑矩阵进行平滑约束。该方法不仅改善了系数矩阵的病态问题,同时也很好地抑制了相邻断层面间出现大的梯度变化。在两步解法反演过程中,用L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系统模拟实验表明,对于最大滑动量,该方法的反演结果较一步最小二乘法的反演结果精度提高了3.34%~19%;对于均方根误差,该方法的反演结果较一步最小二乘法减小了3.3%~13.3%。芦山地震反演结果表明,利用两步解法进行滑动分布反演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9期)
赵雄[2](2019)在《大地测量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正则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地测量数据因观测范围广、精度高,反演出的滑动分布结果更为精细、全面,近年来常被国内外学者用于进行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研究中。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是研究分析地震发震机理的有效途径。通常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同震滑动分布解,其解的精度与正则化参数、正则化矩阵的选择有关。另外,多源数据联合反演相对权比的确定也是影响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精度,获得更精确的震源参数,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震震源破裂过程。更高的参数反演精度对震间应变积累、震后滑动模式的理解以及地震灾害预测、救援等科研和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在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地震同震滑动分布过程中正则化参数、正则化矩阵以及多源数据联合反演相对权比的确定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研究了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中正则化参数的确定方法,针对常用方法(L曲线)的不足,本文将U曲线法引入到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领域,模拟实验与2013年芦山实际震例反演结果表明利用U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较L曲线法具有反演精度高、无需依赖数据拟合度等优势。另外,本文在L曲线法基础上提出折中相交曲线法(Eclectic Intersection curve method,EI)确定正则化参数,模拟实验与2009年拉奎拉地震以及2016年台湾实际震例实验结果表明EI曲线法较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具有定位准确、反演精度高、计算效率快、无需依赖数据拟合度等优势。2.研究了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正则化矩阵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拉普拉斯二阶平滑矩阵构建的正则化矩阵进行约束反演时会低估最大滑动量的情况。本文提出利用最大滑动量对拉普拉斯二阶平滑矩阵进行加权思想。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不等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可以较好的改善最大滑动量的反演精度,较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结果改进12%-19%不等,且在平均滑动量、矩震级等参数也有相应的提高,分别较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结果改进4%-12.5%、0.4%-9%不等;2009年拉奎拉与2016年台湾美浓实际地震反演结果表明不等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最大滑动量结果较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偏大,与模拟实验结论一致。从而证明本文提出的不等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可以改善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低估最大滑动量问题。3.研究了多源数据联合反演相对权比的确定方法,本文提出先进行各类数据单独反演,利用U曲线法确定单独反演时的正则化参数,再进行联合反演,利用判别函数最小化法确定各类数据之间的相对权比。从模拟实验、2009年拉奎拉与2016年台湾美浓实际地震实验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可以看出,本文方法较VCE(方差分量估计法)、UVCE(方差分量估计法+U曲线法)减小33.3%-51.3%之间,从而表明本文方法确定的相对权比对应的反演结果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4)
