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产业发展与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刘洋[2](2021)在《新疆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
顾典[3](2021)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阶段,传统的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作用在逐渐弱化。自2015年起中国开始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明确。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较难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生产方式再难对经济发展形成先前那么显着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提高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方向。他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提高的动力机制已经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刻的研究,同时选择某个产业对生态效率或者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进一步验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分别存在什么影响,并且比较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这两个视角进行研究时有什么异同。本文探寻产业结构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针对这两组对象之间的间接影响进行专门研究和定量分析。本文的重要创新点;首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的绿色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绿色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绿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本文共分八个章节,按逻辑顺序逐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按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包括对当前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分析,从而引出了生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有关的概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提高与我们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协调发展是统一的,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定要经历的过程;第二部分陈述了选题意义,选题正确是文章有价值的前提;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说明了该文的研究技术路线以及研究内容。导论这一章提纲挈领地讲述了本论文存在的价值,以及主体部分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以下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或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或生态效率之间的间接影响。在通常的研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在一起的整体性的概念。生态效率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西方最早开始对生态效率进行研究,国内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生态福利绩效源于福利的概念,诸大建首次在国内提出了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见仁见智,总体来讲趋于更加科学与全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原本是不同的研究范畴,对它们的研究看似诞生于两个不同的阶段,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都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发展方向。为此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间接影响并加以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在综述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研究方向。第三章是经典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本章分两大部分,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经典理论,然后对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有关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克拉克、库茨涅兹、霍夫曼、钱纳里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效率经典理论部分介绍了鲍尔丁、科斯坦萨等人的观点及研究成果。生态福利绩效理论部分介绍了Daly、诸大建等中外学者的观点。这些经典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的闪光点,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为相关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指明了方向。以这些经典理论为基础,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指标就有了理论依据。而且本章后面的相关理论分析与这些经典理论一脉相承。这些理论分析针对的是解决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乃至他们之间的间接影响的剖析。本章为全文的理论打下基础,从而保证文章的出发点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有意义的。第四章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状态)、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并且对生态经济的两个指标视角下的脱钩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干春晖[1]倡导的泰尔指数是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较好的方法,而刘伟[2]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也是较好的计算方式。本文利用DEA多阶段方法对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本人借鉴诸大建[3]的方法对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梯度现象,产业结构高级化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生态效率、生态福利视角下的脱钩结果不一样,但都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脱钩的衡量方法。虽然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但通过收敛性分析告诉我们,只要努力生态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可以实现的。第五章内容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生态效率对应关系的实证分析[4],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排除了内生性。为了提高生态效率,在全国范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需要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一阶滞后效应,不同的地区控制变量影响的显着性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存在空间影响。同时本章还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生态化的内在需要和导向,所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生态福利绩效就不难理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生态福利绩效也相应地处于不同的趋势。一般来讲,在工业化进程中如果生态福利绩效还没有跨过拐点,那么生态福利绩效还将继续下行。当生态福利绩效跨过了这个拐点,生态福利绩效就将重拾升势,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生态福利绩效的良性循环。在此章处于第五章和第七章之间,是本文主干承上启下的部分。