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我控制论文-王芸

幼儿自我控制论文-王芸

导读:本文包含了幼儿自我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幼儿教育,角色游戏,自我控制力

幼儿自我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芸[1](2019)在《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时期的外在的行为表现,都是幼儿心理映射的一种外化。幼儿在幼儿阶段开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而幼儿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也是强化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幼儿自我控制力包含自制力、坚持力、延迟满足和自觉性四个主要方面,这些意识的产生与自我意识的逐渐提高,帮助幼儿形成健康完善的任何,也是幼儿完成社会化进步的开端。本文旨在研究探讨,在角色游戏的互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相应策略。(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王喆妍,王腊梅[2](2019)在《父亲管教和归因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3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管教方式和教养理念是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假设父母的管教与归因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有预测作用。本研究对深圳市42户26个月(M=26.71, SD=1.82)的幼儿(男孩26个,女孩16个)家庭进行了家访研究,参与研究的包括39位父亲和42位母亲。研究任务包括对幼儿的行为测量、亲子互动的录像编码以及父母对幼儿行为的归因方式测量。其中,幼儿行为测量包括自我控制能力中的抑制控制(Stroop任务)与行为自控(Don’t touch任务);亲子互动通过对Don’t touch任务录像并编码,考察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并通过NoCAT(Naughty or Clumsy Attribution Task)电脑任务考察了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归因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父亲与母亲在管教方式和归因方式上均无显着差异,只有父亲的管教方式和归因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其中,父亲的负性管教方式(B=-1.163, p <0.001, R~2=0.523)对幼儿的行为自控能力具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对儿童行为的负性归因方式(B=-0.43,p <0.05, R~2=0.205)对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具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负性管教方式中的肢体冲突、妥协放任以及过度反应维度对幼儿行为自控能力均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B=-0.933,p <0.05; B=-0.995, p <0.05; B=-2.366, p=0.01; R~2=0.454);而正性管教方式中的支持维度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B=1.028,p=0.001, R~2=0.26)。如果父亲在对孩子的管教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采用较少的负性管教方式,会更有利于孩子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较少负性归因的父亲在对儿童行为归因时更多认为孩子产生不好后果的行为是探索时无意造成的,这样会有助于孩子在自由探索中发展自我控制;而母亲的相应变量对幼儿自我控制并没有显着预测作用。这一结果也符合中国文化中严父慈母的家庭模式,父亲往往是家庭教育中更为严格的一方,通常负责规则的制订和执行,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家庭作用模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父母在幼儿自我控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父亲的教养理念和管教方式对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影响,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家庭功能对儿童的影响研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于明新[3](2019)在《幼儿自我控制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对于每个个体而言都至关重要,它影响着个体未来的生存发展,而自我控制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就是幼儿时期,那么把握影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关的培养方式是学校和家庭以及社会都要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针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论述其涵义,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以及培养途径。(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6期)

