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割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云安,图像,稀疏,尺度,字符,正交,标号。
分割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徐望明,陈光,伍世虔,尹亮[1](2019)在《雷管编码图像中的黏连字符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雷管编码识别项目为工程实践案例,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分割路径的黏连字符分割算法,克服黏连字符对雷管编码识别性能的影响。对输入图像增强并二值化后通过连通域分析提取黏连字符区域,利用垂直投影获得黏连字符的垂直投影直方图,而且同时获得上边界和下边界位置图,分别从中检测局部谷底点并验证其"穿越特性"和"距离特性"得到黏连字符的候选分割点,再按可信度从中选取有效分割点,分别以黏连字符左、右两端为起点向另一端进行字符切分形成两条分割路径,选取方差较小的分割路径作为最优分割路径对黏连字符切分。实验研究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克服工业场景中由磨损、划痕、锈迹等造成的金属雷管图像中编码字符黏连问题,比传统算法取得了更好的分割效果和更高的分割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秦华锋,刘霞[2](2019)在《基于稀疏自编码的手指静脉图像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获取的手指静脉图像不仅包含静脉特征,而且包含噪声和不规则阴影,从而增加了特征提取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的手指静脉图像分割算法;首先采用传统分割算法对原始灰度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一副二值图像(背景像素值为0,静脉像素值为1);然后,以该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点为中心,对其进行图像分块,并将二值图像中对应于中心点的值(0或者1)作为该块的标签,建立训练集合;最后,将训练样本(分块图像和标签)输入到自编码器和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算法,提出的手指静脉分割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静脉进行分割,提高手指静脉认证系统的认证精度。(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徐昭洪,刘宇,全吉成,吴晨[3](2019)在《基于VGG16预编码的遥感图像建筑物语义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研究上开创了新的领域。利用改进的U-net模型对建筑物区域进行像素级提取,可获取其轮廓和尺寸信息。利用强可迁移性的VGG16网络作为U-net模型的编码器,并利用基于空洞卷积的级联并行模块提取多尺度的高层语义信息,同时使用转置卷积实现上采样,逐步还原分割细节。实验采用了加权组合的Jaccard损失和二元交叉熵损失作为总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了改进的U-net模型对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的分割提取具有更高的精度,均像素精度(MPA)、均交并比(MIoU)和F_1分数分别为92. 16%、78. 55%和84. 81%。改进模型的F1分数比Deep Labv3+模型高4. 8%,比标准U-net模型高8. 3%。(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杨国亮,洪志阳,许楠[4](2019)在《基于多尺度编码-解码网络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皮肤病变图像分割在医疗诊断中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编码-解码网络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继承了SegNet网络结构的训练速度快、训练模型存储小等特点,采用多尺度输入的方式增强了网络对皮肤病变图像的充分学习。此外,在编码网络中的pool2层输出一个二进制双线性插值的中间预测特征图到解码层的最后一层卷积块进行级联输入提高最终的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尺度编码-解码网络对皮肤病变图像分割具有极好的效果,在其他医学图像分割方面也能进行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明,张力,廖丹[5](2018)在《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移动云安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目前移动终端的数据更新而言,其速度较缓慢且安全无法保障,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因此而问世。文章从移动云安全技术入手,通过对存储分割的移动云安全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存储分割模型仿真实验并对其数据进行整合,探究存储分割模型的安全性能,促进存储分割编码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8年18期)
穆尔希德[6](2018)在《分层聚类矩形分割的图像/视频编码与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抽象区域的图像检索(RBIR)对于查询相关图像是有效的,它将构成智能视频监控的基础,其中感兴趣区域(ROI)的特征是实时提取的。对基于经典聚类方法的现有图像分割技术进行综述,包括一种新颖的矩形分割(CSeg)技术,该技术生成近似的矩形图像片段。CSeg具有最小可能的线性顺序运行时间,在性能方面,使用近似段的RBIR在统计上类似于那些使用不适于实时应用的精确分割算法的RBIR。(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朱晔[7](2018)在《基于索引编码和速率分割的新型非正交接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中,由于设备数目大幅增长,用户的需求多样,无线信道将面临一个复杂的接入场景:要求接入机制能够同时支持大规模的连接,并且用户对服务质量有不同的需求,这给多接入协议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解决这些挑战的有效思路之一,非正交技术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本论文中,主要结合现有的一些技术背景,对新型非正交接入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引编码的下行非正交接入技术。在无线网络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和用户处的缓存能力,使得用户处可能存在一定的边信息,但是在现有的机制中这些边信息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边信息减少需要传输的信息量。首先,我们基于信息论分析了边信息的存在对于下行广播信道容量区的影响,接下来我们结合索引编码与迭加编码,设计了一种实际可行的传输机制。在一个用户随机分布的小区中,基站根据用户对于边信息的反馈构建边信息图,然后根据信道信息及边信息图来构建传输方案,用户利用本地的边信息进行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第二,提出了一种基于速率分割的上行非正交接入技术。在一个密集的大规模接入网络中,接入点可能无法利用到达功率的差异来区分众多用户,而现有的采用消息传递算法进行迭代检测的方案虽然性能较好,但是复杂度较大,所以我们基于速率分割设计了一种新的传输机制,使得在保留干扰消除译码算法的低复杂度的同时尽可能保证译码的性能。在所提的方案中,每个用户将自已的功率划分为两部分,用来发送不同的数据,两部分数据迭加发送出去。