通过stata分析,本章发现产业结构状态与生态效率有显着的对应关系,所以可以通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适当的调整,为生态效率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本文还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本章内容也为第七章探索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间接影响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是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电子信息技术、金融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有促进作用,从而间接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相比较这些产业,在国内清洁能源相关的经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几乎是空白。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作者借鉴与分析了他人选取的控制变量,发现虽然个别指标也较有代表性,但总体来看还是不够宏观与全面。所以本文尽量挑选最权威、最能涵盖清洁能源整体效果的数据,在实证后得出结论:清洁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清洁能源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来提升影响机制的作用。本章还利用倍差法对清洁能源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此外本章另外一部分是验证了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福利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整体来讲促进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中占比提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这些间接影响效应的提升进而又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进一步改善[5]。同时,本章还针对清洁能源、循环经济这两种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和、DID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二者可以互不干扰、因地施策。第七章是国际经验分析。本章旨在从他国找到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指出他们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本文还对美国休斯顿和德国鲁尔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分析,这两个案例对中国来讲极具现实意义。中国的中西部等地区正在经历痛苦的转型过程。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地区的成功转型对中国现阶段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第八章是本文结论的总结。本文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梳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二是计算了生态福利绩效、生态效率、产业结构的状态指标(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三是定量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四是对前人没有专门研究的领域清洁能源进行了定量分析。作为政策咨询,本文认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加强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培养。在东部地区需要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和输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本文还呼吁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拓展循环经济,提高循环经济的规模效应,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更加协调快速的优化发展。
徐杰[4](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李世奇[5](2021)在《长三角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以下简称“两结构”)关系研究,是教育经济宏观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中高等教育结构聚焦于普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型结构;产业结构主要关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协调与产业结构多元。“两结构”耦合关系指“两结构”在演进过程中基于一定的内在逻辑,所结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的状态。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优厚的高等教育资源禀赋。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开展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研究,不仅有助于长三角高等教育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优化人才供给结构;而且有助于长三角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在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借鉴哈佛学派产业经济分析范式,建构了长三角“两结构”(Structures)分析-耦合关系及效应分析(Coupling relationship)-政策改进(Policy)分析的研究框架。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为长三角“两结构”因何耦合、耦合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两结构”耦合关系。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得到如下发现:第一,“两结构”耦合关系的形成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观、人力资本理论等从学理层面证实了“两结构”耦合关系形成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即高等教育结构受制于产业结构,且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然而,“两结构”各有其自身的演进规律,因而理论上“两结构”耦合关系仍会保持一定的张力。第二,长三角“两结构”(Structures)演进的特征与主要问题为:(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显着上移,普通高校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招生比重居前,应用型高校数及招生数所占比重居主导地位。(2)长三角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初步实现,产业结构协调水平稳步上升,产业结构多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3)同纽约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显着低于后者。长三角普通高校在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医学领域与后者存在较大差距。长三角研究型高校数量及其招生数所占比重,亦远低于后者。在产业结构方面,纽约都市圈产业结构已高度服务化,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远高于长三角。(4)当前长三角“两结构”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力资本不足;二是高等教育劳动人口专业素质结构与三次产业匹配度不高;三是多元化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不同类型人才供给结构性短缺。上述结论初步表明长三角“两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测度及效应(Coupling relationship)分析表明:(1)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得“两结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683、0.387,整体处于磨合-中度协调耦合水平。高等教育结构显着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尤其是院校类型结构的演进显着制约“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提升。