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际激波论文_刘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星际激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行星,粒子,激波,太阳,磁场,物理学,电离层。

行星际激波论文文献综述

刘霞[1](2019)在《人类首次观测到“行星际激波”》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组航天器终于观测到了科学家搜寻多年的一个现象:行星际激波。这些航天器构成了NASA的“磁层多尺度任务”项目(MMS)。该项目旨在研究地球周围的磁环境(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8-20)

孔凡婧,秦刚[2](2019)在《2008年4月24日行星际激波事件相关联的超热电子90°投掷角的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测试粒子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与STEREO-A卫星观测到的2008年4月24日行星际激波事件相关联的超热电子90°投掷角的增强.根据激波到达前给定时刻超热电子的观测分布,拟合得到不同投掷角的初始分布函数;在给定的激波参数下,采用时间向后的方法计算特定能道上激波下游超热电子的投掷角分布.由于超热电子具有较高的共振频率,模拟采用的磁场湍流谱包含了低能电子发生共振的耗散区.对以215.76, 151.67,106.63 eV为中心的叁个能道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能道上超热电子在激波下游的投掷角分布均在90°投掷角附近出现峰值,呈现出明显的90°投掷角增强,这与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可以认为在激波对电子的加速过程中,电子与湍流耗散区的共振对90°投掷角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明,吕建永[3](2018)在《行星际磁场时钟角对弓激波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球磁流体模拟结果,我们研究了行星际磁场时钟角对弓激波尾部横截面的影响,发现弓激波尾部横截面也存在着类似于磁层顶尾部横截面的拉伸现象,并且弓激波尾部横截面的这种拉伸现象与行星际磁场时钟角方向密切相关。弓激波尾部横截面沿着接近垂直于行星际磁场时钟角的方向拉伸,并且拉伸的方向略微靠近行星际磁场时钟角的方向。在北向行星际磁场分量较大时弓激波尾部横截面的拉伸程度随着行星际磁场时钟角的增加而增大,南向行星际磁场分量较大时拉伸程度随着行星际磁场时钟角的增加而减小。使用多卫星(IMP 8、Geotail、Magion-4和Cluster1)的弓激波穿越点观测数据,我们研究了行星际磁场(IMF)By分量对弓激波位置和形状的影响。虽然IMF Bz分量对弓激波的影响通常被认为要大于By,但是我们发现至少在日侧弓激波位置受东向IMF By的影响要大于南北方向IMF Bz。我们认为这个现象是由于Bz对磁层顶位置和形状的影响抵消了其对日侧弓激波相应的影响(尤其是南向Bz时)。而在弓激波尾部,我们发现弓激波横截面在接近垂直于IMF的方向上拉伸,这个结论我们之前的模拟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8 空间天气观测与业务的融合》期刊2018-10-24)

