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光[1]2004年在《中外建筑设计机构经营模式及生产体制之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加入WTO以后,建筑设计市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建筑设计机构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经历了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改革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通过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筑设计机构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到,他们形成了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合作的体制模式;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中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建筑设计机构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断细化的专业分工和日益广泛的社会化协作生产,又促进了这一趋势。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生产体制形成了他们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对我国的建筑设计机构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反观我国的建筑设计机构,虽然经历了近20年的改革探索,但仍然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经营模式单一,无论规模大小仍以“传统综合设计院”为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需求;二是生产体制落后,不适应社会化生产,缺乏市场竞争力。通过对中外建筑设计机构经营模式和生产体制的比较研究,提出以下改革建议:逐步放开对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限制,提高建筑设计行业的社会化协作程度;发展设计咨询机构,扩展建筑设计的服务内容;重组我国的大型传统综合设计院,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顺应国际市场新趋势,建立工程总承包运作方式;发展项目管理机构,改变建筑设计的服务方式。总之,应该使我国的建筑设计机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以系统的观点考虑,我国建筑设计机构的体制改革还应该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宏观入手,规范我国建筑设计市场;二是从基础入手,改革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教育体制。只有如此,我国的建筑设计机构才能在未来开放的建筑市场中“与狼共舞”。
李湘桔[2]2009年在《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管理和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界两大热门研究领域,无论在知识管理方面,还是在项目管理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和丰富的文献。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即研究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还不是很多,尤其是对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企业实施项目知识管理的趋势,在分析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相互融合的趋势、中外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状况以及知识管理在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中应用现状等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体系,分析了建筑设计项目知识企业知识管理的支撑系统,提出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实证进行研究,对其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方向,实现知识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本研究既是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又为建筑设计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主要内容简单概括为:一、在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和需改进的方向,提出要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相互融合的时代要求;二、文章分析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相互融合的现状和趋势,对中外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构建了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体系和支撑保障系统;叁、在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提出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并以高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例,对其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方向,实现知识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叁点:第一,建筑设计企业是典型的项目型企业,大多数设计企业已经意识到项目管理在企业战略理论中的重大意义,并从设计项目流程中知识运作和管理的视角来改进建筑设计企业的项目管理,以带动企业战略实施。本文在梳理和分析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相互融合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体系,确定企业获得价值增值和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即将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相结合,确定建筑设计项目各阶段的知识管理内容、知识运作状态、知识的螺旋上升状况,运用知识共享与知识发酵等方法,为建筑设计项目进行知识管理提供系统性的指导。第二,尽管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企业员工对知识管理的认可度低,信息化层次和使用效率低,这就决定建筑设计项目的知识管理起点低。必须搭建一个切合实际、稳定可行的支撑保障系统来确保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本文选取组织结构、企业文化、激励制度、风险管理、技术工具等方面作为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支撑保障体系的重点要素进行分析。通过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知识型改进,促使员工接纳知识管理理念,选择适合企业现状并且能够承担的知识管理技术工具。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员工自觉参与到知识管理的过程,实现知识的显化、积累、存储、共享、交流、应用和创新,为建筑设计项目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运行平台。第叁、现有的关于建筑设计企业的实证研究多是研究发展战略问题。建筑设计企业强调以设计为中心,客观地要求对设计项目进行知识管理以提高企业绩效。本文以高校建筑设计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证研究。根据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组织支持、文化支持、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运用和知识保护等七个层次,建立建筑设计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使用模糊德尔菲法对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该企业的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方案,以实现知识管理绩效的持续改进。实践上具有探索性和可操作性,为建筑设计企业提高管理绩效提供了实证资料。
