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钢铁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戎文华[1](2021)在《国家队鼎新》文中研究指明鼎,和五味之宝器也。木之始伐谓之"新"。当下,全球疫情反复,国内步入后疫情时代。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提升,都将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推动重组、整合、调整、优化,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基础保障骨干企业,更好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鼎新"将是"十四五"期间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头。
聂晓敏[2](2021)在《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繁荣和发展,钢铁产业作为我国现代工业中的支柱行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钢铁生产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问题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影响,使得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严峻形势下,钢铁企业只有主动承担起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依托,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一系列环保政策引导和倒逼钢铁企业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企业环境成本逐年增高,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优化钢铁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有效核算与控制环境成本对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钢铁行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现状,以H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企业环境成本的分析,提出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方面存在核算方法不合理,控制举措太单一,环境成本内部控制存在缺位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在环境成本核算方面重新确认环境成本,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优化环境成本会计科目,设置环境成本专项报告;环境成本控制方面设立职能部门,采用生命周期法对环境成本进行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全面控制,提出了一系列环境成本的内部控制管理举措。本文致力于控制环境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高效益绿色发展,对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价值。
韩娜娜[3](2021)在《J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竞争加剧,经济发展愈加成熟,许多企业将多元化战略作为占领和开拓市场的重要选择。我国作为钢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存在许多具有高竞争力的钢铁企业,然而受钢铁原料价格上涨和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钢铁行业在现阶段甚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一个低利润的状态,显现出投资巨大和回报微小的矛盾,迫使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纷纷寻求多元化发展来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的多元化战略都是成功的,错误的多元化战略,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甚至导致企业资金链断链从而破产。企业是否实施了正确的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成败至关重要。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大中型钢铁民营企业——J集团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与J集团管理人员访谈的结果以及对集团业务现状的分析,得出J集团在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中存在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其内外部环境建立了SWOT矩阵,经过分析认为J集团仍旧应该继续实施多元化战略,并且要采取分业务实施战略的混合型战略,以促使集团各业务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波士顿矩阵分析得出采用混合型战略的的具体细化方案:立足钢铁主业,整合资源,稳步扩大钢铁业务,发展高科技项目,做大做强做精钢材深加工业务,重点培育钢铁物流、房地产等业务,整合收缩化学制药业务,实现多元化产业的均衡发展。最后,根据细化方案提出了实施混合型战略的具体优化措施并从从优化组织结构、提升融资能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风险管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大量的数据分析,针对J集团存在的业务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了J集团未来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时的优化方向、优化措施以及保障措施。业务发展不均衡问题,在我国其他大型钢铁企业中也普遍存在。本文对J集团多元化战略的优化研究,对J集团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能为其他已经实施或者正准备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钢铁企业提供参考。
李喆[4](2020)在《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时期,传统钢铁行业中存在低端产品过剩、高污染、高能耗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钢铁企业的发展。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树立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的“创新”对钢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在这一背景下,有必要立足于钢铁企业的发展现状对其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这对促进新常态下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企业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从理论层面构建了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系统评价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本文主要从创新的静态效率、创新的动态效率以及创新二阶段效率三个方面对我国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体现在:将技术差距理论引入到创新静态效率的评价分析中,考量不同区域钢铁上市企业生产技术的差异性;突破创新静态效率无法对单个决策单元多个时期创新效率进行纵向动态比较的限制,选取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创新动态效率(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方法,对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过程细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深入挖掘创新过程的内部运行机制。同时在创新二阶段效率的评价中考虑创新投入在两阶段的共享性。其次,基于技术差距理论,构建了群组前沿和共同前沿的DEA模型,对我国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静态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近几年我国钢铁上市企业整体创新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低”是主要制约因素,其中纯技术效率影响更为显着。东、中和西部地区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依次递减,且中部和西部地区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间差距较小;(2)共同前沿下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值均小于群组前沿下的效率值,原因在于共同前沿代表了全国钢铁上市企业潜在最优技术水平,而群组前沿只代表各区域钢铁上市企业的最佳技术水平。