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琴江苏省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222231
摘要: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一切活动之中,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几乎都有迁移的发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小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正确地运用迁移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降低新的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迁移理论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迁移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是广泛存在的,它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新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树立迁移意识,为迁移而教,教给学生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借助教材,对小学生进行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与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学习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均能发挥作用。
一、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分散识字以阅读为识字的途径,把识字、理解词句、朗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散识字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又多次与生字见面,并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思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利于字的音、形、义的结合。分散识字可以使学生通过课文语境来识记字词,增加了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字词的运用能力。字理识字法是指抓住汉字构造的规律,在识字的过程中注意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来分析理解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
二、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迁移,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迁移到新的阅读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课文描写的情境与生活中的情境相似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迁移阅读,利用生活中的情境来理解文章中的语言。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材料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些抽象的词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小学生经历过、体验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经历来理解。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阅读中的新问题,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
三、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迁移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的相互迁移中。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地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巩固字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好方法;而写作调动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迁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
四、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作用
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听、说、读、写虽然各有特点和功能,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朗读、复述、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都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能将阅读的这些经验迁移到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会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语言材料,而且使学生易于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大降低了学生口语交际中的语言障碍。
五、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策略。语文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着眼点之一。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自然常识、思想品德等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这些联系出发,来设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不仅使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与渗透,还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设计和进行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理论,指导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熟知的生活知识和已掌握的其他学科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研究的能力等。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2006。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叶圣陶教育与人生[M].2008。
[4]彭旭升迁移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文学教育[J],2007。
[5]杜威我的教育信条[M].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