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天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为例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天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为例

余明远[1]2004年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教育问题的提出源于以下几点: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成来未来社会的主流需求,师范教育如不改革,将在源头上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高等师范院校体系的改革将形成多元化师资培养格局,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发扬师范教育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过低,教育专业课课程又存在结构性缺失,叁级学科教学法势单力薄;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对质量型师资的需求,提高了对教师实践技能的要求;实践技能本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但由于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中实践性教育严重缺失,使得实践性教育思想的贯彻面临很大困难。 作为最重要的实践形式,教育实习在师范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容置疑,然而实际中却陷入了将就应付、有名无实、名实俱无的困境中,真正坚持者很少。理论工作者不屑研究教育实习,少有的研究也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没有整体规划、缺乏探究深度、观点差异大的弊端。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后对任课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更高,这就使得改革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显得十分迫切。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因而采取的对策也应是系统的。 教育实习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地式教育实习各教学系无法统筹,中小学也无力承受;游击式教育实习易产生短期行为;委托式教育实习质量参差不齐;自由分散式教育实习疏于管理。 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业,明确教育实习的主攻方向,这是前提;具体教育实习形式有待研究,但应遵守时间集中为主与分散为辅相结合、基地为主与自由分散为辅相结合、校本培训为主与中小学培训为辅相结合、计划性为主与机动性为辅相结合、针对性为主与系统拓展相结合等原则,并建立评估体系。此外,还要将职前职后教育统一,延伸教育实习,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教育实习的组织者——师范院校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系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教育实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因此,教学管理部门配合不力,经费投入不足;指导不力;措施不健全、管理模式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要么院校统一管理,工作粗放;要么各硕士学位论文: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学系自行其是,质量差异悬殊。 要加强教育,明确教育实习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教育实习资源观,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益的东西:建立以教学系管理为主、院校统一协调为辅的体制;成立管理幅度大、活动口径宽、层次少、协凋半径大的实习管理机构。 教育实习的指导者—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是学科教学法教师地位不高,知识结构缺失,教学技能差,不明下情,单兵作战;其次,专业课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自身实践能力差;最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非专业师资比例高,教学方法落后,人格力量欠缺。 要重视学科教学法师资的培养,使其成为复合型教师;学科教学法教师要定期下基层了解交流,积极进行教育实习研究;师范院校要聘用中学优秀教师兼教实践技能课:专业课教师也要参与实习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平时授课中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专业对口,注重方法,力求德才兼备。 教育实习的主体—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认识上存在偏见,轻视教育实习;专业课程模式陈旧、口径窄、体系杂乱。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功能,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固然重要,但更为基础的是,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改革,要及时补充新内容、并与中小学新课程接轨、加强课程间的实质性逻辑联系,以达到培养“专业+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2]2012年在《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教育课程的水平决定着教师教育的特征与质量,中俄两国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曾有过相同的经历,但自从前苏联解体之后,则有了较大的区别,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两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特征与宝贵经验,对两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从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叁个维度所做的文献综述;第叁章主要研究俄罗斯与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与背景。描述了俄罗斯和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阶段和相应的社会经济与教育背景;第四章描述俄罗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包括现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未来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不足,人文精神缺失、教师教育尚不能有效形成未来教师的职业特性、实习课程的质量有所下降、教师教育教课程育内容和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素养有待加强等非问题;第五章论述了中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指导思想、目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内容、标准、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主要研究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化、人文化、一体化倾向和两极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建立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立等倾向的比较,并论述了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相互启示;结论部分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炼,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的观点。

张琚[3]2007年在《教育实习对于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师范教育是教师成长的最初阶段,师范教育自兴起到发展,各国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较为重视,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教育实习制度。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师范生初步教育教学能力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也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一些研究者从理论层面构建了教育实习研究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教育实习所应具有的作用;还有一些研究者还关注实践层面,对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那么教育实习的实际效果如何,师范生究竟能够从教育实习中获得什么,他们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惑并需要哪些方面的指导,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两次教育实习的跟踪研究揭示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实地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通过观察、非结构访谈、历史研究、内容分析和叙述等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来理解和解释某些现象,并进行一定的理论建构。本研究选用实地研究方法中的观察、非结构访谈、历史研究叁种具体方法对教育实习展开研究。研究过程分为两部分,我跟踪了2005年11月和2006年3月的两次教育实习,通过课堂观察、非结构性访谈以及收集实习生的实习日记和在实习总结大会上的发言稿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教育实习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的价值。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对教育系本科生第一次专业实习进行了跟踪研究,通过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从职业意识、师生关系、职业能力、对理论与实践的困惑四个方面真实地描绘了实习生的实习生活。第叁部分,主要对教育系本科生第二次教育实习进行了跟踪研究,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及师生关系两个方面描绘了实习生的第二次实习生活。第四部分,在第二、叁部分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教育实习对于师范生的价值,认为教育信念的获得是教育实习最为重要的价值,并提出了教育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分部,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即师范生如何能够在职后坚持已有的教育信念。

