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种曲制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申习,宿智新,张磊,林斌,陈凯,刘源才,杨强[1](2021)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清香型和酱香型酒曲真菌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究不同种类清香型酒曲及酱香型酒曲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性变化,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8种酒曲真菌的ITS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劲牌公司生产的土曲及种曲的真菌α多样性较高。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8个酒曲中占有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上,各酒曲中主要真菌属有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等。其中,清香型大曲QDF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红曲霉属(Monascus)(16.5%)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14.6%)。在酱香型大曲JF和清香型大曲QDF中,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比例较高(分别占比14.5%和20.8%)。主成分分析表明,劲牌桂花曲HHF和酱香型大曲JF真菌多样性较接近,而不同感官评价的种曲真菌多样性差异较大。
周志立[2](2021)在《绍兴黄酒生麦曲的微生物群落演替驱动力研究与制曲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生麦曲作为黄酒发酵的主要发酵剂之一,是黄酒酿造双边发酵工艺的重要原料。生麦曲(块曲)是以小麦为原料经固态堆曲发酵而成,其特殊的块状结构与丁字形摆放方式使得发酵过程中理化因子(温度、水分、含氧量等)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麦曲的微生物群落演替。目前关于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及其与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生麦曲现代化生产的发展,解析黄酒生麦曲群落结构演替的驱动力对于促进黄酒生麦曲现代化与黄酒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手工生麦曲的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手工生麦曲中共检测到1435个细菌属与257个真菌属,其中芽孢杆菌(Bacillus)、泛菌(Pantoea)、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与魏斯氏菌(Weissella)是手工曲的主要细菌属(相对丰度和>88.2%),曲心的糖多孢菌显着多于曲表;真菌主要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曲霉(Aspergillus)、隐球菌(Cryptococcus)、裸胞壳属(Emericella)、附球菌(Epicoccum)等构成(相对丰度和>92.6%),曲表的曲霉相对丰度更高,曲心的嗜热真菌更多;根据微生物群落聚类分析,手工曲发酵过程可以被分为0 d~6 d、6 d~19 d、19 d~60 d三个阶段。(2)机制生麦曲的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机制生麦曲中共检测到367个真菌属与1671个细菌属,主要真菌有曲霉、链格孢菌、附球菌等6个属(相对丰度和>83.0%),曲心根毛霉更多;主要细菌有芽孢杆菌、泛菌、糖多孢菌、葡萄球菌等12个属(相对丰度和>84.1%),曲心糖多孢菌显着多于曲表;聚类分析表明机制曲发酵过程可以分为0d~10 d、10 d~19 d、19 d~60 d三个阶段。(3)手工生麦曲与机制生麦曲的驱动力分析。通过对群落结构演替与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手工曲发酵初期与温度、含水量显着相关,中期与氧气显着相关,后期与环境因子无显着相关性;机制生麦曲发酵初期受到含水量与氧气的影响更大,发酵中期微生物群落基本稳定,后期真菌群落受到温度与含水量的共同作用,细菌群落与氧气显着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糖化力与手工曲的欧文氏菌(Erwina)、泛菌、镰刀菌(Fusarium)、链格孢菌、机制曲的考克氏菌(Kocuria)、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假丝酵母(Candida)成正相关,液化力与手工曲的假单胞菌、被孢霉(Mortierella)、毕赤酵母(Pichia)、机制曲的根毛霉(Rhizomucor)、嗜热真菌(Thermomyces)呈正相关。(4)生麦曲驱动力的验证。以酶活力为指标进行发酵阶段I的温度、初始加水量、曲块厚度的单因素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有助于糖多孢菌、小坂菌(Kosakonia)、根毛霉相对丰度的提高,且在50℃时有最高糖化酶活力,液化酶活力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初始加水量主要影响曲霉、糖多孢菌、泛菌的群落结构,但19%的加水量时有最高糖化酶活力与较高的液化酶活力;7.5 cm厚度以上时有助于曲霉的生长,7.0 cm厚度以下时杂菌较多,酶活力与厚度成正相关。(5)生麦曲关键工艺优化及酿酒评价。