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3 Gatekeeper记费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H.323 Gatekeeper记费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冯晓倩[1]2008年在《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集音频、视频、数据交流为一体的多媒体交流方式,而视频会议系统就是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视频会议系统属于新型的会议服务,是以Intranet(企业网、局域网)、WAN(广域网)为运行平台,为企业、公司、机构及事业单位提供基于视频、音频、电子白板、文字等形式的实时互动交流的网络多媒体交流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框架复杂性,使得其开发成本高,限制了系统研发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本文使用开源的OpenH323 Library平台设计了一个纯软件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能在普通PC机上应用的终端,并对终端上对系统质量影响较大的音视频同步问题提出了算法改进。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多媒体通信标准H.323,具体分析了H.323标准的体系结构、协议栈原理以及H.323体系内部的通信过程,着重分析了视频会议系统通信过程中涉及到的两个重要协议H.255.0呼叫信令协议和H.245媒体控制协议。然后,使用澳大利亚的Equivalence Pty Ltd公司开发的OpenH323平台,对视频会议系统的框架进行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对该平台对应于H.323协议的源代码进行了代码分析,并提出了改进,而且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对视频会议系统进行了设计和实现。最后,在视频会议终端上的实现上,重点研究了音频和视频处理模块的实现。这两个模块分别采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Waveform Audio API和VFW包来实现音视频处理模块的采集、压缩和回放等功能。同时,本文还对于终端传输过程中关乎视频会议系统质量的音视频同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对开源代码所做的深入剖析和改进,为在开源上进一步开发多功能的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提供了开发和研究的基础。本文开发的视频会议系统建立在开源平台上,运行环境稳定,性价比高,灵活性强,能够很好地满足商业目的,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苏云涛[2]2008年在《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通信业务逐渐在Internet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SIP凭借其简单、灵活、开放、扩展性好等特点,已成为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基于SIP的视频会议技术的研究对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基于SIP协议开发的视频会议系统存在着功能模块被重复开发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以组件为基本元素的视频会议系统模型,组件可以直接嵌入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项目,提供相应的功能服务,从而可以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并优化程序的结构,也可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论文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国内外的视频会议研究现状;2、研究了H.323协议和SIP协议两种体系结构,通过比较,分析了SIP协议的优势;同时对本文涉及的相关协议IP网络实时多媒体协议也进行了分析;3、研究了SIP视频会议的基本模型和会议系统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基于SIP的集中控制式视频会议架构的优点,并且设计了视频会议的实现模型和详细的业务信令流程;4、设计并实现了在SIP应用服务器上运行的视频会议平台。在设计中将视频会议系统分为会议管理服务器、会议控制服务器、媒体服务器、数据库多个系统组件,实现了会议控制和管理等核心部分;5、进行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其应用的有效性。

李小超[3]2008年在《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自“信息高速公路”提出以来,网络在全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Internet将全世界联系起来,LAN、WAN等局域网技术使局域网内资源、信息得以传播和共享。视频会议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基于H.323协议的IP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支持人们远距离进行实时音视频信息交流、开展协同工作,并且具有互操作性。H.323协议已经比较成熟,高端企业级产品已经出现了很多,但普通桌面型产品还并不是很成熟,目前视频会议系统正向灵活易用、大众平民化和家用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VoIP相关协议H.323和SIP,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然后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系统结构、组网方式等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接着介绍了基于H.323体系结构的桌面型视频会议客户端的设计以及实现过程。同时介绍了开发过程中作者遇到的开发难点,对解决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系统客户端软件的测试过程,作者进行了详细的、多方面的测试,设计了数十个测试用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仔细分析,最后总结了开发过程中的收获,并且提出了今后的科研方向。

李矿井[4]2007年在《兼容H.323与SIP的集中式会议协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规模日益扩大。网络多媒体通信系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已初具规模,网络会议作为它的一个极具前景的应用而备受业界关注。目前用于网络会议的多媒体协议主要有H.323和SIP两大主流协议。目前大部分的网络会议都是基于H.323协议族的,虽然它的研究和发展较为成熟,但其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不高、设计复杂、难以扩展等缺点。而SIP凭借其简单、灵活、开放、扩展性好等特点,一出现就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但是SIP本身既不支持会议描述协议也不提供会议控制功能,不利于多点控制的会议的集中管理。H.323和SIP只有相对的先进和相对的合适,谁也不能够完全取代对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H.323和SIP协议将在网络会议中共存。那么基于它们的网络间互联互通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研究了网络会议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基于H.323和SIP协议的网络会议系统的通信协议栈、体系结构、实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兼容H.323与SIP的集中式会议协议,详细地研究了兼容H.323与SIP的集中式会议协议的整体架构、协议栈、拓扑结构、报文格式,并重点对会议对象进行了设计。最后在OPNET环境中对兼容H.323与SIP的集中式会议协议进行了仿真实现。