齐红煜[4](2019)在《我国幼儿自我控制常模制定、发展特点和类型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主动调节与把控的过程。作为人格的核心特质,个体的自我控制对其社会适应和事业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在幼儿阶段增长十分迅速,因此研究幼儿阶段的自我控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特点教师评定量表,该问卷历经3轮的论证,并且通过访谈、问卷和情境实验等方法验证,表明该问卷具有理想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幼儿自我控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共分为叁个研究:研究一:制定幼儿自我控制的全国常模。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全国范围内依据“中国发展指数”划分的中国四类地区,每类地区抽取一半数量的省份,在选取的每个省中选取一个较大的市,如省会或副省级城市,以及一个地级市。在每个市里选取一所城市公办幼儿园和一所城市民办幼儿园,对所选被试进行施测。依据幼儿自控发展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按照年级和性别分别划分了常模团体,制定了不同团体的常模。研究二:探究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取样,从变量中心的角度,欲探究中国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研究叁:使用潜在类别分析划分幼儿自我控制的类型,从个体中心的角度,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幼儿自我控制类型的年龄、性别发展特点。经过以上叁个研究的结果和讨论,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制定了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特点教师评定量表的全国常模,常模参照团体的构成具备对我国幼儿群体的代表性,可为幼儿自我控制的测评提供客观依据,以便有利于评定个人或团体自我控制评定的相对位置。2.幼儿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的发展而提高,发展的关键年龄是4-5岁,女生自我控制各维度水平均高于男生。3.幼儿自我控制可以划分为自主控制型、约束顺从型和被动控制型。4.自我控制类型随年龄增长而发展,3-4岁幼儿中被动控制型所占比例最大,4-5岁幼儿中约束顺从型所占比例最大,5-6岁幼儿中自主控制型所占比例最大。女生中自主控制型和约束顺从型所占比例高于男生,被动控制型比例低于男生。(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玉娇,宋天[5](2019)在《“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问卷调查生育二胎和未生育二胎家庭教养方式和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已经生育二胎的家庭幼儿与尚未生育二胎的家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并无显着性差异,但如果幼儿父母生孩子时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是初中及以下、工作相对不稳定,则其幼儿自控能力较低。除专制型以外,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均有一定相关度。(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3期)

曾玲丽[6](2019)在《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领地行为是指个体对某个对象感受到心理占有时的行为表达。目前对幼儿行为的研究多聚焦于攻击、退缩、违纪等问题行为,幼儿领地行为尚未引起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对于幼儿领地行为的具体表现、发展趋势等问题不甚清楚。另外,领地行为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同伴关系作为幼儿阶段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作用机制并不明确,因此有必要探索潜在变量的影响。在影响同伴关系的诸多因素中,许多研究者都关注到了自我控制这一变量。在幼儿阶段,自我控制是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核心和基础。一方面,领地行为所保护的“领土”其实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映射和延伸,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组成意志行为的重要成分。另一方面,自我控制又影响着同伴关系。因此,本研究假设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具有一定关系,自我控制在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目前还没有专门研究幼儿领地行为的工具,因此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实地观察访谈的基础上,以自我建构理论为依据,征询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构建了幼儿领地行为的理论维度。通过试测、修订,形成了正式的《幼儿领地行为量表》,以此探讨幼儿领地行为的特点,以及自我控制在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幼儿领地行为包括标记行为、防卫行为和拓展行为叁种形式;领地行为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的次数最多,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次数最少;领地行为因类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后果;教师应对幼儿领地行为的方式主要分为教师主导型和幼儿主导型。(2)自编的《幼儿领地行为量表》包括标记行为、防卫行为、拓展行为叁个维度,共14个题项,采用2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教育学、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适合作为幼儿领地行为的研究工具。(3)幼儿领地行为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叁个维度中,拓展行为得分最高,防卫行为得分次之,标记行为得分最低。(4)小、中、大班幼儿在领地行为总体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公办园幼儿的标记行为和防卫行为显着多于私立园幼儿;农村幼儿的防卫行为显着多于城市幼儿。(5)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喜好显着负相关,与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影响显着正相关。(6)幼儿自我控制在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社会喜好、社会影响)之间起调节作用。低自我控制显着强化了防卫行为和拓展行为对社会喜好的负向影响,而高自我控制则抑制了防卫行为和拓展行为对社会喜好的负向影响;低自我控制幼儿因为对标记行为的负向影响不加控制从而提升了其在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影响,高自我控制幼儿则通过抑制标记行为的负向影响从而降低了其在同伴关系中的社会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0)