对控制不同温度、加水量、厚度下生麦曲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质的测定与分析表明,对群落结构的驱动效果是厚度>温度>加水量,酶活性质受温度与厚度的影响较显着;基于单因素验证结果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最优条件培养温度51.5℃、初始加水量19%,厚度7.75 cm制成优化曲并进行优化曲的酿酒性能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曲具有起酵速度快、残糖低、酸度低等优点,典型风味物质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曲黄酒有机酸总量偏低,主体香气物质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但丁二酸二乙酯、苯酚、4-乙烯基愈创木酚含量偏高,正己醇、正丙醇、己酸乙酯含量偏低。综上,本论文以黄酒生麦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研究手工与机制黄酒生麦曲发酵过程的群落演替规律,阐明了驱动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进一步通过对制曲工艺关键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优化了关键工艺,最后完成优化曲与手工曲、机制曲的应用评价。
毛青钟[3](2020)在《自动化制黄酒爆麦曲》文中认为阐述自动化纯种爆麦曲制作工艺流程,介绍筒仓贮存系统、输送系统、炒麦和轧麦系统、拌料系统、自动化种曲培养系统、接种系统、自动控制圆盘制曲机、贮曲机、控制室等的操作方法,优化自动化爆麦曲制作工艺参数,检测爆麦曲中的微生物和酶活力。检测结果显示,自动化制黄酒爆麦曲切实可行。
王沛[4](2020)在《甜面酱的风味提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甜面酱通常以面粉为主,味淡色暗。本实验通过添加大豆粉,以低盐固态工艺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并对发酵过程和终端的甜面酱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甜面酱。本文通过对甜面酱的理化指标、有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并结合感官评价,确定水分的添加量、制曲时间、原料配比、添加乳酸菌和酵母的种类、顺序以及发酵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对纯面粉分别添加40%、45%、50%的水分,经搅拌成絮状后蒸煮,冷却后接种沪酿3.042进行制曲。跟踪测定24 h、36 h、42 h、48 h的酸性蛋白酶活力、糖化酶活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后发现:水分添加量为45%时三种酶活力最高。且酸性蛋白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均在42 h达到最高,因此确定最佳水分添加量为45%。(2)对于大豆粉的添加,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为面粉:大豆粉1:9。此时甜面酱基质发酵终端理化指标较好,有机酸、风味物质数量更多,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更高。(3)分析盐分、氨基酸态氮和全氮等指标,结果表明空白组和实验组无明显差异,添加菌种对以上三种指标无明显影响。分析乙醇含量可知,添加S酵母明显有利于乙醇的生成。分析总酸和pH可得,添加酵母菌和乳酸菌会使酱醪pH降低,同时会使总酸的含量略微升高。分析还原糖含量可得,单独添加酵母菌、乳酸菌或同时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还原糖含量均低于空白组,由此可得添加酵母菌和乳酸菌加速了还原糖的消耗。(4)乳酸菌和酵母的添加明显的改善了甜面酱基质酯类的构成和醇类的含量,对于醛类、酸类、酚类等,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后,对其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小。(5)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和酵母菌组的各组得分较空白组均有所提高,其中先T后S组的酱香、鲜味、回甜得分尤为突出。45d相比于30d时,各指标得分有所增加。
吴祎帆[5](2020)在《小米曲奇预拌粉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曲奇饼干是一种高糖、高油的西式甜点,日益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但是过量的高脂肪高糖食品导致的高血脂高血糖类“文明病”已经严重危害健康。本论文选用预处理小米粉替代大部分低筋面粉开发小米曲奇预拌粉,对研制富含膳食纤维降糖降脂曲奇产品,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预拌粉也降低小米曲奇制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提高生产效率,利于生产品质稳定、健康味美的小米曲奇产品。论文研究了提高小米粉粉质特性的预糊化方法和工艺,探讨了预处理小米粉复配低筋面粉和糖粉、吉士粉、盐等辅料对小米曲奇品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小米曲奇预拌粉组方。得到的结论如下:1、采用烘烤法得到预糊化小米粉,与未处理小米粉相比,糊化温度、回生值显着降低,峰值黏度、崩解值显着升高。说明预糊化处理不仅降低了米糊的糊化温度,提高了黏度,而且处理后的小米粉不易老化回生。研究表明,70℃烘烤100min磨粉过80目筛制备的小米粉适于曲奇加工。2、预糊化小米粉复配低筋面粉的粉质分析表明,随小米粉使用量增加,混粉的吸水率、弱化度升高,稳定时间、粉质指数下降,说明预糊化小米粉的使用稀释了混粉中的面筋蛋白,使面团筋力减弱,延展性变小,但面团粘性变化不大,成团性好;混粉的糊化特性表明,随小米粉含量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使用量超过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以及回生值开始升高,说明此时淀粉膨胀力增强使黏度特性改善与低筋粉差异变小;流变力学也分析表明,小米粉量添加50%-60%时面团的黏弹性开始降低,黏弹比例回升,流变特性向低筋粉面团趋近。