三大地区钢铁上市企业的技术差距主要位于0.05~0.3的区间内,且东部与中、西部间的技术差距在逐渐缩减;(3)不同地区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根源存在差异性。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成为东部地区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而中部和西部地区钢铁上市企业的效率损失则受制于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率的共同影响。再次,本文基于动态视角,构建了DEA-Malmquist效率模型,对我国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评价,并对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下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TFP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表明:(1)考察期内钢铁上市企业整体创新TFP仅呈现出较微弱的增长态势。技术进步是推动钢铁上市企业创新TFP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拉动作用不显着。而技术效率增长率的降低对创新TFP的提升产生抑制性;(2)从不同区域钢铁上市企业动态创新效率结果来看,中部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TFP指数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从不同所有制钢铁上市企业动态创新效率结果来看,国有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TFP指数要高于非国有钢铁上市企业;(3)从不同区域钢铁上市企业创新TFP的收敛结果来看,除东部以外,全国和中西部地区钢铁上市企业存在绝对收敛,而全国及三大地区钢铁上市企业均存在显着的条件β收敛,其中人力资本是全国以及中西部地区钢铁上市企业的条件收敛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则是中部和西部钢铁上市企业的条件收敛因素,而产业结构仅仅导致了东部钢铁上市企业的条件收敛。从不同所有制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收敛结果来看,国有、非国有钢铁上市企业均未呈现显着的绝对σ收敛,但非国有钢铁上市企业存在显着的绝对β收敛。在条件β收敛方面,国有及非国有钢铁上市企业均表现显着的收敛特征。最后,结合创新价值链理论和创新投入两阶段共享性,构建了共享投入关联型的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钢铁上市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创新两阶段的内部耦合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钢铁上市企业整体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式生产模式。两阶段效率“双低”是制约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共同因素;(2)属于低科技研发低成果转化型的钢铁上市企业约占总数的15.4%(与高科技研发高成果转化型钢铁上市企业占比持平)。高科技研发低成果转化类型的钢铁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约占46.1%)。此外,还有23.1%的钢铁上市企业属于低科技研发高成果转化型;(3)将创新两阶段视为一个包含创新投入、中间产出和经济产出三个子系统的创新系统。在考察期内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系统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良性协调耦合发展阶段仍存在较大差距。耦合协调类型以低度协调为主,中高度协调的钢铁上市企业数量不多,未来需加强三个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的优化。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董子烨[6](2019)在《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已经步入正轨,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重心将逐步转移到“去杠杆”和提高产业集中度上。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T钢铁公司,经历了国有资本的退出和民营资本的进入,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公司制定混改后的新竞争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2018年10月法院裁定T钢铁公司进入司法重整程序,2019年1月法院批准重整方案通过,同年3月15日战略投资方TD公司全面接管T钢铁公司,标志着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入实质阶段。文章的写作,是希望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结合钢铁行业、钢铁市场和T钢铁公司的实际情况,借鉴钢铁企业改革过程中战略制定的研究经验,找出T钢铁公司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在其恢复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未来潜在风险,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预先评估,选择适合T钢铁公司未来钢铁主业发展过程中的竞争战略。文章运用PESTEL的宏观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的外部环境分析和SWOT综合竞争能力分析模型,对T钢铁公司内部优劣势和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T钢铁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重新梳理制定竞争战略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钢铁行业现状和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现有的市场情况明确T钢铁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和保障措施,通过实施以产品差异化为核心的差异化和低成本的组合战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依托企业文化重塑来完成基础管理提升,提高员工的综合竞争力,从而达到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转变体制机制、降低成本且长期持续盈利的基本目标。因此,T公司在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选择以“产品差异化”为核心,实施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组合战略是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通过低成本和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将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绝大部分企业追求的多元化发展,转变为以深耕钢铁行业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延伸;将盲目追求产能和产量,转变为追求产品品种、质量和效益;将做大转变为做精、做优、做强,先做强后做大;从做低附加值为主转向做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调整产品结构,实施普碳钢转优质钢、优质钢转特种钢,逐步提高产品利润空间。
