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底板突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底板,数值,含水层,深度,评价,工作面,岩溶。
底板突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和,崔增斌,李春朋[1](2019)在《基于物探结果分析采动对急倾斜煤层底板突水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急倾斜煤层回采过程中不同推进距离对工作面底板突水的影响,采用瞬变电磁法对山东某矿31515工作面底板含水性强弱和含水层位置进行探测,明确了15号煤底板岩层存在徐奥灰含水性较强区域;进而采用有限元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不同推进长度时,承压含水层上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底板突水通道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底板承压水导升高度与渗流矢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工作面的回采使底板形成塑性破坏区,并且在底板承压含水层的水的孔隙压力的作用下,承压水导升带与底板采动破坏带导通,从而容易发生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本文来源于《物探与化探》期刊2019年06期)
王亚超[2](2019)在《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深部回采作业中的底板突水一直是威胁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对突水的有效防治意义重大。以此为着手点,针对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开展模拟分析和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运用相似模拟作业原理,对带压开采情况下的底板突水现象做了全面分析,总结了相应的突水规律,为生产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了有力指导。(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1期)
刘德民,尹尚先,连会青[3](2019)在《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圈定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预警重点监测区域,实现监测位置和潜在突水点位置在空间上的匹配,是突水灾害预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研究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技术,采用水文地质分析、GIS空间分析及ANN预测等技术手段,建立了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将不连续指标转化为连续指标的方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研发了重点监测区域评价GIS系统,实现了煤矿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GIS与ANN耦合评价技术,最后以赵庄煤矿5303回采工作面底板突水监测预警为例,利用研发的系统圈定了该工作面重点监测区域。研究表明,确定预警重点监测区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含水层水压、含水层富水性、含水层防(隔)水煤岩柱厚度、老空区危险性指数、断层危险性指数、陷落柱危险性指数和封闭不良钻孔危险性指数,利用分段函数可以有效将不连续指标转化为连续指标,研发的评价系统可以实现煤矿突水灾害预警监测位置自动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揭露及水害预警系统监测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5期)
白慧君[4](2019)在《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带压开采是深部回采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回采作业条件,有效掌握回采中的底板突水规律对于提升矿井综合效益具有积极意义。以此为着手点,对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开展了分析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对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开展了相似模拟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相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黄振[5](2019)在《基于FLAC~(3D)的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收集到的鹤煤九矿钻孔资料及岩心力学数据,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开采过程中底板受到破坏的深度进行模拟,并用突水系数法对底板发生突水的可能性进行评价,达到了较为准确的反映九矿叁、四水平底板突水的可能性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7期)
梁新鹏[6](2019)在《团柏矿11-101工作面底板含水区域探测与防突水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障团柏矿11-10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无底板突水现象,通过分析工作面底板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具体情况,采用直流电四极测深探测法对工作面的底板含水区域进行探测分析,得出工作面底板存在5个低阻异常区,并结合工作面具体情况,对低阻异常区域的注浆防水方案进行设计。通过现场观测分析,11-101工作面低阻异常区在采用底板注浆防水方案后,回采期间低阻异常区无底板突水情况,消除了底板突水对工作面的威胁,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李建平[7](2019)在《正益煤业地质构造对底板突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底板突水事故,通过分析,研究断层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结合山西焦煤集团介休正益煤业有限公司11号煤层实际地质构造以及断层特征,研究待开采的11号煤层的地质构造对地板突水影响。首先分析11号煤层断层构造的影响类型,然后对断层防隔水煤柱留设宽度进行计算,并分析隐伏陷落柱的影响。最后利用大井法对11号煤层突水量进行预测,并对11号煤层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9年09期)
郑纲,徐小兵,何渊,任辰锋,刘彬[8](2019)在《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底板突水机理及水害探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受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水威胁的工作面能否采取放顶煤开采,选择准格尔煤田黄玉川煤矿研究奥灰突水机理。该矿6上煤底板承受奥灰水压为0~4.49MPa,隔水层厚度为54.296~75.78 m,6上煤底板奥灰突水系数为0~0.085 MPa/m,绝大部分区域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 MPa/m;而一盘区巷道掘进遇断层时曾发生多次突水,说明该区具有不同的突水机理。矿井断层、裂隙发育,存在隐伏陷落柱,对断层、陷落柱的放水试验发现,北北东向地质优势面控制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在黄玉川煤矿216上01工作面,通过定水头压水试验测得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34.9 m,阐明了准格尔煤田底板奥灰强渗通道耦合底板破坏的突水机理,改变了从纵向上认识底板奥灰突水的传统,从平面上施工小角度定向长钻孔探查垂向强渗通道,并进一步局部注浆加固,解决了采掘过程中的奥灰水害。(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S1期)
李建武[9](2019)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与注浆加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二1煤层回采工作面的安全正常回采,通过建立二1煤层底板力学模型,对底板在完整时或遇断层时所能承受突水极限压力具体分析,根据理论分析法结合地质条件对煤层底板突水性进行预测,并对12181工作面采取注浆加固的防突措施。结果表明:二1煤层底板在完整时能够阻止奥灰水的突出,但在断层及岩层挠曲段存在突水危险;在对12181工作面底板采取注浆加固处理后,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顺利回采。(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6期)
施龙青,曲兴玥,韩进,邱梅,高卫富[10](2019)在《多模型融合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华北型石炭—二迭系煤田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现象尤为突出。为准确地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防治煤矿水害事故,实现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选用含水层厚度、单位涌水量、充水含水层渗透性、水压、断层影响因子、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底板破坏深度8个指标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采用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和区间数模糊决策矩阵EA-TOPSIS排序模型分别确定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冲突证据理论将二者进行耦合,得到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主控因素组合权重,保证了对动态模型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有效评价。基于未知测度-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单指标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及非直线型未知测度函数,并以新汶煤田煤层开采为例,将30个监测点处实测的8个指标值代入,建立多指标综合测度矩阵。引入"置信度"评价准则判定样本数据X_i所属的危险性等级。并通过集对分析,进一步表征新汶煤田煤层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风险总体态势。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吻合。在此基础之上,依据搜集的大量华北煤矿突水案例,以其中典型的15个为例,将建立的模型推广到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评价。通过与矿井实际突水情况对比可以发现,模型确定的矿井突水危险性等级与实际相吻合,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价整个华北煤田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具有一定的适宜性。(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底板突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部回采作业中的底板突水一直是威胁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对突水的有效防治意义重大。以此为着手点,针对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开展模拟分析和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运用相似模拟作业原理,对带压开采情况下的底板突水现象做了全面分析,总结了相应的突水规律,为生产作业的安全开展提供了有力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板突水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玉和,崔增斌,李春朋.基于物探结果分析采动对急倾斜煤层底板突水影响[J].物探与化探.2019
[2].王亚超.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9
[3].刘德民,尹尚先,连会青.煤矿工作面底板突水灾害预警重点监测区域评价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4].白慧君.带压开采煤层底板破坏突水规律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9
[5].黄振.基于FLAC~(3D)的煤层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评价[J].山西建筑.2019
[6].梁新鹏.团柏矿11-101工作面底板含水区域探测与防突水治理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9
[7].李建平.正益煤业地质构造对底板突水的影响[J].现代矿业.2019
[8].郑纲,徐小兵,何渊,任辰锋,刘彬.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底板突水机理及水害探查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9].李建武.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与注浆加固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10].施龙青,曲兴玥,韩进,邱梅,高卫富.多模型融合评价煤层底板灰岩岩溶突水危险性[J].煤炭学报.2019