综上说明,预糊化小米粉使用量超过50%的混粉可以用于曲奇生产。3、小米曲奇预拌粉组方单因素试验表明,随着小米粉含量增加,曲奇感官评分先上升后下降,添加60%时感官评分最高。硬度先减后增,超过50%后硬度增加显着;吉士粉使用对曲奇硬度影响大,添加量增加硬度下降,超过7%下降更加显着,感官评分添加7%时最高。泡打粉添加使曲奇质地酥松,1.0%时感官质量最好。糖粉、奶粉改善曲奇的甜度和奶香味,糖粉添加45%时感官评分最高,奶粉添加量6%-8%时,感官评分较高差异不显着。4、响应面优化小米曲奇预拌粉试验表明,影响硬度的顺序为:小米粉使用量>吉士粉使用量>泡打粉使用量。影响感官评价顺序为:吉士粉使用量>小米粉使用量>泡打粉使用量。优化组方为:(小米粉与低筋粉混合粉为100g计)小米粉60%,吉士粉6.5%,泡打粉1%。5、小米曲奇与市售曲奇相比较硬度差值不大,颜色金黄,富有小米香味。产品降低了脂肪、糖含量,滋味清新,能量值较低。
段雅娴[6](2020)在《基于色敏传感/光谱技术的小麦霉变早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主要主粮谷类之一,由于耐贮性较好,是一种重要的储备粮,其储备量在我国居于首位。然而,在小麦储存过程中,霉变会造成小麦资源的巨大损失。因此,对小麦霉变情况进行检测极为重要,有利于减少储粮损失和有效实施霉变防治措施。小麦在霉变早期不易被察觉,一旦发现已产生严重损害,所以不仅要对小麦霉变进行检测,而且要进行早期检测,以实现早发现、早防治的目的。目前,对小麦霉变程度的早期检测主要依靠感官评定法和仪器分析法,但这些方法专业性强、步骤繁琐、耗时长等特点,不适于小麦仓储过程中的实时原位早期检测。综上所述,亟需建立一套成熟的小麦霉变程度早期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储藏过程中的灰绿曲霉、白曲霉和黄曲霉感染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色敏传感器结合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依托纳米化修饰增敏技术,建立了一种用于早期检测小麦霉变程度和霉菌菌落数量的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小麦霉菌感染挥发性气体检测分析研究。实验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平板计数法,分别检测了感染了灰绿曲霉、白曲霉和黄曲霉的小麦样本,在早期霉变过程中的挥发性气体与霉菌菌落数量。通过对霉变临界点前各小麦样本挥发性气体组成、种类变化以及与霉菌菌落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在感染曲霉菌后,其挥发性气体会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醇类、烃类物质的增多和醛类物质的减少;感染不同曲霉菌发生霉变的小麦,产生的挥发性气体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小麦霉变过程中,1-辛烯-3-醇的相对百分含量随着霉菌菌落数量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同时出现在三种曲霉菌感染的小麦霉变中。因此,1-辛烯-3-醇被选出作为反映小麦霉变程度和霉菌携带量的挥发性标记物。(2)纳米化修饰色敏传感器的构建。针对挥发性标记物1-辛烯-3-醇,在30种化学响应性染料中筛选出对5 ppm 1-辛烯-3醇敏感的5种化学响应性染料,分别为八乙基卟吩OEP、四苯基卟啉TPP、四苯基三元卟啉B-TriP、8-(4-硝基苯基)-4,4-二氟硼二吡咯甲烷NO2BDP和二[8-(4-硝基苯基)二吡咯甲烷]镍(NO2BDP)2Ni。其中,NO2BDP染料对1-100 ppm浓度范围内的1-辛烯-3-醇产生较规律的响应,红、绿、蓝(RGB)响应差值随浓度升高而变小。然后,采用不同表面改性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PSN)对NO2BDP染料进行纳米化修饰,获得了具备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纳米多孔修饰染料,对1-辛烯-3-醇的RGB响应差值提升约一倍,定量检测的线性相关性得到加强,实现了在混合挥发性气体中1-100 ppm 1-辛烯-3-醇的定量分析。(3)基于色敏传感阵列的小麦霉变早期定性判别研究。实验使用对常见烃类、醛类、醇类、酮类等较为敏感的23种化学响应性染料和2种对挥发性标记物1-辛烯-3-醇含量变化敏感的纳米多孔修饰染料,共同组建了一个5×5的色敏传感器阵列,检测了 274个不同早期霉变程度的灰绿曲霉、白曲霉和黄曲霉感染小麦样本。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算法,处理色敏传感器阵列对不同小麦样本进行表征后得到RGB响应差值数据,实现了对小麦早期霉变程度的定性判别。PCA算法成功区分了大部分小麦样品的霉变程度,只存在部分样本接近的情况;LDA算法成功区分100%的小麦样本,并且所有样本无重叠,霉变早期与霉变临界点阶段的小麦样本被完全区分开来,表明使用色敏传感器阵列能够实现对小麦霉变程度的早期定性判别分析。(4)基于色敏传感/光谱技术的小麦霉菌定量分析。实验使用对挥发性标记物敏感的化学响应性染料和纳米多孔修饰染料制作色敏传感器,检测了携带不同霉菌数量的小麦样本。然后使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捕获了色敏传感器的多维光谱数据。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和遗传算法-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算法(Si-GA-PLS)算法处理光谱数据建立定量预测模型,成功对感染灰绿曲霉、白曲霉和黄曲霉的小麦中霉菌菌落数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其中,Si-GA-PLS算法所建立的定量预测模型,在预测三种曲霉菌菌落数量时,检测效果均为最佳。