秦婉婉[7](2019)在《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发挥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作用,推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实体经济是国家自立的脊梁,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国家富强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之根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振兴实体经济开辟广阔的发展途径,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钢铁产业作为安徽省主要的实体经济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几年来受国内外钢铁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安徽省钢铁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多重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本论文阐释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括说明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为论文后续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同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论述,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理论作为主要的研究依据,通过深入剖析安徽省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发现安徽省钢铁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矿山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改革没有到位、员工安置工作不到位问题,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发掘促进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内容全面具体,切实可行。从严控新增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角色转型,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借助“互联网+”推进服务化转型升级等方面入手,为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建议,最终推动安徽省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
李永俊[8](2018)在《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新常态下国内的钢铁产能过剩,生产成本大幅增加,钢铁行业的亏损普遍严重等不利因素致使钢铁行业进入了“冰冻期”。通过钢铁主业规模的扩张已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钢铁产业深度调整势在必行,发展非钢产业已然成为JG集团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选择。JG集团亟需采取一系列发展变革新举措,而在集团各项管理工作中,要成为行业内佼佼者,只有找到适合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的战略,才能实现更长远发展,重新定位非钢产业的发展战略,才能使JG集团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适度通过多元发展战略,实现钢铁主业与非钢产业协调发展是不错的选择。基于此,本文将研究问题聚焦到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层面,系统深入地研究JG集团非钢产业发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以期有针对性地为JG集团非钢产业的发展优化提供政策建议。本文通过与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度访谈,深入JG集团非钢企业搜集一手资料,并借助NVivo10软件及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深度挖掘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并在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核心因素的归纳与判别。研究结果显示: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包括制度环境、品牌价值、人力资源和文化创新四个维度,具体包含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管理体系、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建设、人才结构、绩效考评、价值观念、文化引领等10个影响因素,其中体制机制、品牌建设和绩效考评所包含的节点数明显高于其它,是核心影响因素。结合研究结果与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的实际,本文从影响因素的四个维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首先,应该盘活内部资源,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其次,提升产业关联度,强化核心竞争力。再次,增加人才投入,引进和培养并重。最后,创新品牌价值文化,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本文深入研究了JG集团非钢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基于扎根理论挖掘发展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探索性地构建起了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模型,丰富了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力指导了相关产业的实践。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限定的研究对象是JG集团,不能确保本文所得出的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模型也同样在其他钢铁企业适用,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有待于进行进一步地检验,未来如果有条件还需在其他不同情境中进行研究,以期完善本文的理论模型。另外,本文只是基于扎根理论对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挖掘,后期还需要借助大样本对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王志明[9](2014)在《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长期高速增长的中国钢铁产业等中国工业经受严重冲击,产融结合成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的方向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和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产融结合将企业集团培育成为产融结合财团,继而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产融结合是产业经济与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从全球领域看产融结合是大势所趋,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融结合之路颇有挑战。宝钢等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公司已经开展了产融结合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以中国钢铁产业和钢铁上市公司为例,研究产融结合在企业集团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如何实施产融结合促进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用更好,就成为本研究关注的主题,也便于研究和区分产融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基于以上分析,按以下内容展开:(1)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通过对宏观层面(金融经济学方面)、中观层面(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企业层面)的定义比较与辨析,界定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概念和研究对象。(2)基于竞争优势和企业价值观点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分析。分析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和影响因素,基于资源观点、核心能力和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有关理论对产融结合带来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基于企业价值理论对产融结合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3)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和模型构建。构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将经营绩效、企业价值作为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持股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对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进行分析(4)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结合中国钢铁产业的产业特点,探讨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金融危机过后的战略困境,指出新形势下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现状进行评析。