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标准湍流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湍流,模型,数值,标准,溢洪道,平板,算法。
标准湍流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胡其渺,姚宁,马青兰[1](2016)在《基于标准k-epsilon湍流模型的实验室微环境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实验室微环境的气体污染物浓度分布问题,提出了基于标准k-epsilon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回"形和"一"形楼道二维简化模型,对其进行网格划分.以浓度为7.73ppm的NO_2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位置的气体污染物入口,对两种二维模型的风场和NO_2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回"形楼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各区域都有污染物的分布,浓度最低区域降幅在87.6%~96.7%;"一"形楼道模型中,inlet10、inlet14和inlet19分别作为入口时,B区域NO_2浓度值很低,monitor5-9浓度接近0.模拟结果符合理论,可以为实验室设计选址提供一定参考,也可以为污染气体泄露应急预案和事故预报预警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闫晓惠,陈新,李华煜[2](2015)在《基于标准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的阶梯式溢洪道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并结合VOF自由面追踪技术对阶梯式溢洪道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水力特性与文献中的实验观察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拟方法在分析阶梯式溢洪道流中的有效性。分析了3个不同阶梯处的竖直表面压强分布情况,对标准和Realizable k~ε这两种湍流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该问题的分析中优于标准k~ε湍流模型。(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与经济》期刊2015年10期)
朱嵩,刘国华,毛欣炜,程伟平,黄跃飞[3](2010)在《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参数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湍流模型湍流参数不确定性给工程湍流问题求解带来数值误差,以后台阶流动为例研究了适用范围很广的k-ε湍流模型的参数识别问题。针对模型和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而采用了贝叶斯概率反演方法,该方法集成了有限单元法的正向计算和Metropolis-Hastings抽样算法的反向计算,从而给出在流速测量值已知的条件下标准k-ε湍流模型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算例计算表明,采用参数识别后的参数值进行计算比传统推荐值有效地降低了数值误差。(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卢敦清,钱若军[4](2008)在《湍流标准κ-ε模型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标准κ-ε模型是湍流的一种数值模型,常用于计算高雷诺数的湍流流动。介绍流体基本方程,导出模型方程并分析标准κ-ε模型的局限性,由此指出更新的κ-ε模型。(本文来源于《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姚卫,吴峰,汪箭[5](2006)在《基于非标准分析湍流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然界层次结构的非标准分析湍流理论是新近提出的湍流理论,它以Robinson的非标准分析为数理逻辑基础,从全新的角度得出了叁阶精度湍流封闭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粗网格数值计算理论的正确性,为湍流及湍流相关理论如燃烧的数值计算开辟了全新的发展空间.文中运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忽略0(ε~2)项的非标准分析湍流封闭基本方程,比较了平板速度边界层计算解和Blasius解,比较了两种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初步验证了非标准分析湍流理论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9期)
标准湍流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并结合VOF自由面追踪技术对阶梯式溢洪道流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水力特性与文献中的实验观察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拟方法在分析阶梯式溢洪道流中的有效性。分析了3个不同阶梯处的竖直表面压强分布情况,对标准和Realizable k~ε这两种湍流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在该问题的分析中优于标准k~ε湍流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标准湍流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胡其渺,姚宁,马青兰.基于标准k-epsilon湍流模型的实验室微环境数值模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闫晓惠,陈新,李华煜.基于标准和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的阶梯式溢洪道流的数值模拟[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
[3].朱嵩,刘国华,毛欣炜,程伟平,黄跃飞.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标准k-ε湍流模型参数识别[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
[4].卢敦清,钱若军.湍流标准κ-ε模型研究概述[C].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5].姚卫,吴峰,汪箭.基于非标准分析湍流模型及其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