在小麦中灰绿曲霉的定量分析中,训练集相关系数 Rc=0.9866,RMSECV=0.2893 lgCFU/g,预测集 Rp=0.9895,RMSEP=0.255 lgCFU/g;在小麦中白曲霉的定量分析中,训练集相关系数Rc=0.979,RMSECV=0.367 lgCFU/g,预测集Rp=0.9904,RMSEP=0.3171gCFU/g;在小麦中黄曲霉的定量分析中,训练集相关系数 Rc=0.9647,RMSECV=0.316 1gCFU/g,预测集 Rp=0.9821,RMSEP=0.302 lgCFU/g。这些定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达到0.95以上,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0.5,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小麦霉变过程中霉菌菌落数量的快速定量分析。本论文分析了小麦感染三种曲霉菌霉变后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加强了小麦霉变与挥发性气体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纳米化修饰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多孔修饰染料,制成的色敏传感器成功地在混合气体中定量分析了小麦早期霉变的挥发性标记物。采用色敏传感器阵列技术,在小麦感染三种曲霉菌进入霉变临界点前,实现了对小麦霉变程度的早期定性判别。最后,将色敏传感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小麦霉变过程中霉菌菌落数量的定量预测模型。总而言之,本论文建立了一种快速、无损的小麦霉变程度和霉菌菌落数量检测方法。
周琳[7](2020)在《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面粉、大豆、黑米为原料,对传统的甜面酱酿造过程进行改进,旨在提高甜面酱的色度和风味,得到一款浓香型高色度的甜面酱,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款以甜面酱为基料的酱肉调料。1.通过对两种霉菌制曲工艺中制曲时间、制曲温度、制曲湿度等工艺参数探讨,分别优化两种霉菌制面糕曲的工艺。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米曲霉A3-U8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106个/g,制曲时间47h,制曲温度32℃,湿度90%,此条件下米曲霉面糕曲糖化酶活953U/g干基、中性蛋白酶活215U/g干基。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黑曲霉的最佳培养条件是:接种量6×106个/g、湿度90%,30℃培养42h,此条件下黑曲霉面糕曲的糖化酶活635/g干基、酸性蛋白酶活1097U/g干基。2.通过面糕曲复配试验、保温水解工艺正交优化实验,结合还原糖、氨基酸态氮、感官等指标,探讨甜面酱保温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在米曲霉面糕曲中加入2.0%的红曲米前提下,米曲霉面糕曲与黑曲霉的最佳配比为10:1。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保温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保温条件为:16%的盐水,50℃的条件下水解9d,得到的酱醪还原糖含量25.62%,氨基酸态氮含量0.36%。并且在保温前2d进行磨浆,能提升大分子物质的水解程度,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高出0.79%、0.02%。3.通过阳光房试验,结合总酯、红色指数、风味物质、氨基酸组成、感官等指标,探讨甜面酱生香工艺。结果表明:在半透阳光房中酱的质量最好,测得其还原糖含量为28.56%,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8%,红色指数为4.21,总酯含量0.38%。利用固相微萃取GC-MS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和传统甜面酱的风味和氨基酸组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甜面酱检测出65种香味物质,对照组传统甜面检测出67种香味物质,而试验组酯类丰富,比对照组甜面酱更具有酯香。试验组甜面酱氨基酸含量为6.25g/100g,比对照组高0.76g/100g。4.通过对酱肉调料基础配方进行设计,并对甜面酱、烟熏液、双椒粉、秘制香料粉四种特色调料的添加量进行试验,探究其对酱肉风味的影响。得出甜面酱型酱肉调料四种特色调料的最优含量分别为:甜面酱40.00%、山楂核烟熏液1.00%、双椒粉3.50%、秘制香料粉1.50%。
黄金龙[8](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吴健,祝贺,蓝彩红,刘盛钢,贺燕波,郝哲兵,杨涛[9](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纯种根霉米粉种曲制作工艺》文中提出针对纯种根霉(Rhizopus)米粉种曲制备过程中缺乏系统控制、质量难以稳定的问题,研究其关键影响因素,优化种曲的制备工艺。以一级籼米米粉为原料,接种纯种根霉制备种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种曲的试饭糖分值为响应指标,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种曲制作工艺,确定纯种根霉米粉种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试管菌种培养时间72 h、二级种曲培养温度32℃、米粉水分含量2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实际测得种曲的试饭糖分平均值为27.18 g/100 g,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非常接近,拟合成功;该模型优化工艺可为纯种根霉曲的生产提供参考。