姚萍萍[4]2014年在《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强烈的实践性是政治学科的最大特点,要想具有预期的感染力,就得将理论与实际充分恰当地融合,这就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素养。高师院校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能力,多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教育实习作为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类学生实践性教学的最主要形式,就显得尤为必要。而教育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的主阵地,良好的教育实习基地能为教育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教育实习基地也是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类学生从师任教前教育培训的最佳环境;教育实习基地更是高师院校与中小学联系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内容;论文第一章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的重要性;第二章通过问卷访谈对叁所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的现状;第叁章则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所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刘兵[5]2013年在《“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人才赋予的要求也随之变化,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对人才时代特征的需求日益强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是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同样的时代特征和使命。基础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基础体育教学的质量,关系着我国未来的主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对我国“十二五”时期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整体地把握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概况,有助于我们紧密地结合国家人才发展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动态地调整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赋予的新需求,为相关的研究和学校全面性地认识我国当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和制订“十二五”时期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要适时地进行动态调整。现阶段社会需要基本功扎实、素质全面、专业技能过硬、实践能力强、教师业务水平高及专业化特征鲜明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2)“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2003年“课程方案”趋同。必修课学时普遍高于选修课学时。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学时普遍高于术科学时,学科学时呈递增趋势,术科学时递减趋势;单科体育院校的术科学时普遍高于学科学时,学科学时呈递减趋势,术科学时递增趋势。(3)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实践的安排时间从6周至20周不等,在2003年“课程方案”设定的时间上下波动。专业体育院校教育实践的平均时间安排为14.43周,高于12周,专业体育院校普遍高于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实践的时间。(4)体育教育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未来的人才、未来教育改革的执行者、基层体育师资来源的主力军,其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需要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基础体育教学与改革发展相衔接。(5)“十二五”时期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课程设置的结构和课程选择在借鉴2003年“课程方案”基础上,还需结合各校特色、地方特色有选择性地开设特色课程。(6)“十二五”时期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能胜任学校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7)“十二五”时期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可调整为:增加技术、技能课时比率;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师范性课程与学术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师范性课程;扩展新项目课程;增加学生教育实践时间为不少于1年。