何孝月[5]2008年在《基于EPESQ的VoIP语音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IP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其中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以其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已经作为一个重要应用并期待承担越来越多的语音通信任务。VoIP的发展促进了对其性能的评价需要,而评判任何一个语音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根本标志之一,是系统所输出语音质量的好坏,因此准确有效的语音质量评估技术是提高VoIP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本文研究了ITU-T P.862建议的语音质量的感知评估(PESQ)算法,并对其与其它几种客观评估算法进行了比较和性能分析,最终选定PESQ算法作为VoIP语音质量评估的核心算法;为了解决实时评测问题,研究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MFCC语音特征参数的高效心理声学模型语音质量客观评估(EPESQ)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大量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满足ITU-T的基本评估性能指标,在保证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性能比PESQ算法有了很大提高;最后,用C/C++语言实现了一个软件平台,并对该平台进行了离线测试,同时提出了一种有效载荷替换的非介入式语音质量评估方法来整合VoIP系统与EPESQ算法,构建起了一个实时在线VoIP语音质量评估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测试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基于EPESQ算法的VoIP语音质量评估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算法复杂度低,适合于语音质量实时测评和嵌入式系统实现,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本文所构建的语音质量评估体系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与VoIP系统的其它部分相互整合,为VoIP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最终为VoIP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董滔[6]2006年在《基于语音网关中的SIP协议和H.323协议的互通性研究和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光通信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通信网中的带宽和服务质量问题已经不再成为瓶颈,从而促使Internet上的各种实时业务的发展。作为典型的实时IP业务,VoIP(Voice over IP)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长足的发展。VoIP网关是VoIP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利用VoIP网关可以为各种用户提供廉价的VoIP应用和VoIP基础上的多样化的增值服务。目前VoIP的主流技术标准有ITU-T的H.323协议和IETF的SIP协议两种,H.323提出的时间较早,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SIP灵活性、可扩展性等优点,基于SIP协议的终端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虽然H.323协议和SIP协议都可以组建IP电话网,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是不可能互相兼容的。因此,实现SIP和H.323的互通是保证VoIP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研究不同的IP电话网络体系结构之间的互通。并设计能够在不同IP电话网络间实现信令转换的网关,解决用户注册、呼叫序列映射和会话描述等一系列关键的技术问题。以此目的为出发点,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分析H.323协议栈和SIP协议栈。了解他们各自的协议栈结构和呼叫实现过程,这是设计的基础。2.以基本呼叫模型为基础,结合STP和H.323各自呼叫模型的特点,设计和实现了独立于协议的呼叫状态模型。3.对SIP协议和H.323协议之间的媒体能力协商和互通呼叫流程进行了研究。4.对SIP协议和H.323协议之间的地址翻译与映射进行了研究。5.整个系统移植到港湾网络公司的路由器上运行,并以此为实验环境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

彭婷[7]2008年在《基于H.323协议的封包改进VOIP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上的应用从传统的应用逐渐扩展到媒体的音频视频应用,在Internet上人们用电话进行交流变得越来越普及,利用IP电话系统在实现通话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增值服务,如视频电话、高保真的立体声电话会议、IP电话会议、远程电话教学应用等。IP语音通信(简称VoIP)技术日渐成熟,宽裕的网络环境、明显的价格优势吸引着用户,使得VoIP技术必将成为未来语音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探讨了VoIP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几个关键技术,包括网络传输技术、媒体实时传输技术、信令技术和媒体编码技术,以及VoIP通信系统的相关协议、标准及其工作原理。涉及到的协议主要是H.323协议。通信过程采用H.225.0,音频流的控制使用H.245协议。音频数据的压缩使用了G.711或G.723.1压缩算法。其次,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图,以及终端软件的结构和设计过程,简要介绍了Openh323开发库的内容,给出了系统的通信流程,并且重点对数据的封包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在ATM网络上的改进型的VoIP交错式顺序封包格式,并且和RTP标准压缩技术相兼容,加入了提前错误修正的概念。在系统内部通过该技术来降低封包遗失对语音质量的影响。最后采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对网络延时,网络负载和网络节点发包率进行了测试,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本文主要将改进的交错式封包顺序应用在ATM网络上,并且利用H.323-to-H.323网关器所提供的RTP压缩方法来传送VoIP的封包,减少了一些封包的负载,减少网络的使用频宽。改进的交错式顺序方法使得能和标头压缩技术在ATM网络上作一个整合的动作,结合这两个方法的优点,既可以减少封包标头的负载又可以提高错误修正的机率,形成了一个更适合VoIP的网络环境。