(2)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协整关系分析、面板数据回归以及访谈等方法,发现“两结构”耦合关系呈现出如下效应:○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有利于快速提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研究生招生扩张同第二、三产业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结构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变量;○3三次产业相关学科专业招生数与三次产业GDP占比存在时间序列上的平稳性,且存在内生纠偏机制。0)结构值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水平值变动较大,而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活跃程度相对较小,后者滞后于前者的时间大约为5年;○4研究型大学更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发展。降低产业结构的基尼系数,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型高校和应用研究型高校学术水平。最后,对照理想的“两结构”耦合关系框架、标准以及现实的“两结构”耦合关系影响因素,提出了“两结构”耦合关系的若干改进之策(Policy):(1)借鉴哈耶克关于“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理论观点,提出了基于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两个维度去分析和评判理想的“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框架、标准。(2)运用OLS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得出“两结构”耦合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高等教育生师比、高等教育人才供需比、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泰尔指数、技术密集型集约度、产业结构多元化指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增长率。(3)“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改进须遵循动态性、非均衡性以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设定高校招生规模,确保人才供给总量相对充足;二是提高研究生的招生比重,促进层次结构重心适度上移;三是面向三次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科类招生比重;四是以分类评价改革为导向,引导高校类型的多元化发展;五是创新高校共建共享理念,推进政、校、企的深度合作。
徐川[6](2021)在《重庆“四山”地区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三产融合成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地纷纷开展了三产融合试点。在实践中,由于第二产业潜在的污染性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在很多地区特别是生态保护区发展中受到限制。现有文献较少研究城乡结合部特别是生态保护区的三产融合问题的特殊性。重庆“四山”地区覆盖面积广,经济相对落后,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由于生态搬迁形成了众多的城乡结合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因此,本文以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特殊性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该地区特有的资源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环境保护约束下,为探究一三产融合模式,本文重点应用产业融合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建立了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了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目前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已经围绕“自然、人文、民生、休闲”四个重点发展方向,初步建立起了一三产融合机制,实现了多种融合方式的协同发展,构建了多种融合利益联结机制。(2)农产品差异化程度小、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规模偏小,域外影响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配套设置不健全、优质人才不充裕等是目前重庆“四山”一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目前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水平绝对水平还不高,处于成长期,但融合水平在逐渐提高。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行为指数始终高于融合效果指数,融合行为转换为融合效果还有待加强。(4)从实现途径和机制保障方面,本文提出了加速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整体看,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测算结果与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实际水平相符,说明指标构建和评估方法较为有效,有助于为进一步推进当地一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指导,也能为其他地区加速一三产融合提供一定参考。
崔晓杰[7](2021)在《顶岗实习对中职生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 ——基于S市和K市中职学校的调查》文中认为中职生专业承诺指学生在心理上积极认可、接受所学专业,在行为上愿意尽自己所能学好该专业,体现的是内部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表现的综合。学生的专业承诺越高,其学业行为表现就更加优秀,就业方向也更加稳定。顶岗实习作为中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中职生的技能习得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学者对顶岗实习、学生专业承诺都进行了研究,他们也提出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和改善学生专业承诺的方法。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缺乏对顶岗实习和专业承诺之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中职学生群体的研究。本研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对中职生顶岗实习和专业承诺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学理性的教育建议。第一章对本研究的背景、概念、文献综述、思路及方法等内容进行简要概括。第二章基于已有文献和生态系统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创建本论文的分析框架。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设计及实施状况。第四章对问卷与访谈进行相关分析,分别从中职生的顶岗实习现状与专业承诺现状两方面展示调查结果。第五章叙述研究结论,学生实习情况总体良好,准备及过程安排有待改善;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分布不均,不同群体存在差异;顶岗实习对专业承诺影响显着,不同维度影响相异。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一是加强实习质量意识,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承诺;二是改善学校准备工作,确立专业承诺的坚强后盾;三是规范企业管理工作,构建专业承诺的坚实保障;四是优化学生准备及管理工作,培养专业承诺的内生动力。
曹煜[8](2021)在《基于产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庆丰村为例》文中指出自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连续18年关注三农工作,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到打造田园综合体,再到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是大势所趋。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日趋火热的背景下,大量的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存在着缺乏地方文化特色、百姓参与度较低、后续建设维护不到位和运营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提出通过产旅融合的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依靠系统梳理前人关于产旅融合、乡村旅游等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对产旅融合的相近概念进行辨析和对国内外多个经典产旅融合案例进行剖析,明确了产旅融合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产旅融合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为检验本文所提出的产旅融合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是否有效,笔者以江苏省溧阳市庆丰村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量化在融入产业发展后,2016~2020年庆丰村旅游业与农业、文创、加工业的关联程度的变化。