(5)产融结合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产融结合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实证研究设计,对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由融到产)和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由产到融)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产融结合对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通过上述内容的详细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从企业集团角度分析产融结合作用机理认为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首先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动因,主要有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多元扩张,获取高额利润;实现协同效应等动因。其次,认为企业集团产融进行有效结合主要受到市场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与实力、持有股权比例、人才因素、风险管理水平等企业内外部条件影响。第三,基于资源、能力、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视角,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以带来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2)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有效、无效和最优化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收益与成本模型分析,发现存在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有效区域、无效区域,并且有效区域存在最大值;认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融结合持股比例会存在一定的合理有效区间,如果持股比例在这个有效区间内,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行为就是有效的,否则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就应将持股比例调整到有效或最佳比例,取得最佳公司绩效。(3)由融到产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产融结合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正向直接作用,还可通过绩效的改善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作用;产融结合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通过Loess方法证明,确实存在最佳结合点,使得产融结合行为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影响最大。(4)由产到融对中国钢铁企业集团的影响研究表明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实体企业(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满足正的三次函数关系;参股金融机构给企业集团带来投资收益明显,可以提高经营绩效,但不同结合模式带来的指标影响不同;不存在绝对好的结合模式,与创业投资公司结合的模式相对较好;莱钢集团的案例表明产融结合关键是对金融子公司进行有效并购整合,理论上要基于价值创造,实践上要与企业整体规划有序对接。本文可能有的创新点:首先,以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集团为例研究,更易发现和区分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产融结合特点和共性规律。其次,提出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无效、有效和最优化的理论观点。第三,提出和构建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产融结合实证模型,证明产融结合可以对经营绩效、企业价值有多种作用;通过Loess非参数加权多项式回归方法用实证方法来证实存在最适宜的产融结合点。第四,提出和构建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产融结合实证模型,发现参股金融机构,尤其是参股财务公司,对钢铁上市公司(母公司)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正的三次函数关系。本文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钢铁产业为例研究产融结合的理论将有助于延伸产业经济学理论,对钢铁工业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种新思路,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一条新方法。对提升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一条新路径,对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当前经营困境和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国际化战略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为企业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供一条新途径。
韩珍堂[10](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二、我国钢铁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钢铁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队鼎新(论文提纲范文)
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 |
整合大幕再拉开 |
央企,先提速 |
地方,大动作 |
优势互补新动能 |
强链 |
补链 |
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
科技加速度 |
头号任务 |
集群发力 |
创新联合体 |
把握时代背景 |
单干不如组团 |
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 |
克服先天不足 |
快速崛起 |
对标缩差 |
擦亮满天星斗 |
政策先行 |
细分领域 |
打造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 |
大健康,有“医”靠 |
五谷者,藏于技 |
前行路,“智”联通 |
大能源,新蓝海 |
(2)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环境成本相关概念 |
2.1.1 环境成本内涵 |
2.1.2 环境成本分类 |
2.2 环境成本理论基础 |
2.2.1 清洁生产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成本动因理论 |
2.2.4 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 |
2.3 环境成本核算 |
2.3.1 环境成本核算内涵 |
2.3.2 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
2.4 环境成本控制 |
2.4.1 环境成本控制内涵 |
2.4.2 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和控制现状 |
3.1 H钢铁企业概况 |
3.1.1 H钢铁企业公司简介 |
3.1.2 H钢铁企业生产流程及产污环节 |
3.1.3 H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
3.2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与现状 |
3.2.1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方法 |
3.2.2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 |
3.3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法与现状 |
3.3.1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
3.3.2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4.1.1 环境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 |
4.1.2 环境成本计量方法不科学 |
4.1.3 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
4.1.4 环境成本科目设置不具体 |
4.1.5 缺少环境成本方面财务报告 |
4.2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
4.2.1 未设立环境成本控制职能部门 |