陈星[6]2017年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起,为缓解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高等学校发展的同质化倾向、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促进高等教育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开始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出,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于是,深化产教融合——包括宏观层面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以及微观层面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融合,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关键途径和重要内容,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实质上是一场牵涉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跨系统合作,其合作效果取决于外部主体(应用型高校外部的行业、企业和政府)和内部主体(应用型高校内部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产教融合动力。然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内外部主体并不一定有足够的动力深化产教融合,以致许多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举步维艰,或者华而不实。预调研和经济学分析发现,教育理念含混、利益冲突、资源短缺和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主要缘由。为验证此发现或“猜想”,提出了5大研究假设:(1)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2)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教育理念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3)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4)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资源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5)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为验证研究假设,选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作为搜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方法。访谈的对象包括5所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以及2家企业的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为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向10所应用型高校发放问卷1800份。搜集的文献包括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政府政策文本、学校制度文本、人才培养方案、会议资料与新闻报道等。通过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假设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为:修正研究假设1,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动力总体不足。中央政府、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产教融合动力比较充足,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教师的产教融合动力不够充足。修正研究假设2,“形而下”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形而上”的教育理念包括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是非、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不显着。接受研究假设3,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不足和利益不相容,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根源。接受研究假设4,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资源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应用型高校在经费、学科专业、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占有上的劣势,极大地制约了其产教融合动力。接受研究假设5,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应用型高校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治理机构和非正式制度桎梏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出现以上结果的深层原因是:(1)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动力取决于应用型高校产品(人才、技术和社会服务等)的效用,应用型高校提供的产品特色不鲜明,价格和交易费用高,缩减了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需求和动力。(2)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动力取决于高等教育机会市场的供求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客观上固化了高等教育的生产者导向,削弱了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危机和动力。(3)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边缘”结构,造成绝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居于中心地位的重点大学,处于边缘地位的应用型高校办学资源严重短缺,限制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资源和动力。(4)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控制,降低了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消减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权力和动力。(5)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主体之间形成了职责不清、监督乏力的委托-代理关系,产教融合的外部主体以及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均无需为产教融合的失败负责,弱化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责任和动力。增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思路有六:其一,秉持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理念,坚持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同时审慎把握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形而上”尺度和“形而下“手段。其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当打破高等教育系统“中心-边缘”的金字塔结构,促进经费、师资、政策、社会资本等资源向应用型高校倾斜。其叁,厘定政府和高校的权力边界,以下放专业设置权为突破口,放松政府对应用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管制。其四,为政府和应用型高校制定相应的责任清单与问责机制,依法追求政府和应用型高校的责任,减少它们在产教融合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应用型高校评价体系,以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为核心,多方面变革相关制度体系。其六,倡导教育情怀,加强产教融合主体的自律意识,发扬其奉献精神,以教师境界、大学精神和教育奉献为载体,“一分为叁”地提升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综上所述,理念、利益、资源、制度共同构成了影响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分析框架,其中理念是先导,利益是根源,资源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理念的困惑、利益的冲突、资源的匮乏和制度的不完善,共同造成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结果。增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必须厘清教育理念,依靠外在的制度变革调整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凭借内在的精神境界提升化解利益冲突、弥补制度供给不足,让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主体在平衡的权力与责任的约束下,自主自由地深化产教融合。

张振平[7]2007年在《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献检索及调查表明,目前0~3岁低幼儿童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已经出现多样化的低幼儿童教育形式、“随小班就读”现象彰显低幼儿童教育社会需求、幼儿园托班或亲子班具有巨大的潜在生源。而幼儿园低幼儿童师资队伍却不能适应当前早期教育发展形势,突出的问题是,师资总体数量不足、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师资专业程度不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依据《纲要》总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师资建设;依据《纲要》规定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与要求”构建教师知识结构;依据《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求”定位教师角色;依据《纲要》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标准,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幼儿园教育实际是开展师资建设的现实基础。当前,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低幼儿童教育城乡差别较大、软硬件建设缺乏规范、低幼儿童教育地域性发展不均衡、缺乏相应规范的标准等等。幼儿园低幼儿童师资建设兄弟省、市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如北京市开展的“早期教育”、上海市对早期教育的规范等。开展幼儿园低幼儿童师资队伍建设应编制并执行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标准——编制要依据低幼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低幼儿童教育师资与普通幼儿教师差异;关注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发展能力五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构建多元化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组建官方低幼儿童教育资源中心、创办低幼儿童教育群众性学术团体、构建以“园本课程”为主体的培训机制。拓展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渠道——在大中专师范院校开设早期教育专业、与劳动部门联合开展育婴职业资格认证、建立开放式的低幼儿童教育师资准入制度。加大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扶植和监管力度——推行大中专师范院校早期教育专业学生免费就读制度、提高大中专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入学层次、加大对私立托幼园所师资队伍的监管力度、学前教育师资纳入独立的行政编制及职称评聘系列。