林佳[3]2007年在《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设计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加入WTO之后,开放性程度持续提高,国外设计机构亦大量的涌入。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我国的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全面提升竞争力以应对。本文意欲深入研究国内设计企业的弊端及国外设计企业成熟的体制及经验,从多方面总结,希望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经验的做法,为国内的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企业的内外形势并提出了本课题在国内的研究情况,分析其研究成果及指出其未尽之处,并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一些概念进行了阐释。为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在第二章中文章借用了其他学者研究的一些成果,并结合笔者的一些资料对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历程作了一定的回顾,交待了现今的中国设计企业的多种体制及其存在状况。第叁章是简述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现阶段的竞争力状况。包括我国设计企业的外部环境,广大的市场与激烈的行业内竞争等状况以及设计企业本身的状况。第四章总结了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竞争力落后的原因。其一是事务所的体制有制约,而目前的改革是企业人心不稳。其次是市场环境及业主对设计的误导及干涉,大众的审美偏差对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是设计师的素养及专业配合的脱节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第五章为全文的重点。主要是结合国外事务所的经验,对我国事务所的发展带来的一点建议。一共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行业总体的管理,包括:体制、行业管理机构及建筑师行业素质的改善。其次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包括:自身管理方式、用人制度及项目管理,项目中人员的配置、人力资源的运用及人员与集体资源的调配和员工的薪酬制度。再有是事务所的设计能力的提高,包括:设计的动态的关注,创新的重要性,企业经验的积累及建筑师的再培训。最后是对市场的重视,包括市场营销及市场咨询等。
王瑜[4]2012年在《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研究旨在系统地考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历史进程。通过建筑的物质化形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背景、途径、特征与影响的史实,探讨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规律性,并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论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历程划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时期,从16世纪中叶至1840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从1840年至1949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的时期;第叁阶段从1949年至今,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的时期。古代时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局限于两个区域,一是澳门,自葡萄牙人1557年租借并定居澳门起,西式建筑逐渐传入澳门。二是清朝“广州十叁行商”贸易时期的广州十叁行,西方各国商馆的建设将西式建筑引入广州。古代时期传入岭南的西式建筑展示了完全不同于岭南的建筑文化,但受限于历史条件,西式建筑基本自成一体,传播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岭南传统建筑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下,外来文化对岭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等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区域广泛,从岭南的中心城市直至五邑、潮汕、梅州等侨乡,对岭南建筑的影响涉及城市建设、建筑类型、建筑形式、建筑技术等方面,同时,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外在的形式等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对岭南建筑的近代化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时期,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逐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岭南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已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20世纪60至80年代,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院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使岭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现代建筑。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岭南建筑逐渐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论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选择世界着名建筑师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体育馆,以及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进行解析。分析指出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更直接与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需要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总结与揭示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建筑文化趋同的现象。因此,岭南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创作立足于岭南,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探索岭南建筑文化核心精神的现代表达。
夏燕靖[5]2006年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叁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叁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叁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叁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叁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迭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叁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叁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叁项基本原则。
李南[6]2011年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迭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刘德良[7]2006年在《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在查阅大量中外城市林业/森林研究文献、相关学科对城市植被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林业引进、发展的现状,在国内同类研究中首次就城市、城市化与中外城市林业,中外城市林业产生和发展,中外城市林业的绿化实践,中外城市林业的人才培养,中外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中外城市林业的组织保障体系6个方面展开系统、全面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就中外城市林业的学科地位、21世纪制约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3大瓶颈、探索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中外城市林业的比较研究,以世界的眼光,本文前瞻性的明确和阐明了中国城市林业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城市林业理论,特别是回答和解决了当前中国城市林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绿化实践、行政管理体制、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措施:①理论研究上,探讨了制约21世纪