陈辉,谢晶,肖荣,罗育才,方环明[10](2019)在《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以大米为原料,在酒药制作过程中添加辣蓼草,以糖化力和发酵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辣蓼草添加量、种曲添加量、培曲时间对新化水酒酒药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辣蓼草添加量6%,种曲添加量5%,培曲时间60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酒药糖化力和发酵力分别为1 443 U/g和53.4 g/100 g。
二、浅谈种曲制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种曲制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清香型和酱香型酒曲真菌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样品处理方法 |
1.3.2 样品DNA提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
1.3.3 测序文库构建 |
1.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酒曲样品真菌α多样性指数分析 |
2.2 酒曲样品中物种的相对丰度 |
2.2.1 酒曲样品中真菌门的分类 |
2.2.2 酒曲样品中真菌属的分类 |
2.4 酒曲样品中真菌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绍兴黄酒生麦曲的微生物群落演替驱动力研究与制曲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酒曲概述 |
1.2 黄酒麦曲的制作工艺 |
1.2.1 黄酒生麦曲 |
1.2.2 黄酒熟麦曲 |
1.3 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
1.3.1 绍兴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
1.3.2 其他地区黄酒生麦曲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
1.4 微生物群落形成驱动力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群落形成与环境因素相关性研究进展 |
1.4.2 发酵环境微生物群落形成驱动力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分析软件及数据库 |
2.2 实验方法 |
2.2.1 黄酒生麦曲样本采集方法 |
2.2.2 黄酒生麦曲样本扩增子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3 黄酒生麦曲发酵过程中环境因子及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4 黄酒中理化指标与风味物质的检测 |
2.2.5 实验室验证微生物群落形成的驱动力方法 |
2.2.6 响应面法优化生麦曲的制作工艺 |
2.2.7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手工生麦曲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及驱动力分析 |
3.1.1 手工生麦曲的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 |
3.1.2 手工生麦曲群落结构分析 |
3.1.3 手工生麦曲不同阶段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
3.1.4 手工生麦曲发酵过程的环境因素变化 |
3.1.5 手工生麦曲群落结构演替的驱动力分析 |
3.2 机制生麦曲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及驱动力分析 |
3.2.1 机制生麦曲的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3.2.2 机制生麦曲群落结构分析 |
3.2.3 机制生麦曲不同阶段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4 机制生麦曲发酵过程的环境因素变化 |
3.2.5 机制生麦曲群落结构演替的驱动力分析 |
3.3 手工生麦曲与机制生麦曲的群落演替驱动力规律分析 |
3.3.1 机制生麦曲与手工生麦曲的群落结构对比 |
3.3.2 机制生麦曲与手工生麦曲的分阶段对比 |
3.3.3 机制生麦曲与手工生麦曲的驱动力对比 |
3.4 黄酒生麦曲发酵驱动力验证 |
3.4.1 实验室模拟生麦曲的制作 |
3.4.2 温度对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影响 |
3.4.3 加水量对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影响 |
3.4.4 厚度对黄酒生麦曲微生物群落形成的影响 |
3.5 生麦曲关键工艺优化及应用评价 |
3.5.1 现代化工艺麦曲的响应面优化 |
3.5.2 优化后生麦曲酿酒过程理化指标的测定 |
3.5.3 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3.5.4 黄酒典型香气物质的差异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附图与附表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自动化制黄酒爆麦曲(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动化纯种爆麦曲制作工艺流程 |
2 制作工艺 |
2.1 自动化种曲机种曲制作 |
2.1.1 准备工作 |
2.1.2 操作 |
2.1.2. 1 装料 |
2.1.2. 2 蒸料、灭菌 |
2.1.2. 3 接种 |
2.1.2. 4 培养 |
2.1.2. 5 出曲 |
2.1.2. 6 种曲质量标准 |