4.2.2 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和措施太单一 |
4.2.3 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预算管理 |
4.2.4 缺少环境成本控制激励考核 |
4.2.5 缺乏环境成本相关人才管理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企业管理层缺乏环境成本核算与全面控制理念 |
4.3.2 环境成本内部管理存在缺位 |
4.3.3 缺乏环境成本控制相关制度约束和政策鼓励 |
4.4 改进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的必要性 |
4.4.1 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
4.4.2 推动钢铁企业实现绿色生产 |
4.4.3 为企业带来长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改进措施 |
5.1 重新确认环境成本 |
5.1.1 环境成本确认依据 |
5.1.2 明确环境成本的支出性质 |
5.1.3 环境成本确认流程 |
5.1.4 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确认种类 |
5.2 科学计量环境成本 |
5.3 采用作业成本法分配环境成本 |
5.3.1 建立环境成本作业库 |
5.3.2 确定环境成本动因 |
5.3.3 分配环境成本 |
5.4 环境成本会计科目优化设置 |
5.5 设置环境成本报告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改进措施 |
6.1 设立H企业环境成本控制职能部门 |
6.2 采用生命周期法对环境成本进行全面控制 |
6.2.1 生产前预防控制 |
6.2.2 生产中过程控制 |
6.2.3 生产后治理控制 |
6.3 将环境成本纳入预算管理 |
6.4 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绩效考核 |
6.4.1 设计环境成本控制绩效考核指标 |
6.4.2 成立考核评分组 |
6.4.3 计算环境成本控制绩效奖金 |
6.5 加强环境成本内部控制管理 |
6.5.1 强化公司管理人员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理念 |
6.5.2 落实员工关于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教育培训工作 |
6.5.3 组织相关人员到有经验的企业进行参观学习 |
6.5.4 积极引进和培育环境成本控制相关人才 |
6.6 建立企业绿色生产服务平台促进环境成本控制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J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多元化战略的概念 |
1.2.2 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
1.2.3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动因 |
1.2.4 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结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多元化战略理论 |
2.1.1 多元化战略的概念 |
2.1.2 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
2.1.3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动因 |
2.1.4 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因素 |
2.2 战略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
2.2.4 SWOT矩阵分析法 |
3 J集团多元化战略概况 |
3.1 J集团基本情况 |
3.2 J集团多元化发展历程 |
3.3 J集团多元化业务现状 |
3.3.1 核心业务——钢铁 |
3.3.2 相关多元化业务 |
3.3.3 非相关多元化业务 |
3.4 J集团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的研究 |
3.4.1 访谈目的 |
3.4.2 访谈对象及访谈方式 |
3.4.3 J集团多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4 J集团多元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4 J集团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竞争环境分析 |
4.1.3 外部因素矩阵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组织架构分析 |
4.2.2 企业文化分析 |
4.2.3 人力资源分析 |
4.2.4 财务状况分析 |
4.2.5 技术与资源分析 |
4.2.6 内部因素矩阵 |
5 J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 |
5.1 .基于SWOT矩阵的战略优化选择 |
5.1.1 SWOT矩阵分析 |
5.1.2 多元化战略选择——混合型战略 |
5.1.3 混合型战略的优化思路 |
5.2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战略细化研究 |
5.2.1 波士顿矩阵分析 |
5.2.2 混合型战略的细化方案 |
5.3 J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措施 |
5.3.1 稳步扩大钢铁业务 |
5.3.2 做大做强做精钢材深加工业务 |
5.3.3 重点培育钢铁物流、房地产业务 |
5.3.4 整合收缩化学制药业务 |
5.3.5 探索进入新业务领域 |
6 J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优化组织架构 |
6.2 提升融资能力 |
6.3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5 重视风险管理 |
6.6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J集团多元化发展存在问题的访谈提纲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系统分析框架 |
3.1 研究框架构建 |
3.2 基于技术差距理论的创新静态效率评价分析 |
3.3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创新动态效率评价分析 |
3.4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创新的二阶段效率评价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的静态效率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4.3 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
4.4 两种前沿下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比较及技术差距分析 |
4.5 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无效率的分解 |
4.6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静态效率的提升建议 |
4.7 本章小结 |
5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的动态效率评价 |
5.1 模型构建 |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3 钢铁上市企业创新的动态效率评价分析 |
5.4 钢铁上市企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分析 |
5.5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动态效率的提升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的两阶段效率评价 |
6.1 模型构建 |
6.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6.3 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下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评价分析 |
6.4 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的模式分类 |
6.5 钢铁上市企业的创新两阶段耦合协调性分析 |
6.6 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的两阶段效率的提升建议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6)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1.5 论文研究过程中的新观点 |
2 战略研究的理论概述 |
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
2.2 企业战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模型 |
2.2.1 PESTEL外部环境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SWOT分析方法 |