郝永强,李泉翰,张东和,肖佐,杨光林[4](2018)在《应用GNSS TEC技术观测行星际激波对等离子体层的压缩》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3月17日一个强太阳风激波到达地球,同时地面GPS接收机网络观测到TEC的突然变化,在Hao等人(2017)的工作中把TEC变化初步归因于激波对向阳面磁层的压缩,本文进一步分析北斗接收机和更高时间分辨率的GPS接收机的观测,并推断等离子体沿垂直地磁场磁力线的方向朝向地球运动,会在低纬赤道面附近形成一个等离子体汇聚的区域,所有穿过该区域的GPS和北斗卫星信号都会观测到TEC的变化.此外,本文考察了多个LEO卫星上搭载的GPS接收机观测,没有发现相关的TEC扰动,原因可能是事件发生的瞬间LEO卫星没有处于最佳的观测位置.通过考察上述多种观测数据,我们认为GNSS TEC技术可用于对激波压缩磁层过程的遥感观测,未来有望成为卫星实地探测技术的有效补充.(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孔凡婧[5](2018)在《行星际激波粒子加速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碰撞激波是空间高能粒子的主要来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Bell、Krymsky、Blandford和Ostriker,以及Axford等人提出着名的扩散激波加速理论并给出激波下游加速粒子的幂律谱分布,成功地解释了观测到的宇宙线能谱分布特征。激波加速的机制主要包括一阶费米加速和激波漂移加速。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加速机制是同时存在的,在准平行激波中一阶费米加速通常占主导,而在准垂直激波中激波漂移加速显得更为重要。在本篇论文中,我们采用测试粒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无碰撞激波对粒子的加速。首先,我们研究了在给定的磁场湍流模型下准垂直激波对质子的加速。论文通过1998–2005年ACE卫星观测的激波事件列表中选取了一些行星际准垂直激波事件,根据它们的激波参数并采用时间向后的方法,求解粒子的运动方程以得到粒子的轨迹,然后通过假定的初始kappa分布和Maxwellian分布分析得到激波面加速粒子的能谱。对于模拟中的每个激波事件,调整粒子的注入能量使得数值模拟得到的加速能谱与观测的能谱相符,从而得到每个激波事件相应的注入能量,同时也给出了模拟的粒子加速能谱达到稳态的加速时间。结果表明,在我们的磁场湍流模型下,无论是采用初始的kappa分布还是Maxwellian分布,行星际准垂直激波都可以将热粒子加速到MeV高的能量;对于具有较高上游流体速度和非常接近90~?的准垂直激波,粒子的加速能谱达到稳态需要的加速时间较短。其次,我们研究了激波对电子的加速,并讨论了不同激波位型和磁场湍流强度对加速能谱的影响。由于低能电子的共振区在湍流谱的耗散区,研究电子的加速时考虑湍流谱是由惯性区和耗散区组成的。数值结果表明,垂直激波在较低的湍流强度下对电子的加速能力较强;平行激波在较高的湍流强度下对电子的加速能力较强;无论湍流强度的大小,斜激波对电子的加速都是很弱的。因此认为:垂直激波下的加速机制主要是激波漂移加速,平行激波下粒子的激波漂移加速和一阶费米加速在较高的湍流强度下都可以得到增强。此外还发现,低湍流强度下的垂直激波比高湍流强度下的平行激波的加速效率高,这可能是由于激波漂移加速比一阶费米加速更有效,前者主要来自于漂移加速,而后者只有部分的贡献来自于漂移加速。总体来讲,加速效率随着激波角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也考虑了激波厚度的大小对电子加速的影响,通过研究垂直激波不同激波厚度下电子加速效率的变化,给出了一个特征的拐点厚度L_(diff,b)。当激波厚度小于L_(diff,b)时,电子的加速效率随着激波厚度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当激波厚度大于L_(diff,b)时,加速效率随着激波厚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在我们的模拟参数条件下,这一特征激波厚度的尺度对应着离子的惯性长度。最后,我们研究了不同湍流强度下垂直激波对电子的加速过程中,粒子每次穿越激波的相对动量变化?p/p和粒子动量的相对变化率?p/(p?t)随粒子速度的演变关系。结果表明,粒子穿越激波面前后的相对动量变化和粒子动量的相对变化率均随速度的增加而线性地减小。当粒子的速度小于2×10~8 m/s时,它们随粒子速度的变化规律和理论的结果符合得很好。当速度大于2×10~8 m/s时,粒子动量的相对变化率随速度的增加而迅速衰减,表现出明显的相对论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8-06-01)

赵新华,冯学尚[6](2016)在《行星际激波到达时间预报与激波传播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redicting arrival times of interplanetary(IP)shocks at the near Earth space is an important ingredient of space weather forecasting because the passage of an IP shock at Earth will compress the magnetosphere and produce corresponding space weather effects.We first review current prediction models and their prediction’s statistical experience.Then we show the Shock Propagation Models(SPMs)developed by us.The first version,(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期刊2016-10-15)