阳利平[8]2008年在《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发展要求教育以变革来应对社会需求,而教育变革在实践一线开展就不能不涉及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变化与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素质又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完全取决于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协同与整体效应的发挥。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或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收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影响教育质量和制约教育发展的障碍。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在自身具有所需的专业素质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也才能真正践行新课程的理想。基于此,本文试图将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语文学科教育领域,构建一个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基本框架,并将其置于具体的学校教育情境进行实际观照,强调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各种观点,陈述研究范围与方法、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描述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需求背景,阐明教育变革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调查与分析当前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然后从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3个维度讨论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构成。基于广义知识分类理论和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将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区分为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语文实践性知识3个要素:语文学科知识是除普通文化知识以外的语文本体性知识,是语文教师胜任语文教学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语文教育理论知识是除一般教育学、教学法知识以外的语文条件性知识,是教师将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可理解和可掌握知识的工具与桥梁;语文实践性知识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语文学科领域主题或问题的理解与运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是能相对自动化的运用于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总和。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成功智力理论,从能力的范围与层级将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分为语文教育能力、语文教学能力、语文教研能力和语文创新能力4个方面并展开论述:语文教育能力是最基础的层级能力,贯穿于整个专业活动过程;语文教学能力寓于语文教育能力之中,是语文教研能力的基础;语文教研能力又寓于在语文教学能力之中,是语文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语文创新能力必须以语文教研能力为基础,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最高层级水平。同时,以动机作用理论和道德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据,从教师的专业理想信念、专业动机态度、专业性格气质和专业自我意识4个方面探讨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素质,指出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情意是语文教育变革的关键所在。在具体论述过程中,笔者克服以往对语文教师素质研究理论基础薄弱和较为零散、缺乏学科针对性和专业特点的研究缺陷,设计了具有动态特点和可操作性的素质结构,为语文教师评价、资格认定以及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框架。最后,将构建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置于具体的学校语文教育情境中进行实际观照,提出培养和完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具体策略:改革教师教育,实现语文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以及立足于课堂教学,开展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行动研究;展望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走向在于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积累、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丰富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文章力图促使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教师教学实践融为一体,这就使得行动研究这一教师素质发展策略具备了两方面的根本属性:以语文教师个体的实践经验为素质探究的基本出发点和以语文教师共同体作为素质研究的基本组织,从而使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发展与课堂教学改革乃至和学校的专业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

朱春楠[9]2017年在《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已然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颁行了四份关于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全国各高校深入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着力面向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但是,当前创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如何在强化青年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同时,切实有效地做好创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换言之,创业价值观教育如何能够有效贯穿创业教育全过程,成为推进创业教育发展提升的重要内涵。因此本研究在厘清创业价值观内涵的基础上,对创业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创业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价值观缺失的环节发挥重要的关键性补强作用。本研究志在探索上述问题,使创业价值观教育能够为今天的创业教育事业所用,探索理论研究的新路径。正是基于这样的本质理解与总体思考,本研究有序展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创业价值观教育问题的理论审视、现实把握、国别比较、内容设计及其路径探索。第一章主要明晰了创业价值观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进行解析,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的发展历程展开梳理,并对创业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发挥的特殊功能加以分析。目前,尽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中并没有把价值观教育作为其核心内容,但是这并不代表创业教育中没有价值观教育内容。因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指引作用,所以创业教育中必然要有价值观教育,且价值观教育理应纳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自身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中。第二章集中展开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现状与问题的把握和分析。首先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取得的成绩作以分析;其次特殊关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切入本研究的核心。指出大学生在“诚实守信”、“心理素质”、“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吃苦耐劳”、“创业意愿”等教育方面亟待强化,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做好铺垫;最后针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与反思,指出在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四个方面,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产生的不利影响。第叁章探讨国外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这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分析了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起步较早的美国和日本,以及与中国创业环境相类似的韩国高校的创业价值观教育现状。美国的创业精神和道德教育对创业价值观教育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的创业价值观教育中则呈现出以民族精神和德育为目标的特点,韩国呈现出以道德培养、民族意识教育、儒家思想熏陶相结合的特点。探究国外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成功经验,获取对中国创业价值观教育的启示与指导。第四章主要研究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这部分研究从价值观教育视角创新丰富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这其中包括: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法律意识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内省”与“外化”的内容。本部分逐一对这些内容予以解读,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提升青年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水平作为创业教育体系设计的重要育人追求。第五章重点探索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具体途径包括:把握创业课程体系中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抓住创业实践平台下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立足新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要想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第一课堂主渠道和第二课堂实践平台以及新媒体辅助作用。只有这叁者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创业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推进,当然需要当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青年学生创业教育。高效优质的创业教育正在强力助推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而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加强价值观教育,将引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当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因此本研究有效契合了时代的呼唤,在大学生创业中发挥价值观教育的育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的讲话,再一次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个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之精神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余明远.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2]. 中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D]. 娜达莎(Tyuryukhanova, Natali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3]. 教育实习对于教师职前培养的实效性研究[D]. 张琚.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4]. 思想政治教育实习基地研究[D]. 姚萍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5]. “十二五”时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 刘兵.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6].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 陈星. 西南大学. 2017

[7]. 幼儿园低幼儿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 张振平. 河北师范大学. 2007

[8]. 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阳利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 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 朱春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天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