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划分 |
2.4 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流程 |
3 T钢铁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国内外钢铁冶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国外钢铁冶金行业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1.2 国内钢铁冶金行业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2 T钢铁公司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
3.2.1 政治因素分析 |
3.2.2 经济因素分析 |
3.2.3 社会因素分析 |
3.2.4 技术因素分析 |
3.2.5 环境因素分析 |
3.2.6 法律因素分析 |
3.3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3.3.1 行业内的现有竞争者分析 |
3.3.2 潜在的新进入者分析 |
3.3.3 供应商分析 |
3.3.4 消费者分析 |
3.3.5 钢铁替代品分析 |
3.4 国内钢铁冶金行业今后三年发展趋势及市场行情预判 |
4 T钢铁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4.2 公司生产装备情况 |
4.3 公司产品和技术研发情况 |
4.4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4.5 公司销售情况 |
4.6 公司非钢产业发展情况 |
5 T钢铁公司综合竞争能力SWOT分析 |
5.1 公司的优势分析 |
5.2 公司的劣势分析 |
5.3 公司的机会分析 |
5.4 公司的威胁分析 |
5.5 SWOT战略分析 |
6 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战略选择 |
6.1 T钢铁公司混改前的经营战略 |
6.2 混改后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6.2.1 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 |
6.2.2 战略选择的总体目标 |
6.3 竞争战略的选择 |
6.3.1 低成本战略 |
6.3.2 差异化战略 |
6.3.3 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组合战略 |
7 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战略实施措施与保障措施 |
7.1 战略实施措施 |
7.1.1 加强成本管控 |
7.1.2 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
7.1.3 改进生产经营自动化和信息化 |
7.1.4 创新营销和物流模式 |
7.1.5 提高产品质量 |
7.2 战略保障措施 |
7.2.1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劳动效率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和人才激励机制 |
7.2.3 重塑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供给侧 |
2.1.2 结构性改革 |
2.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论述 |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第3章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状 |
3.1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 |
3.1.1 逐步解决钢铁产能过剩问题 |
3.1.2 提高钢铁产业效益降低成本 |
3.1.3 提升企业创新力补技术短板 |
3.1.4 做好钢铁企业员工安置工作 |
3.2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困境 |
3.2.1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
3.2.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3.2.3 员工安置工作不到位 |
3.2.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3.2.5 部分企业矿山枯竭 |
3.2.6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
3.3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困境的原因 |
3.3.1 钢铁行业收益高且准入门槛低 |
3.3.2 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产能过剩 |
3.3.3 钢铁企业退出转型机制不健全 |
3.3.4 政府职能定位考核制度不健全 |
3.3.5 钢铁产业的科研资金投入较少 |
3.3.6 钢铁产业的环境治理成本较高 |
第4章 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
4.1 严控新增产能化解产能过剩 |
4.1.1 淘汰钢铁产业的落后产能 |
4.1.2 严控钢铁产业的新增产能 |
4.1.3 优化钢铁产业的存量产能 |
4.1.4 开拓钢铁产品的销售市场 |
4.2 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角色转型 |
4.2.1 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
4.2.2 加大财税支持精准发力 |
4.2.3 妥善安置员工做好托底 |
4.2.4 严控钢铁行业准入标准 |
4.3 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
4.3.1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4.3.2 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 |
4.3.3 努力实现创新型管理 |
4.3.4 实施品牌创新战略 |
4.4 利用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 |
4.4.1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
4.4.2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
4.4.3 降低企业用能和用地成本 |
4.4.4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
4.5 借助“互联网+”推进服务化转型升级 |
4.5.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
4.5.2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4.5.3 调整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
4.5.4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钢企非钢产业 |
1.2.2 企业发展战略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非钢产业 |
2.1.2 发展战略 |
2.2 扎根理论 |
2.2.1 扎根理论概述 |
2.2.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2.3 价值链理论 |
2.3.1 价值链概述 |
2.3.2 价值链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样本介绍 |
3.2.1 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现状 |
3.2.2 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资料获取 |
3.4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
4.1 数据处理 |
4.1.1 开放式编码 |
4.1.2 主轴式编码 |
4.1.3 选择式编码 |
4.2 结果分析 |
4.2.1 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 |
4.2.2 核心影响因素的识别 |
4.2.3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解释 |
第五章 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完善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制度环境 |
5.1.1 盘活内部资源,全面引入市场机制 |
5.1.2 加快改制步伐,构筑非钢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
5.2 提升品牌价值 |
5.2.1 提升产业关联度,强化核心竞争力 |
5.2.2 围绕核心板块,调整和重组非钢产业 |
5.3 重视人力资源 |
5.3.1 增加人才投入,引进和培养并重 |
5.3.2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巩固绩效考评成效 |
5.4 加快企业文化创新 |
5.4.1 创新品牌价值文化,加快转变发展模式 |
5.4.2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企业文化创新建设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1.2.1 产融结合 |
