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学术思想论文-叶晓庆

先秦学术思想论文-叶晓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先秦学术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诸子百家,大一统,学术思想

先秦学术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叶晓庆[1](2019)在《先秦诸子“大一统”学术思想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诸子学术的兴起和发展,处于"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之下。重建"大一统"的社会秩序,成为摆在诸子面前的切实问题。诸子学说虽争鸣各异,实质上却有着共同的学术来源与学术指归。它们承接"古之道术",构建自家的学说体系,并希冀以此统一社会的学术思想,从而为"大一统"社会秩序的构建提供学术思想支撑。(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18期)

田宝祥[2](2019)在《从“十论”到“墨辩”——先秦墨学的思想转向及其学术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墨学在先秦时期经历过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转向,即由墨子的"十论"转向后期墨家的"墨辩",由政治、伦理转向逻辑、论辩。学界一般以内部分化与外部刺激作为墨学转向的两大原因,然通过《墨子》之文本实可获得第叁种解释,那就是"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本就蕴含着逻辑之自觉与论辩之观念,后期墨家则将此自觉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论辩方法。先秦墨学从"十论"转向"墨辩"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不仅为墨子的"十论"做了有力的逻辑补充,对稷下辩者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辩者所代表的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对当代逻辑学、论辩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有深远之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哲学史》期刊2019年01期)

邝士元[3](2017)在《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法思想学说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春秋战国时代,封建制度日渐崩溃,社会政治发生很大变动,一时学者纷纷研究补救之道,故在东周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到战国时,又出现许多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之学者,故后人称他们为法家、儒家。儒家坚持复礼,法家则主张明法,两家思想学说,处世态度,异处甚多。政治历史观之比较儒家主要学说在礼乐与仁义两部分。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礼记·缁衣篇》)孔子最高之政治思想,德指仁义;礼指一(本文来源于《意林文汇》期刊2017年10期)

邝士元[4](2017)在《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墨思想学术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学派以儒墨为显学,孟子说:"天下不归于杨,即归于墨。"而两者皆以救世济民为己任。儒家之人生观,以雍容娴雅为尚,尊崇文、武、周公,为重礼乐之温和学派;墨家之人生观,即以刻苦为己任,推崇大禹,胼手胝足,为民服务的精神,可谓"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篇上》)。所谓"褐衣蹻服,枯槁不舍",实为一种极端救世的苦行学派。(本文来源于《意林文汇》期刊2017年06期)

邝士元[5](2017)在《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道思想学说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儒道之论道儒、道两家皆言"道"。然道家以自然为中心,更以自然界之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认为人类比诸道所从出之"自然",则人实极脆弱,人更永不能胜天,故曰:"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类只能顺着自然界,最多不(本文来源于《意林文汇》期刊2017年04期)

钟小明[6](2016)在《论先秦至宋代仁学思想的学术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仁学思想历史渊源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能够正确反映儒家思想的整体风貌。本文对我国先秦至宋代的仁学思想演变历程作了全面的回顾,刻画了这一历史阶段仁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对其中的主要学术流派、对仁学思想的阐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多维视角下论证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特色,充分展现了先秦至宋代仁学思想的伦理性与哲学思辨性。(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6年09期)

杨义[7](2013)在《先秦诸子还原的思想力与方法论——2013年1月3日在河南大学的学术讲座》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支点与杠杆在我的体会中,要把学术做得精深,思想方法的更新非常关键。一是思想,在一个现代大国需要文化振兴的时候,以何种思想觉悟来面对自身的文化根子。二是方法,思想翻新必然带来方法翻新,只有以恰当的原创的方法,才能激活材料的生命,进行富有生气的古今对话。这是我从事学术研究几十年的甘苦之谈。我出生在农村,大学时期遭遇"文革",当研究生之前在工厂。虽然不断地读过一些书,文史(本文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向晋卫[8](2013)在《道、术离合与先秦两汉学术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天下》提出了"道术将为天下裂"的学术忧虑,这是对当时学术发展的敏锐观察和精准概括,同时,也表达了道、术再次相合的学术理想。这一理想在战国、秦汉时期得到了众多学人的继承和发扬,《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分类和评论中有集中体现。此后,道、术重新结合就成为传统学术思想评价的主要标准和发展的主要趋势,这一点对传统学术思想特色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3年01期)

董林亭[9](2011)在《先秦燕、赵学术思想的差异与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时期的燕、赵两国,因地域相接,两国在文化类型上有颇多相似之处,但燕文化与赵文化毕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不同质的地域文化实体。本文以两国的学术思想特征为视角进行比较,以论证二者的差异性更大于其相似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1年05期)

修海林[10](2011)在《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在中国音乐学术史研究领域,《吕氏春秋》是先秦及秦汉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研究的重点。在《吕氏春秋中》,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与其音乐思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重生"思想与音乐思想的联系;"太一"观念与"乐"之存在的联系;"周行""复归"观念与十二律相生、计算法则及"随月用律"实践的联系。《吕氏春秋》音乐诸篇的撰写及其观念,背后都有先秦道家思想作为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期刊2011年01期)

先秦学术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墨学在先秦时期经历过一次意义非凡的思想转向,即由墨子的"十论"转向后期墨家的"墨辩",由政治、伦理转向逻辑、论辩。学界一般以内部分化与外部刺激作为墨学转向的两大原因,然通过《墨子》之文本实可获得第叁种解释,那就是"十论"的政治、伦理思想当中本就蕴含着逻辑之自觉与论辩之观念,后期墨家则将此自觉的观念发展为系统的论辩方法。先秦墨学从"十论"转向"墨辩"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不仅为墨子的"十论"做了有力的逻辑补充,对稷下辩者和惠施、公孙龙等名家辩者所代表的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对当代逻辑学、论辩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有深远之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先秦学术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叶晓庆.先秦诸子“大一统”学术思想论略[J].文教资料.2019

[2].田宝祥.从“十论”到“墨辩”——先秦墨学的思想转向及其学术史意义[J].中国哲学史.2019

[3].邝士元.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法思想学说比较[J].意林文汇.2017

[4].邝士元.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墨思想学术比较[J].意林文汇.2017

[5].邝士元.先秦学术思想比较之儒道思想学说比较[J].意林文汇.2017

[6].钟小明.论先秦至宋代仁学思想的学术演变[J].理论月刊.2016

[7].杨义.先秦诸子还原的思想力与方法论——2013年1月3日在河南大学的学术讲座[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

[8].向晋卫.道、术离合与先秦两汉学术思想[J].求索.2013

[9].董林亭.先秦燕、赵学术思想的差异与特征[J].河北学刊.2011

[10].修海林.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1

标签:;  ;  ;  

先秦学术思想论文-叶晓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