陈云锅,何平,丁开华,李水平,王琪[3](2019)在《联合地震波和大地测量数据反演2015年皮山M_W6.4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7月3日在西昆仑推覆构造带前缘发生了M_W6. 4新疆皮山地震,是近40a以来该区域发生的最大的一次中强地震。文中利用近场大地测量数据,包括4个高精度GPS点和一景高空间分辨率ALOS-2 In SAR干涉数据,联合IRIS/USGS提供的25个远震台网P波数据,基于有限断层理论,采取多参数非线性模拟退火算法反演了此次地震的同震破裂模型。联合反演的断层滑移模型显示皮山地震的主破裂区深度集中于9~16km,最大滑移量为95cm,释放的矩能量相当于M_W6. 42,且沿断层走向N302°W单侧破裂,与余震分布吻合。通过与单一数据源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文中采用的多源数据可以同时约束地震矩能量和断层破裂分布,有效解决了远震台网波形数据模型空间分辨率低(尤其对中强地震而言)和近场大地测量数据在地震矩评估方面不够精确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1期)
S.Hartzell,C.Mendoza,L.Ramirez-Guzman,Y.H.Zeng,W.Mooney[4](2018)在《中国汶川2008年M_W7.9地震的破裂历史:大地测量、远震和强震动数据的单独及联合反演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远震、强震动波形和大地测量偏移的一个大规模数据集来研究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的破裂历史。使用线性多时间窗方法来对破裂进行参数化。由于汶川断层作用的复杂性,使用叁个单独的平面来表示断裂面。该地震清楚地表明了大地测量、远震和强震动数据集的优点和局限性。大地测量数据(静态偏移)对于确定浅部滑动的分布很有用,但对深部断层作用不敏感,且不能揭示滑动时间的任何信息。震中距在30°~90°范围内的远震数据,由于射线路径简单,通常建模不困难,并能区分浅部和深部滑动。然而,当涉及多个断层面时,由于陡峭的离源角导致定时模糊,远震数据不能区分不同的滑移情况。另一方面,地方强震动数据对于从方向性确定破裂方向是理想的,但也容易因格林函数的不准确而过度建模,导致对滑移分布的错误解释。我们发现,要对汶川破裂进行准确的描述需要所有这叁种数据集。地震矩估计约为1.0×1021 N·m,断层滑动特征是在多个大的断层阻延区上有高达10m的滑动。破裂开始于彭灌断层的南端并朝东北边单侧破裂。当到达交叉的小鱼洞断层时,相邻的北川断层从这个结合部开始并双侧破裂到东北和西南。(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译丛》期刊2018年03期)
许才军,周力璇,尹智[5](2017)在《2013年Ms 7.0级中国芦山地震断层曲面模型的构建及其滑动分布的大地测量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国芦山地震的余震序列分布和地质构造情况,联合GPS同震位移和水准测量数据,采用格网搜索法和方差分量估计(variance covariance component,VCE)方法建立了芦山地震的断层曲面模型。以建立的断层曲面模型为基础进行滑动分布反演,反演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以明显的逆冲滑动为主,存在左旋趋势,断层的滑动主要发生在4.56~18.25km深度范围内,最大滑动量为0.70m,在深度12.64km附近,释放的能量为8.77×10~(18) N/m(相当于Mw 6.57级)。对曲面模型进行棋盘检验,结果表明其能够较好地分辨出断层深度浅于13km的凹凸体,其面积最小为8km×8km。(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7年11期)
周新[6](2017)在《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反演断层滑移分布的MCMC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断层滑移的反演可以表达为一个不等式约束下的正则化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MCMC方法,利用GPS位移数据反演2015年尼泊尔地震的同震滑移分布。结果表明,主要滑移集中在震中东侧靠近加德满都的区域,最大滑移约7m,最大滑移误差约为滑移量的10%,地震矩为7.67×10~(20) Nm,相当于M_W7.86,与其他手段得到的结果一致。利用反演模型预测的GPS位移与观测相吻合。震例结果表明,改进的MCMC方法适用于断层滑移分布的反演,并能够从统计角度给出滑移误差。(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7年10期)
雍琦[7](2017)在《InSAR和GPS大地测量形变数据反演地震断层滑动的影响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断层运动的一种直接表征,强震具有破坏力大、致灾性广等特点,这使得对于探索地震发震机理及防震减灾成为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目标之一。InSAR和GPS卫星大地测量技术正成为一种高效的地壳形变监测手段,可为地震研究提供丰富的形变观测数据。尤其是大地测量与地震断层位错理论的结合与成功应用,使得以大地测量形变为约束的震源模型反演成为科学认识地震机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利用大地测量形变反演地震断层滑动仍存在精度匹配与可靠性问题,如基于InSAR单一维的LOS方向形变数据对反演断层滑动分布的精度,断层近场InSAR干涉失相关现象对反演滑动分布的影响,基于不同维度和不同台站分布密度的GPS形变数据反演断层滑动分布的精度,以及以大地测量形变数据为约束反演断层滑动分布对深部滑动的敏感性。因此,本文以典型的走滑断层、正断层、逆冲断层为具体实验对象,对上述问题开展系统性的实验论证与定量分析。为验证InSAR单一维的LOS方向形变观测精度对反演断层滑动分布的可靠性,本文反演了不同噪声水平LOS维形变为约束的滑动分布,结果显示,在噪声强度达到60mm时,滑动反演残差为可接受残差的30%至90%,且北、东、竖直叁方向形变场解释度均大于95%,说明在常规InSAR观测精度条件下,对于近Mw7.0级及以上强震,使用单一 LOS维形变数据可反演获得可靠的断层滑动分布。