2.2 爆麦曲的制作 |
2.2.1 筒仓操作 |
2.2.2 炒麦(过筛) |
2.2.3 轧麦 |
2.2.4 拌料(加水、种曲) |
2.2.5 进圆盘制曲机 |
2.2.6 圆盘制曲机干燥灭菌 |
2.2.7 进料、平料 |
2.2.8 培养 |
2.2.9 翻曲操作 |
2.2.1 0 出曲 |
2.2.1 1 干燥 |
3 爆麦曲的检测 |
(4)甜面酱的风味提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甜面酱简介 |
1.2 常用菌种 |
1.2.1 米曲霉 |
1.2.2 酵母菌 |
1.2.3 乳酸菌 |
1.3 生产现状 |
1.3.1 微生物安全性 |
1.3.2 工业化程度不够高 |
1.3.3 生产周期不合理 |
1.3.4 产品附加值 |
1.3.5 卫生问题 |
1.3.6 科技成果转化率 |
1.4 有机酸的研究进展 |
1.5 风味的研究进展 |
1.6 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菌种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的配制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三角瓶种曲的制备 |
2.2.4 种曲孢子的测定 |
2.2.5 竹匾大曲的制备 |
2.2.6 甜面酱的制备 |
2.2.7 大曲制曲时间的研究 |
2.2.8 酶活力测定 |
2.2.9 发酵终端测定指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种曲孢子数的测定 |
3.2 不同水分对酶活的影响 |
3.2.1 酸性蛋白酶活力 |
3.2.2 糖化酶活力 |
3.2.3 纤维素酶活力 |
3.3 最佳收曲时间的确定 |
3.3.1 酸性蛋白酶活力 |
3.3.2 糖化酶活力 |
3.3.3 纤维素酶活力 |
3.4 不同原料配比对甜面酱发酵基质的影响 |
3.4.1 理化指标的测定 |
3.4.2 有机酸结果 |
3.4.3 感官评价结果 |
3.5 菌种添加对甜面酱的影响 |
3.5.1 理化指标的测定 |
3.5.2 有机酸结果 |
3.5.3 风味测定结果 |
3.5.4 感官评价结果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创新点 |
4.3 论文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小米曲奇预拌粉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米生产与加工利用 |
1.1.1 小米资源的分布 |
1.1.2 小米的营养特点 |
1.1.3 小米的加工利用 |
1.1.4 小米加工产业展望 |
1.2 曲奇饼干的特点与消费 |
1.2.1 曲奇饼干的特点 |
1.2.2 曲奇饼干的加工 |
1.2.3 对曲奇饼干的市场期待 |
1.3 预拌粉产品开发与展望 |
1.3.1 预拌粉产品兴起与特点 |
1.3.2 预拌粉产品开发的意义 |
1.4 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预糊化前后小米粉品质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预糊化小米粉营养成分的影响 |
2.4.2 预糊化对小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2.4.3 预糊化对小米粉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2.4.4 预糊化小米粉工艺优化 |
2.4.5 预糊化前后小米粉制作曲奇饼干的品质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糊化小米粉与小麦混合粉品质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混合比对混合粉粉质特性的影响 |
3.4.2 不同混合比对混合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4.3 不同混合比对混合粉面团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米曲奇预拌粉组方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小米曲奇烘焙工艺的优化 |
4.4.2 小米曲奇预拌粉原、辅料组方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4.4.3 小米曲奇预拌粉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米曲奇品质评价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小米曲奇与市售曲奇感官评价结果 |
5.4.2 小米曲奇与市售曲奇硬度比较 |
5.4.3 小米曲奇与市售曲奇的营养学比较 |
5.4.4 小米曲奇与市售曲奇色度比较 |
5.4.5 小米曲奇与市售曲奇甜味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6)基于色敏传感/光谱技术的小麦霉变早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霉变状况概述 |
1.2 小麦霉变程度与临界点 |
1.3 观有小麦霉变检测方法 |
1.3.1 微生物检测法 |
1.3.2 粮温检测法 |
1.3.3 气体分析法 |
1.3.4 色敏传感器技术 |
1.4 色敏传感器的研究动态 |
1.4.1 色敏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2 色敏传感器的纳米化增敏研究 |
1.4.3 色敏传感器的信号捕获与表征研究 |
1.5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小麦霉菌感染挥发性气体检测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霉菌菌种制备 |
2.2.4 霉变小麦样品制备与霉菌数量检测 |
2.2.5 霉变小麦挥发性气体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新鲜小麦的挥发性气体 |
