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研究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研究

池铁江[1]2003年在《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入新世纪后,我国企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市场运行体系日臻完善,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背景条件下,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就成了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国内IT行业着名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了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司的努力完善自己的培训体系。 本文中的东软培训是作者在参阅东软股份全部2002年和部分2003年的培训记录、东软内刊、东软内网和刘积仁等老师的讲话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东软股份培训体系。 本文应用培训系统模型,从培训需求的确定,培训目标的设置,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实施到培训效果评估的完整过程,同时兼顾公司战略、员工发展规划、培训课程体系以及培训管理四个维度,从新员工培训、技术培训、管理培训、销售培训和业务培训等五个方面,对培训体系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东软股份公司培训体系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本文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企业培训体系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赵蕾[2]2017年在《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整体上市起初是被看做为一种解决分拆上市所带来问题的重要手段。而后随着整体上市的发展,目前其已然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众多上市公司意图通过整体上市实现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公司综合竞争力及绩效等目的。东软集团于2007年开始计划实施集团整体上市,是我国早期实施集团整体上市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是我国重点扶持发展产业。东软集团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选择实施整体上市,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并在行业中占领领先地位。论文基于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东软集团整体上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整体上市对公司短期绩效、长期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整体上市影响绩效的作用路径。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部分在介绍整体上市概念的基础上,从对关联交易的影响、对同业竞争的影响以及对股权结构的影响叁个方面分析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影响的路径,并介绍评价短期和长期绩效影响的两种方法。案例研究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东软集团整体上市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交易方案、上市模式及动因进行分析。其次,论文通过短期事件研究法分析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短期影响;通过长期事件研究法及因子分析法分别分析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1)整体上市行为确实为股东创造了财富;2)整体上市行为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及行业地位;3)整体上市行为有助于削弱同业竞争并减少不恰当的关联交易行为。通过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出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再次,论文分析整体上市对东软集团绩效影响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整体上市可以通过削弱同业竞争、减少不恰当关联交易以及优化股权结构的路径方式影响公司绩效。最后论文结合分析结论对公司管理层提出了叁点建议建议。公司管理人员应合理选择整体上市的时机;在实施整体上市时,应继续关注并调整公司资源的整合;在完成整体上市后,仍需关注公司的关联交易,完善存续公司的治理。论文的研究不仅补充了我国学者在该领域内的研究不足,也为计划实施整体上市的公司以及制定有关整体上市政策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佚名[3]2008年在《东软完成整体上市计划,发布未来发展战略 新东软向着新目标起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称变更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2008年6月16日公司的证券简称由"东软股份"变更为"东软集团"(证券代码:600718),历时1年多的东软整体上

李鹏[4]2008年在《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知识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逐渐取代物质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对于知识型组织来说更是关键的核心资源。因而,知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组织竞争力的强弱,成为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与完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组织模式不能适应更加多变的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应运而生。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由于其灵活多变的特点,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要保持这种特有的竞争优势,组织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资源,同时能与时俱进的不断获取新资源,提升自身资源能力,提高组织绩效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综上,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要保持、显示出特有的竞争优势,就要依赖其核心竞争力——知识能力。本文围绕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知识能力指标体系的确立,知识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明确了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思路后,从知识能力的概念、特性和构成要素,以及知识型组织的涵义、特征、组织形式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2)通过前文的综述,进一步分析并界定了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知识能力的内涵和特性,并对知识能力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演化模型。通过对知识能力内涵的界定和演化分析找出了知识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了分析。(3)结合前文的要素分析,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组织知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知识能力的评价方法,即基于语言算子的综合评价方法,并针对本文建立的知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相应的算例,进一步对评价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4)通过分析知识能力演化过程,以及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资源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及文化支持能力五方面给出了知识能力的提升策略。(5)以某软件公司为例,对其知识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知识能力提升策略。