为分析断层近场InSAR干涉失相关对反演断层滑动分布的影响,本文以LOS维绝对形变量级为梯度构建不同程度干涉失相关形变场反演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当大于20%的InSAR LOS方向最大绝对形变参与反演时,反演滑动残差小于1/10绝对平均滑动量,可获得可靠的滑动分布。为评估不同维度GPS形变数据反演断层滑动的精度,本文开展了使用GPS叁维形变、北东二维形变、以及单独使用一维形变来反演滑动分布的五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北东二维形变反演精度略高于GPS叁维形变反演精度,均高于单独使用一维形变反演精度。以GPS水平观测精度3mm、竖直观测精度10mm为参考,使用数量充足的任一维GPS形变数据均可反演获得可靠的断层滑动分布。为分析GPS台站分布密度对反演断层滑动分布的影响,论文反演了不同GPS格网密度条件下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考虑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前提下,当GPS台站均匀分布且数量不小于1/7的离散子断层数量时,可获得可靠的断层滑动分布。以日本2011年地震为例,反演了此次地震不同GPS台站分布密度条件下的断层滑动分布,验证了实例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为分析InSAR与GPS大地测量形变数据反演断层滑动分布对深部滑动的敏感性,本文反演了深部滑动中心沿深度方向变化的滑动分布。结果显示,常规InSAR观测精度(30mm随机噪声)形变数据对深部滑动反演的探测性相对较低,而高精度(3mm随机噪声)InSAR形变数据对深部滑动反演的探测性相对较高,但略低于数量充足的高精度GPS叁维形变(每一维施加3mm随机噪声)对深部滑动反演的可探测性,表明大地测量形变数据的精度相比于维度对深部滑动探测能力的影响相对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江国焰,徐锡伟[8](2016)在《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潜在孕震凹凸体的大地测量反演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缘的川西地区位于南北地震带的中南部,是川滇、松潘—甘孜和华南叁大活动地块的交界区,构造变形结构复杂,强烈地震频繁发生(张培震等,2003;2008)。报告研究的对象(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正是位于这一区域内,该断裂带是川滇块体北—东边界活动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陈桂华等,2008),其中鲜水河断裂是川西北次级块体和龙门山次级块体的交界断裂(徐锡(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期刊2016-10-15)
邓明莉,孙和平,徐建桥[9](2015)在《汶川地震断层滑动模型反演及地震区域构造的大地测量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汶川地震前后GPS观测得到的同震形变场为约束,利用带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分别反演考虑与不考虑滑脱层的最优同震断层滑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正演了同震重力变化。结果表明,含滑脱层的断层滑动模型模拟的GPS台站的同震水平形变和重力台站的同震重力变化都更接近实际的观测结果,证实龙门山的中央断裂带南段存在大规模的近水平的滑脱层参与了汶川地震的同震滑动。(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5年06期)
汪驰升,丁晓利,单新建[10](2015)在《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滑动分布反演的非均匀正则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则化是解决地震滑动分布反演中不适定性问题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大多数滑动反演研究中在所有断层子块上施加相同程度的正则化。但是,通过对不同反演参数使用不同正则化参数的非均匀正则化却很少被讨论。在其他学科领域(比如图像恢复领域研究),非均匀正则化被发现比均匀正则化有更好的表现。在本研究中,我们讨论在非均匀正则化在地震滑动分布反演中的表现。我们实验结果显(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期刊2015-10-10)
大地测量反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地测量数据因观测范围广、精度高,反演出的滑动分布结果更为精细、全面,近年来常被国内外学者用于进行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研究中。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是研究分析地震发震机理的有效途径。通常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同震滑动分布解,其解的精度与正则化参数、正则化矩阵的选择有关。另外,多源数据联合反演相对权比的确定也是影响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精度,获得更精确的震源参数,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地震震源破裂过程。