依据其产旅关联程度系数的变化,发现庆丰村在进一步推进产旅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为第一产业方面,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第二产业方面,产品创新力度不足、闲置房屋的改造利用率不足;第三产业方面,文化产业挖掘力度不足、市场服务功能有待提升、配套设施建设考虑不够全面。为此提出具体的产业结构规划,一产以农业为主,二产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三产以旅游产业、研学产业和度假产业为主。依据理论分析结果,笔者规划庆丰村乡村旅游发展设计策略和总体布局,将庆丰村围绕1个核心,2个配套,4个组团进行打造,将其功能分区划定为5个,分别为稻田游览区、研学教育区、农业示范区、民宿度假区和水上娱乐区。而后,从人居景观环境设计和景观分区设计角度提出村庄的合理化设计、规划,以期为庆丰村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李英震[9](2020)在《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 ——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业为例》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其首要要求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为有效解决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根本性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①。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不言而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协调互动是实现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的结合,通过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带动,把产业链和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到农业中来。通过结构改革和制度创新,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从而打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产业间融合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牧区以及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品牌企业在农牧业(饲料和奶牛)、乳品加工和营销服务的三产融合上取得了可以在其它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推广的重要经验。研究内蒙古草原牧区及其知名企业的三产融合,能为同类产业(粮食、渔业、畜牧业、棉纺业等)的发展提供标杆与示范,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基于农牧业的轻工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探索出新的广阔空间。论文梳理国内外三产融合和草原牧区快速发展的研究成果和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其创新驱动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加以吸收,萃取出关键研究问题;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典型企业,开展深入调查,并与当地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牧民交谈,了解真实生产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角度,以内蒙古草原牧区和伊利、蒙牛等为实证分析案例,对三产融合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创新:(1)揭示出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多种体制和机制在对三产融合内涵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纵向一体化联盟的概念。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三产融合作为一种典型的纵向一体化联盟组织,嵌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元素。由此,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德姆塞茨的产权理论以及哈特的新产权理论出发,揭示出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多种体制和机制。在三产融合的联盟体制上,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的体制演变;分析了伊利集团三产融合的演进过程。在三产融合的机制上,比较全面的归纳出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四种机制。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以伊利为代表的乳品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持续快速增长、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2)提出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创新——投资双驱动型高质量增长模式沿着产业协作——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融合的产业升级路径,对三产融合的乳品全产业链的上游创新(重要原料的创新)、中游创新(“关键模块”的创新)、下游创新(装配与合成创新)和营销服务创新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继而,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伊利集团产业融合的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包括资本、投资、研发、人力资本和制度等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发现伊利集团产业融合的增长模式为创新——投资双驱动型。并就如何提升科技投入的力度、创新的高度,以及开发高质量新产品走向高端,提升创新的品牌度,加快国际化等进行战略研究。(3)建立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驱动与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应性的判断模型从三产融合评价的三个一级指标,质量(反映产品质量,消费者的利益)、效益(反映农民利益、工人利益、经营者利益等)、带动力(反映龙头企业对农民和合作伙伴的带动作用)角度建立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伊利集团为例进行测算,并对三产融合中,先进的体制机制带来合理的社会分工、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对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支撑和带动力的适应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建立创新驱动与体制机制的适应性的判断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只有与先进的体制机制相适应,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
郑紫羽[10](2020)在《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指出人才是企业、城市乃至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影响因素,在已知且不可避免的人口红利弱化背景下,国家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导向,“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各大城市纷纷展开“抢人大战”,为吸引人才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便是其中显要体现。同时,大量的人口蜂拥落户也将带来许多问题:“购房压力增大”、“落户人口的子女的教育问题”、“高考移民”、“交通拥堵”、“环境负担加重”以及“居民福利损失”等,为后续的社会治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埋下了隐患。论文分析了人才引进城市的基本特征,基于人才引进政策,按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模型,模型从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流失等层面综合考量,聚焦政府对产业、教育、科技、社保与就业、安居和文化等方面的投资对整个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系统的影响作用,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以西安市为例,得到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仿真结果。从产业发展型、教育发展型、科技发展型、安居环境发展型、社保与就业发展型和文化发展型等6个方面设定了8种政策仿真方案,分析了不同政策方案的仿真结果,对六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排名,得出:产业发展型仿真方案,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型,整体要优于其他几种类型,即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整个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系统的优化作用最好。研究发现,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建议可概括为产业为核、教育优先、环境友善、均衡发展。
