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科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教育科学研究室535000
地理是一门与日常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令学生心旷神怡、兴趣倍增,而枯燥、死板的知识传授,学生所学的是无用的知识,生活就显得单调乏昧。现代地理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之美,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如同身边常用的事物一样“鲜活”。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体会生活和社会中的地理,以便教学时能够灵活运用、深入浅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下面我从三个层次浅谈一下“教育即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
一、生活的教育
愈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学生愈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会产生较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土地利用类型”这一内容时,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山坡上,观察周边的稻田、菜地、鱼塘、小块林地、草坪……结合教材中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边看边讲,这就把空洞的知识变活了。又如教学“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一内容时,先从本地方开采矿山、砍伐森林讲起:原来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如今村边的小溪流却是泥沙於积、流水混浊,鱼虾已经难以找到踪影了。采用这样的生活实例,再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讲解——黄土疏松、降雨集中于夏季、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稀疏,形成了千沟万壑的水土流失景象。地表肥沃的土壤流失了,农作物产量下降了,沟谷扩大加深了,耕地面积减少了,黄河下游的泥沙增加了。这样,将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解释、发现甚至创新,体现了地理教学是“生活的教育”。
生活化的教学能使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源于生活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真实与乐趣。地理课堂教学要巧用活用各种生活素材,使生活的教育行为在情境化体验中得到体现。
二、用生活来教育
地理课堂教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课堂。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看到和遇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日月星辰的变化、潮涨潮落、冬冷夏热、旱涝灾害、用水污染、人口增长、衣(夏穿单衣冬穿袄)、食(日常吃米节吃面)、住(夏开风扇冬烤火)、行(过河乘船路乘车)……这一切都是学习的大课堂。
如教学“气候与人类活动”这一内容时,先从生活中的家乡有时候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导入:2011年我市局部地区秋冬季节持续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困难;前几年我市夏季持续暴雨,水浸耕地五万多亩,粮食生产大面积减产,其他农作物也损失惨重,这一次洪涝灾害给本地群众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样,从生活的地理知识中来,再到教材的地理知识中去:我国云南省从2009-2011年三年冬春持续干旱,导致人畜饮水困难,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气候影响人类生产活动最显著的是农业生产,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水份和温度,我们的家乡(亚热带)水稻可以一年两熟(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热带地区可以一年三熟,温带地区只能一年一熟,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少也影响着水稻的种植。此外,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形成各个地方人的“衣食住行”都有差异。人类活动对气候也产生着影响: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过度砍伐森林等都会导致局部地区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
又如教学“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这一内容时,先从学生本人的居住地(农村、小城镇、小城市)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家居周边有没有农田、果树、池塘、商店、学校、医院等,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情况怎样。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只是让学生再次认识,经过探讨,把它总结、归纳起来,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融入到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聚落。当然,还要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讲解“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掌握。
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思考、认识,培养学生的乐学情感,激发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兴趣。生活是知识的海洋,要寻找生活与地理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历成为自己学习的储备、攀登的台阶,体现用生活来教育的理念。
三、为生活而教育
人类的一切学习、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谋生的前提条件和手段,生活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学习地理知识的目标也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地理学科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主题,让课堂教学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为学生学会生存、生活服务。这样,才能体现出教育的真谛,彰显出教学的现实意义。
如教学“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这一内容时,应结合本地有大量的农民工(也有高校毕业生)都来到这里就业的现象,让学生讨论、发表见解,了解珠江三角洲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紧邻香港和澳门,便于引进外资、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设备,创办了很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企业,就业机会多,待遇较好,家乡的父老乡亲之所以来到这里找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享受到成长过程所带来的快乐,能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为今后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打如教学“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这一内容时,应结合本地有大量的农民工(也有高校毕业生)都来到这里就业的现象,让学生讨论、发表见解,了解珠江三角洲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紧邻香港和澳门,便于引进外资、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技术设备,创办了很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企业,就业机会多,待遇较好,家乡的父老乡亲之所以来到这里找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享受到成长过程所带来的快乐,能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为今后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打下基础。
又如教学“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一内容时,先结合本地农民从事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让学生讨论、与学生对话,说明这种自给自足式的手工劳动经营方式只能维持温饱型生活,要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必须规模经营、以家庭农场为模式的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提高科技含量和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做一代经营现代农业的新式农民。这样的地理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今后的生活作准备,能激发学生投身到社会生活中。
教育就是生活,地理教学的核心观念是“让学生掌握生存(生活)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地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生活,激励学生去创造人生美好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