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建设的叁大瓶颈,其中土地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发展的基础瓶颈;资金是推动中国特色城市林业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机制是中国特色城市林业高效有序运行的保证;提出了城市林业是一门横断学科的观点,因为从研究对象所涉及的领域、对象、范畴、层次、问题和关系的多学科特点和超越各单独学科范畴的特点来看,城市林业不是原有学科的水平交叉,而是更高水平上的整合与提高;②绿化实践上,探讨了加强和改进中国城市森林建设的5项对策:以规划为龙头,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带动高标准建设;依法治绿;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社会化兴绿的良好氛围;建绿与护绿并举;树立“近自然”森林和生态绿化的理念;③人才培养上,探讨了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林业高等教育体系,并对拟议中的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2种对策;一是对风景园林专业进行“城市林业化”改造;二是直接创办城市林业本科教育,并借鉴欧美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课程结构体系;④科学研究上,提出了从5个方面加强和提高城市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主张,一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学中心;二是建设一批国家城市林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实验基地;叁是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平台、开展重大研究项目的联合攻关;
曹洋[8]2016年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叁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郝晓赛[9]2012年在《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院特性使已有医院建筑研究与建筑学、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密切关联。随着现代化发展,医院建筑中西方文化的印记逐渐弱化而社会影响则日益突显。当代欧美国家医院建筑呈现出与各国医疗服务提供的模式密切相关的多元化发展态势。我国主流医院建筑一直以“移植”西方经验为发展基础,改革开放后,因国情和医学社会软环境不同,医院中广泛存在着被称为“正确设计错误使用”的现代化场景与社会生活错位景象。这种医院建筑发展方式和社会环境特点,使得从医学社会学视野系统地探讨医院建筑与医学社会的关联、厘清当代问题的根源所在,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在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从医院物质空间研究需要出发,确立了医学社会学理论引入原则,并建立了医院的医学社会环境主要素框架;以英国和荷兰的医院建筑研究为主要对象,分析整合了已有散布的社会学思考,并在兼容于建筑规划领域的社会学理论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范式,构建了“医院建筑-医学社会学”各要素关联框架,并对其互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研究的历史回顾部分,分别沿着西医医院在华本土化演进中的“冲突-妥协”、当今国际现代医院与本土医学社会生活的“同步-错位”两条线索展开讨论,以“派生-类型建筑”概念、各时期医学社会要素对建筑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基础,对中国和西方医院发展各阶段的建筑演进进行了比较研究,特别对中国医院建筑现代化过程进行了医学社会剖析;并从“疾病-病人-社会”角度讨论了与社会密切关联的传染病在中国医院建筑演进中的作用,用典型实例分析了传染病将疾病从个人范畴扩展至公共领域的特性对医院建筑发展的影响。在当代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医改对医院建筑的影响;结合设计理论实践、医院社会议题和各用户群体的医院建筑观点,综合性地呈现了当代医院建筑社会图景,分析了医院建设两极化发展、前期策划和后评估薄弱或缺失,医院建筑宾馆化与迷宫化等问题的社会根源;指出医院人本设计面临着社会结构性困境。研究认为,当前政府将医疗卫生工作定位由过去的居民生活消费归位为重要民生问题之一的深化医改方向,是改观医院建筑现状的基本驱动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医院建筑领域和卫生服务领域应结束长期分离发展的局面,开展跨领域合作、共同推动面向社会医疗需求的医院建筑发展,研究并对此给出了具体建议。
王咏[10]2005年在《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遗产旅游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之一,吸引众多的游客,也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如何使管理体制适应并促进遗产旅游地的保护和发展,是当前和今后遗产地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对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对比中外遗产地管理体制的异同,借鉴国外管理经营的经验,比较分析我国不同遗产旅游地的经营模式,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充实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社会学的内容,促进遗产旅游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为实现遗产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全文分五章:第一章:提出遗产旅游地的概念,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进行阐述。第二章:对中外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具体有遗产旅游地发展概况、管理机构的设置及权限、法律法规覆盖范围及可行性、遗产地资金投入状况、规划制定及实施、居民参与情况、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指出了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结论。第叁章:系统分析并比较了我国不同遗产旅游地的一些主要经营模式,主要有企业经营模式和传统的非企业经营模式,重点论述了企业经营模式中的租赁经营模式、上市公司经营模式、乡镇企业经营模式,指出各模式的特征、优势及劣势、产生的背景及适用的范围。第四章:主要采用社会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西递和宏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两地虽同为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地,但是管理体制发展历程、经营模式及其对旅游开发保护和居民参与情况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尝试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两地的遗产保护和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第五章:提出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外建筑设计机构经营模式及生产体制之比较研究[D]. 李晨光. 天津大学. 2004
[2]. 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设计企业项目管理研究[D]. 李湘桔. 天津大学. 2009
[3]. 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设计竞争力的研究[D]. 林佳. 天津大学. 2007
[4].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5]. 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6
[6]. 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
[7]. 中外城市林业对比研究[D]. 刘德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8]. 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
[9]. 医学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医院建筑研究[D]. 郝晓赛. 清华大学. 2012
[10]. 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初步研究[D]. 王咏. 安徽师范大学. 2005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工业经济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课程结构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岭南建筑论文; 中外文化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