李秋幻,梁红飞[7](2016)在《行星际慢激波的观测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激波在磁场重联的磁能释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行星际慢激波的观测认证,关键是对激波上下游的磁场和等离子体数据进行R-H关系拟合.早期所有报道的行星际慢激波事件大都是基于单卫星的观测资料对其进行R-H关系拟合来确定的.由于慢激波与切向间断面(TD)之间存在不确定性,很可能会把TD误判成慢激波事件,而通过运用多个卫星观测并结合R-H关系拟合的方法来认证行星际慢激波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8](2015)在《北极黄河站上空低热层中性风场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际激波作为日地空间环境中传输能量的重要载体,与热层的相互作用可以对热层的空间环境产生剧烈影响,借助FPI设备观测的低热层中性风场行为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行星际激波和地球磁层相互作用时期,通过全天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all-sky FPI)的观测数据对北极黄河站(78.92°N,11.93°E)上空低热层风场行为展开了研究,对2011年11月26、28日以及2011年12月1日OI557.7nm辐射高度(约为97km)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此外也将观测期间的中性大气水平风场与水平风模型2007(HWM07)进行了对比。行星际扰动数据和同时期水平风场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ACE卫星监测到行星际激波半小时内水平风场在幅值和方向上均可以产生剧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焦耳加热有关。对2011年11月28日OI557.7nm辐射高度的视线风场(方向为FPI设备朝向热层大气被观测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星际扰动期间,OI557.7nm辐射高度上的风场行为变化可能也同时来自于离子拖曳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解妍琼,张莹,杜丹[9](2014)在《联合太阳和行星际物理参数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第23太阳活动周(1997—2006年)期间542例由太阳爆发活动驱动的行星际激波事件,分析确定了太阳源头和行星际空间中影响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轨道的关键物理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的新预报模型(EdEaSPM).回溯预报结果表明,EdEaSPM模型的预报成功率约为66%,略高于国际一流预报模型的预报成功率;EdEaSPM模型的虚报率未超过50%,改善了当前国际主流模型虚报率较大的情况;对于偏度指标,虽然当前所有模型的偏度值均大于1,但EdEaSPM模型的偏度值最接近于1且明显小于其他模型的偏度值;EdEaSPM模型的其他评价指标也都高于国际主流模型的相应指标.此外,选取2012年期间的激波事件对EdEaSPM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EdEaSPM模型不仅能够提前约1~3天进行预报,而且预报效果与国际一流模型具有可比性,尤其是在提高预报成功率及降低虚报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张青梅,孙天然,张佼佼,李传起,王赤[10](2013)在《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行星际激波是导致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发生扰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以通过对磁层-电离层系统电流体系的改变来影响地磁变化.本文采用全球叁维磁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行星际激波作用下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的即时响应.模拟结果表明,在激波作用下伴随着异常场向电流对的产生,电离层在午前午后出现一对反向的等效电流涡.这对涡旋一边向极侧和夜侧运动,一边经历强度增强和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激波过后等效电流体系图像逐渐演化为激波下游行星际条件控制的典型图像.这个响应过程与行星际激波强度有关,激波强度越强,则反向的等效电流涡旋强度越大,寿命也就越短.(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行星际激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测试粒子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与STEREO-A卫星观测到的2008年4月24日行星际激波事件相关联的超热电子90°投掷角的增强.根据激波到达前给定时刻超热电子的观测分布,拟合得到不同投掷角的初始分布函数;在给定的激波参数下,采用时间向后的方法计算特定能道上激波下游超热电子的投掷角分布.由于超热电子具有较高的共振频率,模拟采用的磁场湍流谱包含了低能电子发生共振的耗散区.对以215.76, 151.67,106.63 eV为中心的叁个能道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不同能道上超热电子在激波下游的投掷角分布均在90°投掷角附近出现峰值,呈现出明显的90°投掷角增强,这与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可以认为在激波对电子的加速过程中,电子与湍流耗散区的共振对90°投掷角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星际激波论文参考文献

[1].刘霞.人类首次观测到“行星际激波”[N].科技日报.2019

[2].孔凡婧,秦刚.2008年4月24日行星际激波事件相关联的超热电子90°投掷角的增强[J].空间科学学报.2019

[3].王明,吕建永.行星际磁场时钟角对弓激波影响的研究[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空间天气观测与业务的融合.2018

[4].郝永强,李泉翰,张东和,肖佐,杨光林.应用GNSSTEC技术观测行星际激波对等离子体层的压缩[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8

[5].孔凡婧.行星际激波粒子加速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

[6].赵新华,冯学尚.行星际激波到达时间预报与激波传播模型(英文)[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58: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效应、专题59: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及相互耦合过程、专题60:比较行星学.2016

[7].李秋幻,梁红飞.行星际慢激波的观测与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陈瑶,张燕革,艾勇,刘珏,熊波.北极黄河站上空低热层中性风场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J].极地研究.2015

[9].解妍琼,张莹,杜丹.联合太阳和行星际物理参数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J].空间科学学报.2014

[10].张青梅,孙天然,张佼佼,李传起,王赤.电离层等效电流体系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指数最小时期CRRES卫星观测数据和S...行星际激波到达地球示意图碰撞形成的分间断的密度比与入射行星碰撞形成的分间断的密度比与入射行通过HAF(Ha火amada-Akasofu一Fry)模型...算例Ⅰ(行星际激波速度520 km·...

标签:;  ;  ;  ;  ;  ;  ;  

行星际激波论文_刘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