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

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

论文摘要

早在清代,学界已视东吴惠氏家族为核心,惠士奇、惠栋为代表,苏州府挟其周边松江府等地出现的汉学研究群为学术共同体。民国章太炎、梁启超等人把这一共同体观念具化,称为吴派。新时期的学者们则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一步扩大吴派的范围。尽管有关吴派概念的拓展,使学界愈来愈趋近吴门汉学的本来面目,但也正是精细化的吴派研究,造成吴派与其他地域学派出现相互排斥的现象。从学术传承视角出发,将乾嘉汉学的学派划分回溯到近代以前家学、师承与地域的标准上,动态考察其学派归属,可以有效地化解争议。

论文目录

  • 一、清代:吴派观念萌发
  •   (一)惠士奇中心说
  •   (二)惠栋中心说
  •   (三)东吴“三惠”中心说
  • 二、民国:吴派观念具化
  • 三、建国七十年:吴派观念赓续与拓展
  • 四、小结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祥辰

    关键词: 乾嘉汉学,吴派,学术共同体,惠士奇,惠栋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中国古代史,哲学

    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 B249;K249.3

    DO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91121.027

    页码: 188-197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802K

    下载量: 203

    相关论文文献

    • [1].林心传——海门吴派艺术八十载[J]. 青春期健康 2017(12)
    • [2].论“吴派后劲”江藩及其笔下的《戴震传》[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2)
    • [3].论吴派《论语》诠释特点[J].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4)
    • [4].繁杂的客观——论社会与经济因素对浙派与吴派的影响[J]. 明日风尚 2019(22)
    • [5].具象的写意——论吴派绘画的自然主义风格[J]. 明日风尚 2019(22)
    • [6].董其昌“南北宗”和“文人画”论之我见[J]. 艺术教育 2010(02)
    • [7].《送子天王图》考[J]. 中国美术研究 2014(03)
    • [8].再论皖派与吴派的学术关系——以戴震与惠栋为例[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03)
    • [9].梦想旅程:记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藏的17世纪中国绘画[J]. 长江文明 2014(04)
    • [10].钱坫事迹考证[J].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1(04)
    • [11].董其昌“南北宗”和“文人画”论之我见[J]. 大众文艺 2010(06)
    • [12].谢时臣绘画考述[J]. 艺术百家 2008(05)
    • [13].语词与图像:试析明代中期的吴派纪游图[J]. 美苑 2012(05)
    • [14].革非楼里笔墨情[J]. 检察风云 2016(15)
    • [15].20世纪对明代“吴门画派”的解读[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 [16].汪琬的经学思想及吴派经学近源论[J].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2)
    • [17].明代吴派绘画中的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关系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6)
    • [18].写意·寄情·载道——周矩敏的写意人物画[J]. 美术观察 2014(09)
    • [19].乾嘉音乐学术论略[J]. 中国音乐学 2016(03)
    • [20].对“吴门四家”画风再认识[J]. 文教资料 2008(05)
    • [21].赵翼与乾嘉考据学[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22].吴派传人曹用平长寿之道[J]. 世纪 2010(05)
    • [23].吴派道路 掂量晓清[J]. 中国书画 2016(01)
    • [24].从李开先《中麓画品》看明代中后期浙派、吴派之争[J]. 东方藏品 2018(02)
    • [25].我心依然——“海派”画家孟昭滨纪略[J]. 小说林 2016(03)
    • [26].“云间派”沈士充名画赏读[J]. 收藏界 2009(05)

    标签:;  ;  ;  ;  ;  

    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