二、第三产业发展与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产业发展与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产业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 |
三、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二节 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理论研究综述 |
一、生态效率 |
二、生态福利绩效 |
三、其他生态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经济耦合机制的研究综述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公式模型构建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
二、生态效率的发展规律 |
三、生态福利绩效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直接影响和耦合的机理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间接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构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心变量测度及生态经济指标的脱钩收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产业结构测度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效率 |
一、方法的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生态福利绩效 |
一、方法选择 |
二、测度的过程和结果 |
三、结果分析 |
第四节 脱钩分析 |
一、生态效率脱钩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脱钩分析 |
第五节 收敛性分析 |
一、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 |
二、生态福利绩效收敛性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耦合及解耦分析 |
一、耦合分析 |
二、解耦分析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三节 基本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变量处理及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空间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效率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第二产业比重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互联网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福利绩效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一、清洁能源的间接影响分析 |
二、循环经济的间接影响分析 |
三、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分析 |
四、城镇化的间接影响分析 |
第三节 生态效率视角清洁能源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清洁能源生态效率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四节 生态福利绩效视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门槛效应研究及DID分析 |
一、门槛效应研究 |
二、DID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生态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优劣 |
第二节 某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一、美国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二、德法英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三、日本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生态福利绩效的分析 |
第三节 国际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
第三节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简历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4)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
3.2.2 第一产业 |
3.2.3 第二产业 |
3.2.4 第三产业 |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数据检验 |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数据检验 |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三角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外“两结构”相关研究的趋势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趋势 |
二、国外相关研究趋势 |
第二节 “两结构”耦合关系内涵及功能的相关研究 |
一、“两结构”耦合关系的内涵 |
二、“两结构”耦合关系的功能 |
第三节 影响“两结构”耦合关系因素的相关研究 |
一、政府干预 |
二、市场调节 |
三、高校求变 |
第四节 “两结构”耦合关系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两结构”作用机制 |
二、“两结构”耦合关系运动具体表现形式 |
三、“两结构”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 |
第五节 研究述评 |
一、已有研究的成就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总体研究框架 |
二、研究框架的适切性分析 |
三、问题解决路线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定性研究方法及其选择的理由 |
二、定量研究方法及其选择的理由 |
第三节 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信度 |
二、研究效度 |
三、研究伦理 |
第四章 长三角“两结构”演进的特征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长三角高等教育结构演进的特征与比较 |
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呈现上升趋势 |
二、第三产业相关科类招生数占比居前列 |
三、应用型高校数及招生数占据主导地位 |
四、与纽约都市圈高等教育结构特征比较 |
第二节 长三角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比较 |
一、三次产业总体的趋势与面貌 |
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增长趋缓 |
三、产业结构协调水平逐步上升 |
四、产业结构多元格局基本形成 |
五、与纽约都市圈产业结构比较 |
第三节 长三角“两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产业结构升级所需的高层次人力资本供给总量不足 |
二、产业结构协调所需的劳动人口素质结构匹配度不高 |
三、多元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多种类型人才结构性短缺 |
第五章 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测度及效应 |
第一节 “两结构”耦合关系及效应分析的维度框架 |
一、三维分析框架蕴含的相关概念(群) |
二、本章三维分析框架仰赖的理论体系 |
三、三维分析框架基本命题及研究假设 |
第二节 “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测度 |
一、耦合关系测度方法 |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耦合关系的测度 |
三、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两者耦合关系的测度 |
四、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多元两者耦合关系的测度 |