沈洁[7](2019)在《幼儿园足球运动中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家长们视角也从以往的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更加重视学生们素质教育的培养,孩子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国的足球事业全国高度重视,但成绩并不理想,曾有采访中有人谈论到,足球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具备踢球能力,但并不妨碍孩子们兴趣爱好的探索历程,足球运动量巨大,可以锻炼孩子们身体和意志力,让幼儿成长得更优秀茁壮。本文将探讨幼儿学前教育中足球教育的背景、好处和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黄显军[8](2019)在《幼儿在园自我控制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态学发展理论为基础,对223名3~6岁幼儿的教师及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幼儿在园自我控制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发现:(1)幼儿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6岁组明显高于4岁组,女孩自我控制高于男孩;(2)母亲倾向于使用积极教养方式,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幼儿年龄上没有差异,对男孩更多使用消极教养方式;(3)母亲拒绝、尊从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控制显着负相关,且拒绝能够负向预测幼儿的自我控制。(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青[9](2018)在《奖励策略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个体根据意愿去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动机和言行等,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期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章通过探讨幼儿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内容及意义,研究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分析幼儿具备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研究什么条件下给予幼儿奖励是最适宜的,并提出了运用奖励来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下旬刊)》期刊2018年12期)

吴梦希,魏军[10](2018)在《父母教养对学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及教养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控制能力对个人的健康、学业、婚姻等毕生发展的多个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学前阶段是个体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养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综合以往相关实证研究,父母主要通过情感互动、行为控制和自主支持这叁个方面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其中情感支持与回应,设置明确的行为界限,以及提供自主支持等具体教养方式有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父母教养策略。(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幼儿自我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3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父母的管教方式和教养理念是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假设父母的管教与归因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有预测作用。本研究对深圳市42户26个月(M=26.71, SD=1.82)的幼儿(男孩26个,女孩16个)家庭进行了家访研究,参与研究的包括39位父亲和42位母亲。研究任务包括对幼儿的行为测量、亲子互动的录像编码以及父母对幼儿行为的归因方式测量。其中,幼儿行为测量包括自我控制能力中的抑制控制(Stroop任务)与行为自控(Don’t touch任务);亲子互动通过对Don’t touch任务录像并编码,考察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并通过NoCAT(Naughty or Clumsy Attribution Task)电脑任务考察了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归因方式。研究结果显示,父亲与母亲在管教方式和归因方式上均无显着差异,只有父亲的管教方式和归因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其中,父亲的负性管教方式(B=-1.163, p <0.001, R~2=0.523)对幼儿的行为自控能力具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而父亲对儿童行为的负性归因方式(B=-0.43,p <0.05, R~2=0.205)对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具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负性管教方式中的肢体冲突、妥协放任以及过度反应维度对幼儿行为自控能力均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B=-0.933,p <0.05; B=-0.995, p <0.05; B=-2.366, p=0.01; R~2=0.454);而正性管教方式中的支持维度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B=1.028,p=0.001, R~2=0.26)。如果父亲在对孩子的管教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采用较少的负性管教方式,会更有利于孩子发展自我控制能力;较少负性归因的父亲在对儿童行为归因时更多认为孩子产生不好后果的行为是探索时无意造成的,这样会有助于孩子在自由探索中发展自我控制;而母亲的相应变量对幼儿自我控制并没有显着预测作用。这一结果也符合中国文化中严父慈母的家庭模式,父亲往往是家庭教育中更为严格的一方,通常负责规则的制订和执行,反映了社会文化对家庭作用模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探讨父母在幼儿自我控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父亲的教养理念和管教方式对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影响,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家庭功能对儿童的影响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幼儿自我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芸.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2].王喆妍,王腊梅.父亲管教和归因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影响[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于明新.幼儿自我控制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浅析[J].北极光.2019

[4].齐红煜.我国幼儿自我控制常模制定、发展特点和类型划分[D].辽宁师范大学.2019

[5].王玉娇,宋天.“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J].科技视界.2019

[6].曾玲丽.幼儿领地行为与同伴关系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D].西南大学.2019

[7].沈洁.幼儿园足球运动中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

[8].黄显军.幼儿在园自我控制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

[9].王青.奖励策略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

[10].吴梦希,魏军.父母教养对学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及教养策略探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幼儿自我控制论文-王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