更高的参数反演精度对震间应变积累、震后滑动模式的理解以及地震灾害预测、救援等科研和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在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地震同震滑动分布过程中正则化参数、正则化矩阵以及多源数据联合反演相对权比的确定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研究了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中正则化参数的确定方法,针对常用方法(L曲线)的不足,本文将U曲线法引入到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领域,模拟实验与2013年芦山实际震例反演结果表明利用U曲线法确定正则化参数较L曲线法具有反演精度高、无需依赖数据拟合度等优势。另外,本文在L曲线法基础上提出折中相交曲线法(Eclectic Intersection curve method,EI)确定正则化参数,模拟实验与2009年拉奎拉地震以及2016年台湾实际震例实验结果表明EI曲线法较L曲线法确定平滑因子具有定位准确、反演精度高、计算效率快、无需依赖数据拟合度等优势。2.研究了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正则化矩阵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拉普拉斯二阶平滑矩阵构建的正则化矩阵进行约束反演时会低估最大滑动量的情况。本文提出利用最大滑动量对拉普拉斯二阶平滑矩阵进行加权思想。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不等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可以较好的改善最大滑动量的反演精度,较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结果改进12%-19%不等,且在平均滑动量、矩震级等参数也有相应的提高,分别较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结果改进4%-12.5%、0.4%-9%不等;2009年拉奎拉与2016年台湾美浓实际地震反演结果表明不等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反演最大滑动量结果较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偏大,与模拟实验结论一致。从而证明本文提出的不等权拉普拉斯平滑约束可以改善传统拉普拉斯平滑约束低估最大滑动量问题。3.研究了多源数据联合反演相对权比的确定方法,本文提出先进行各类数据单独反演,利用U曲线法确定单独反演时的正则化参数,再进行联合反演,利用判别函数最小化法确定各类数据之间的相对权比。从模拟实验、2009年拉奎拉与2016年台湾美浓实际地震实验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可以看出,本文方法较VCE(方差分量估计法)、UVCE(方差分量估计法+U曲线法)减小33.3%-51.3%之间,从而表明本文方法确定的相对权比对应的反演结果具有一定的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地测量反演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乐洋,赵雄,高华.大地测量地震断层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两步解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2].赵雄.大地测量地震同震滑动分布反演的正则化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3].陈云锅,何平,丁开华,李水平,王琪.联合地震波和大地测量数据反演2015年皮山M_W6.4地震的同震破裂分布[J].地震地质.2019
[4].S.Hartzell,C.Mendoza,L.Ramirez-Guzman,Y.H.Zeng,W.Mooney.中国汶川2008年M_W7.9地震的破裂历史:大地测量、远震和强震动数据的单独及联合反演评价[J].世界地震译丛.2018
[5].许才军,周力璇,尹智.2013年Ms7.0级中国芦山地震断层曲面模型的构建及其滑动分布的大地测量反演[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7
[6].周新.利用大地测量数据反演断层滑移分布的MCMC方法[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
[7].雍琦.InSAR和GPS大地测量形变数据反演地震断层滑动的影响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8].江国焰,徐锡伟.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潜在孕震凹凸体的大地测量反演成像研究[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45:川滇国家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2016
[9].邓明莉,孙和平,徐建桥.汶川地震断层滑动模型反演及地震区域构造的大地测量约束[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5
[10].汪驰升,丁晓利,单新建.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滑动分布反演的非均匀正则化研究[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四)——专题56空间大地测量与地壳动力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