五、“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整体测度 |
第三节 “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效应 |
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的耦合关系效应 |
二、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两者的耦合关系效应 |
三、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多元两者的耦合关系效应 |
第六章 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改进 |
第一节 理想的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 |
一、理想的“两结构”耦合关系评判维度 |
二、理想的“两结构”耦合关系框架和标准 |
第二节 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设定计量估计模型 |
三、计量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改进之策 |
一、改进策略遵循的基本原则 |
二、合理设定高校招生规模,确保人才供给总量相对充足 |
三、提高研究生的招生比重,促进层次结构重心适度上移 |
四、面向三次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科类招生比重 |
五、以分类评价改革为导向,引导高校类型的多元化发展 |
六、创新高校共建共享理念,推进政、校、企的深度合作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理论上论证了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形成的必然性 |
二、研究期内长三角“两结构”演进总体上呈现出优化趋势 |
三、研究期内长三角“两结构”呈现出松散型的弱耦合关系 |
四、提出了理想的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分析评判标准 |
五、实证分析了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的八大影响因素 |
六、形成了若干提升长三角“两结构”耦合关系的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一、建构了“两结构”耦合关系研究的SCP分析新框架 |
二、探索了“两结构”耦合关系测度及效应分析新路径 |
三、提出了一种新的“理想的耦合关系”分析评判标准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重庆“四山”地区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三产融合”的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2 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乡结合部 |
2.1.2 “一三产融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3 国内现有“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与案例借鉴 |
3.1 不同一三产融合模式 |
3.1.1 农业产业内部整合性融合 |
3.1.2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
3.1.3 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 |
3.1.4 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 |
3.2 可借鉴成功案例和模式 |
3.2.1 模式选择一:区县型传统乡村——南川区金龙村 |
3.2.2 模式选择二:城乡结合部型乡村——成都五朵金花 |
3.2.3 模式选择三:城市内生态乡村——深圳水源三村 |
4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
4.1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基本情况 |
4.2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现状 |
4.2.1 重庆“一三产”融合具有先天优势 |
4.2.2 多种产业融合方式初步形成 |
4.2.3 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 |
4.3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
4.3.1 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足 |
4.3.2 市场规模偏小,域外影响力不足 |
4.3.3 体制机制不完善 |
4.3.4 配套设置不健全 |
4.3.5 优质人才不充裕 |
5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水平的测算 |
5.1 评价指标的构建 |
5.1.1 农业与关联产业融合互动 |
5.1.2 经济社会效应 |
5.2 AHP确定指标权重 |
5.2.1 AHP确定指标权重的基本原理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分析 |
5.3.1 一三产融合阶段的划分 |
5.3.2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阶段分析 |
5.3.3 一三产融合行为与效果分析 |
5.3.4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发展模式和机制保障 |
6.1 不同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探索 |
6.1.1 深化农业产业内部整合性融合 |
6.1.2 加速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
6.1.3 鼓励农业与其他第三产业交叉型融合 |
6.1.4 促进先进技术要素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 |
6.2 重庆“四山”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建议 |
6.2.1 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 |
6.2.2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
6.2.3 强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6.2.4 形成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
6.2.5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机制 |
7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顶岗实习对中职生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 ——基于S市和K市中职学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职生的专业承诺有待提升 |
1.1.2. 顶岗实习是中职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顶岗实习 |
1.3.2. 专业承诺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顶岗实习的研究 |
1.4.2. 有关专业承诺的研究 |
1.4.3. 研究总体评价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理论 |
2.1.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中职生顶岗实习分析框架 |
2.2.2. 中职生专业承诺分析框架 |
2.2.3. 顶岗实习对中职生专业承诺影响研究的假设模型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预测问卷 |
3.1.3. 正式问卷 |
3.2. 访谈设计与实施 |
3.2.1.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2. 访谈对象的确定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中职生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 |
4.1.1. 中职生顶岗实习前的准备情况分析 |
4.1.2. 中职生顶岗实习中的管理情况分析 |
4.1.3. 中职生顶岗实习后考评情况分析 |
4.2. 中职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分析 |
4.2.1. 中职生专业承诺的总体情况分析 |
4.2.2. 中职生专业承诺的差异分析 |
4.3. 中职生顶岗实习与专业承诺关系分析 |
4.3.1. 中职生顶岗实习和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 |
4.3.2. 中职生顶岗实习对专业承诺的回归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学生实习情况总体良好,准备及过程安排有待改善 |
5.1.2. 学生专业承诺水平分布不均,不同群体存在差异 |
5.1.3. 顶岗实习对专业承诺影响显着,不同维度影响相异 |
5.2. 思考与建议 |
5.2.1. 增强实习质量意识,整体提升学生的专业承诺 |
5.2.2. 改善学校准备工作,确立专业承诺的坚强后盾 |
5.2.3. 规范企业管理工作,构建专业承诺的坚实保障 |
5.2.4. 优化学生准备及管理工作,培养专业承诺的内生动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产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庆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产旅融合相关理论研究 |
