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干旱指数在黄河源区的适宜性评估

典型干旱指数在黄河源区的适宜性评估

论文摘要

黄河源区作为黄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干湿变化及趋势严重影响下游农业生产过程及数亿人的饮水安全。该研究利用黄河源区土壤湿度观测网长期的观测数据,通过计算多层土壤湿度异常百分比指数(soilmoistureanomaly percentageindex,SMAPI),获取近10a间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玛曲地区的干旱演变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5种典型干旱指数:帕默尔干旱指数(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PDSI)、自校准帕默尔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on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SC-PDSI)、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地球重力场-气候试验卫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反演的陆地储水量异常产品在该地区的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源区干湿交替变化大致划分为5个过程,其中,2011年秋季出现了表层非常湿润的状况(0.05 m处的SMAPI为52%),这段时期为整个研究时段期间上最为湿润的时期,而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出现了自2008年7月—2017年6月以来最为稳定、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时期,且2015年8月期间部分土壤层结出现了严重干旱状态(0.05、0.10、0.20m的SMAPI分别为-47%、-43%、-41%)。干旱指数评估结果表明:在评估黄河源区的干旱变化特征时,最宜采用SC-PDSI指数,但针对典型干旱/湿润时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按照现有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SC-PDSI指数将过高估计干旱的程度,从而使得"轻微干旱"状态"严重化","中度干旱"状态"极端化",应重新制定SC-PDSI干旱等级划分方案。对相同的时间尺度而言,SPEI和SPI两种指数在变化趋势上相似,但SPI较SPEI更适用于黄河源区干旱程度的评估。遥感陆地储水量异常在该区域与土壤湿度异常百分比指数呈现显著相关性(r=0.37,P<0.01),就统计结果而言,陆地储水量异常对干旱的刻画能力仅次于SC-PDSI,优于SPI、SPEI和PDSI。因此,陆地储水量异常可以作为一种无需气象观测资料且能够表征黄河源区干旱的参考指标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黄河源区而言,各干旱指数均具有一定的适用局限性,特别是利用现有干旱等级划分旱涝事件的强度等级时仍然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论文目录

  • 0引言
  • 1 数据和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土壤湿度数据来源与校准
  •   1.3 降水与气温数据来源
  •   1.4 GRACE卫星陆地储水量数据产品
  • 2 干旱指数介绍
  •   2.1 土壤湿度异常百分比指数(SMAPI)
  •   2.2 帕默尔干旱指数与自校准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和SC-PDSI)
  •   2.3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   2.4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于SMAPI指数的干旱特征分析
  •   3.2 SMAPI与PDSI和SC-PDSI的对比分析
  •   3.3 SPI与SPEI的对比分析
  •   3.4 GRACE储水量异常的干旱适宜性分析
  •   3.5 各指标对强干/湿事件的评估效果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作亮,文军,李振朝,韩博,刘蓉,王欣

    关键词: 土壤湿度,干旱,降水,黄河源区,适宜性评估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2019年2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5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项目(91737103)

    分类号: P426.616

    页码: 186-195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616K

    下载量: 285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亚地区土壤湿度次季节-季节模式预测技巧评估(英文)[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9(06)
    • [2].初始表层与根区层土壤湿度对洪水过程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 2020(01)
    • [3].基于组网观测的那曲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J]. 气象学报 2018(06)
    • [4].多种土壤湿度资料在中国地区的对比分析[J]. 干旱气象 2019(01)
    • [5].四套再分析土壤湿度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分析[J]. 高原气象 2018(01)
    • [6].1991—2011年中国西南地区土壤湿度的时空特征[J]. 广东气象 2018(01)
    • [7].青藏高原土壤湿度对一例高原涡影响的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 2018(04)
    • [8].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J]. 节水灌溉 2018(10)
    • [9].MODIS数据支持下的土壤湿度模型构建——以河南商丘地区为例[J]. 测绘通报 2016(12)
    • [10].新疆国家一级农试站多年土壤湿度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6)
    • [11].地表土壤湿度光学遥感反演方法研究进展[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02)
    • [12].西南喀斯特地区中层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0(01)
    • [13].花卉土壤湿度数据监管系统[J]. 电子世界 2020(10)
    • [14].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2000—2015年松嫩平原土壤湿度中的应用[J]. 生态学报 2019(12)
    • [15].长江中下游地区1988—2010年遥感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J]. 大气科学学报 2018(02)
    • [16].基于高分一号影像的江汉平原表层土壤湿度指数反演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5)
    • [17].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湿度持续下降时期气象要素对土壤湿度影响研究[J]. 土壤通报 2018(02)
    • [18].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土壤湿度和降水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6)
    • [19].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系统设计[J]. 电子测试 2018(12)
    • [20].基于Triple Collocation方法的土壤湿度误差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 2018(03)
    • [21].江苏省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与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研究[J]. 气象科学 2018(04)
    • [22].不同土壤类型及测定距离下人工与自动站土壤湿度差异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04)
    • [23].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省主要农区土壤湿度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研究[J]. 黑龙江气象 2017(02)
    • [24].陇东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湿度演变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3)
    • [25].中国区域土壤湿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研究[J]. 科学通报 2011(16)
    • [26].脉冲降雨—蒸发对土壤湿度影响的动力机制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02)
    • [27].ESA土壤湿度任务推迟到11月[J]. 飞行器测控学报 2009(04)
    • [28].基于土壤湿度信息的智能农田灌溉系统[J]. 中国新通信 2020(15)
    • [29].安徽省土壤湿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及遥感反演[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30].呼伦贝尔地区气象因子与土壤湿度变化分析[J]. 科技风 2019(29)

    标签:;  ;  ;  ;  ;  

    典型干旱指数在黄河源区的适宜性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