我们采用实际的信道码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得到的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案是具有实际可行性的。最后,通过结合空间耦合特性,改善译码结构。由于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和开放性,需要一种更具有适应性的方案,我们采用一种无速率的接入方式。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将空间耦合的思想引入到该框架中,其实无论是速率分割还是空间耦合都是人为地引入译码结构的不规则性,改善收敛结果。并且为了降低时延,在接收端我们采用滑动窗译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通过更少的时频资源恢复出错的数据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刘颖[8](2017)在《基于方向尺度描述子与稀疏编码的海马体分割》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马体病变与神经疾病息息相关,海马体解剖结构的不规则性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如杏仁体边界模糊增加了分割海马体的难度。目前较流行的图像分割算法较适用于分割规则器官或大器官,而海马体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因此常用的图像分割算法不能达到理想的分割精度。而在常用的基于图谱的分割算法中多以基于灰度的描述子描述图像特征,基于灰度的图像特征在描述亮暗不均匀图谱时辨识度差,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识别度较高的图像特征描述子——方向-尺度描述子(orientation-scale descriptor OSD),然后结合稀疏编码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方向尺度描述子和稀疏编码(orientation-scale descriptor and spare coding OSDSC)海马体分割算法,提高海马体分割精度。不同于主流的基于字典学习的方法,OSDSC算法用同时包含灰度纹理信息和空间结构信息的方向-尺度描述子(orientation-scale descriptor OSD)代替低维特征来描述像素特征,OSD的优点是它同时包含多种低维特征且能降低图谱间灰度不均匀性的影响。OSDSC算法包括四个步骤:首先,图像预处理。第二,特征提取:提取待分割图像像素和图谱图像像素的方向-尺度描述子。第叁,字典构建及稀疏编码:选取图谱像素的方向-尺度描述子为目标像素构建特有字典,用特有字典近似表达即重建目标像素并得到稀疏编码系数;第四,标号融合及阈值判定。融合图谱像素的标号和编码系数得到目标像素的标号估计值;阈值判定估计值完成分割。为了验证OSDSC算法分割的准确性,分别用OSDSC算法,Simple,Major Voting,Staple,Collate算法分割MICCAI数据库中海马体,以Dice值作为分割评判标准,实验结果表明OSDSC方向-尺度描述子的分割精度高于Simple,Major Voting,Staple,Collate 算法。(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7-03-16)
赵仁发[9](2016)在《分割牛肉物料编码与应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牛肉行业的特点及X食品有限公司对原料使用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分割牛肉分类简化对策,并在分割牛肉分类简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分割牛肉物料编码的方法,并将物料编码引入ERP系统,提高了仓储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6年11期)
张小红,涂平生[10](2016)在《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移动云安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移动终端频繁更新数据效率低、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密技术和编码技术的存储分割编码技术。首先,将移动终端的数据进行等分分割后存储在云端,通过编码技术标记每份数据;然后,用户在更新数据时下载相应数据块信息进行更新;最后,更新完的数据块通过重新编码,加密上传到云端相应位置,组合成完整的数据进行存储。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移动云安全方案(AES加密方案和RC编码),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频繁更新云端数据时节省了文件转换时间,同时大幅降低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消耗。该方案能够显着提高更新数据的效率及移动终端的资源利用率,同时有效增强了移动云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于移动终端频繁更新云端数据的需求,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04期)
分割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获取的手指静脉图像不仅包含静脉特征,而且包含噪声和不规则阴影,从而增加了特征提取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自编码的手指静脉图像分割算法;首先采用传统分割算法对原始灰度图像进行分割,得到一副二值图像(背景像素值为0,静脉像素值为1);然后,以该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点为中心,对其进行图像分块,并将二值图像中对应于中心点的值(0或者1)作为该块的标签,建立训练集合;最后,将训练样本(分块图像和标签)输入到自编码器和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再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算法,提出的手指静脉分割算法能够有效地对静脉进行分割,提高手指静脉认证系统的认证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割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徐望明,陈光,伍世虔,尹亮.雷管编码图像中的黏连字符分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2].秦华锋,刘霞.基于稀疏自编码的手指静脉图像分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徐昭洪,刘宇,全吉成,吴晨.基于VGG16预编码的遥感图像建筑物语义分割[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杨国亮,洪志阳,许楠.基于多尺度编码-解码网络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5].张明,张力,廖丹.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移动云安全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8
[6].穆尔希德.分层聚类矩形分割的图像/视频编码与分析(英文)[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8
[7].朱晔.基于索引编码和速率分割的新型非正交接入技术[D].浙江大学.2018
[8].刘颖.基于方向尺度描述子与稀疏编码的海马体分割[D].南方医科大学.2017
[9].赵仁发.分割牛肉物料编码与应用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
[10].张小红,涂平生.存储分割编码技术在移动云安全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