2.1 产旅融合相关概念界定与相近概念辨析 |
2.1.1 产旅融合 |
2.1.2 产业融合 |
2.1.3 六次产业化 |
2.1.4 田园综合体 |
2.1.5 产城融合 |
2.1.6 文旅融合 |
2.1.7 农旅融合 |
2.1.8 体旅融合 |
2.1.9 景村融合 |
2.2 国内外乡村旅游和产旅融合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外产旅融合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3.国内外产旅融合在乡村旅游中的实例研究 |
3.1 国外产旅融合实例研究 |
3.1.1 第一产业引领融合型——韩国清道郡清道里村 |
3.1.2 第二产业引领融合型——日本水上町 |
3.1.3 第三产业引领融合型——Mokumoku农场(莫库莫库农场) |
3.2 国内产旅融合实例研究 |
3.2.1 第一产业引领融合型——江苏省无锡市田园东方蜜桃村 |
3.2.2 第二产业引领融合型——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 |
3.2.3 第三产业引领融合型——台湾省桃米村 |
3.3 国内外产旅融合在乡村旅游中应用的实例总结 |
3.3.1 国内外产旅融合实例背景和实施主体分析 |
3.3.2 国内外产旅融合实例发展路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产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1.1 生态设计理论 |
4.1.2 可持续景观设计 |
4.1.3 景观美学理论 |
4.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4.2 基本原则 |
4.2.1 坚持生态优先 |
4.2.2 坚持以农为本 |
4.2.3 坚持同享共荣 |
4.2.4 坚持市场发力 |
4.3 产旅融合程度的量化计算体系构建 |
4.3.1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应用基础 |
4.3.2 产旅融合视角下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应用方式 |
4.4 基本路径 |
4.4.1 强化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的粘合程度 |
4.4.2 强化旅游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粘合程度 |
4.4.3 强化旅游产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粘合程度 |
4.4.4 立足生态根基 |
4.4.5 注重人才引进 |
4.5 本章小节 |
5 产旅融合视角下庆丰村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
5.1 庆丰村基本情况 |
5.1.1 政策与区位环境 |
5.1.2 现状环境 |
5.2 庆丰村产旅融合程度量化分析 |
5.2.1 产旅融合程度量化 |
5.2.2 产旅融合程度量化结果分析 |
5.3 产业结构规划 |
5.3.1 农业产业方面 |
5.3.2 延伸第二产业加工业 |
5.3.3 发展第三产业 |
5.4 乡村旅游发展设计策略和总体布局 |
5.4.1 庆丰村乡村旅游发展设计策略 |
5.4.2 主题定位 |
5.4.3 总体布局 |
5.4.4 功能分区 |
5.5 人居景观环境设计 |
5.5.1 建筑提升改造 |
5.5.2 道路规划设计 |
5.5.3 公共基础设施设计 |
5.5.4 植物景观改造设计 |
5.6 庆丰村景观分区设计 |
5.6.1 景观核心——稻田游览区 |
5.6.2 研学体验区 |
5.6.3 农业示范区 |
5.6.4 民宿度假区 |
5.6.5 水上娱乐区 |
5.7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 ——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理论模型构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三产融合理论模型构建 |
1.2 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章节安排 |
1.4 研究价值 |
1.4.1 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 |
1.5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2 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
2.1.1 三产融合的内涵 |
2.1.2 三产融合发展影响因素 |
2.1.3 三产融合发展实现途径 |
2.1.4 三产融合的模式及类型 |
2.1.5 产业融合概念发展进程 |
2.1.6 产业融合的类型 |
2.2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 |
2.2.1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2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3 三产融合的理论分析 |
3.1 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
3.1.1 交易成本理论 |
3.1.2 产权理论分析 |
3.1.3 现代契约理论分析 |
3.1.4 合作与互惠理论分析 |
3.1.5 分工协作理论分析 |
3.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3.2.1 产业链理论 |
3.2.2 价值链理论 |
3.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3.2.4 产业集群理论 |
3.3 创新驱动理论 |
3.3.1 创新对三产融合的驱动 |
3.3.2 创新驱动三产融合的模式 |
3.4 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 三产融合的基本逻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 |
3.4.2 三产融合的产业间分析 |
3.4.3 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方法 |
3.4.4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3.4.5 对伊利带动的三产融合体系的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全产业链创新——投资双驱动的乳品业的高质量融合 |
4.1 全产业链的四阶段创新进程 |
4.1.1 上游创新 |
4.1.2 中游创新 |
4.1.3 下游创新 |
4.1.4 营销服务的创新 |
4.2 乳品业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 |
4.2.1 创新基地的建设 |
4.2.2 乳品技术推广体系 |
4.2.3 质量——品类——效益持续提升 |
4.3 新业态和新模式 |
4.4 结构改革和创新驱动的轻工业型融合产业模式 |
4.4.1 伊利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4.4.2 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应性的判断模型 |
4.4.3 全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5 三产融合中的联盟结构改革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体制机制模式 |
5.1 纵向一体化联盟结构模式 |
5.1.1 联盟结构的改革 |
5.1.2 利益联结机制 |
5.1.3 制度动因 |
5.2 三产融合中纵向一体化联盟的结构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 |
5.2.1 农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历史回顾 |
5.2.2 未来一个时期三产融合的结构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方向 |
5.3 内蒙古自治区三产融合实证分析 |
5.3.1 多种融合模式共同发展 |
5.3.2 草原牧区产业融合初见成效 |
5.3.3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内蒙古现阶段三产融合模式案例分析 |
6.1 一二产业融合模式——以伊利集团专属牧场建设发展为例 |
6.1.1 案例概况 |
6.1.2 资金投入状况 |
6.1.3 伊利集团专属牧场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
6.2 一三产业融合模式——以克什克腾牧家乐为例 |
6.2.1 案例经营状况 |
6.2.2 经营特征 |
6.2.3 销售状况 |
6.3 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以蒙牛集团工业旅游为例 |
6.3.1 案例发展现状 |
6.3.2 SWOT分析 |
6.3.3 蒙牛集团工业旅游给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启示 |
6.4 三产融合现阶段取得的利益成果 |
6.4.1 农产品得到广阔的销售空间 |
6.4.2 缓解现阶段就业压力 |
6.4.3 三产融合带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 |
6.5 本章小结 |
7 三产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7.1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 |
7.1.1 日本提出第六产业的背景 |
7.1.2 日本第六产业的内容 |
7.1.3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保障措施 |
7.2 韩国六次产业化的做法 |