1.2.2 企业集团 |
1.2.3 钢铁产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早期研究综述 |
2.2 国外现代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的影响 |
2.3.2 对企业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 |
3.1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动因 |
3.1.1 降低交易费用 |
3.1.2 实现多元扩张 |
3.1.3 实现协同效应 |
3.2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有效结合的条件 |
3.2.1 企业外部因素 |
3.2.2 企业内部因素 |
3.3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竞争优势 |
3.3.1 基于资源视角 |
3.3.2 基于能力视角 |
3.3.3 基于企业集团竞争力视角 |
3.3.4 基于竞争优势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
3.4 中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研究:基于企业价值 |
3.4.1 企业价值理论 |
3.4.2 基于企业价值的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作用机理 |
3.5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
3.5.1 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成本-收益模型 |
3.5.2 有效性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3.5.3 基于持股比例的有效性研究 |
3.5.4 产融结合有效、无效和最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4.1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 |
4.1.1 钢铁工业发展简述 |
4.1.2 后危机时代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影响 |
4.1.3 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战略困局 |
4.2 产融结合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优先方向之一 |
4.3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现状 |
4.3.1 金融机构参股中国钢铁企业集团 |
4.3.2 中国钢铁企业集团参股金融机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金融机构参股钢铁企业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
5.1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
5.1.1 假设提出 |
5.1.2 研究设计 |
5.1.3 结论 |
5.2 产融结合与经营绩效、企业价值线性关系研究 |
5.2.1 研究假设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样本选择 |
5.2.4 模型建立 |
5.2.5 实证分析 |
5.2.6 结论 |
5.3 产融结合最佳结合点研究 |
5.3.1 Loess方法 |
5.3.2 主要模型和计算步骤 |
5.3.3 实证分析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钢铁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实证研究 |
6.1 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参股金融机构概述 |
6.1.1 一直呈稳定发展态势 |
6.1.2 各模式整体变化趋势各不相同 |
6.1.3 各模式在不同时期所占比例不同 |
6.1.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现新变化 |
6.2 产融结合模式有效性对比研究 |
6.2.1 研究假设 |
6.2.2 变量选取 |
6.2.3 样本选择 |
6.2.4 数据变量含义和描述性统计 |
6.2.5 实证分析 |
6.2.6 结论 |
6.3 参股金融机构对钢铁上市公司经济效应研究 |
6.3.1 理论假设 |
6.3.2 研究设计 |
6.3.3 实证分析 |
6.3.4 结论 |
6.4 莱钢集团产融结合案例研究 |
6.4.1 研究方法 |
6.4.2 案例背景 |
6.4.3 参股金融子公司对莱钢集团的影响 |
6.4.4 经验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意义 |
7.2.2 实践意义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列表 |
致谢 |
(10)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中的难点 |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
四、 产业集群学说 |
五、 其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一、 规模经济 |
二、 运营效率 |
三、 成本控制 |
四、 质量管理 |
五、 技术创新 |
六、 外部性约束 |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
一、 粗钢产量 |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
五、 1970 年后 |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
第六节 启示 |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
一、 生产和消费 |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
三、 技术装备水平 |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
五、 进入/退出壁垒 |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
一、 国外企业概述 |
二、 国内企业概述 |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一、 生产经营分析 |
二、 财务分析 |
三、 启示 |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
二、 建议 |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
一、 环境保护能力 |
二、 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
一、 产能过剩 |
二、 产业集中度 |
三、 建议 |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
一、 资源控制能力 |
二、 建议 |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
二、 建议 |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
三、 建议 |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
一、 供应链成本 |
二、 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我国钢铁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队鼎新[J]. 本刊编辑部,孙明华,王继勇,董雷,戎文华. 国企管理, 2021(11)
- [2]H钢铁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D]. 聂晓敏.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J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韩娜娜.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我国钢铁上市企业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 李喆.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T钢铁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竞争战略研究[D]. 董子烨.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2)
- [7]安徽省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秦婉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JG集团非钢产业发展战略影响因素研究[D]. 李永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9]中国钢铁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研究[D]. 王志明. 东华大学, 2014(03)
- [10]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