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辐射论文-孟田华,高清兰,任建光,卢玉和,李榜全

晴天辐射论文-孟田华,高清兰,任建光,卢玉和,李榜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晴天辐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拟,温差,总辐射,气象资料

晴天辐射论文文献综述

孟田华,高清兰,任建光,卢玉和,李榜全[1](2018)在《云冈石窟景区晴天太阳辐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Haurwitz辐射经验公式,我们建立了云冈石窟景区太阳辐射热计算模型,该模型可计算出任意一天在晴空条件下,时间间隔为5 min的全天辐射热瞬时数值。同时,利用该模型计算所得的辐射数据集结合当地气象站实测数据资料,我们比较了晴天和阴天的温度及辐射热差异。该模型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当地气象数据,而且可以为云冈石窟的维护和修缮提供前期所需要的精确太阳热辐射气象资料。(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郭鹏,武法东[2](2018)在《利用Landsat8数据估算干旱区晴天太阳瞬时和日间净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表净辐射是地球表面的短波和长波辐射输入和输出通量辐射平衡的结果,也是地表蒸散与水热平衡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利用2014年8月下旬的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BISHT等提出的净辐射估算方法,首先通过计算瞬时大气传输率、瞬时短波太阳辐射和下行长波辐射得到了短波辐射与长波辐射的估算值,并进一步通过计算地表反照率等得到了瞬时净辐射和日均净辐射,最后利用地面实测净辐射值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利用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8数据和部分气象参数能够很好地模拟该地区晴天的瞬时和日间净辐射的分布,并且与地面实测净辐射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误差为14.5 W·m~(-2)。研究弥补了利用其他遥感数据估算地表辐射参数复杂、精度偏低的缺陷,可以适用于干旱地区的晴天瞬时和日间净辐射值的估算,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估算精度。(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8年01期)

王亚维,宋小宁,王睿馨[3](2016)在《晴天条件下基于FY-2E数据的地表短波净辐射的反演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表短波净辐射是辐射能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短波净辐射数据对长时间区域尺度气象变化和陆表水文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多数遥感地表短波净辐射的研究基于极轨卫星观测数据,而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静止卫星数据来反演多时相地表短波净辐射的研究则较少,更缺少日变化的地表短波净辐射产品.基于此,开展了基于中国静止气象卫星数据FY-2E的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研究,并利用实测辐射观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晴天条件下,均方根误差(RMSE)为27.51 W/m~2,决定系数(R~2)为0.99;在除去冬季的晴天条件下,R~2为0.99,RMSE为15.36 W/m~2.该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地表短波净辐射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适于长时间区域尺度气象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秀镇,盛立芳,刘骞,刘玉芝,王力群[4](2016)在《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的晴天地面总辐射模拟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利用POM-02型天空辐射计观测和反演获得的气溶胶光学参数计算地面总辐射,并与CM21辐射表的观测结果对比以探讨晴天地面总辐射模拟的误差来源。结果表明:地面总辐射对气溶胶单次散射比和水汽柱含量的敏感性较强,模拟中对这2个因子减少50%会分别造成地面总辐射量增加56.99W/m2和减少25.45W/m2。在准确输入水汽柱含量基础上变换大气廓线对地面总辐射计算结果影响甚微。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天顶角、气溶胶单次散射比和光学厚度是地面总辐射相对误差的主要来源。利用上述3个因子建立回归方程,回归结果与地面总辐射相对误差的相关系数为0.486(通过了置信度0.01的显着性检验),说明回归方程能够准确的计算相对误差,利用该方法可以对本站模式计算结果进行修订。(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8期)

王娟敏,孙娴[5](2015)在《正午大气透明度和晴天太阳直接辐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全国17个一级辐射观测站的观测资料,计算各直射站1993~2013年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及正午大气透明度。分析我国大气透明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晴天太阳直接辐射,与水平面和垂直面太阳直接辐射观测值及大气透明度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大气透明度下晴天太阳直接辐射的衰减状况。(本文来源于《太阳能》期刊2015年12期)

俞春林,童星星[6](2015)在《基于晴天太阳辐射模型的电力户外机柜热估算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于户外机柜内。由于户外机柜的防护等级要求较高,其内部空间相对密闭,内部环境温度易受内部设备热耗及外部太阳辐射的影响。通过对南京某地区晴天太阳辐射模型的研究,计算户外机柜太阳辐射得热量,并据此结果结合ICEPAK软件的仿真,设计合理的通风散热方式,为柜内智能设备可靠运行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5年09期)