2.3.2 小麦霉菌感染的挥发性气体 |
2.3.3 小麦霉菌感染的挥发性标记物 |
2.3.4 挥发性标记物与霉菌菌落数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化修饰色敏传感器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制备 |
3.2.4 化学响应性染料初筛 |
3.2.5 纳米多孔修饰染料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
3.3.2 化学响应性染料初筛结果 |
3.3.3 纳米多孔修饰染料的增敏效果 |
3.3.4 纳米多孔修饰染料的特异性识别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色敏传感阵列的小麦霉变早期定性判别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霉变小麦样品制备 |
4.2.4 色敏传感器阵列制备与小麦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主成分分析 |
4.3.2 线性判别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色敏传感恍谱技术的小麦霉菌定量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2.3 小麦样品制备与霉菌数量检测 |
5.2.4 小麦检测与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5.2.5 光谱数据处理与建模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LS定量模型构建 |
5.3.2 Si-PLS定量模型构建 |
5.3.3 Si-GA-PLS定量模型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成果 |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7)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甜面酱原料使用现状 |
1.1.1 酿造原料的选择 |
1.1.2 酿造菌种的选择 |
1.2 甜面酱的制曲现状 |
1.2.1 米曲霉制曲 |
1.2.2 多菌种制曲 |
1.3 甜面酱酿造现状 |
1.3.1 自然发酵 |
1.3.2 保温发酵 |
1.3.3 酶制剂水解发酵 |
1.4 甜面酱加工存在问题 |
1.4.1 菌种酶系不稳定 |
1.4.2 气候环境影响大 |
1.4.3 酿造周期长 |
1.4.4 特征风味不足 |
1.4.5 质量标准不完善 |
1.4.6 市场消费面窄小 |
1.4.7 二次开发滞后 |
1.5 甜面酱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1.5.1 开发多菌种分开制曲工艺 |
1.5.2 增香酵母的产业化应用 |
1.5.3 推广两段式发酵工艺 |
1.5.4 推广阳光房后熟发酵 |
1.5.5 甜面酱产品标准的完善 |
1.5.6 甜面酱的二次开发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多菌种面糕曲制备工艺的试验 |
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与设计 |
2.2.1 种曲的制备 |
2.2.2 面糕曲制备工艺 |
2.2.3 米曲霉面糕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
2.2.4 黑曲霉面糕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2.3.1 指标测定 |
2.3.2 数据处理与作图 |
2.4 结果分析 |
2.4.1 制曲条件对米曲霉面糕曲酶活的影响 |
2.4.2 响应面优化米曲霉制曲工艺 |
2.4.3 制曲条件对黑曲霉面糕曲酶活的影响 |
2.4.4 正交优化黑曲霉制曲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3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装置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设计 |
3.2.1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
3.2.2 面糕曲复配比例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2.3 保温发酵酶解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3.2.4 磨酱操作对保温酶解的影响 |
3.2.5 保温发酵酶解优化工艺的效果验证 |
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1 理化指标测定 |
3.3.2 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 |
3.3.3 数据处理与作图 |
3.4 结果分析 |
3.4.1 面糕曲复配比例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4.2 保温发酵工艺单因素试验 |
3.4.3 保温发酵工艺的正交优化试验 |
3.4.4 磨酱后对保温发酵的影响 |
3.4.5 保温发酵酶解优化工艺的效果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后熟发酵生香工艺的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设计 |
4.2.1 酵母的接种 |
4.2.2 阳光房对甜面酱品质的影响 |
4.2.3 产品检验 |
4.3. 分析检测方法 |
4.3.1 指标测定 |
4.3.2 感官评价 |
4.4 结果分析 |
4.4.1 不同阳光房中温度的比较 |
4.4.2 不同环境下甜面酱品质的变化 |
4.4.3 浓香型甜面酱指标常规检测 |