7.2.1 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背景 |
7.2.2 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做法 |
7.2.3 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保障措施 |
7.3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的做法 |
7.3.1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模式 |
7.3.2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
7.3.3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
7.4 荷兰“农场十合作社”的做法 |
7.4.1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背景 |
7.4.2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具体做法 |
7.4.3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保障措施 |
7.5 发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
7.5.1 重点关注农民的利益 |
7.5.2 充分发挥农业协会的作用 |
7.5.3 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
7.5.4 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7.5.5 完善法律法规和补贴等配套服务 |
7.6 本章小结 |
8 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原则与政策建议 |
8.1 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的原则 |
8.1.1 资源配置融合化原则 |
8.1.2 要素配置合理化原则 |
8.1.3 投资收益比较优势原则 |
8.1.4 农牧业优先发展差异化原则 |
8.2 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的对策 |
8.2.1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草原牧区要素深度融合 |
8.2.2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确保三产融合人力资本需求 |
8.2.3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草原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
8.2.4 建立农牧业产业园提升三产融的科技创新含量 |
8.2.5 扶持农牧产品加工业实现第一产业收益的回归 |
8.2.6 发展乡村公共服务提高草原牧区的引人留人软实力 |
8.2.7 培育农牧业知名品牌提高草原牧区的产业竞争力 |
8.2.8 放开城市资本管控引导城市资源向农牧业流动 |
8.2.9 通过生产资料补贴实现三产融合经营主体增产又增收 |
8.2.10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实现农牧业资源的资本化 |
8.3 本章小结 |
结语和展望 |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红利弱化不可避免 |
1.1.2 盲目人才引进潜在社会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
1.3.1 国外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人才引进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重难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关键技术与重难点分析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相关研究述评 |
2.1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影响因素 |
2.2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关联变量 |
2.3 劳动力资源关联变量间的关系 |
2.4 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政策配套领域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现状分析 |
3.1 人才引进政策现状分析 |
3.2 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现状分析 |
3.2.1 西安市城市特征 |
3.2.2 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
3.2.3 西安市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理 |
4.1.1 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2 确定模型变量 |
4.3 因果关系图 |
4.3.1 因果关系分析 |
4.3.2 因果关系确定 |
4.4 仿真模型流图 |
4.5 变量方程 |
4.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4.6.1 直观检验 |
4.6.2 运行检验 |
4.6.3 历史检验 |
4.7 仿真预测结果分析 |
4.7.1 GDP和财政支出 |
4.7.2 人才总量和人才占比 |
4.7.3 三产从业人数及三产占比 |
4.7.4 各项财政支出及投资占比 |
4.8 本章小结 |
5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设计与讨论 |
5.1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方案设计 |
5.1.1 产业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
5.1.2 教育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
5.1.3 科技创新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
5.1.4 安居环境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
5.1.5 社保与就业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
5.1.6 文化发展型仿真方案设计 |
5.2 仿真结果比较 |
5.2.1 人才总量 |
5.2.2 人才效能 |
5.2.3 GDP |
5.2.4 人才培养率 |
5.2.5 人才吸引力 |
5.2.6 人才增长率 |
5.2.7 人才流失率 |
5.3 仿真方案讨论 |
5.3.1 产业发展型 |
5.3.2 教育发展型 |
5.3.3 科技创新发展型 |
5.3.4 安居环境发展型 |
5.3.5 社保与就业发展型 |
5.3.6 文化发展型 |
5.4 人才引进政策配套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所涉及到的变量原始数据表 |
附表1 “新一线”城市2016年产出指标原始数据 |
附表2 “新一线”城市2017年产出指标原始数据 |
附表3 西安市2008年~2017年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 |
附表4 西安市2008年~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支出 |
附表5 西安市2008年~2017年常住人口及社会从业人数 |
附表6 西安市2008年~2017年各项财政支出 |
攻读学位期间的取得的成果 |
四、第三产业发展与三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疆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优化研究[D]. 刘洋. 石河子大学, 2021
-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影响研究 ——基于生态效率和生态福利绩效视角的比较分析[D]. 顾典.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4]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5]长三角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关系研究[D]. 李世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6]重庆“四山”地区城乡结合部一三产融合发展模式研究[D]. 徐川.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顶岗实习对中职生专业承诺的影响研究 ——基于S市和K市中职学校的调查[D]. 崔晓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基于产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庆丰村为例[D]. 曹煜. 浙江大学, 2021(01)
- [9]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 ——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业为例[D]. 李英震.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10]人才引进政策配套仿真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郑紫羽.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