佚名[5]2007年在《东软集团整体上市方案获证监会核准东软通过整合迈向规模化和国际化》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12月26日,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东软股份,代码:600718)发布公告称,东软股份关于换股吸收合并东软集团有限公司的方案获得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组委员会有条件审核通过,这意味着筹备近1年的东软集团整体上市计划终于获得证监会核准并开始实施。东软集团的整体上市,不仅标志着东软在规模化和国际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东软向全球卓越的软件与服务公司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静[6]2014年在《相对绩效评价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需要实行战略化经营管理,还需要“知己知彼”,这离不开相对绩效评价,即通过与参照对象比较的形式进行评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2009年12月28日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业绩评价,遵从“同一行业、同一尺度”的原则,结合国际形势、经济环境、企业所处行业生命周期及企业实际情况等进行评价。这说明相对绩效评价已逐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企业通过应用相对绩效评价,一方面可以剔除市场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客观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及不足,实现更准确的定位,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客观评价经营者业绩,提升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因此,研究相对绩效评价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且概括性陈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相对绩效评价应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首先对相对绩效评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明了相对绩效评价相对于绝对基础的绩效评价的优势所在;其次梳理了相对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包括标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最后陈述了现有的绩效评价方法,并分别分析了其优缺点。第叁部分重点阐述了相对绩效评价应用的核心内容,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指标设计的原则,阐明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随后即选取指标构建指标体系。第四部分是对相对绩效评价在上市国有企业应用的实证检验,运用SPSS软件对所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企业的综合得分及综合排名,再分别以市场、行业、地区作为参照对象,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剔除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能够提高企业绩效评价的准确性。第五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提出了研究展望,旨在推动相对绩效评价应用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两方面。研究视角上突破以往绝对基础绩效评价的局限,引入参照对象,研究相对绩效评价。相对绩效评价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廖若星辰,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研究内容上,突破相关学者仅仅针对相对绩效评价与经营者业绩相关性研究的片面性,全面研究分析了相对绩效评价的应用过程,同时,针对多数学者在进行相对绩效评价时采用单一的指标的局限性,本文构建了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它是相对绩效评价应用的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相对绩效评价作用的有效工具,因此,本文从相对绩效评价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出发,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相对绩效评价应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考虑企业所有制形式,选取了上市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参照对象下相对绩效评价的不同结果,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对绩效评价发展应用的政策建议,旨在推动相对绩效评价应用进程,这在国内研究中还比较罕见。

王勇泉, 王鸿业[7]2003年在《企业门户技术应用特点浅谈》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门户技术是为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稳定、可伸缩和可靠的安全基础和框架结构。以Sun公司的SunONEPortalServer为例 ,介绍企业门户应用特点、体系架构、内含组件及版本情况

李婷婷[8]2007年在《辽宁省高新技术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创新能力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研发团队作为企业组织的核心,越来越备受关注与重视。无论是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还是从管理学的视角,对于企业研发团队的相关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对于传统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较短,但以重视创新为主要特征。辽宁省是老工业基地,在改造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除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之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企业的研发力量,增强企业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在现有的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中,特别需要以现实的实例来充实基础理论。因此,本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选择辽宁省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团队创新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在文献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创新能力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创新能力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创造心理学范式,从微观视角,以辽宁省部分企业的研发团队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先进的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分析出创造氛围、成员构成等与研发团队创新能力之间具有的关联性,并且详细分析了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在激励政策、创造氛围、企业文化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我省企业研发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现实对策。

孙军林[9]2007年在《比威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IT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产品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整个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的集中度还比较低,呈现出群雄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没有哪个品牌可以占据市场绝对优势,这样一种格局对任何厂家都有机会。比威公司2001年成立时,正值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开始迅猛发展,公司网络安全产品起初定位高端市场,当年曾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最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逐步下降,以致出现亏损。目前,比威公司网络安全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财务状况恶化,产品竞争力下降,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策略不合适等。本文通过对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威公司自身情况的详细分析,从而确定比威网络公司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并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市场策略。内容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比威公司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深入研究了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结构,包括是市场规模、平行市场结构、垂直市场结构、区域市场结构、销售渠道结构、品牌市场份额。第叁部分探讨了影响网络安全产品用户购买的因素。第四部分分析了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的竞争态势和格局。第五部分通过对比威公司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市场策略。

沈沅[10]2004年在《广州诚毅科技软件开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公司管理层所制定的“策略规划”,其目的在于:建立公司在其市场领域的位置,成功地同其他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满足顾客需求,获得卓越公司业绩。公司发展战略是根据公司外部经营环境以及公司内部经营环境而制定的,这要求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公司内外环境,最终科学地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 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0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软件产业内部的竞争必然日益激烈,软件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必将影响企业的未来持续性发展。广州诚毅科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毅公司)是笔者所在的企业,笔者根据该公司的实际经营环境,运用所学的战略管理相关理论,最终确定诚毅公司的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份为概述,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在具体分析中要用到的战略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诚毅公司的外部、内部经营环境,其中主要运用PEST分析法、行业竞争分析法及BSC分析法。第叁部分利用SWOT分析法和BSC分析法确定诚毅公司的发展战略。第四部分初步确定诚毅公司的战略执行框架。

参考文献:

[1].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研究[D]. 池铁江.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2]. 东软集团整体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 赵蕾. 沈阳工业大学. 2017

[3]. 东软完成整体上市计划,发布未来发展战略 新东软向着新目标起航[J]. 佚名. 电力信息化. 2008

[4]. 基于项目团队的知识型组织知识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李鹏. 东北大学. 2008

[5]. 东软集团整体上市方案获证监会核准东软通过整合迈向规模化和国际化[J]. 佚名. 电力信息化. 2007

[6]. 相对绩效评价应用研究[D]. 赵静. 安徽大学. 2014

[7]. 企业门户技术应用特点浅谈[J]. 王勇泉, 王鸿业. 辽宁化工. 2003

[8]. 辽宁省高新技术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创新能力比较[D]. 李婷婷. 东北大学. 2007

[9]. 比威网络安全产品市场策略分析[D]. 孙军林. 清华大学. 2007

[10]. 广州诚毅科技软件开发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沈沅. 暨南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