孙治安,刘晶淼,曾宪宁,梁宏[7](2014)在《晴天地表总辐射和净辐射瞬时值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较精确的大气辐射传输模式为基础,建立晴天地表总辐射和净辐射瞬时值的计算方案。与以往的经验计算方法不同,该方案将辐射传输带模式的思路引入地面太阳辐射计算,并考虑大气中吸收和散射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使该方案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普适性。采用Kokhanovsky等提出的大气气溶胶反射率和透过率参数化方案,使气溶胶对地面总辐射和净辐射的影响得到较好处理。采用的自变量为数值预报模式或卫星观测提供的气象要素,因此该方案既可用于数值预报模式或陆面过程模式计算地表辐射平衡,又可以利用卫星观测或再分析资料估算地面太阳能资源分布。利用美国能源部3个大气辐射观测站2005年的观测资料及欧洲宇航局提供的卫星反演气溶胶资料对计算方案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十分精确,所有站点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6%,误差的均方差小于0.3 W·m-2。(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白建辉[8](2013)在《北京晴天紫外辐射的传输、损失及其长期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北京1990年晴天太阳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考虑了影响紫外辐射(UV)的主要因子——臭氧、光化学、散射等对UV能量的吸收、利用和散射作用,发展了晴天UV的经验模式.研究表明,1990和1991年UV计算值与UV测量值吻合较好,二者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分别为3.68%、3.83%.利用此经验模式计算了大气上界的UV,计算结果较为合理.采用经验模式及考虑太阳活动、轨道参数、大气成分等因素的订正,计算了北京1979—1998年晴天的UV,其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为0.20%.1979—1998年晴天,受臭氧、光化学和散射等因子影响,损失于大气中的各个UV能量都表现出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分别为6.93%、7.56%、7.13%;损失于大气的UV能量以吸收和利用作用为主,并表现为冬季最大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余珊珊,辛晓洲,柳钦火[9](2013)在《利用HJ-1B热红外数据估算晴天大气下行长波辐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HJ-1B红外相机只有一个热红外通道的特点,本文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模拟和统计回归方法,发展了一个利用HJ-1B辐射亮温和大气水汽含量反演高分辨率大气下行长波辐射的参数化模型.为了分析模型的适宜性和误差来源,利用模拟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模型在大多数气候条件下反演结果较好,但在大气水汽含量较高时存在低估现象.误差分析表明,大气水汽含量、传感器辐射亮度、地表与大气的温差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会对反演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2009~2010年HJ-1B数据反演得到黑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瞬时下行长波辐射,并利用6个站点的地面观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除花寨子荒漠站外,其他各站点反演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较好,均方根误差在20W/m2左右,略好于MODIS数据的反演结果.花寨子站夏季时存在较多的高估现象,主要由地气温差过大引起,经过地气温差校正后,结果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3年02期)

岳平,李耀辉,张良,杨金虎,王若安[10](2012)在《青藏高原林芝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晴天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2008年青藏高原林芝地区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无降水条件下地表辐射、湍流通量和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及月际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季风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林芝与温江地区地表辐射和湍流通量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月际变化周期,季风期受云的影响,日循环规律变得不是非常规则.季风对林芝地区地表能量分配影响极大,季风前感热通量占主导地位,季风期和季风后(夏、秋节)潜热通量是净辐射的主要消耗项;温江地区全年潜热在净辐射的分布中占主导地位,感热通量的作用和土壤热通量相当.林芝地区年平均地表反照率为0.21,温江地区年平均仅为0.14;季风前(3-5月)、季风中(6-7月)和季风后(8-9月),林芝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分别为0.20、0.19和0.20,温江地区的地表反照率分别为0.13、0.11和0.14.(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2年06期)

晴天辐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表净辐射是地球表面的短波和长波辐射输入和输出通量辐射平衡的结果,也是地表蒸散与水热平衡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利用2014年8月下旬的Landsat8遥感影像,采用BISHT等提出的净辐射估算方法,首先通过计算瞬时大气传输率、瞬时短波太阳辐射和下行长波辐射得到了短波辐射与长波辐射的估算值,并进一步通过计算地表反照率等得到了瞬时净辐射和日均净辐射,最后利用地面实测净辐射值对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利用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8数据和部分气象参数能够很好地模拟该地区晴天的瞬时和日间净辐射的分布,并且与地面实测净辐射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平均误差为14.5 W·m~(-2)。研究弥补了利用其他遥感数据估算地表辐射参数复杂、精度偏低的缺陷,可以适用于干旱地区的晴天瞬时和日间净辐射值的估算,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估算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晴天辐射论文参考文献

[1].孟田华,高清兰,任建光,卢玉和,李榜全.云冈石窟景区晴天太阳辐射模型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郭鹏,武法东.利用Landsat8数据估算干旱区晴天太阳瞬时和日间净辐射[J].干旱区地理.2018

[3].王亚维,宋小宁,王睿馨.晴天条件下基于FY-2E数据的地表短波净辐射的反演方法[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

[4].李秀镇,盛立芳,刘骞,刘玉芝,王力群.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的晴天地面总辐射模拟误差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王娟敏,孙娴.正午大气透明度和晴天太阳直接辐射分析研究[J].太阳能.2015

[6].俞春林,童星星.基于晴天太阳辐射模型的电力户外机柜热估算与仿真[J].华电技术.2015

[7].孙治安,刘晶淼,曾宪宁,梁宏.晴天地表总辐射和净辐射瞬时值计算方法[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

[8].白建辉.北京晴天紫外辐射的传输、损失及其长期变化[J].环境科学学报.2013

[9].余珊珊,辛晓洲,柳钦火.利用HJ-1B热红外数据估算晴天大气下行长波辐射[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

[10].岳平,李耀辉,张良,杨金虎,王若安.青藏高原林芝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晴天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J].冰川冻土.2012

标签:;  ;  ;  ;  

晴天辐射论文-孟田华,高清兰,任建光,卢玉和,李榜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