4.4.4 浓香型甜面酱高端品质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甜面酱型风味酱肉调料的开发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酱肉调料的基础配方设计 |
5.2.2 酱肉调料的配方优化 |
5.2.3 调料制作酱肉方法 |
5.3 酱肉调料评价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酱肉调料单因素优化 |
5.4.2 酱肉调料的正交优化 |
5.4.3 酱肉调料最终配方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6 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产业化工艺规程——以 100kg为准 |
6.1 原料选择 |
6.2 操作方法 |
6.2.1 面糕曲的制作 |
6.2.2 保温发酵 |
6.2.3 后熟发酵 |
6.3 产品标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
致谢 |
(8)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标号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
四、研究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
三、南、北曲牌界说 |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
余论:曲牌论 |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
参考文献 |
附录编制说明 |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9)响应面法优化纯种根霉米粉种曲制作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材料 |
1.1.2 化学试剂 |
1.1.3 培养基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纯种根霉米粉种曲制作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1.3.2 不同培养时间试管菌种的菌悬液制备 |
1.3.3 酒曲糖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1.3.4 酒曲试饭糖分的测定方法 |
1.3.5 单因素试验 |
1.3.6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试验 |
2.1.1 不同培养时间的一级试管菌种对种曲的影响 |
2.1.2 不同的培养温度对种曲的影响 |
2.1.3 不同的水分含量对种曲的影响 |
2.2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2.2.1 响应面设计及结果 |
2.2.2 方差及可信度分析 |
2.2.3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分析 |
2.3 最佳工艺验证试验 |
3 结论 |
(10)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1.1 材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辣蓼草酒药的制作工艺流程 |
1.2.2 操作要点 |
1.2.2.1浸米 |
1.2.2. 2 粉碎 |
1.2.2. 3 混料接种 |
1.2.2. 4 制丸 |
1.2.2.5裹粉 |
1.2.2.6培曲 |
1.2.2. 7 干燥 |
1.2.3 酒药培养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11] |
1.2.3. 1 培曲前期 |
1.2.3. 2 培曲中期 |
1.2.3. 3 培曲后期 |
1.2.4 单因素试验设计 |
1.2.5 正交试验设计 |
1.2.6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6. 1 糖化力 |
1.2.6. 2 发酵力 |
1.2.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辣蓼草酒药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2.1.1 辣蓼草添加量对酒药糖化力和发酵力的影响 |
2.1.2 种曲添加量对酒药糖化力和发酵力的影响 |
2.1.3 培曲时间对酒药糖化力和发酵力的影响 |
2.2 正交试验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四、浅谈种曲制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清香型和酱香型酒曲真菌群落特征研究[J]. 陈申习,宿智新,张磊,林斌,陈凯,刘源才,杨强. 中国酿造, 2021(07)
- [2]绍兴黄酒生麦曲的微生物群落演替驱动力研究与制曲工艺优化[D]. 周志立. 江南大学, 2021(01)
- [3]自动化制黄酒爆麦曲[J]. 毛青钟.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0(02)
- [4]甜面酱的风味提升工艺研究[D]. 王沛.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小米曲奇预拌粉的研制[D]. 吴祎帆.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基于色敏传感/光谱技术的小麦霉变早期检测研究[D]. 段雅娴. 江苏大学, 2020(02)
- [7]浓香型高色度甜面酱加工技术及其新产品的开发[D]. 周琳. 成都大学, 2020(08)
- [8]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9]响应面法优化纯种根霉米粉种曲制作工艺[J]. 吴健,祝贺,蓝彩红,刘盛钢,贺燕波,郝哲兵,杨涛. 中国酿造, 2019(09)
- [10]新化水酒辣蓼草酒药工艺技术研究[J]. 陈辉,谢晶,肖荣,罗育才,方环明. 保鲜与加工,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