胡昱林[8]2008年在《基于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基于internet的网络电话等产品逐渐兴起,并依靠其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迅速占领传统的电信领域。H.323协议是较早推出的VOIP协议,它功能强大,适应电信运营商的需求,并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SIP协议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VoIP协议,它的机制简单、扩展性强,在其推出后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被公认为互联网上最好的全面集成通信的方式。本论文所设计的软交换系统是上海伟功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基于市场需求开发的适用于中小型运营商运营需要的软交换系统。系统采用软件处理的方式,实现H.323消息和SIP消息之间的地址映射和信令交互,使H.323终端和SIP终端间可以建立通话,实现两种协议之间的信令互通,满足市场上H.323产品和SIP产品的兼容性问题,提高两种产品的应用范围。本论文首先提出了适用于中小型电信运营商的软交换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以用户管理为核心、以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架构,然后在保证稳定性和高效率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系统架构对系统加以实现。此外,在技术手段上,本系统引入XML机制描述媒体流信息,为媒体流描述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论文首先讨论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其次,论文研究了系统中使用到的H.323协议和SIP协议等相关协议以及协议间的地址映射和消息映射情况。然后,论文根据对当今电信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按照模块化的方式设计系统架构。同时,根据功能需要设计相关的消息处理方案、呼叫流程处理方案和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最后,论文讨论了系统各模块的实现方法,消息处理机制和呼叫过程中采用的状态机模型。同时,根据实际业务的需求,本系统在实现目前市场上通用的SDP消息格式描述媒体流机制的同时,引入XML机制描述媒体流信息,增强了系统的性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索双有[9]2008年在《VoIP技术在企业中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而软交换技术当前的研究热点就是VoIP的技术和应用,这种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形成的通讯方式自诞生之日起就广受关注,尤其是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各地设立了分公司,并且组建了专用的数据传输网络。如何更好的利用数据网络是每个企业所关注的重点IT应用之一。IP电话技术以及下一代网络NGN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前景。信息系统是工程公司的基础设施,应该满足工程公司全方位的需求。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EPC各阶段,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远程通信、多媒体、数据库等基础技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国内在建的大型石化项目非常多,由于整个项目涉及到设计、采购、施工等各种专业人员,对专业之间的协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各个总包商都在施工现场临时办公室设立了计算机办公网络用于办公需要,同时也建立了与总部的电信专线系统,但是大部分公司仅用于数据的传输,如何更好的利用专线系统为工程项目服务成为大家都在探索的一个方向,IP电话(VoIP)技术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对基于IP分组技术的电话系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针对目前流行的各种IP电话技术提出了一定的见解,涵盖了从IP电话原理、语音编码、VoIP关键技术、到组建IP电话系统的问题等。本文基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项目电话系统,提供了一套将IP电话系统应用到建筑、化工等领域的工程公司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此系统在寰球公司的成功部署,证明本文提出的应用模式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毛勇刚[10]2006年在《VOIP软交换系统会议架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电信网上的多媒体会议应用,一方面由于其实现机制复杂、造价高昂,难以推广。另一方面,传统电信网的封闭架构和低带宽也很难实现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开发与部署,并满足大量多媒体用户的带宽需求。因此,面向大规模用户的高带宽的多媒体会议应用,需要新技术的诞生。近年来随着VOIP技术的发展,出现了H.323和SIP两大体系。H.323体系设计时考虑了与原有电信体系互通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原有的电信设备厂商的支持。而SIP的设计者则继续将重点放在IP网上,风格上坚持简单、开放、灵活的原则。但是在与电路交换网网络终端互通方面,SIP并未给予充分的考虑。由于H.323技术成熟,目前仍是IP电话市场的主流技术。所以为了保护现有投资,节约网络建设成本,研究兼容SIP与H.323协议的VOIP会议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基于SIP协议和H.323协议的VOIP软交换系统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集成SIP协议和H.323协议的VOIP软交换系统方案,在PS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上实现SIP协议和H.323协议的互相转换。参照国际电联(ITU)的推荐标准,研究得出多路语音流的混音处理器模型,并最终在MS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上实现了混音处理器功能。最后,将会议多点控制功能放到LS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上实现,并在上层增加了业务处理模块。这样,PS、LS和MS叁个松散耦合的子系统便组成了整个VOIP会议系统。因为PS、LS和MS之间采用私有消息通信,PS、LS和MS可单独运行在相互独立的服务器上,并且其物理位置也不受限制,这样可方便快速的组网部署和投入运用。本文的重点是研究SIP协议和H.323协议集成,多路语音流的混音处理策略,并给出了混音处理模块的主要实现细节。最后,本文给出采用DSP优化混音性能的方案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冯晓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2]. 基于SIP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苏云涛.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 基于H.323的视频会议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 李小超.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4]. 兼容H.323与SIP的集中式会议协议研究[D]. 李矿井.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5]. 基于EPESQ的VoIP语音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D]. 何孝月. 中南大学. 2008

[6]. 基于语音网关中的SIP协议和H.323协议的互通性研究和实现[D]. 董滔. 电子科技大学. 2006

[7]. 基于H.323协议的封包改进VOIP系统的研究[D]. 彭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8]. 基于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胡昱林. 东华大学. 2008

[9]. VoIP技术在企业中的设计与实施[D]. 索双有. 北京化工大学. 2008

[10]. VOIP软交换系统会议架构设计[D]. 毛勇刚. 电子科技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H.323 Gatekeeper记费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